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卦气 拼音:guà qì
(1).以《易》六十四卦与四时、月令、气候等相配之法。相传 文王 序《易》,以《坎》、《离》、《震》、《兑》为四时卦,其二十四爻分主二十四节气。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配十二地支,为十二月消息卦,其七十二爻分主七十二候。其余四十八卦,分布十二月,每月加消息卦共五卦,分配君臣等位,其三十爻,以配一月日数。凡此,统称之为卦气。其说出自 汉 孟喜 、 京房 等。参阅 清 庄存与 《卦气解》。
(2).术数家用八卦配《洛书》数,本于阳卦奇、阴卦偶之说,以奇偶分阴阳,也叫卦气。词语解释:卦象 拼音:guà xiàng
卦所象徵的事物及其爻位等关系。术数家视卦象以测天理、人事。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斯则圣人賾必然之理,寓卦象以示人事,欲人进退以时,不为妄动。”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兆梦》:“小子告夫人听启:这卦象应是蹺蹊,相公必有牢狱罪。”词语解释:卦爻 拼音:guà yáo
《易》的卦和组成卦的爻。《唐书·历志三上》:“ 京氏 又以卦爻配期之日……皆得八十分日之七十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卦爻之辞,皆九六者,惟动则有占,不动则无朕。”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他他他论阴阳少讲习,我我我论卦爻多参破,休休休我根前还卖弄甚么《周易》的课。”词语解释:卦辞 拼音:guà cí
(1).说明《易》六十四卦每卦要义的筮辞。即各卦卦形、卦名之后为卦辞。一说,卦辞包括卦形和卦名。见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首。 罗惇曧 《文学源流·论〈易〉》:“至 马融 注《易》,始以卦辞为 文王 作,爻辞为 周公 作。”
(2).后世指占卦术中说明卦象的文辞。 王西彦 《风雪》四:“这时,他刚刚占了一卦,向大家报告了吉凶,又念了卦辞。”词语解释:卦兆 拼音:guà zhào
卦象和龟兆。指占卜所得的预示吉凶的徵象。《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 匈奴 必破……今计谋卦兆皆反繆。”《淮南子·时则训》:“是月命太祝祷祀神位、占龟策,审卦兆,以察吉凶。”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仰望云物之徵祥,俯定卦兆之休咎。”词语解释:卦文 拼音:guà wén
似卦形的纹理。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冰龟》:“戊午夏五月, 汴都 太康县 一夕大雷雨,下冰龟,亘数十里。龟大小不等,首足卦文皆具。”词语解释:卦候 拼音:guà hòu
以《易》卦与节候相配,称为卦候。《后汉书·张衡传》:“且律歷、卦候、九宫、风角,数有徵效,世莫肯学,而竞称不占之书。” 唐 吕岩 《赠乔二郎》诗:“水火都来两半间,卦候翻成天地泰。”《新唐书·历志三上》:“自《太初》至《麟德》,历有二十三家,与天虽近而未密也。至 一行 ,密矣……其五《卦候议》曰:‘七十二候,原于 周公 《时训》。《月令》虽颇有增益,然先后之次则同。自 后魏 始载于历,乃依《易轨》所传,不合经义。今改从古。’”参见“ 卦气 ”。
词语解释:卦气 拼音:guà qì
(1).以《易》六十四卦与四时、月令、气候等相配之法。相传 文王 序《易》,以《坎》、《离》、《震》、《兑》为四时卦,其二十四爻分主二十四节气。以《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配十二地支,为十二月消息卦,其七十二爻分主七十二候。其余四十八卦,分布十二月,每月加消息卦共五卦,分配君臣等位,其三十爻,以配一月日数。凡此,统称之为卦气。其说出自 汉 孟喜 、 京房 等。参阅 清 庄存与 《卦气解》。
(2).术数家用八卦配《洛书》数,本于阳卦奇、阴卦偶之说,以奇偶分阴阳,也叫卦气。词语解释:卦数
《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故以卦数代六十四卦词语解释:卦变 拼音:guà biàn
谓因爻变而引起卦象的变化。占卦者可于互卦之外,兼取变卦内的爻辞。 三国 魏 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 李镜池 《周易探源·左国中易筮之研究》:“从本卦中以两爻交易而得一卦之‘卦变’,与从揲蓍的从此卦变至彼卦之‘变卦’自然不同。”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卦变》。词语解释:卦肆 拼音:guà sì
卦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临安 ﹞又创立官府,扁榜一新。好事者取以为对,曰:‘鈐辖诸道进奏院,详定一司勑令所’……‘ 费先生 外甥, 寇保义 卦肆’,如此凡数十联,不能尽记。” 宋 刘克庄 《除夕》诗:“更残自算明年事,不就 君平 卦肆占。”词语解释:卦影 拼音:guà yǐng
古代术士于卜卦时为隐寓卦意以备应验所绘制的图形(或辅以文辞)。亦借指此种卜术。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熙寧 间, 蜀 中日者 费老 筮《易》,以丹青寓吉凶。在十二辰,则画鼠为子,画马为午,各从其属。画牛作二尾则为失,画犬作二口为哭,画十有一口则为吉。其类不一,谓之卦影。亦有繇词,以相发明。其书曰《轨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世有圆光术……犹卦影也。但卦影隐示其象,此则明著其形耳。”词语解释:卦筮 拼音:guà shì
占卦卜筮。《汉书·儒林传·费直》:“﹝ 费直 ﹞治《易》为郎,至 单父 令。长於卦筮。” 汉 孔融 《答虞翻书》:“ 梁丘 以卦筮宁世, 刘向 以《洪范》昭名。”词语解释:卦资 拼音:guà zī
付给卖卜者的酬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 贾冲 听了,付过卦资,心中倒有几分信他。”词语解释:卦铺 拼音:guà pù
卖卜的馆所。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我常常见 彭大公 説,他主人 周公 开着座卦铺,但经他算的,无不灵验。”词语解释:卦理 拼音:guà lǐ
卦辞的含义。 丝絃 《空印盒》第三场:“ 李月英 :请先生去到我家,替奴家婆母明明卦理。”词语解释:卦卖 拼音:guà mài
谓自我吹嘘。《释名·释姿容》:“卦卖·卦,掛也。自掛於市而自卖边,自可无慙色,言此似之也。”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俗谓自夸鬻曰卖卦……案:古言卦卖,今言卖卦,但语有倒转,其实一尔。”词语解释:卦名诗 拼音:guà míng shī
用《易》卦名入句写成的诗。如 南朝 梁 简文帝 《卦名诗》“櫛比园花满,径復水流新……莲舟虽未济,分密已同人”即是。其中“比”“復”“未济”“同人”皆《易》卦名。《南史·何敬容传》:“时 萧琛 子 巡 颇有轻薄才,因製卦名、离合等诗嘲之,亦不屑也。”词语解释:卦者 拼音:guà zhě
古代在占卦时画录卦爻的官员。《仪礼·士冠礼》:“筮人许诺,右还,即席,坐西面,卦者在左。” 郑玄 注:“卦者,有司主画地识爻者。”《仪礼·少牢馈食礼》:“卦者在左坐。” 郑玄 注:“卦者,史之属也。”词语解释:卦婆子 拼音:guà pó zǐ
巫婆。 沙汀 《还乡记》二:“ 冯大生 才十岁,得了伤寒,医药无效……丈夫已经动手准备后事,但 冯大妈 不甘心,摸黑跑向沟口,求卦婆子 张姨娘 画水去了。”词语解释:卦姑 拼音:guà gū
旧时称以占卜、算命等为业的妇女。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