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及时 拼音:jí shí
(1).逢时,谓得到有利时机。《易·乾》:“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晋 陶潜 《杂诗》之一:“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唐 孟郊 《长安覊旅行》:“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
(2).适时。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自高曾世传种花,但栽培及时,无他奇巧。” 清 乔可聘 《苦雨》诗:“雨喜及时好,那堪云不开。”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四段:“这批东西来得很及时,正赶上过年,都分发下去。”
(3).把握时机,抓紧时间。《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王翦 曰:‘为大王将,有功不得封侯……臣亦及时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丈夫功业当及时建立,以垂不朽。”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姬见宦海风波,无端猝起,劝生及时引退。”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八:“批评要是及时的批评,不要老是爱好事后的批评。”
(4).到时候。 唐 李复言 《杜子春》:“﹝老人﹞曰:‘明日午时,候于西市 波斯 邸,慎勿后期。’及时, 子春 往,老人果与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
(5).《诗·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 召南 之国,被 文王 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 孔颖达 疏:“谓 紂 时俗衰政乱,男女丧其配耦,嫁娶多不以时,今被 文王 之化,故男女皆得以及时。”后因以“及时”指男女已到婚嫁之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大郎 ﹞内有亲女,美貌及时,未曾许人。”词语解释:及物 拼音:jí wù
谓恩及万物。 唐 元稹 《册文武孝德皇帝赦文》:“溢美之名,既不克让;及物之泽,又何爱焉。”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度使书》:“ 翱 自十五已后,即有志於仁义,见 孔子 之论高弟,未尝不以及物为首。”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诗:“温颜煦槁木,真性驯幽禽,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词语解释:及早 拼音:jí zǎo
趁早。 隋 江总 《闺怨篇》:“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不如及早归山去,我则怕为官不到头,枉了也干求。”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他们发动战争,他们也愿极快地结束战争,好及早地享受两天由胜利得来的幸福。”词语解释:及至 拼音:jí zhì
连词。等到;到了。《孟子·滕文公上》:“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各自準备下万言千语,及至相逢,却没一句。”《老残游记》第八回:“及至步回店里,见有一个差人,赶上前来请了一个安。”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有委托而无检查,及至犯了严重的错误,方才加以注意,不是爱护干部的办法。”词语解释:及门 拼音:jí mén
《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 陈 蔡 者,皆不及门也。’”本谓现时不在门下,后以“及门”指受业弟子。《元史·许谦传》:“乃门之士著録者千餘人。” 明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其不叙 颜子 者,夫亦以在我者言之,则 孟子 之私淑,盖自附于及门,其视 颜子 犹儕辈焉。”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而 张 公于及门中,独爱重公。”词语解释:及今 拼音:jí jīn
(1).趁现今之时。《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 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 赵 ,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 何以自託於 赵 ?”
(2).到现在。 唐 韩愈 《送湖南李正字序》:“往时侍御有无尽费于朋友;及今则又不忍其三族之寒飢,聚而馆之,疏远毕至。” 清 林觉民 《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情不语?何事不诉?及今思之,空餘泪痕。”词语解释:及第 拼音:jí dì
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 唐 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 清 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 汉 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 隋 唐 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 乾隆 壬辰第二人及第。”词语解释:及瓜 拼音:jí guā
(1).《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言任期一年,今年瓜时往,来年瓜时代之。后因以“及瓜”指任职期满。 唐 骆宾王 《晚渡天山有怀京邑》诗:“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余及瓜时,吾乡 陆费 春帆 观察来代。”
(2).指女子十六岁。泛指成年。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查氏女》:“有 查 氏女者,年已及瓜,慧中秀外,久失恃。” 清 金人瑞 《无题》诗之一:“胸无宝袜初如菽,额有燕檀正及瓜。”词语解释:及亲 拼音:jí qīn
谓父母在世。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辞起复第二表》:“况古人重及亲之禄,君子有终身之丧。” 宋 陆游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诗之一:“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词语解释:及辰 拼音:jí chén
犹及时。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七:“盛年易倾谢,为乐愿及辰。”词语解释:及肩 拼音:jí jiān
谓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论语·子张》:“譬之宫墻, 赐 之墻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晋 孙绰 《颍川府君碑》:“矫矫秀姿,卓卓英韵;他人之高,乃肩而已。”词语解释:及身 拼音:jí shēn
(1).亲身受到。《战国策·赵策四》:“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孟子·尽心下》:“ 孟子 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2).在世的时候。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七》:“ 李 杜 诗垂名千古,至今无人不知,然当其时则未也。惟 少陵 则及身预知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三》:“ 香山 诗名最著,及身已风行海内, 李謫仙 后,一人而已。” 阿英 《哀悼李克农同志》:“现在,在 毛主席 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竟及身而见了。”词语解释:及期 拼音:jí qī
(1).到时侯。《左传·僖公十年》:“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罸有罪矣,敝于 韩 。’”《旧唐书·李抱真传》:“及期,按簿而徵之,都试以示赏罸,復命之如初。”
(2).犹适时。 宋 陆游 《春雨》诗:“午夜听春雨,发生端及期。”词语解释:及夫 拼音:jí fū
(1).句首助词。犹言若夫。《礼记·祭法》:“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及夫,若夫也。”
(2).等到。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及夫哭庙后,復领 太原 役。”词语解释:及笄 拼音:jí jī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 庭芬 ﹞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儒林外史》第十回:“ 鲁老先生 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词语解释:及冠 拼音:jí guān
指男子年满二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其下役,皆选内府中之童子,惟司洒扫。旧例及冠时即更易。”词语解释:及格 拼音:jí gé
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 杨国忠 之子 暄 ,举明经,礼部侍郎 达奚珣 考之,不及格,将黜落,惧 国忠 而未敢定。”《宋史·张亢传》:“马高不及格,宜悉还坊监,止留十之三,餘以步兵代之。” 巴金 《寒夜》二十八:“不过先生逼得很紧,我害怕不及格,留级,对不起家里。”词语解释:及禄 拼音:jí lù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后以“及禄”指得官。 宋 梅尧臣 《送信安张从事吉甫兼及白使君》诗:“怜君能及禄,过我苦言归。”词语解释:及以 拼音:jí yǐ
连词。犹以及。《百喻经·治鞭疮喻》:“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未见不浄,返为女色之所惑乱。”《百喻经·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词语解释:及难 拼音:jí nán
(1).指灾难发生时。《左传·僖公五年》:“及难,公使寺人 披 伐 蒲 。”
(2).遇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郑端清世子》:“王府一旧人忽遇 端清 于山中云:‘传语诸孙当速去,故里不可居也。’ 寿平 兄弟以为妄,不听,未几,及难。”词语解释:及第花 拼音:jí dì huā
杏花的别名。 唐 郑谷 《曲江红杏》诗:“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清 梁章鉅 《楹联三话·女校书朱玉联》:“ 赵甌北 先生,重赴鹿鸣宴,常主其家, 朱玉 乞先生赠楹联,时 玉 有徵兰之信,先生手挥一联应之云:‘怜卿新种宜男草,愧我重看及第花。’一时传为佳话。”词语解释:及祸 拼音:jí huò
遭灾难。《史记·项羽本纪》:“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何文渊自经》:“乡人固虞 文渊 必及祸,谓在旦夕。”词语解释:及事 拼音:jí shì
(1).犹成事,谓做某事至于成功。《公羊传·僖公元年》:“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 邢 已亡矣。”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臣年十三而失明,父母哀其不及事,教臣鼓琴。” 唐 韩愈 《复志赋》:“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2).犹及笄。 宋 范仲淹 《窦谏议录》:“﹝ 禹钧 ﹞祝付妻曰:‘养育此女,及事日,当求良匹嫁之。’”词语解释:及时雨 拼音:jí shí yǔ
指应时的好雨。 宋 李弥逊 《赤松》诗:“那知无心云,解作及时雨。”常以喻能及时解决困难或问题的事物。《水浒传》第十八回:“﹝ 宋江 ﹞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 山东 河北 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草明 《乘风破浪》第二十章:“啊,真是及时雨,这个会正是解决 唐绍周 脑子里所想的问题的。”词语解释:及等 拼音:jí děng
犹合格。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四书》:“亦一二年幸而以为不谬,可以及等而奏之。”词语解释:及丁 拼音:jí dīng
成年。 明 周履清 《锦笺记·赴闽》:“念我女年甫及丁,婚姻事切莫閒评。”词语解释:及利 拼音:jí lì
唯利是图。《大戴礼记·用兵》:“ 蚩尤 ,庶人之贪者也,及利无义,不顾厥亲,以丧厥身。” 孔广森 补注:“及利,汲汲於利也。《春秋传》曰:‘及,犹汲汲也’。”词语解释:及不得一脚指 拼音:jí bù dé yī jiǎo zhǐ
北齐 李幼廉 任 瀛州 长史,甚有吏才,遇事立办, 神武帝 高欢 深加慰勉,尝责他人说:“碎卿等诸人,作得 李长史 一脚指不!”见《北史·李幼廉传》。后以“及不得一脚指”喻相差甚远。词语解释:及时行乐 拼音:jí shí háng lè
谓抓紧时机寻欢作乐。语本《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董桃行》:“但言节物芳华,可及时行乐。” 明 王世贞 《鸣凤记·花楼春宴》:“大抵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既处富贵,必要及时行乐。”词语解释:及晬 拼音:jí zuì
指婴儿年满周岁。 清 黄炳垕 《题小螺菴病榻忆语》诗:“厥名曰 芳祖 ,字之以 心兰 ,生年甫及晬,趺坐似参禪。”俗常称婴儿生百日为“百晬”,故亦以指婴儿满百日。词语解释:及溺呼船 拼音:jí nì hū chuán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遂将其众,迎帝于 北芒 ,还宫”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於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黄权》:“初, 刘璋 遣人迎 先主 ,主簿 黄权 怒而言曰:‘厝火积薪,其势必焚;及溺呼船,悔将无及。’”词语解释:及宾有鱼 拼音:jí bīn yǒu yú
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语本《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孔颖达 疏:“言有他人之物,於义不可及宾也。” 明 许三阶 《节侠记·毒媚》:“莫教养寇容奸,及宾有鱼。”词语解释:及己 拼音:jí jǐ
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词语解释:及属 拼音:jí shǔ
连续不断。《孙子·九地》“交地则无絶” 三国 魏 曹操 注:“相及属也。”词语解释:及物动词 拼音:jí wù dòng cí
又称“他动词”。又称“外动词”。 动词的一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涉及动作者以外的事物,如“吃”、“穿”、“读”、“写”等。词语解释:及龄 拼音:jí líng
到达规定的年龄。 许杰 《逃兵》:“乡公所的人们说:‘你家 有库 ,已是及龄的壮丁了。’”词语解释:及艾 拼音:jí ài
指男子年满五十。艾,指五十岁。 明 归有光 《道难》:“而余门人 沉孝 ,年已及艾,有 原宪 之贫。”词语解释:及瓜而代 拼音:jí guā ér dài
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宋 陈师道 《代罢郡谢□政书》:“顾无施设之劳,不觉岁时之逝。及瓜而代,曾不滞留,奉身以还,又逃罪戾。”词语解释:及锋而试 拼音:jí fēng ér shì
(1).《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 山 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谓乘军中士气旺盛之时用之。后以“及锋而试”比喻趁人有为之时加以任用。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七:“今之论人才者多称及锋而试。教职为师儒之官,有育才之职,何必待其龙钟而始任之耶?”
(2).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五》:“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养精蓄锐,以待及锋而试。”词语解释:及蚤
趁早。蚤:通“早”词语解释:及时应令
与季节令令相适应词语解释:及面
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