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双飞 拼音:shuāng fēi
(1).成对飞翔。 三国 魏 曹丕 《清河作》诗:“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唐 李白 《双燕离》诗:“双燕復双燕,双飞令人羡。”
(2).常比喻夫妻情笃。《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惟帝与后,契阔在昔。比翼白屋,双飞紫阁。”《花月痕》第四四回:“比翼双飞,频伽并命;生既堪怜,死尤可敬。”词语解释:双双 拼音:shuāng shuāng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词语解释:双阙 拼音:shuāng quē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词语解释:双溪 拼音:shuāng xī
(1).水名。在 浙江 。附近风景幽美。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径出 梅花桥 , 双溪 纳归潮。”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浙江通志》:“ 双溪 在 金华县 南,一曰 东港 ,一曰 南港 。 东港 之源出 东阳 之 大盆山 ,过 义乌 ,合众流西行入县境,又合 杭慈溪 、 白溪 、 东溪 、 西溪 、 坦溪 、 玉泉溪 、 赤松溪 之水,经 马铺岭 石碕巖 ,下与 南港 会。 南港 之源出 縉云 之 黄碧山 ,过 永康 武义 入县境,又合 松溪 、 梅溪 之水,经 屏山 西北行,与 东港 会於城下,故曰 双溪 。”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闻説 双溪 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清 吴伟业 《题画》诗之二:“不知尺许苍茫里,谁是 双溪 第一峯。”
(2).指 苕 霅 二溪。在 浙江 。 宋 苏轼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词:“双溪丹,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緑衣偷结。”词语解释:双旌 拼音:shuāng jīng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之仪仗。 唐 李商隐 《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赐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辞之第,早建双旌。” 徐炯 注:“双旌唯节度领刺史者有之,诸州不与焉。今则通用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刘忠之 《太常引·送郭复斋》词:“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册封蜀藩》诗:“玉检金泥出大庭,双旌万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徵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参见“ 双节 ”。
词语解释:双节 拼音:shuāng jié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车服志》:“旌以絳帛五丈,粉画虎,有铜龙一,首缠緋幡,紫縑为袋,油囊为表。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餘与旌同。”《新唐书·百官志四》:“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或神仙之仪仗。 唐 韩翃 《送高员外赴溜青使幕》诗:“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一:“緑鬢縈云裾曳露,双节飘颻下仙步。” 唐 王建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 唐 史头上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词语解释:双鱼 拼音:shuāng yú
(1).两鱼。 晋 傅玄 《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唐 李贺 《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
(2).指书信。 唐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明 刘基 《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 双鲤 ”。
词语解释:双鲤 拼音:shuāng lǐ
(1).两条鲤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 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鬚致双鲤。”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 张辑 《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双鲤》:“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非真烹也。”词语解释:双凫 拼音:shuāng fú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词语解释:双凤 拼音:shuāng fèng
(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
(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明 杨慎 《双凤二龙》:“ 蔡邕 、 崔实 号双凤, 崔晏 、 许受 号二龙。”《花月痕》第二八回:“无奈 太原 城里,将 韦 韩 称做海内二龙,就把 刘 杜 称做 并州 双凤。”词语解释:双眸 拼音:shuāng móu
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词语解释:双鲤 拼音:shuāng lǐ
(1).两条鲤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 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鬚致双鲤。”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 张辑 《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双鲤》:“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非真烹也。”词语解释:双蛾 拼音:shuāng é
(1).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 南朝 梁 沉约 《昭君辞》:“朝发 披香殿 ,夕济 汾阴 河,於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宋 杨无咎 《生查子》词:“愁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花月痕》第二四回:“半晌, 秋痕 双蛾频蹙,皓齿微呈。”
(2).借指美女。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瑶臺倾巧笑,玉盃殞双蛾。” 唐 白居易 《酬刘和州戏赠》:“双蛾解珮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迴。”词语解释:双成 拼音:shuāng chéng
(1). 董双成 。神话中 西王母 侍女名。见《汉武帝内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2).借指美女。《全唐诗》卷七五六载《春》诗:“绣衣白马不归来, 双成 倚槛春心醉。” 宋 徐铉 《柳枝词》之九:“新词欲咏知难咏,説与 双成 入管弦。”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秦淮 佳丽,近有 双成 ,年甚綺,才色为一时之冠。”词语解释:双龙 拼音:shuāng lóng
(1).两条龙。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自当八风通,庆云聚,五老同游,三星运曜,岂直双龙再赐,九雉重飞而已哉。” 唐 李白 《玉真仙人词》:“清晨鸣天鼓,飆歘腾双龙。” 唐 李商隐 《九成宫》诗:“云随 夏后 双龙尾,风逐 周王 八马蹄。”
(2).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 东汉 许虔 、 许邵 , 南朝 梁 谢举 、 谢览 , 柳惔 、 柳悦 , 唐 乌承玼 、 乌承恩 等。《晋书·陆云传》:“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按,此指 陆机 、 陆云 。
(3).相传 晋 代 张华 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 豫章 丰城 有宝剑。 张华 派 雷焕 到 丰城 ,掘狱屋基,得宝剑二把。 张华 和 雷焕 各得其一。后 张华 被诛,其剑顿失。 雷焕 卒, 雷焕 之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取剑,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后以“双龙”用为宝剑之典。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宋 司马光 《华星篇时视役河上寄郡中诸同舍》诗:“匣中夜半双龙吼,乃知神物不自藏。” 清 孙枝蔚 《遇张容庵话旧》诗:“匣里双龙在,人间猛虎愁。” 梁启超 《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参阅《晋书·张华传》。词语解释:双亲 拼音:shuāng qīn
指父母。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宋 晁补之 《洞仙歌·柑》词:“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悵无人可归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有新妇在,刀锯斧鉞,妇自受之,必不令貽害双亲。” 巴金 《家》六:“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到先生的赞美。”词语解释:双林 拼音:shuāng lín
(1).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sala)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 双树 ”。
(2).借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3).借指寺院。 唐 韩翃 《题龙兴寺澹师房》诗:“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曙》:“迁謫 江 右,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
词语解释:双树 拼音:shuāng shù
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词语解释:双鸳 拼音:shuāng yuān
(1).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 注引《列异传》:“ 宋康王 埋 韩冯 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 高观国 《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2).指女子的一双绣鞋。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惆悵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词:“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词语解释:双玉 拼音:shuāng yù
(1).一对玉。《左传·庄公十八年》“皆赐玉五瑴” 晋 杜预 注:“瑴亦作珏,双玉为珏。”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 许少伊 右丞, 宣和 间,初除监察御史,夜梦緑衣而持双玉者随其后,未几 刘希范 资政 珏 继有是除。”
(2).喻指两个出色的人物。 宋 薛季宣 《二女篇》诗:“二子终孝慈,双玉澄江映。”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恩波曾出九重天,阶前双玉,早已奋鹏摶。”
(3).喻指美女的两道泪痕。 后蜀 阎选 《河传》词:“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词语解释:双瞳 拼音:shuāng tóng
(1).两眼。 唐 杜甫 《天育骠图歌》:“毛为緑縹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2).重瞳,两个眸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人皆双瞳,修眉长耳。”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项王 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王琦 注引《史记·项羽本纪》:“闻 项羽 亦重瞳子。”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巫觋》:“或谬託双瞳,或揑称鬼附,妄论休咎,武断死生。”词语解释:双清 拼音:shuāng qīng
(1).谓思想及行事皆无尘俗气。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杖藜从自首,心跡喜双清。” 仇兆鳌 注引 杨守阯 曰:“心跡双清,言无尘俗气也。” 明 何景明 《观竹》诗:“山林轻肉食,心跡喜双清。”
(2).指早夏。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词语解释:双星 拼音:shuāng xīng
指牵牛、织女二星。神话中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传说每年七月七日喜鹊架桥,让他们渡过银河相会。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相如 才调逸,银汉会双星。” 仇兆鳌 注:“会双星,指牛、女相会事。”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一年一度会双星,倒有天长地久。” 清 洪昇 《〈长生殿〉序》:“要之 广寒 听曲之时,即游仙上昇之日。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词语解释:双栖 拼音:shuāng qī
(1).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宋 吕同老 《水龙吟·白莲》词:“双栖雪鷺,夜寒惊起。”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题画》:“这泥落空堂帘半捲,受用煞双栖紫燕。”
(2).比喻夫妻共处。《花月痕》第四五回:“双栖成泡影,剩两行红泪,伤心者何以哭之?”词语解释:双树 拼音:shuāng shù
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 释迦牟尼 入灭之处。《大般涅槃经》卷一:“一时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罗跋提 河边,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大觉世尊将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卷八:“夫至理无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释迦 缄默於双树,将致理致渊寂,故圣为无言。”词语解释:双井 拼音:shuāng jǐng
(1).古地名。在今 江西省 修水县 西。为 宋 诗人 黄庭坚 ( 山谷 )家乡。 宋 黄庭坚 《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万仞峯前 双井 坞,婆娑曾占早春来。”
(2).借指 黄庭坚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后百餘年, 史卫王 当国,乃有得之以献者, 卫王 甚珍之。后 黄伯庸 帅 蜀 ,以其为 双井 之族,乃以贐其行。”
(3).茶叶名。 宋 代 洪州 双井乡 所产。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腊茶出於 剑 建 ,草茶盛於两 浙 。两 浙 之品,日注为第一。自 景祐 已后, 洪州 双井白芽渐盛,近岁製作尤精。”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宋 苏轼 《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絶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词语解释:双鬟 拼音:shuāng huán
(1).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宋 陆游 《春愁曲》:“ 蜀 姬双鬟婭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絶色也。”
(2).借指少女。 宋 王安石 《仲元女孙》诗:“双鬟嬉戯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綉襦。”
(3).指婢女。 明 唐寅 《踏莎行·闺情》词:“急唤双鬟,为儂攀折,南枝欲寄凭谁达。”
(4).指千金高价。语本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 胡 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序:“ 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二岁,为 沉著作 述师 以双鬟纳之。”词语解释:双璧 拼音:shuāng bì
(1).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掷三钱。”
(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 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陈银儿》:“ 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词语解释:双流 拼音:shuāng liú
当发送电报信号时,利用反向电流以使信号从传号状态变到空号状态词语解释:双节 拼音:shuāng jié
(1). 唐 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新唐书·车服志》:“旌以絳帛五丈,粉画虎,有铜龙一,首缠緋幡,紫縑为袋,油囊为表。节,悬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赤麻,餘与旌同。”《新唐书·百官志四》:“节度使掌总军旅,顓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
(2).泛指高官或神仙之仪仗。 唐 韩翃 《送高员外赴溜青使幕》诗:“人趋双节近,马递百花归。”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一:“緑鬢縈云裾曳露,双节飘颻下仙步。” 唐 王建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 唐 史头上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词语解释:双全 拼音:shuāng quán
两方面俱完备。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 唐 张籍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探幽皆一絶,选胜又双全。”《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等才貌双全的一个 安公子 ,他还恐怕我有个不愿意。”词语解释:双脸 拼音:shuāng liǎn
(1).两颊。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五马停珂遣借问,双脸含娇特好羞。” 南唐 李中 《春闺辞》之一:“尘昏菱鑑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宋 晏殊 《破阵子·春景》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鬭草赢,笑从双脸生。”
(2).用两块布缝合而成,中间有脊的鞋面。 老舍 《骆驼祥子》一:“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词语解释:双珠 拼音:shuāng zhū
一对珍珠。比喻以风姿或才华见称的兄弟二人。 汉 孔融 《与韦休甫书》之二:“前日 元将 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 仲将 又来,懿性真实,文敏篤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唐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之一:“贵门传万石,餘庆在双珠。” 金 雷渊 《刘御史云卿挽词》诗之一:“传家赖有双珠在,不尔如何慰士林。”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吴门 之有 永叔 兄弟,犹 建安 之有二 丁 , 平原 之有二 陆 ,时人号称双珠。”词语解释:双关 拼音:shuāng guān
(1).指两扇门。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2).比喻心中疑团。《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却説 十三妹 ……忽然听得那先生説了这等一番言词,字字打到自己心坎儿里,且是打了一个双关儿透,不觉长叹一声。”
(3).两手围拢。《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 月娘 恰烧毕了香……就往屋里走。被 西门庆 双关抱住。”《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张金凤 双关紧抱,把脸儿靠住了那姑娘的腿,赖住不动。”
(4).修辞格之一。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科场对》:“ 谢金圃 ( 墉 )、 吴玉纶 、 德定圃 ( 保 )、 沉云椒 ( 初 )典试,颇不满於众口,作对云:‘ 谢金圃 抽身便讨, 吴玉纶 倒口就吞, 德定圃 人傍呆立, 沉云椒 衣里藏刀。’双关拆字,巧不可阶。”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双关》:“双关是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例如 鲁迅 《哀范君三章》:‘风雨飘摇日,予怀 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鸡和虫都不值得重视,用来比争权夺利的可鄙人物。当时自由党主持人 何几仲 ,排挤 范爱农 ,为 范爱农 所鄙视,所以说白眼看鸡虫。鸡虫是‘几仲’的谐音,这里是一语双关。” 巴金 《家》二一:“这句话的语意虽是双关,她却是无心说出来的。”
(5).围棋术语。 唐 王绩 《围棋长篇》:“双关防易断,隻眼畏难全。”词语解释:双金 拼音:shuāng jīn
(1).“双南金”的略语。优质黄金。 唐 刘禹锡 《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唐 白居易 《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筝未到先寄诗来走笔戏答》诗:“ 楚 匠饶巧思, 秦 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参见“ 双南金 ”。
(2).喻指优秀的两篇诗文或两个人。 唐 白居易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答之》:“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 蓬山 。” 唐 白居易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双金百炼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
词语解释:双南金 拼音:shuāng nán jīn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词语解释:双莲 拼音:shuāng lián
并生于同一枝干的两朵荷花。又名并蒂莲。古代以为祥瑞征兆。《宋书·符瑞志下》:“ 元嘉 十六年七月壬申, 华林池 双莲同干。” 宋 范成大 《次韵袁起岩送示群沼双莲图》:“珠渊玉水折方员,涌出双莲照酒边。”词语解释:双南 拼音:shuāng nán
“双南金”的略语。 宋 范仲淹 《金在鎔赋》:“英华既发,双南之价弥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前朝説部,有俚语可存者,如……刺代人劾友者,《咏金》云:‘黄金自有双南贵,莫与游人作弹丸。’”参见“ 双南金 ”。
词语解释:双南金 拼音:shuāng nán jīn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词语解释:双飞燕 拼音:shuāng fēi yàn
亦作“ 双飞鷰 ”。
(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 宋 谢逸 《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 李周翰 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 清 顾炎武 《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
(3). 汉阳 的一种渡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汉阳 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词语解释:双南金 拼音:shuāng nán jīn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词语解释:双台 拼音:shuāng tái
(1).指 东汉 高士 严光 隐居钓鱼处之两座高台。在今 浙江 富阳 。 唐 方干 《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诗:“林中夜半双臺月,洲上春深九里花。”原注:“ 严光 钓臺渚有东西臺。”
(2).借指高士隐居之处。 元 杨维桢 《追和鲜于公寄山斋先生钓石》:“星滩分得小双臺,不染东皇半点埃。”词语解释:双角 拼音:shuāng jiǎo
(1).两只角。 唐 储光羲 《述韦昭应画犀牛》诗:“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唐 王建 《荆门行》:“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
(2).指古代孩童或青年女子头顶上的两束发髻。 唐 白居易 《东城晚归》诗:“一条邛杖悬龟榼,双角 吴 童控马衔。”词语解释:双鸦 拼音:shuāng yā
亦作“ 双鵶 ”。指少女双髻。 宋 苏轼 《杂诗》之二:“昔日双鵶照浅眉,如今婀娜緑云垂。”一本作“ 双鸦 ”。 明 沉仕 《桂枝香·美姝》套曲:“翠粘九晕花鈿,緑映双鸦宫髩,偶回头笑生。”词语解释:双笔 拼音:shuāng bǐ
《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汉官仪》:“尚书令僕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旧唐书·李峤传》:“﹝ 李嶠 ﹞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后以“双笔”为颂人出任官职或文才出众之词。 唐 韩翃 《送中兄典邵州》诗:“百城兼领 安南 国,双笔遥挥 王左君 。” 宋 陈师道 《再酬智叔见赠》:“论文正可簪双笔,譊舌行看赐上樽。” 宋 岳珂 《桯史·状元双笔》:“ 王沂公 始就乡举, 珏 偶俟其姻于棘围之外遇之,明日以双笔要而遗之,曰:‘公必冠多士,位宰相,它日无相忘。’”词语解释:双趺 拼音:shuāng fū
指两足。 宋 苏轼 《菩萨蛮·咏足》词:“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顾喜 ……双趺不纤妍,人称为 顾大脚 。” 清 赵翼 《观回人绳技》诗:“整暇故出一足翘,盘旋或作双趺结。”词语解释:双陆 拼音:shuāng lù
亦称“ 双鹿 ”。 1.古代一种博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集翠裘》:“遂命披裘,供奉双陆。” 宋 楼采 《法曲献仙音》词:“花匣幺弦,象奩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陆,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 广州 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 陈思王 製,不知何据。”《红楼梦》第八八回:“看见 贾母 与 李紈 打双陆, 鸳鸯 旁边瞧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注:“又名‘双鹿’。古代博戏之一,传自 天竺 ( 印度 ),盛于 南北朝 、 隋 、 唐 。下铺一特製盘子,双方各用十六枚(一説十五枚)棒槌形的‘马’立于自己一方,掷骰子的点数各占步数,先走到对方者为胜。”
(2).指进行双陆之戏。《梁书·鲍泉传》:“ 方诸 与 泉 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 方诸 与 泉 方双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老丞相,则怕我如今一回双陆赢了你这剑可怎了。”词语解释:双引 拼音:shuāng yǐn
(1).分列两旁导引。 唐 张说 《王公神道碑》:“以十六年十月詔,葬於 万年县 见子 之原,卤簿齐列,方相双引。” 朱孝臧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词:“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
(2).谓举双烛引路。 唐 制,宰相入朝须举双烛,故称。 唐 白居易 《寄公垂》诗:“却寄两条君领取,明年双引入中书。”自注:“宰相入朝举双烛,餘官各一。”
(3).谓由二人引马。 宋 制,学士以上有朱衣吏一人引马。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故称。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二:“旧制,学士以上,并有一人朱衣吏引马,所服带用黄金,而无鱼,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谓之双引。”词语解释:双文 拼音:shuāng wén
(1). 宋 钱惟演 《苦热》诗:“赫日烘霞鬪晓光,双文桃簟碧牙牀。”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腰悬着百鍊鎚,胸挂着双文镜。”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词:“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颭绣旗开。”
(2).指骈体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八:“闭门三日了何事?题图祝寿諛人诗。双文单笔记序偈,笔秃幸趁酒熟时。”
(3).指 唐 传奇小说人物 崔莺莺 。 唐 元稹 《杂忆》诗之一:“忆得 双文 通内里,玉櫳深处暗闻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家有 微之 作《元氏古艳诗》百餘篇,中有《春词》二首……其诗中多言 双文 ,意谓二鶯字为 双文 也。”《红楼梦》第三五回:“ 双文 虽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我 黛玉 之薄命,一併连孀母弱弟俱无。”
(4).借指美女。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重寻未省 双文 去,只道羞郎不出来。”参见“ 崔鶯鶯 ”。
词语解释:崔莺莺 拼音:cuī yīng yīng
唐 传奇小说人物。 唐 元稹 有《莺莺传》,记述 莺莺 与 张生 相恋,后为 张 所弃而他嫁的故事。自 唐 以来,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北宋 赵令畤 作《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金 董解元 作《西厢记诸宫调》, 元 王实甫 作杂剧《西厢记》,皆述其事。 王 作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使 莺莺 终于冲破封建礼教和门第的束缚,与 张生 结合,从而塑造了一个美貌多情的少女的典型形象。亦省称“ 崔鶯 ”。 元 徐再思 《蟾宫曲·赠粉英》曲:“花下 苏卿 ,月下 崔鶯 ;世上 飞琼 ,天上 双成 。” 明 谢谠 《四喜记·怡情旅邸》:“花下 双成 ,妖嬈何足称;月下 崔鶯 ,娉婷何足称。”《红楼梦》第二回:“再如 李龟年 、 黄幡绰 、 敬新磨 、 卓文君 、 红拂 、 薛涛 、 崔鶯 、 朝云 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词语解释:双庙 拼音:shuāng miào
奉祀两位功臣的庙。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愈 尝从事于 汴 徐 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説 巡 ( 张巡 ) 远 ( 许远 )时事。”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 睢阳 双庙,俗谓之五侯庙。双庙者,为 张 许 忠烈而始建庙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伏波将军庙》:“ 后汉 马援 及 路博德 ,俱有功于南方,仍皆为 伏波将军 。 岭 外有 伏波将军庙 ,莫能定其名。 政和 中,修《九域图志》,遂以双庙为例,祀两神。”词语解释:双飞翼 拼音:shuāng fēi yì
喻指信使。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十:“袖中一扎书,欲寄双飞翼。”参见“ 双飞燕 ”。
词语解释:双飞燕 拼音:shuāng fēi yàn
亦作“ 双飞鷰 ”。
(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 宋 谢逸 《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 李周翰 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 清 顾炎武 《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
(3). 汉阳 的一种渡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汉阳 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词语解释:双门 拼音:shuāng mén
重门。指有财有势的门第。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团圆》:“念奴家年少,适侍英豪。在双门长成身自娇,守三从四德遵妇道,苹蘩颇諳晓。”词语解释:双红 拼音:shuāng hóng
(1).指两条红色缎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 鸿 廉得其故,乃榜示于署前曰:‘有能急公照限全完者,本县公堂亲为递酒,披红插花……’因与披双红,导出如仪。”
(2).见“ 双红拜帖 ”。
词语解释:双红拜帖 拼音:shuāng hóng bài tiē
用双折大红纸写或印的大型名帖。旧时拜会或联系事情时用。《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亦省称“ 双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还有给上司的禀帖呢,夹单咧,双红咧,只怕不容易罢。”词语解释:双靥 拼音:shuāng yè
两颊的酒涡。 唐 温庭筠 《牡丹》诗之一:“欲绽似含双靨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月如眉,浅笑含双靨。”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自将风月担儿担,莫把閒愁锁双靨。”词语解释:双月 拼音:shuāng yuè
每两个月发生、出现或做成的;有时指每月发生、出现或做成两次的词语解释:双钩 拼音:shuāng gōu
亦作“ 双钩 ”。亦作“ 双勾 ”。
(1).古代藏钩游戏。 唐 李商隐 《代应》诗之二:“昨夜双鉤败,今朝百草输。” 朱鹤龄 注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义阳 腊日饮祭之后,叟嫗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 冯浩 注:“双鉤即藏鉤。”
(2).成对的挂钩。 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忆风流,醉眠在 吴 姬酒楼,锦帐控双钩,未言时早自觉密意先投。” 清 汪元爵 《双头牡丹》赋:“窗横六扇,帘静双钩。”
(3).古代指女子缠足的形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妆罢脂香在手,行来羞蹴双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着松花色,细褶绣裙,双钩微露,神仙不啻也。”《花月痕》第二一回:“果是双双白足,自然也好,最难看是莲船半尺假作莲瓣双钩。”
(4).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执笔方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陆希声》八:“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 希声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笔双钩,则点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鐙法。”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迴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宋 黄庭坚 《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高提笔,令腕随己意左右。”
(5).摹写的一种方法。用线条钩出所摹的字笔画的四周,构成空心笔画的字体。 宋 姜夔 《续书谱·临》:“双鉤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宋 陆游 《地僻》诗:“几净双钩摹古帖,瓮香小啜试新醅。”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小楷墨刻》:“ 董 来借摹,予惧其不归也,信手对临百餘字以应之,并未曾双鉤及过朱,不意其遽入石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赐福字》:“其内廷翰林及 乾清门 侍卫,皆赐双钩‘福’字,盖御笔勒石者也。”
(6).中国画技法之一。 黄若舟 《花鸟画技法·勾勒轮廓》:“中国画写生是先用炭条轻轻地勾出轮廓……再用毛笔加工细描,用纯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动活泼的线条,所以勾勒画法,是用线条描出物体形象的轮廓。因为从两条线勾成物形,又称为双勾画法。” 朱自清 《你我·〈子恺漫画〉代序》:“里面有一幅……画着一个微侧的半身像:他严肃的脸上戴着睛镜,有三五颗双钩泪珠儿,滴滴搭搭历历落落地从眼睛里掉下来。”词语解释:双日 拼音:shuāng rì
逢双的日子。《旧唐书·文宗纪论》:“故事,天子隻日视事,帝谓宰辅曰:‘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二》:“一声双日蹕,春色满皇州。”词语解释:双鹅 拼音:shuāng é
《晋书·五行志中》:“ 孝怀帝 永嘉 元年二月, 洛阳 东北 步广里 地陷,有苍、白二色鹅出,苍者飞翔冲天,白者止焉。此羽虫之孼,又黑白祥也。 陈留 童养 曰:‘ 步广 , 周 之 狄泉 ,盟会地也。白者,金也,国之行也。苍为胡象,其可尽言乎?’是后, 刘元海 、 石勒 相继乱华。”后诗文中以“双鹅”为兵乱之典。 唐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双鹅飞 洛阳 ,五马渡 江 徼。”词语解释:双歌 拼音:shuāng gē
指由上下两阕相迭而成的词。 宋 张先 《醉红妆》词:“更起双歌,郎且饮。郎未醉,有金貂。”参见“ 双调 ”。
词语解释:双调 拼音:shuāng diào
(1).商调乐律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 唐 杜牧 《早春赠军师薛判官》诗:“弦管开双调,花鈿坐两行。”
(2).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阙相迭而成者,谓之“双调”,有前后同段、换头与前后不同之分;仅一段者谓之“单调”。词语解释:双字 拼音:shuāng zì
迭字。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於两言,方为工妙……要之当令如 老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乃为超絶。”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双字》:“诗人下双字不一,然各有旨趣。如 卢子谅 ‘摵摵芳叶零’, 韩吏部 ‘ 淮 之水舒舒……’, 圣俞 ‘淡淡平田水,濛濛半岭云’,虽随事命词,要不苟也。”词语解释:双回 拼音:shuāng huí
见“ 双回门 ”。
词语解释:双回门 拼音:shuāng huí mén
旧时习俗,结婚满月,新娘偕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双回门。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新妇满月归寧,婿同往,谓之双回门。”亦省作“ 双回 ”。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双回夜泊》:“予婚于乙巳之仲春,寻以两家多故,及今四载,始赴外家,徇双回之俗也。”词语解释:双环 拼音:shuāng huán
(1).一对玉环。 晋 韩宣子 有一玉环,得知另一环在 郑 ,欲求购。环为 郑国 商人所有。 郑 子产 曰:若予环, 郑 必有“强夺商人”之嫌; 晋 得环,亦必“失诸侯”。 韩宣子 终于不再求购。见《左传·昭公十六年》。后用为典实。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神遥遥以独归兮,畏双环之在侧。” 南朝 梁 徐陵 《与李那书》:“但 丰城 两剑,尚不俱来; 韩子 双环,必希皆见。” 清 陈维崧 《〈储雪持文集〉序》:“跃 张华 之两剑,价侔结緑;献 韩起 之双环, 仪 廙 亢 丁 。”
(2).指女子的一对耳环。 唐 元稹 《襄阳为卢窦纪事》诗:“依稀似觉双环动,潜被 萧郎 卸玉釵。”词语解释:双尖 拼音:shuāng jiān
(1).犹双峰。 宋 苏轼 《雪后书兆台壁》诗之一:“试埽 北臺 看 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水经注》: 马耳山 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 誥 案:‘句谓试埽 北臺 登望,则羣山为雪所封,惟 马耳 双尖犹未没也。’”
(2).指旧时缠足妇女的一双鞋子。 元 萨都剌 《绣鞋》诗:“双尖不露行復顾,犹恐人窥针线情。” 明 孟称舜 《娇红记·絮鞋》:“我把双尖拾在綉衾傍。小姐呵,你虽然硬抵著牙儿强,如今可也洩漏春光在这厢。”词语解释:双六 拼音:shuāng liù
(1).即双陆。古代一种博戏。 唐 张鷟 《游仙窟》:“莫相弄!且取双六局来,共少府公赌酒。”
(2).指进行双陆之戏。《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中记室参军 萧賁 ,骨鯁士也,以 绎 不早下,心非之。尝与 绎 双六,食子未下, 賁 曰:‘殿下都无下意。’” 胡三省 注:“双六,亦博之一名。《续事始》云:‘ 陈思王 製双六局,置骰子二; 唐 末有叶子之戏,遂加至六。’《战国策》曰:‘博之所以贵梟者,便则食,不便则止。可以食子而未下者,拟议其便否也。’ 賁 因其未下,借双六以讽其不下救君父。”参见“ 双陆 ”。
词语解释:双陆 拼音:shuāng lù
亦称“ 双鹿 ”。 1.古代一种博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集翠裘》:“遂命披裘,供奉双陆。” 宋 楼采 《法曲献仙音》词:“花匣幺弦,象奩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陆,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 广州 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 陈思王 製,不知何据。”《红楼梦》第八八回:“看见 贾母 与 李紈 打双陆, 鸳鸯 旁边瞧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注:“又名‘双鹿’。古代博戏之一,传自 天竺 ( 印度 ),盛于 南北朝 、 隋 、 唐 。下铺一特製盘子,双方各用十六枚(一説十五枚)棒槌形的‘马’立于自己一方,掷骰子的点数各占步数,先走到对方者为胜。”
(2).指进行双陆之戏。《梁书·鲍泉传》:“ 方诸 与 泉 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 方诸 与 泉 方双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老丞相,则怕我如今一回双陆赢了你这剑可怎了。”词语解释:双绶 拼音:shuāng shòu
两条绶带。 唐 代五品以上官员朝服所佩。 唐 皇甫曾 《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诗:“朝衣辨色处,双綬更宜看。” 唐 李贺 《感讽》诗:“我待紆双綬,遗我星星髮。” 唐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步嫌双綬重,梦入九城偏。”参阅《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词语解释:双扇 拼音:shuāng shàn
指门扉。 唐 温庭筠 《会昌丙寅丰岁歌》:“新姑车右及门柱,粉项 韩凭 双扇中。” 唐 赵璜 《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词语解释:双毛 拼音:shuāng máo
二毛。斑白的头发。 唐 许浑 《赠别》诗:“ 苏秦 六印归何日, 潘岳 双毛去值秋。” 元 耶律楚材 《旦日遗从祖》诗:“谁知万法生心上,不觉双毛落鬢边。”词语解释:双声 拼音:shuāng shēng
声母相同的两个字或几个字叫双声,例如“公共”({gōng gòng})词语解释:双蕊 拼音:shuāng ruǐ
一个烛芯上结出的两个烛花。旧时认为是喜事的征兆。 宋 吕渭老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昨夜烛花结了个双蕊,烛花双蕊,喜事来。”词语解释:双掩 拼音:shuāng yǎn
捕鱼用具名。 宋 苏轼 《渼陂鱼》诗:“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掩,揜同。《曲礼》:大夫不揜羣。石经作掩,盖袭取之义。今用为鱼具之名。”词语解释:双比 拼音:shuāng bǐ
对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 周振甫 注:“双比空辞:对偶而不用故事。”词语解释:双重 拼音:shuāng chóng
两层;两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人民日报》1981.8.2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双重任务。”词语解释:双鹿 拼音:shuāng lù
见“ 双陆 ”。
词语解释:双陆 拼音:shuāng lù
亦称“ 双鹿 ”。 1.古代一种博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集翠裘》:“遂命披裘,供奉双陆。” 宋 楼采 《法曲献仙音》词:“花匣幺弦,象奩双陆,旧日留欢情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陆,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其制有北双陆、 广州 双陆、南番、东夷之异。《事始》以为 陈思王 製,不知何据。”《红楼梦》第八八回:“看见 贾母 与 李紈 打双陆, 鸳鸯 旁边瞧着。”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注:“又名‘双鹿’。古代博戏之一,传自 天竺 ( 印度 ),盛于 南北朝 、 隋 、 唐 。下铺一特製盘子,双方各用十六枚(一説十五枚)棒槌形的‘马’立于自己一方,掷骰子的点数各占步数,先走到对方者为胜。”
(2).指进行双陆之戏。《梁书·鲍泉传》:“ 方诸 与 泉 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 方诸 与 泉 方双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及得志,受 上官昭容 邪説,引 武三思 入宫中,升御牀,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老丞相,则怕我如今一回双陆赢了你这剑可怎了。”词语解释:双幅 拼音:shuāng fú
布匹、丝绸、书画装裱等两倍于寻常的幅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双幅上引首四寸,下引首二寸七分。”如:毛料一般是双幅。词语解释:双丸 拼音:shuāng wán
(1).两个弹丸。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书剑侠事》:“ 吴中 有 叶氏 子者,少无赖,好剑术,有老嫗导之,能以剑为双丸,纳诸口中。”
(2).指日月。语出 元 朱德润 《题陈直卿一碧万顷》诗:“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双丸易转迁,暗里朱颜换,那堪老大人轻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玉帽笼头,怕乌兔双丸天外走。”词语解释:双柑 拼音:shuāng gān
见“ 双柑斗酒 ”。
词语解释:双柑斗酒 拼音:shuāng gān dǒu jiǔ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二:“ 戴顒 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鸝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后遂用为春日雅游的典故。 明 刘泰 《春日湖上》诗:“明日重来应烂漫,双柑斗酒听黄鸝。”亦省作“ 双柑 ”。 明 张景 《飞丸记·盟寻泉石》:“看 秦 川 吴 苑花正妍,奚囊羯鼓随伴,挈双柑往听鶯传,诗肠鼓吹如劝。”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三窟休营兔,双柑往听鸝。”词语解释:双刀 拼音:shuāng dāo
(1).两把刀。《晋书·四夷传·林邑国》:“﹝ 范文 ﹞尝牧牛涧中,获二鲤鱼,化成铁,用以为刀。刀成,乃对大石嶂而呪之曰:‘鲤鱼变化,冶成双刀,石嶂破者,是有神灵。’”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荆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龙竞双刀之势,步骑陈四分之威。”《宋史·李显忠传》:“ 夏 人以铁鷂子军来, 显忠 以所部拒之,驰挥双刀,所向披靡, 夏 兵大溃。”
(2).比喻两道锐利的眼光。 唐 薛逢 《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3).比喻两种手段。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第三章:“像这样一硬一软的双刀并用,所谓‘怀之以德惠,震之以刑威’,这在当时的 清 廷想来也一定煞费了一番苦心的。”词语解释:双绣 拼音:shuāng xiù
两面刺绣,无正反面的分别。《红楼梦》第四十回:“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緑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词语解释:双螺 拼音:shuāng luó
(1).指少女头上的两个螺形发髻。 宋 姜夔 《少年游·戏张斗甫》词:“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角妓垂螺》:“《晏小山词》:‘双螺未学同心綰,已占歌名。’……又‘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綰双螺。’……垂螺、双螺,盖当时角妓未破瓜时额饰。”
(2).指两只螺形酒杯。 清 曹寅 《广陵载酒歌》:“已遣长瓢涤三雅,更分小户排双螺。”词语解释:双饮 拼音:shuāng yǐn
犹对酌。 宋 姜夔 《八归》词:“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瓏闲看月。”词语解释:双打 拼音:shuāng dǎ
某些球类比赛的一种方式,由每组两人的两组对打,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都有双打项目。词语解释:双崤 拼音:shuāng xiáo
(1).指东西 崤山 。在今 河南省 西部。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二 别 阻 汉 坁,双 崤 望 河 澳。” 唐 李峤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诗:“ 函谷 双 崤 右, 伊川 二 陕 东。”
(2).指 殽 谷。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於双 崤 且帝,四海争雄,或构 赵 而侵 燕 ,或连 韩 而谋 魏 。” 唐 孔绍安 《伤顾学士》诗:“迢递双 崤 道,超忽三川湄。”词语解释:双交 拼音:shuāng jiāo
四个不同的近交系中第一代杂交之间的产物(如玉蜀黍种的杂交)词语解释:双柱 拼音:shuāng zhù
形容鼻梁宽。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 老子 黄白色,美眉广顙,长耳大目,疎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以 周文王 时为守藏史。” 隋 薛道衡 《老氏碑》:“三门双柱,表耳鼻之寄;蹈五把十,影手足之异。”词语解释:双距 拼音:shuāng jù
雄鸡两脚后突出部分。争斗时用以刺对方。 汉 刘桢 《斗鸡》诗:“丹鷄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汉 应瑒 《斗鸡》诗:“双距解长綵,飞踊超敌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