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叔夜 拼音:shū yè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见“ 叔夏 ”。
词语解释:叔夏 拼音:shū xià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论语·微子》:“ 周 有八士: 伯达 、 伯适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 韦昭 注引 贾逵 唐固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达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词语解释:叔子 拼音:shū zǐ
(1). 晋 名臣 羊祜字 。 祜 有治绩,通兵法,博学广闻,镇守 荆州 时曾以药赠 吴 将 陆抗 , 抗 服之不疑,当时成为美谈。后常用以为典。 唐 周繇 《以人参遗段成式》诗:“惭非 叔子 空持药,更请 伯言 审细看。”按《晋书·羊祜传》, 祜 曾以药赠 陆抗 , 抗 字 幼节 ,父 逊 字 伯言 ,此诗误以 抗 为 逊 。 宋 陆游 《水调歌头·多景楼》词:“ 叔子 独千载,名与 江 汉 流。”
(2).丈夫的弟弟。俗称“小叔子”,与“大伯子”相对而言。《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嫂子是女人,又有了三个月的身孕,本是没有气力的,被他叔子一头撞来,刚正撞在肚皮上。”词语解释:叔度 拼音:shū dù
(1). 汉 黄宪 字。 叔度 品学超群,尤以气量广远著称。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 叔度 自远量, 曼容 ( 汉 邴丹 的字)善知足。”
(2). 汉 廉范 字。 范 为名将 廉颇 的后代。《后汉书·廉范传》:“ 建初 中,迁 蜀 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用以赞颂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 唐 刘禹锡 《令孤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孔璋 旧檄家家有, 叔度 新歌处处听。” 明 何景明 《寄赠张方伯》诗:“行人尚闻歌 叔度 ,童子犹思迎 细侯 。”词语解释:叔孙 拼音:shū sūn
复姓。 春秋 鲁 有 叔孙得臣 。见《左传·文公元年》。词语解释:叔父 拼音:shū fù
(1).通称父亲的弟弟。《孟子·告子上》:“敬叔父乎?敬弟乎?”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老家并没有什么亲人,只有叔父,也八十多岁了。”
(2). 周朝 天子称同姓小邦诸侯为叔父。《仪礼·觐礼》:“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国语·周语中》:“今天降祸灾於 周 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 韦昭 注:“天子称九州之长同姓曰叔父也。”词语解释:叔季 拼音:shū jì
(1).幼年时。《淮南子·缪称训》:“始乎叔季,归乎伯孟,必此积也。” 高诱 注:“言自少而至长。”
(2).弟辈;弟弟。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没之日,三子不侍,无一言之念,知叔季之可以教姪也。” 宋 曾巩 《蔡京起居郎制》:“而尔之叔季,并直同升,其於荣遇,世罕及者。”
(3).没落;末世。《魏书·释老志》:“叔季之世,闇君乱主,莫不眩焉。” 宋 朱熹 《白鹿洞赋》:“在叔季而且然,矧休明之景运。” 清 黄景仁 《杂诗》:“叔季交道薄,所往多干矛。”
(4).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明 唐伯虎 《报文徵明》, 王稚钦 《答余懋昭》二书,差堪叔季。”
(5).犹言差别。 清 唐甄 《潜书·居心》:“天地之气有叔季,故其生人也有厚薄。”词语解释:叔世 拼音:shū shì
犹末世。衰乱的时代。《左传·昭公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政衰为叔世。”《旧唐书·孝友传·宋兴贵》:“叔世浇讹,人多伪薄,修身克己,事资诱劝。”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叔世之民,其去圣哲亦久矣,其愿见之,日夜无问。”词语解释:叔敖 拼音:shū áo
复姓。 周 有 叔敖段 。 楚 蔿艾猎 字 叔敖 ,后以字为姓。见《通志·氏族三》。词语解释:叔向 拼音:shū xiàng
复姓。 春秋 晋 大夫 羊舌肸 ,字 叔向 ,后以其字为姓。见《通志·氏族三》。词语解释:叔度陂 拼音:shū dù bēi
见“ 叔度陂湖 ”。
词语解释:叔度陂湖 拼音:shū dù bēi hú
《后汉书·黄宪传》:“ 叔度 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叔度 , 黄宪 字。后以喻人度量宽大。 唐 黄滔 《祭崔补阙道融文》:“多君于 士元 廊庙,待我以 叔度 陂湖。”亦省作“ 叔度陂 ”。 宋 梅尧臣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乃知 叔度 陂,万顷见澄澹。”参见“ 叔度 ”。词语解释:叔齐 拼音:shū qí
商 孤竹君 之子,名 智 (或作 致 ),字 公达 , 齐 为谥号。《论语·公冶长》:“ 伯夷 、 叔齐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鹖冠子·备知》:“ 伯夷 、 叔齐 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己。”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是以 伯夷 、 叔齐 避 周 ,饿于 首阳 之下,后世称其仁。”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叔齐 年纪二十六光景,装束与 伯夷 相似,怆惶自右翼跑出。”参见“ 伯夷叔齐 ”。
词语解释:伯夷叔齐 拼音:bó yí shū qí
商 末 孤竹君 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 叔齐 为继承人。 孤竹君 死后, 叔齐 让位给 伯夷 , 伯夷 不受, 叔齐 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 周 国。 周武王 伐 纣 ,二人叩马谏阻。 武王 灭 商 后,他们耻食 周 粟,采薇而食,饿死于 首阳山 。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 伯夷 叔齐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邢昺 疏引《春秋少阳篇》:“ 伯夷 姓 墨 ,名 允 ,字 公信 。伯,长也;夷,謚。 叔齐 名 智 ,字 公达 , 伯夷 之弟, 齐 亦谥也。”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词语解释:叔牙 拼音:shū yá
春秋 时 齐国 的 鲍叔牙 。因他善于知人,举贤让能,曾推荐 管仲 佐 齐桓公 成霸业,后因以代称能知人荐贤的人。 唐 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寮》:“上惭 伯乐 顾,中负 叔牙 知。” 唐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诗:“雅望归 安石 ,深知在 叔牙 。”词语解释:叔舅 拼音:shū jiù
周 天子称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参见“ 叔父 ”。
词语解释:叔父 拼音:shū fù
(1).通称父亲的弟弟。《孟子·告子上》:“敬叔父乎?敬弟乎?”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老家并没有什么亲人,只有叔父,也八十多岁了。”
(2). 周朝 天子称同姓小邦诸侯为叔父。《仪礼·觐礼》:“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国语·周语中》:“今天降祸灾於 周 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 韦昭 注:“天子称九州之长同姓曰叔父也。”词语解释:叔山 拼音:shū shān
复姓。 春秋 鲁 有 叔山无趾 。见《庄子·德充符》。词语解释:叔末 拼音:shū mò
衰亡的时代。《后汉书·党锢传序》:“叔末浇讹,王道陵缺。”参见“ 叔世 ”。
词语解释:叔世 拼音:shū shì
犹末世。衰乱的时代。《左传·昭公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政衰为叔世。”《旧唐书·孝友传·宋兴贵》:“叔世浇讹,人多伪薄,修身克己,事资诱劝。”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叔世之民,其去圣哲亦久矣,其愿见之,日夜无问。”词语解释:叔母 拼音:shū mǔ
叔父的妻子。《尔雅·释亲》:“父之弟妻为叔母。”《宋书·谢瞻传》:“ 瞻 幼孤,叔母 刘 抚养有恩纪。”词语解释:叔仲 拼音:shū zhòng
复姓。 春秋 时有 叔仲惠伯 。见《国语·鲁语下》。词语解释:叔姑 拼音:shū gū
丈夫的叔母,即婶婆。《晋书·列女传·陕妇人》:“ 陕 妇人,不知姓字,年十九。 刘曜 时嫠居 陕县 ,事叔姑甚谨,其家欲嫁之,此妇毁面目自誓。”词语解释:叔旦 拼音:shū dàn
即 周公旦 。《楚辞·天问》:“到击 紂 躬, 叔旦 不嘉。” 王逸 注:“ 旦 , 周公 名也。”词语解释:叔妹 拼音:shū mèi
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妇人之得意於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词语解释:叔先 拼音:shū xiān
复姓。 汉 有 叔先雄 。见《后汉书·列女传》。词语解释:叔伯 拼音:shū bó
兄弟中长幼的称谓。《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毛 传:“叔伯,言群臣长幼也。” 郑玄 笺:“叔伯,兄弟之称。”
同祖父或同曾祖父的兄弟姊妹间的关系。如:叔伯姐妹;他们是叔伯弟兄。词语解释:叔夏 拼音:shū xià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论语·微子》:“ 周 有八士: 伯达 、 伯适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 韦昭 注引 贾逵 唐固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达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词语解释:叔献 拼音:shū xiàn
古代相传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词语解释:叔叔 拼音:shū shū
(1).叔父。《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嫡亲有四口,只有 宣赞 母亲,及 宣赞 之妻,又有一个叔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伯母道:‘我因为没有孩子,要想把你叔叔那个小的承继过来。’”
(2).丈夫的弟弟。《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老妈( 奚宣赞 之母)打一看道:‘叔叔(指 奚宣赞 之叔父)多时不见,今日如何到此?’”《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妇人道:‘一言难尽!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 清河县 里住不得,搬来这里。若得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
(3).泛称与父同辈而年龄较小的男子。如: 王叔叔 昨天来找过爸爸。词语解释:叔翁 拼音:shū wēng
父亲的叔父,即叔祖。 唐 韩愈 《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维年月日,十八叔翁及十八叔婆 卢氏 ,遣 昶 以庶羞之奠,祭於 李氏 二十九娘之灵。” 李氏 , 韩愈 侄孙女。词语解释:叔带 拼音:shū dài
复姓。 春秋 齐 有 叔带子庄 。见《通志·氏族三》。词语解释:叔度陂湖 拼音:shū dù bēi hú
《后汉书·黄宪传》:“ 叔度 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叔度 , 黄宪 字。后以喻人度量宽大。 唐 黄滔 《祭崔补阙道融文》:“多君于 士元 廊庙,待我以 叔度 陂湖。”亦省作“ 叔度陂 ”。 宋 梅尧臣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乃知 叔度 陂,万顷见澄澹。”参见“ 叔度 ”。
词语解释:叔度 拼音:shū dù
(1). 汉 黄宪 字。 叔度 品学超群,尤以气量广远著称。 康有为 《赠陈镇南编修兄》:“ 叔度 自远量, 曼容 ( 汉 邴丹 的字)善知足。”
(2). 汉 廉范 字。 范 为名将 廉颇 的后代。《后汉书·廉范传》:“ 建初 中,迁 蜀 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用以赞颂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 唐 刘禹锡 《令孤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孔璋 旧檄家家有, 叔度 新歌处处听。” 明 何景明 《寄赠张方伯》诗:“行人尚闻歌 叔度 ,童子犹思迎 细侯 。”词语解释:叔婆 拼音:shū pó
父亲的叔母,即叔祖母。参见“ 叔翁 ”。
词语解释:叔翁 拼音:shū wēng
父亲的叔父,即叔祖。 唐 韩愈 《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维年月日,十八叔翁及十八叔婆 卢氏 ,遣 昶 以庶羞之奠,祭於 李氏 二十九娘之灵。” 李氏 , 韩愈 侄孙女。词语解释:叔援嫂溺 拼音:shū yuán sǎo nì
谓嫂溺于水,小叔可亲手援救。古礼谓“男女授受不亲”,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破例不避嫌疑。语出《孟子·离娄上》:“﹝ 淳于髡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二出:“论男女席不沾……我替爷呵,似叔援嫂溺难辤手。”词语解释:叔待 拼音:shū dài
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待”是语助词。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正末云:‘叔待,你为什么打我?’牢子笑科云:‘原来是个庄家呆厮。’”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叔待,还我草钱来。”词语解释:叔均 拼音:shū jūn
传说为 后稷 弟弟的儿子,他继承父辈的事业,播种百谷,并开始用牛耕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西周之国 , 姬 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 叔均 。 帝俊 生 后稷 , 稷 降以百穀。 稷 之弟曰 台璽 ,生 叔均 。”又传说为 后稷 的儿子或弟子;或谓 舜 的儿子,即 商均 。参阅 袁珂 《山海经校注》。词语解释:叔岳 拼音:shū yuè
妻子的叔父词语解释:叔代 拼音:shū dài
衰乱的时代。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道之兴也,则三五垂拱而有餘;道有衰也,则叔代驰騖而不足焉。”《后汉书·酷吏传论》“叔世偷薄,上下相蒙” 唐 李贤 注:“《左传》曰:‘ 叔向 曰:三辟之兴,皆叔代也。’叔代,犹末代也。”词语解释:叔丈母 拼音:shū zhàng mǔ
妻子的婶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 文琴 ﹞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叔丈母--便是那小姐的婶子。”词语解释:叔祖母 拼音:shū zǔ mǔ
父亲的叔母。词语解释:叔服 拼音:shū fú
复姓。 春秋 晋 有 叔服子要 。见《通志·氏族四》。词语解释:叔相 拼音:shū xiāng
汉初儒者 叔孙通 ,曾为 秦 博士。 汉 朝初建,他杂采古礼和 秦 制,同诸儒生共立朝仪。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叔相 之才,著于礼乐。”词语解释:叔祖 拼音:shū zǔ
父亲的叔父。词语解释:叔丈人 拼音:shū zhàng rén
妻子的叔父。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羲》 宋 任渊 题注:“ 王淮奇 字 庆源 …… 东坡 叔丈人也。”亦省作“ 叔丈 ”。 宋 苏轼 《与王庆源书》之一:“想叔丈与丈人及诸姪,岁时相遇,乐不可名。”词语解释:叔公 拼音:shū gōng
(1).丈夫的叔父。
(2).父亲的叔父。即叔祖。词语解释:叔丈 拼音:shū zhàng
见“ 叔丈人 ”。
词语解释:叔丈人 拼音:shū zhàng rén
妻子的叔父。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羲》 宋 任渊 题注:“ 王淮奇 字 庆源 …… 东坡 叔丈人也。”亦省作“ 叔丈 ”。 宋 苏轼 《与王庆源书》之一:“想叔丈与丈人及诸姪,岁时相遇,乐不可名。”词语解释:叔鲔 拼音:shū wěi
小的鲔鱼。鲔即鲟。词语解释:叔郎 拼音:shū láng
丈夫的弟弟。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齐 故 西阳 内史 刘寅 妻 范 ,诣臺诉,列称:出适 刘氏 二十许年, 刘氏 丧亡,抚养孤弱。叔郎 整 ,常欲伤害,侵夺分前奴教子 当伯 。”词语解释:叔达 拼音:shū dá
(1).古代相传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参见“ 仲容 ”。
(2).复姓。 周 有 叔达段 。见《通志·氏族四》。
词语解释:仲容 拼音:zhòng róng
(1).古代相传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南朝 梁 刘峻 《辩命论》:“是使 浑敦 、 檮杌 ,踵武於 云臺 之上; 仲容 、 庭坚 ,耕耘於巖石之下。”参见“ 八愷 ”。
(2). 晋 阮咸 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禀生民秀。” 唐 杜甫 《示侄佐》诗:“ 嗣宗 诸子姪,早觉 仲容 贤。” 仇兆鳌 注引《晋书》:“ 阮咸 ,字 仲容 , 籍 之姪。” 明 何景明 《送范以载之南京》诗:“曾陪竹林醉,今识 仲容 才。”
词语解释:八恺 拼音:bā kǎi
亦作“ 八凯 ”。 相传古代 高阳氏 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 苍舒 、 隤敳 、 檮戭 、 大临 、 尨降 、 庭坚 、 仲容 、 叔达 ,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 孔颖达 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 庭坚 作 咎繇 。《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词语解释:叔豹 拼音:shū bào
古代相传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参见“ 叔献 ”。
词语解释:叔献 拼音:shū xiàn
古代相传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词语解释:叔伯姆
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