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韵 上声

拼音:qǔ 麌韵,有韵同

取 qǔ
〈动〉
  •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
  • 同本义
  • 取,捕取也。——《说文》
  •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周礼》
  •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吴元济。——《资治通鉴·唐纪》
  •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苏轼《阳关词》
  • 取数斗归。——三国·邯郸淳《笑林》
  • 对面取人物。
  • 取一葫芦。——·欧阳修《归田录》
  • 取器械。——·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又如:从架上取书;从巢里取蛋;取受(拿取和收受);取则(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取将(拿取)
  • 通“娶”。娶妻
  • 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
  • 君取于,为同姓。——《论语·述而》
  • 勿用取女。——《易·蒙》
  • 可以冠子取妻。——《礼记·杂记》
  • 昭公取于。——《左传·哀公十二年》
  • 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还必相迎取。
  • 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水浒传》
  • 又如:取女(娶妻);取亲(娶妻);取室(娶妻)
  • 选取;选拔
  • 深思而慎取。——·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人取之。——·刘基《卖柑者言》
  • 舍体而取面。——蔡元培《图画》
  • 又如:取路(上路);取戏(采取游戏态度);取义(选择正义,就义而死);取人(选择人);取友(选取朋友);取途(选取经由的道路);取象(取某种事物之征象)
  • 招致
  • 谗毁竟自取。——·杜甫《上水遣怀》
  • 又如:取罪(自我罪责);取讥(招致讥讽);取毙(招致丧身);取醉(喝酒致醉)
  • 得到;取得
  •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魏风·伐檀》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 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 文能取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于人也奚取焉。——·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 召闹取怒。——·柳宗元《柳河东集》
  • 又如:取事(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行事);取讨(讨取;索取);取和儿(取了和气。和睦相处);取真气(摄取天地间元气);取觅(收入;获得);取供(讨取口供)
  • 博取 。如:取选(求取功名;应试);取应(应举;参加科举考试);取誉(博取称赞或好名声);取宠(博取别人的喜爱,称赞)
  • 攻取,夺取
  • 必取。——《墨子·公输》
  • 阳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 通“聚”。
  • 会合,集合
  •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泽。——《左传·昭公二十年》
  • 积畜
  • 而利取分寡。——《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
  • 通“趋”。
  • 跑,疾走
  • 王良御之,则日取乎千里。——《韩非子·难势》
  •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古乐府》
  • 趋向
  • 两者合而天下取。——《荀子·王霸》
  • 夸主以为高,异取以为高。——《史记·秦始皇本纪》
〈副〉
  • 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助〉
  • 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康熙字典

  •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𠀤娶上聲。 (麌韵)
  • 《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逡須切,音趨。 (虞韵)
  • 《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 (尤韵)
  • 《前漢·地理志》𨻰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此苟切,音趣。 (有韵)
  • 《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又《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又《六書本義》𦥔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