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共10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畅叙次叙天叙会叙载叙倒叙述叙荫叙
自叙敦叙齿叙选叙评叙进叙铨叙旌叙
时叙顺叙贯叙代叙讲叙亶叙擢叙晤叙
即叙款叙分叙转叙删叙面叙展叙洗叙
伦叙列叙谱叙赘叙议叙情谈款叙治叙小叙
九叙铺叙资叙陈叙记叙保题议叙失叙插叙
褒叙彝叙诠叙升叙内叙核叙封叙描叙
论叙少叙节叙胪叙谈叙校叙揆叙惇叙
聊叙具叙传叙题叙遗叙平铺直叙澄叙御叙
追叙式叙优叙书叙道叙迁叙收叙类叙

词语解释:畅叙  拼音:chàng xù
亦作“ 畅叙 ”。 尽情叙说。 晋 王羲之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絃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我们三个人,多年没有畅叙,今日又碰在一起,还是吃酒罢。”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 贝汉廷 立即请代理到船上作客,畅叙别情。”
词语解释:自叙  拼音:zì xù
见“ 自序 ”。
词语解释:自序  拼音:zì xù
亦作“自叙”。
(1).作者自述写作意图、过程或作品大旨的文章。《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书》﹞第七十, 迁 之自敍云尔。”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下》:“ 班固 次韵乃《汉书》之自序也。其云述《高帝纪》第一、述《陈项传》第二者,所以自序撰书之本意。 史迁 有作於先,故己退居於述尔。”
(2).自述生平阅历的文章。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盖作者自敍,其流出於中古?按 屈原 《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敍发跡,实基於此。”
词语解释:时叙  拼音:shí xù
承顺;顺当。时,通“ 承 ”。《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时叙者,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百揆时叙’,谓百揆莫不承顺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灵祇既乡,五位时叙。”
词语解释:即叙  拼音:jí xù
亦作“ 即序 ”。 就序;归顺。《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 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 羌 髳 之属皆就次叙,美 禹 之功及 戎 狄 也。”《汉书·西域传赞》《书》作“即序”。 晋 左思 《魏都赋》:“於时 东鯷 即序, 西倾 顺轨, 荆南 怀憓, 朔北 思韙。”《魏书·袁翻传》:“故能使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封建》:“ 公旦 喜於重译, 文命 矜其即叙。”
词语解释:伦叙
亦作“伦叙”。 有条理;顺序。《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庶政所以伦敍,四门所以穆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该博,而才闕伦叙。”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一时名流以伦敍有定,请早建太子。”
词语解释:九叙  拼音:jiǔ xù
谓九功各顺其理,皆有次序。泛指德政。《书·大禹谟》:“九功惟敍,九敍惟歌。” 孔 传:“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敍,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 宋 周必大 《谢赐历日表》:“九敍惟歌,使咸知於帝力。” 太平天囯 黄际世 《建天京于金陵论》:“臣等识闇观天,情深爱日,对高天之祝,敬颂三多;效 启 辨之歌,勿忘九敍。”参见“ 九功 ”。
词语解释:九功  拼音:jiǔ gōng
(1).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梁书·武帝纪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七德,昇文辉九功。”
(2).指九种职业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 郑玄 注:“九功,谓九职也。” 贾公彦 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
(3).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书·成开》:“勉兹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宾好在笥;二、淫巧破制;三、好危破事;四、任利败功;五、神巫动众;六、尽哀民匱;七、荒乐无别;八、无制破教;九、任谋生诈。” 孔晁 注:“不犯此则成功也。”
词语解释:褒叙  拼音:bāo xù
犹褒序。《周书·赫连达传》:“ 魏孝武 入 关 ,襃叙勋义,以 达 首逆元帅,匡復 秦 陇 ,进爵 魏昌县伯 ,邑五百户。”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今之铭妇女,大抵依放之云尔,外属至亲,襃叙而已。”
词语解释:论叙
亦作“论叙”。 论说。《周书·蔡祐传》:“ 承先 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敍。”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今 瑒 等所论敍信篤,固终始不懈其德矣。” 梁启超 《卢梭学案》:“其所谓紧要之一事,未及论敍,而 卢氏 遂卒。”
词语解释:聊叙  拼音:liáo xù
姑且谈谈。聊,姑且
词语解释:追叙  拼音:zhuī xù
(1).追行叙功奖励。《隋书·许善心传》:“驾幸 江都郡 ,追敍前勋,授通议大夫。”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苏涣》:“宰相 杨炎 受了 路嗣恭 的贿赂,又才追叙了 路 的‘前功’。”
(2).述说往事。 宋 苏轼 《代滕甫辨谤乞郡书》:“追叙始终之遭逢,以诧乡邻之父老。”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西湖乌龙现形》:“试后无事,与谈 西湖 龙船会,缘追叙軼事。”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 国藩 乃追敍所闻于诸君者,而系以诗章,用备乐歌。” 沙汀 《困兽记》二五:“抱着膝头,他开始酣畅的追叙着 章桐 离开茶馆以后的种种反应。”
(3).写作的一种手法,先写出结果,然后再倒回头去叙述经过。 清 栖霞居士 《花月痕》第四一回评语:“起结及中间,以 聂云 、 管士宽 为线索,亦用追叙补叙的笔。”
追敘:亦作“ 追叙 ”。
词语解释:次叙  拼音:cì xù
(1).指市场中的管理处和商肆行列。《周礼·地官·司市》:“以次叙分地而经市。” 郑玄 注:“次,谓吏所治舍……叙,肆行列也。” 孙诒让 正义:“凡官吏治事处,通谓之次……肆行列前后有次第,谓之叙。”
(2).次第,顺序。旧题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今其书编离简断,以是门人弟子共相缀,随记其所闻,而无次叙,非子故所著之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序》:“前史闕略,多不次叙。”
词语解释:敦叙  拼音:dūn xù
见“ 敦序 ”。
词语解释:敦序  拼音:dūn xù
亦作“ 敦叙 ”。 《史记·夏本纪》:“敦序九族,众明高翼”。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次序九族而亲之”。今本《书·皋陶谟》作“惇敍”。谓使九族亲厚而有序。后谓亲睦和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臣羣寮以为在昔《虞书》敦敍九族,庶明励翼,五帝损益,此道不废。” 唐 孙逖 《授濮阳郡王彻宗正卿制》:“敦叙之任,畴咨所难,宜受寄於本枝,更迁荣於列棘。”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性情者,内以敦叙彝伦,外以弥纶民物。”
词语解释:顺叙
亦作“顺叙”。
1.合乎次第;和顺不乱。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穆温柔以怡懌,婉顺叙而委蛇。”《晋书·刘毅传》:“礼,凡卑者执劳,尊者居逸,是顺敍之宜也。”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至於六府顺敍,百嘉鬯遂,凡在天地之内,含气之属,皆裕如也。”
2.文章、电影等的一种艺术手法。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
词语解释:款叙  拼音:kuǎn xù
亲切叙谈。《红楼梦》第二一回:“二鼓人定, 贾璉 便溜进来相会,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也不及情谈款叙。”
词语解释:列叙  拼音:liè xù
(1).依次叙述。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列叙时人,録其所述。”
(2).按照顺序排列。《宋书·后妃传序》:“后宫列叙,準尚书令,銓六宫。”《宋史·乐志十三》:“凝旒在御,列叙爰分。”
词语解释:铺叙  拼音:pū xù
亦作“铺叙”。
(1).陈述;详细叙述。 宋 李清照 《词论》:“ 晏 ( 晏殊 )苦无铺叙, 贺 ( 贺铸 )苦少典重。”《老残游记》第二回:“将形容那美人,先形容那黑驴怎样怎样好法,待铺叙到美人的好处,不过数语,这段书也就完了。”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歷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国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
(2).谓平铺直叙。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长篇古风,最忌铺叙,意不可尽,力不可竭,贵有变化之妙。” 清 戴名世 《丁丑房书序》:“今之论经义者有二家:曰铺敍,曰凌驾。铺敍者,循题位置,自首及尾,不敢有一言之倒置。”
词语解释:彝叙  拼音:yí xù
见“ 彝序 ”。
词语解释:彝序  拼音:yí xù
亦作“彝叙”。 常道。 南朝 梁 江淹 《王仆射领太子詹事诏》:“宜总二官,以穆彝序。”《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朱益州 汨彝叙,粤謨训。” 李善 注:“ 公叔 乱常道而絶之,故以为疑也。《尚书》曰:‘彝伦攸叙。’”《魏书·广平王元匡传》:“自尔以后,而 匡 与 肇 厉言都座,声色相加,高下失其常伦,噂竞无復彝序。”《隋书·经籍志一》:“驰骋烦言,以紊彝敍,譊譊成俗,而不知变,此学者之蔽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编·三宅三俊》:“三代本末有序,凡其施置,率当先德后刑,安有未及用贤而遽饰刑罚,恐非圣人彝序,亦非立政任人本旨也。”
词语解释:少叙  拼音:shǎo xù
(1).稍谈,随便谈谈。《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难得恩相至此,请到敝衙少敍。”
(2).少说,不多说。敍,也写作“叙”。《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闲言少叙。却説这位姑娘见 张金凤 问他的姓名来歷……先向西间排插后面叫了声‘ 安公子 ’。”
词语解释:具叙  拼音:jù xù
详述,备述。 南朝 梁 何逊 《赠江长史别》诗:“中岁多乖违,由来难具叙。”
词语解释:式叙  拼音:shì xù
见“ 式序 ”。
词语解释:式序  拼音:shì xù
亦作“式叙”。 按次第;顺序。《诗·周颂·时迈》:“明昭有 周 ,式序在位。” 郑玄 笺:“用次第处位。”《后汉书·朱穆传》:“议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术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横见式叙,各授封爵,天下惆悵,人神共愤。”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攷远,为言式序,大义昭然。”
词语解释:天叙  拼音:tiān xù
天然的次第、等级。 明 方孝孺 《喜修德汝器二君偕嘉猷秀才至》诗之二:“知时识天叙,岂慕稻与粱。”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大都男尊女卑,男役女若彼牲畜,其酋恒蓄姬妾数十人,等威之别,当夕之规,至繁且密,彼固自以为天秩天叙也。盖未开化之人,例如此也。”
词语解释:齿叙  拼音:chǐ xù
(1).录用。《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少与从弟 劭 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 为郡功曹,排摈 靖 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周书·武帝纪上》:“詔 魏 大统 九年以前,都督以上身亡而子孙未齿叙者,节级授官。”
(2).按年龄大小定位次。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拜讫,主事云:‘请诸郎君叙中外。’状元已下各各齿叙,便谢恩。餘人如状元礼。”
词语解释:贯叙  拼音:guàn xù
(1).犹贯序。 宋 王珪 《贺寿星见表》:“伏以金行贯叙,灝气肃于西成;珠纬躔空,祥辉丽乎南极。”
(2).按次序铨叙录用。《宋书·隐逸传·宗炳》:“﹝ 刘裕 ﹞问 申永 曰:‘今日何施而可?’ 永 曰:‘除其宿衅,倍其惠泽,贯叙门次,显擢才能,如此而已。’”《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 魏 晋 以来,率以门第高下为用人之次第。贯叙者,以次叙之,若穿钱贯然也。”
词语解释:分叙  拼音:fēn xù
分别顺序、次第。《晋书·律历志上》:“是故郊祀朝宴,用之有制,歌奏分敍,清浊有宜。”
词语解释:谱叙
家谱上的记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 阳氏 谱敍言: 翁伯 是 周景王 之孙,食采 阳樊 。”
词语解释:资叙  拼音:zī xù
亦作“资叙”。 谓按规定的等级次第授予官职。 唐 陆贽 《贞元改元大赦制》:“宜令清资常参官每年於吏部选人中,各举所知一人堪任县令、録事参军者,所司依资叙注拟。” 明 归有光 《送夹江张先生序》:“承平既久,士无贤不肖,率以资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参知政事 韩亿 ,初乞男 综 不以资敍回授兄 纲 ,将朝廷要职从便退换,如己家之物,紊乱纲纪,举朝非笑。”
資敍:见“ 资叙 ”。
词语解释:诠叙
亦作“詮叙”。 阐述;记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夫法者,非有非空,难用詮敍,惟佛与佛乃能究述,岂伊愚昧所能详议?” 明 李东阳 《赠固原伯刘公世墓修建记》:“既告成事, 廷弼 念缔造之艰,虑其久而废也,属翰林 张吉士 禬 詮叙其始末,请记於予。”
词语解释:节叙  拼音:jié xù
犹节序。 唐 李峤 《为太平公主请住山陵转一切经表》:“怨晨昏之易隔,悲节叙之难留。” 明 文徵明 《乙卯元旦》诗:“沧溟日日羽书传,华髮萧萧节叙迁。”
词语解释:传叙  拼音:chuán xù
人物的传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 韩 有《张中丞传叙》, 柳 有《段太尉逸事》。”
词语解释:优叙  拼音:yōu xù
从优叙功,晋升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七年》:“帝曰:‘元帅旧僚,往往沦谢, 汪伯彦 实同艰难。朕之故人,所存无几, 伯彦 宜与优敍。’”《水浒传》第九七回:“速当兴举大义,擒缚将士,归顺天朝。为首的定行重赏,奏请优敍。”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邀他来行辕帮忙,保荐他赞画军务,以便在‘剿贼’大捷后以‘出力有功人员’得到优叙。”
词语解释:会叙  拼音:huì xù
聚会叙谈。《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起义前夕》:“众兄弟,今晚我们会叙 山人村 ,不单是饮饮酒,还得商议大计。”
词语解释:选叙  拼音:xuǎn xù
选拔人才授以官职。《晋书·隐逸传·范乔》:“ 元康 中,詔求廉让冲退履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
词语解释:代叙  拼音:dài xù
(1).指时序更替。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四时代敍而人则其功,星列於天而人象其行。”
(2).代序,本非书序之体的文章而用来代替书序。
词语解释:转叙  拼音:zhuǎn xù
转述。《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9期:“没有看见的人虽然心里十分惋惜,但仍然是很兴奋地、很有兴趣地谈论着,转叙着别人讲过的情景。”
词语解释:赘叙  拼音:zhuì xù
犹赘述。 清 明心道人 《发逆初记》:“他记者必倍精详,此后不烦赘叙,由斯而止。” 张周 《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八章:“有篇影响颇大的文章曾记叙了 河南 驻马店 洪水之后‘官家高楼起,灾民泥中卧’的情景。本文不再赘叙。”
词语解释:陈叙  拼音:chén xù
陈说叙述。《尔雅·释言》“豫,臚,叙也” 晋 郭璞 注:“皆陈叙也。” 宋 司马光 《答陈监簿书》:“是敢輒自陈叙,浼凟聪明,庶几识察而已。”
词语解释:升叙  拼音:shēng xù
晋升。 唐 元稹 《授刘泰清左武卫将军制》:“文武并用,必推其才,久次不迁,则有昇叙。”
词语解释:胪叙  拼音:lú xù
依次陈述。 明 张煌言 《与某书》:“昨见 象老 题疏,首列尊衔,殊增封事之色。但因臚叙大繁, 昼老 殊费平章。”
词语解释:题叙  拼音:tí xù
(1).谓按等级或勋劳奏请给予晋升或其他奖励。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旦念介]捷报贵府老爷 闕 ,以助餉有功,蒙经略 袁 特本题叙,奉圣旨高封 尚义君 。”
(2).相当于戏剧中的“序幕”,用于长篇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背景。如 柳青 的《创业史》第一部题叙。
词语解释:书叙  拼音:shū xù
见“ 书序 ”。
词语解释:书序  拼音:shū xù
亦作“书叙”。 指《尚书》的小序或大序。 汉 扬雄 《法言·问神》:“或曰‘……惜乎!《书序》之不如《易》也。’曰:‘彼数也,可数焉,故也。如《书序》,虽 孔子 亦未如之何矣。’”《汉书·儒林传·孔安国》:“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国语·楚语上》“启有五观” 三国 吴 韦昭 注:“《书序》曰:‘ 太康 失国,昆弟五人,须于 洛 汭。’”
词语解释:载叙  拼音:zǎi xù
记载叙述。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贤愚成败,靡不载叙。”
词语解释:评叙  拼音:píng xù
评述。 清 杨凤辉 《南皋笔记·凡例》:“今 秀山 楚珊 李子 为加圈点评叙,吾乡 显承 王子 亦为加评注。”
词语解释:讲叙  拼音:jiǎng xù
讲述;叙说。 峻青 《黎明的河边·开头》:“好,现在我就开始来讲叙这个故事。”《收穫》1980年第3期:“她的一部七十万字的小说--《石榴花开的时候》,讲叙的就是这段伤心的童年的历史。”
词语解释:删叙  拼音:shān xù
谓删改繁冗而使叙述精要。《后汉书·应劭传》:“其见《汉书》二十五,《汉纪》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
词语解释:议叙  拼音:yì xù
(1). 清 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敍”。 清 朱珪 《吏部稽勋司郎中张君墓志铭》:“ 乾隆 庚子科举人,议敍八品京官。” 清 谭嗣同 《先仲兄行述》:“以国子监生充实録馆誊録,议敍通判。”
(2).指掌议叙之官。《清史稿·选举志七》:“惟四库馆誊録、议敍等职,多靳不令纳捐。”
词语解释:记叙  拼音:jì xù
亦作“记叙”。亦作“ 记序 ”。用文字叙述。《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 唐 孔颖达 疏:“记序前代之事也。” 宋 郑刚中 《画记》:“为之记敍,时读之,如见画马。”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缘起》:“至于闻见无多,记敍譾陋,续貂之病,閲者原之。”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十:“即使根据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完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
词语解释:内叙  拼音:nèi xù
谓按规定的等次调升京官。相对外任而言。《晋书·王浚传》:“ 浚 之承制也,参佐皆内敍,唯司马 游统 外出。 统 怨,密与 石勒 通谋。”
词语解释:谈叙
亦作“谈叙”。 叙谈。《白雪遗音·马头调·辩正》:“ 鶯鶯 、 红娘 閒谈敍,这部《西厢》,可是谁编的?”《再生缘》第二一回:“ 素华 、小姐同谈敍,恰像似,真正夫妻恩爱深。”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二木匠把讨论的情形给 石永公 和 石得富 谈叙了一下。”
词语解释:遗叙
谓遗漏记功晋升。 明 卢象昇 《题叙募练标兵官员疏》:“乃 竇可进 、 聂明楷 两道臣以杀胡出口功次开復久矣,同知 郑独復 亦在事宣劳之官,偶尔遗敍, 大同 总兵 王朴 屡为详请。”
词语解释:道叙  拼音:dào xù
叙谈;谈说。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三:“要是大家都不欢喜开会,咱们就不一定开会,找几个人道叙道叙也成。”
词语解释:倒叙  拼音:dào xù
文学创作的一种描述手法。把后发生的情节或结局提到前面来叙述。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清 仇兆鳌 注:“恐催后命,故今晨发舟,两句倒叙。”《中国小说史》第五编第十七章第二节:“﹝《九命奇案》﹞一开始就用倒叙的手法,写 凌 家强徒纵火杀人,然后再叙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显然是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
词语解释:进叙  拼音:jìn xù
谓按等级次第以进职或奖功。《汉书·刑法志》《书》云‘天秩有礼’,‘天讨有罪’” 唐 颜师古 注:“秩,敍也。言有礼者天则进敍之,有罪者天则讨治之。”《新唐书·选举志下》:“臣请五品以上及羣司长官、宰官进敍,吏部、兵部得参议焉。” 明 归有光 《三途并用议》:“今百餘年,寥寥未之见,而专以资格进敍。”
词语解释:亶叙  拼音:dǎn xù
淳朴安定的社会秩序。 汉 蔡邕 《胡太傅祠前铭》:“左右六世,靖绥土宇;蠢彼群生,保赖亶叙;绍跡 龙夷 ,继轨 山甫 。”
词语解释:面叙  拼音:miàn xù
当面叙谈。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忠懿 ( 钱忠懿王 )临别,面叙感恋,愿子孙世世奉藩。”
词语解释:情谈款叙
慢慢地谈情说爱
词语解释:保题议叙
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
词语解释:核叙  拼音:hé xù
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词语解释:校叙  拼音:xiào xù
校理补叙。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固 后坐 竇 氏事,卒於 洛阳 狱,书颇散乱,莫能综理。其妹 曹大家 ,博学能属文,奉詔校叙。”
词语解释:平铺直叙  拼音:píng pù zhí xù
说话或写文章时把意思平直而不加修饰地叙述出来。 清 李渔 《风筝误·糊鹞》:“诗书庸腐文章板,平铺直叙没波澜。”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一》:“写法的确不过平铺直叙,但到处是刺。” 巴金 《春》五:“ 周氏 虽然只是在平铺直叙地说话,但声音里却含了一点不满。”
词语解释:迁叙
亦作“迁叙”。亦作“ 迁序 ”。 谓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晋书·傅玄传》:“《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是为九年之后乃有迁叙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臣愿覈考课之实,定迁序之制,则多端之吏息矣。” 宋 曾巩 《许安世都官员外郎制》:“徒隶佣役之人,典其废置,而时其迁序,主以郎吏,其选甚高。”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帝德》:“第令於本部中迁敍,乃以为太常太乐令。” 明 史玄 《旧京遗事》:“藩臬首领,法当得县令,某则从朝廷迁序外臣,但谨为奉职耳。”《明史·王科传》:“盐运官廉,当迁叙。”
词语解释:述叙
亦作“ 述叙 ”。 犹叙述。《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敍平生,雍和终日。”《后汉书·班固传下》:“ 固 又作《典引》篇,述敍 汉 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
词语解释:铨叙  拼音:quán xù
亦作“ 銓序 ”。亦作“銓叙”。
(1).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自是 皇甫 ……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銓敍。”《宋史·武帝纪中》:“府州久勤将吏,依劳銓序。”《旧唐书·李义府传》:“﹝ 李义府 ﹞专以卖官为事,銓序失次,人多怨讟。” 靳以 《生存》:“谁配审查?当教授又不是做官,用不着铨叙。”
(2).评定次第。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法曲》:“ 开元 二十五年,太常卿 韦縚 令博士 韦逌直 ……等銓叙前后所用乐章为五,奏付太乐习之。”
(3).编次有序。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国异同以注 陈寿 《国志》。 寿 书銓敍可观,事多审正。”《宋书·臧焘传》:“ 凝之 词韵銓序,兼有理証,上甚赏焉。”《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4).衡量论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词语解释:擢叙  拼音:zhuó xù
亦作“ 擢序 ”。 提拔叙用。《后汉书·张陵传》:“明府不以 陵 不肖,误见擢序。”《晋书·姚兴载记上》:“録 马嵬 战时将吏,尽擢敍之。”
词语解释:展叙  拼音:zhǎn xù
陈述;畅叙。《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咸与 靖 书”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王朗 与 文休 书曰:‘……道初开通,展叙旧情,以达声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姥来数日,我大忙,未得展叙。”
词语解释:治叙  拼音:zhì xù
亦作“ 治序 ”。 谓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周礼·天官·宰夫》:“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 郑玄 注:“治叙,次序官中。如今侍曹伍伯传吏朝也。” 贾公彦 疏:“既有才智为什长,当次序官中。”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周官·宰夫》作“治序”。
词语解释:失叙  拼音:shī xù
见“ 失序 ”。
词语解释:失序  拼音:shī xù
亦作“失叙”。 谓次序混乱;失去常规。《史记·三王世家》:“而家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於万世。”《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天降丧乱,皇纲失叙。”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京师东西 太一宫 ,正殿祠 五福 ,而 太一 乃在廊廡,甚为失序。”
词语解释:封叙  拼音:fēng xù
按等级次第晋爵或奖功。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 天圣 中,詔每遇覃霈,朝臣中兄弟俱该封赠者,许列状陈乞,特比常例优加封叙。”
词语解释:揆叙  拼音:kuí xù
《书·舜典》:“百揆时叙。”本谓百官百事承顺。后以“揆叙”为统理安排。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解》:“包罗天地,揆叙万类。” 宋 曾巩 《相制三》:“惟 文昌 政本,揆叙百度,介于左省,考慎朕命,图济厥服,尔其往哉!”
词语解释:澄叙  拼音:chéng xù
清理整饬。 清 冯桂芬 《变捐例议》:“比捐班中果有才士,无所冀倖,无所需待,将羣然淬厉,鼓舞於正途,斯官方可以澄叙,人材可以奋兴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今强邻日逼,时事多艰,正宜澄叙官方,安内而后可以攘外。”
词语解释:收叙  拼音:shōu xù
录用。《北史·隋纪下·炀帝》:“是以庞眉黄髮,更令收叙。” 宋 欧阳修 《乞再定夺减放应役人数奏章》:“近累据减放公人等过状,却乞收叙。”叙,一本作“ 敍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凡狱官失入死者,终身罚之,虽经赦宥,永不收叙。”
词语解释:荫叙  拼音:yìn xù
亦作“ 廕序 ”。 谓因受先世的荫庇而叙录为官。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自后以廕叙,累官至赞善大夫。”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遂使廕序之人,塞於仕路。”《明史·职官志一》:“凡廕叙, 明 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
词语解释:旌叙  拼音:jīng xù
表扬而录用为官。 晋 孙绰 《喻道论》:“使姦恶者不得容其私,则国无违民,而贤善之流,必见旌叙矣。”《宋书·刘真道传》:“并事著屯险,感于予怀,宜蒙旌叙,劳慰存亡。”
词语解释:晤叙  拼音:wù xù
见面叙谈。《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朔日》:“ 丁兴斋 来此晤敍。”
词语解释:洗叙  拼音:xǐ xù
洗除冤屈,授予官职。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二》:“ 震卿 援赦恩,得洗叙,以启谢检正 赵广微 崇嬓 。”
词语解释:小叙  拼音:xiǎo xù
(1).随便地叙谈。《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此非贵客坐处,请到书房小敍。” 巴波 《你是在为人类服务吗》一:“﹝ 巴老师 ﹞约我星期天到他家小叙。”参见“ 少敍 ”。
(2).单篇诗文或集子等前面的序文。《李长吉诗集》“公莫舞歌并序” 清 方世举 批注:“小敍见古人得 太史公 ‘姑不具论,论其軼事’之妙。” 阿英 《小说三谈·小说搜奇录·芍药榻》:“首劝善小叙,文字拙劣。”参见“ 小序 ”。
词语解释:少叙  拼音:shǎo xù
(1).稍谈,随便谈谈。《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难得恩相至此,请到敝衙少敍。”
(2).少说,不多说。敍,也写作“叙”。《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闲言少叙。却説这位姑娘见 张金凤 问他的姓名来歷……先向西间排插后面叫了声‘ 安公子 ’。”
词语解释:小序  拼音:xiǎo xù
(1).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之德也”下引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迄末为大序。”参见“ 大序 ”。
(2).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宋 朱熹 《跋黄山谷诗》:“ 杜子美 诗小序有言虎搪突 夔 人藩蘺者, 夔 人正谓 夔州 人耳。”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辩·小序》:“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 明 汤显祖 《答徐然明书》:“小序媿不文,亦谅其既衰也。”
词语解释:插叙  拼音:chā xù
文学作品的一种描述手法。即叙述主要情节时,插入另一事件,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词语解释:描叙  拼音:miáo xù
描写叙述。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由于有许多细致的描叙,他们形象突出了,深深地印在 黎族 青年男女的心上。” 沙汀 《闯关》一:“因为司令员的引人入胜的风度,以及对于游击生活的巧妙描叙, 左嘉 便单独跟他到了 冀中 。”
词语解释:惇叙  拼音:dūn xù
亦作“ 惇序 ”。谓按次序,使之敦睦。《书·皋陶谟》:“惇敍九族,庶明励翼。”《汉书·王莽传中》:“《书》不云乎?‘惇序九族。’” 宋 曾巩 《皇伯滕王第十六女封县主制》:“宜开县甸之封,以荣汤沐之号,予惟惇序,尔尚钦承。”
词语解释:御叙  拼音:yù xù
(1).谓按时日、尊卑侍寝于王。《周礼·天官·九嫔》:“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 郑玄 注:“御,犹进也、劝也。进劝王息,亦相次叙。凡羣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嬪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徧。”
(2).古律历名词。为夷则二十七律之一。《隋书·律历志上》:“夷则:升商、清爽、气精、阴德、白藏、御叙……僉惟、俾乂。”
词语解释:类叙  拼音:lèi xù
谓按人或事物的性质比类叙事。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货殖传》后类叙 樊嘉 、 如氏 、 苴氏 、 王君 、 房豉 、 樊少翁 等。”参见“ 类叙法 ”。
词语解释:类叙法  拼音:lèi xù fǎ
史书比类叙事的方法。即类叙数人于一传。始于 班固 《汉书》,如《鲍宣传》后历叙一代清名之士 纪逡 、 薛方 、 郇城 …… 曹竟 等。其后史书多采用此法叙事。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立传,则竟遗之,故每一传輒类叙数人……《齐书》之后,《梁书》亦有此类叙法。”
共10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