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叨陪 拼音:tāo péi
谦称陪侍或追随。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 清 纳兰性德 《兴京陪祭福陵》诗:“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叨陪末座的是我们的兔先生。”词语解释:叨荣 拼音:dāo róng
忝受恩荣。 唐 张九龄 《贺麦登状》:“臣等叨荣近侍,倍百恒情,无任感戴忭跃之至。” 唐 张九龄 《谢加章绂状》:“臣虽叨荣,伏用战惧,不任悚惧之至。”《旧唐书·贾耽传》:“自揣孱愚,叨荣非据。”词语解释:叨承 拼音:dāo chéng
忝受;承受。 唐 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诗:“此心鬱悵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明 无名氏 《玉环记·祝香保父》:“爹爹休嗔休怪,孩儿叨承钟爱。” 清 曹寅 《宋牧仲中丞见招深静轩》诗:“叨承郎舍旧,许闞文字林。”词语解释:叨叨 拼音:dāo dao
话多;啰嗦。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银花》:“察余衷素,且悯余叨叨於垂尽之时。”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走将来唱叫麄豪,口不住絮絮叨叨。” 臧晋叔 音释:“叨音刀。”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情语叨叨,恨语嘈嘈。”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看样子老头儿叨叨起来没有完了。”词语解释:叨窃 拼音:dāo qiè
(1).谓不当得而得。《魏书·萧衍传》:“小人叨窃,遂忝名位。”《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仓头始自家人,情寄深密,及於 后主 ,则是先朝旧人,以勤旧之劳,致此叨窃。”《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又自 天保 八年已来,爵赏多滥, 杨愔 欲加澄汰,乃先自表解开府及 开封王 ,诸叨窃恩荣者皆从黜免。”
(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 前蜀 杜光庭 《孙途司马本命醮词》:“臣自惟幽陋,仰荷裁成,获备冠裳,每忧叨窃。”词语解释:叨名 拼音:dāo míng
谓虚有其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陈思 叨名而体实繁缓,《文皇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词语解释:叨尘 拼音:dāo chén
犹忝任。谓自己的才能与所任之职不相配。 宋 欧阳修 《续思颍诗序》:“叨尘二府,遂歷三朝。”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圭斋题彭氏程文》:“ 玄 叨尘从臣,初议闕下,力赞其成。”词语解释:叨忝 拼音:dāo tiǎn
忝列;叨光。《北齐书·陈元康传》:“ 元康 叨忝或得黄门郎,但时事未可耳。”《北史·辛琛传》:“若万一叨忝,得一方正长史,朝夕闻过,是所愿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在饭店中,总是叨忝老丈的;就来潭府,也是一般。”词语解释:叨膺 拼音:dāo yīng
犹叨承,忝受。 宋 范仲淹 《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右臣叨膺圣寄,充前件职任,即日沿边巡按。”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窃伏惟念一介微臣,粤自布衣,叨膺识擢,凡所蒙被,度越伦辈。”词语解释:叨长 拼音:dāo cháng
谦称自己年纪较大或辈分较高。《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施復 道:‘今年贵庚多少?’答道:‘二十八岁。’ 施復 道:‘恁样,小子叨长老哥八年!’”《镜花缘》第十五回:“就只事成后,世妹、世弟做了晚亲,门生未免叨长,这却於理不顺。”词语解释:叨冒 拼音:dāo mào
(1).贪婪;贪图。《宋书·刘勔传》:“将军 王广之 求 勔 所自乘马,诸将帅并忿 广之 叨冒,劝 勔 以法裁之。”
(2).谦称受赏赐。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今叨冒已过多,乃得復行 延祖 之志,自安一壑,其愧之深矣。” 宋 范公偁 《过庭录》:“以先祖才业,只终皇城使,某何人,叨冒乃尔!” 明 屠隆 《昙花记·夫人得信》:“夫人与老爷大德,小老怎么又可叨冒!不是报信,只来求金了。”词语解释:叨扰 拼音:tāo rǎo
打扰;麻烦。多用作客套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我们只是叨扰,再无回答,也觉面皮忒厚了。”《红楼梦》第九二回:“ 冯紫英 道:‘罢了,来了就叨扰老伯吗!’”《镜花缘》第二四回:“虽承雅爱,但初次见面,如何就要叨扰?”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那是我不好叨扰你们的。”词语解释:叨懫 拼音:dāo zhì
贪而暴戾。《书·多方》:“亦惟 有夏 之民叨懫,日钦劓割 夏 邑。”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恣其叨懫,劓割生民。”词语解释:叨据 拼音:dāo jù
谓占居不应有的职位。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识量》:“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一心唯知効忠,万虑未尝念失。”词语解释:叨沫
蒙受词语解释:叨缕
叨叨缕缕。说话啰嗦冗长词语解释:叨庇
承受庇佑词语解释:叨福
承受福庇词语解释:叨食
贪食词语解释:叨受 拼音:dāo shòu
犹承受。自谦之词。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胡安忠自述三事》:“又某为都给事中,已叨受上知。每缺给事中,輒命举监生等堪任者。”词语解释:叨咕 拼音:dáo gu
唠叨;小声絮叨。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老婆婆又在里屋和儿媳妇叨咕着。” 魏巍 《老烟筒》:“要不是我把他领回来,他不知道叨咕到什么时候。”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他直想过去听听 梁建 和 张孔 在叨咕什么,又觉得不合适。”词语解释:叨厕 拼音:dāo cè
忝居。厕身其间的谦词。 南朝 梁 王僧孺 《除吏部郎启》:“清涂华辙,叨厕累仍;显职名阶,俄来倏至。”词语解释:叨唠 拼音:dāo lao
唠叨;没完没了地说。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就让老太太在这儿叨唠吧!” 康濯 《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娘盘坐在炕头上,又叨唠开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六章:“这饶舌的茶房叨唠个没完。”词语解释:叨啕 拼音:dāo táo
形容声音高而宏亮。 唐 张鷟 《游仙窟》:“清音叨咷,片时则梁上尘飞。”词语解释:叨念 拼音:dāo niàn
犹念叨。因惦记或想望而不断说起。 骆宾基 《罪证》十:“妈,你别老是叨念了,我怪害怕的!” 陈伯吹 《小珍看蛟去》:“在睡梦里头还不住地叨念着:‘看蛟去!看蛟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他心里也在叨念着:这天快晴了吧,快晴了吧!”词语解释:叨光 拼音:tāo guāng
犹言沾光。有时用作客套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叨光遇主,金莲虽宠微躬;借照成讐,玉烛实招谗口。”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郎争气,妾叨光。” 鲁迅 《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因为是同学,亲戚,同乡--至少,也大概叨光过什么。”词语解释:叨位 拼音:dāo wèi
忝居官位。《明史·徐汧传》:“ 福王 召 汧 为少詹事。 汧 以国破君亡,臣子不当叨位。”词语解释:叨辱 拼音:dāo rǔ
谦词。犹言忝任。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典坟未博,谬膺良史之官;词翰不工,叨辱侍臣之列。”词语解释:叨领 拼音:dāo lǐng
承受。多用作客套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提控留 江老 转去茶饭, 江老 也再三辞谢,不敢叨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露水姻缘之神》:“旧岁路中把晤,叨领盛情,曾几何时而遽忘耶?”词语解释:叨揽 拼音:dāo lǎn
兜揽;招揽。《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结好堂官,叨揽事管,些小事体,经他衙里,少不得要诈一两五钱。”谚语:“热心人叨揽是非。”词语解释:叨赖 拼音:dāo lài
叨光依赖;仰仗。《西游记》第九回:“ 光蕊 道:‘孩儿叨赖母亲福庇,忝中状元。’”词语解释:叨情 拼音:dāo qíng
承情。《天雨花》第十一回:“岂堪小弟独叨情, 孙兄 休得来见却。”词语解释:叨絮 拼音:dāo xù
念叨;絮叨。 清 李果 《摸鱼子·和朱吉人雨中过太湖》词:“旧盟终在,许我共叨絮。” 清 吴兆骞 《念奴娇·家信至有感》词:“消受水驛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词语解释:叨登 拼音:dāo dēng
见“ 叨蹬 ”。
词语解释:叨蹬 拼音:dāo dēng
亦作“ 叨登 ”。 噜嗦;找麻烦。《红楼梦》第七二回:“奶奶已经打发人去説过,他们发昏没记上,又来叨蹬这些没要紧的事。”《红楼梦》第六一回:“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一盐一酱,那不是钱买的?”词语解释:叨第 拼音:dāo dì
及第的谦词。《古今类事》卷七引 宋 钱易 《洞微志·钱公自述》:“ 咸平 二年方叨第,时已三十二矣。”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圭斋题彭氏程文》:“此外惟论十数通,表二十餘道耳。乙丑叨第后即为人持去,无一存者。”词语解释:叨秽 拼音:dāo huì
贪婪卑鄙。《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滂 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姦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词语解释:叨贪 拼音:dāo tān
贪婪;贪图。《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传论》:“ 术 既叨贪, 布 亦飜覆。”词语解释:叨贴 拼音:dāo tiē
犹贴补、沾光。《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这一家子那个不叨贴他娘些儿?可是説的,饶叨贴了娘的,还背地不道是。”词语解释:叨蹬 拼音:dāo dēng
亦作“ 叨登 ”。 噜嗦;找麻烦。《红楼梦》第七二回:“奶奶已经打发人去説过,他们发昏没记上,又来叨蹬这些没要紧的事。”《红楼梦》第六一回:“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叨登,一盐一酱,那不是钱买的?”词语解释:叨教 拼音:tāo jiào
犹领教。常用作客套话。《镜花缘》第五四回:“姐姐既有观光美举,妹子得能附驥同行,诸事正要叨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将来叨教的地方还多呢。”词语解释:叨践 拼音:dāo jiàn
犹忝居。 唐 李峤 《让地官尚书表》:“ 秦 冠 汉 綬,叨践名级。”词语解释:叨越 拼音:dāo yuè
谓非分占有。《梁书·吕僧珍传》:“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词语解释:叨餂 拼音:dāo tiǎn
犹骗取。《西游记》第六一回:“猢猻原来把运用的方法儿也叨餂得来了。”词语解释:叨滥 拼音:dāo làn
犹言滥充。多用作自谦之词。《魏书·袁翻传》:“於臣庸朽,诚为叨滥。” 唐 张九龄 《谢赐衣物状》:“臣有何力,可以叨滥?”《旧唐书·窦威传》:“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词语解释:叨沓 拼音:dāo tà
谓贪婪而荒于政务。《新唐书·李光颜传》:“初, 田縉 镇 夏州 ,以叨沓开边隙。”词语解释:叨餮 拼音:dāo tiè
即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淮南子·原道训》“三苗” 汉 高诱 注:“ 尧 时所放 浑敦 、 穷奇 、 叨飻 之等。”按, 帝鸿氏 、 少皞氏 之子,凶顽邪恶,人称之“浑敦”、“穷奇”; 缙云氏 之子,贪得无厌,人称之“饕餮”。三人均为 尧 所流放。参阅《左传·文公十八年》。词语解释:叨昧 拼音:dāo mèi
贪恋,贪婪。《文选·殷仲文〈解尚书表〉》:“遂乃宴安昬宠,叨昧伪封。” 李周翰 注:“叨,贪也。” 宋 王安石 《辞仆射表》:“苟叨昧以自安,惧谴尤之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