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陌韵 入声 zhī 纸 韵 上声 zhǐ 只拼音:
 zhǐ 繁体或异体字:秖衹属 纸韵,另见陌 韵
 
 
只 zhǐ〈语气〉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诸侯归晋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用于句中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诗·周南·樛木》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又如:只这便是 
衹、秖 zhǐ〈副〉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衹”简化为“只”)仅;仅仅只隔数重山。——宋·洪迈《容斋续笔》只在花开之数日。——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又只有霜中败叶。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唯此;无它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除…外没[有]任何其他 。如:他只穿单衣本,本来(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直;一直鲁智深离了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又如:只到(直到) 
只 zhǐ〈代〉 
〈动〉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助〉作,做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限定或限制 。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用在句中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相当于“着”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康熙字典只
 隻《唐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𠀤音紙。 《說文》語已詞也。《詩·鄘風》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又《詩·王風》其樂只且。《箋》言其自樂此而已。又《小雅》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又姓。《正字通》明有只好仁。又《廣韻》《集韻》章移切《韻會》支移切,𠀤音支。 《廣韻》專辭。又《五音集韻》之日切,音質。 本之爾切,無質音,今讀若質,俗音新增。又《韻會小補》章忍切,音軫。 引集韻云:只通作軹,莊子大宗師,而奚來爲軹。按:《集韻》軹註,𠀤無只通作軹之明文,雖字義相同,實非一字,《韻會》小補非。又《楊氏轉註古音》引《楚辭》大招,白日昭只。只讀作馨,語餘聲。本作𠷓,省作只。按:𠷓、只二字,諸韻書皆分載,音切各別,只𠀤無馨音,楊氏說非。《集韻》亦作𠮡。
 
 衹《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石切,音炙。 《說文》鳥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玉篇》奇也。《增韻》物單曰隻。《後漢·方術傳》得一隻舄。《𥡆天子傳》載玉萬隻。又《列子·力命篇》多偶,自專,乗權,隻立,四人相與遊于世,胥如志也。
 
 《唐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𠀤音岐。 《廣韻》衹衼,尼法衣。《類篇》𧛣裟謂之衹衼。又《類篇》章移切,音支。 適也。《前漢·竇嬰傳》衹加懟自明揚主之過。《師古》曰其字从衣。又土禮切,同緹。 帛丹黃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