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xié yè 繁体或异体字:叶韵

叶 xié
〈动〉
  • 和洽。同“协”
  • 犀牛一角叶箜篌。——《老残游记》
  • 逢吉李程同执政,不叶。——《新唐书》
  • 又如:叶律(叶韵;韵律);叶韵(协韵;押韵);叶中(犹适中);叶吉(和协吉祥);叶和(和睦;和合;和谐;亦作应和);叶契(协和,配合);叶泰(协和安泰)
  • 协助;帮助 。如:叶佐(辅佐,配合);叶齐(协力一致);叶赞(协同翊赞)
  • 合,共同
  • 股肱叶谋,爪牙宣力。——《旧五代史》
  • 又如:叶力(协力;合力);叶心(同心);叶谋(合谋;共谋)
葉 yè
〈名〉
  • (形声。从艸,枽(yè)声。植物的叶子。“叶”,同“协”,会意字,从十从口。本是两个字。本义:草木之叶)
  • 同本义
  • 叶,草木之叶也。——《说》
  • 其叶为胡蝶。——《列子·天瑞》。注:“散也。”
  • 枝叶未有害。——《诗·大雅·荡》
  • 又如:叶尖(植物学名词。叶片的尖端部位);叶序(植物学名词,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芽(植物学名词。与花芽相对。发育后成为茎、枝及叶的芽);叶基(植物学名词。叶片的下端靠近叶柄的部分)
  • 比喻轻小、轻飘像叶子的东西
  • 万里风波一叶舟。——李商隐《无题》
  • 又如:百叶窗;一叶扁舟;肺叶
  • 历史时期的分段 。如:唐朝末叶;20世纪中叶
  • 世,代
  • 勋载二叶。——《太尉刘宽碑》
  • 继德前叶,清和挺懿。——《豫州从事孔褒碑》
  • 李势既久,承藉累叶。——《世说新语》
  • 又如:叶语(世代相传说)
  • 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如:叶叶(片片)
  • 古邑名 ,在今河南叶县南
  • 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叶公:本名沈诸梁,楚国贵族,叶是他的封地。)——《后汉书·崔骃传》
康熙字典

  • 《玉篇》古文協字。 (叶韵)
  • 《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 又《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 又《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


  • 《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𠀤音枼。 (叶韵)
  • 《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 又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 又《博雅》聚也。
  • 又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 又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 又與䔾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䔾。
  • 又式涉切,音攝。 (叶韵)
  • 《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 又《韻補》叶,逆約切,音虐。 (药韵)
  • 《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 又叶於急切。 (缉韵)
  • 《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 又《集韻》徒協切,音牒。 (叶韵)
  • 與䈎同,書篇名。
  • 《韻會》或作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