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拼音:jūn 文韵

君 jūn
〈名〉
  •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 君,尊也。——《说文》
  •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 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 身名君宠。——·周容《芋老人传》
  •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 君之病在肌肤。
  • 君之病在肠胃。
  •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 夫妇之间的尊称
  •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杜甫《新婚别》
  •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动〉
  • 主宰、统治
  •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