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覃平声 [cān sān,参考][hán,包函][dān,动词][详注1][详注2][姓也,亦蓋也][tán]欿[音貪。《說文》欲得也。]


注1:镡 音覃。《张衡·东京赋》底柱辍流,镡以大岯。《注》言大岯险,同剑口也。镡,徒南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注》镡音谭。《淮南子·人閒训》一军塞镡城之岭。《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郁林郡。 又《后汉·陈宠传》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以为心腹。《注》镡,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寻二音,汉镡政,明镡鉴,一读寻,一读潭。
注2:湛 与耽同。《说文》作媅,乐也。《诗·小雅》子孙其湛。《传》湛乐之久也。
末字词组
包含苞含含含饱含蛇含旃罗含视含 
润含浑含渊含韬含隐含敛含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内含饭含阿那含蕴含混含回含  

词语解释:包含  拼音:bāo hán
(1).包容含有。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 唐 褚亮 《祭神州乐章·肃和》:“大哉坤仪,至哉神县,包含日域,牢笼月竁。” 明 李贽 《答刘晋川书》:“令郎外似痴而胸中实秀颖,包含大志,特一向未遇明师友耳!” 魏巍 《火与火》:“这是一个 朝鲜 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包含着痛苦和仇恨的刚强的声音。”
(2).犹包涵。宽容,原谅。 宋 司马光 《论张方平第二状》:“今 方平 举措轻脱,震骇一方,传笑天下。不才之跡,章灼如此,而朝廷犹掩覆包含,一无所问。” 元 无名氏 《醉花阴·怨恨》曲:“衔冤去投 谢氏 ,无计去问 巫咸 。自嘆息,自包含。”《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小县分没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饭,请大老爷包含点。”
词语解释:润含  拼音:rùn hán
滋润涵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餘顷。”
词语解释:内含  拼音:nèi hán
(1).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南史·刘遵传》:“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言行相符,终始如一。” 端木蕻良 《关山月的艺术》:“猛一看,画面刻板呆滞,但再一看,就感到它内含的力量异常充沛。”
(2).内容。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纯文学的内含分诗、小说、戏剧三种。” 孙犁 《澹定集·万里和万卷》:“尝以为游记一体,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内含:一、有怀古的幽思,二、有临民的热情,三、有高尚的寄托,四、有优美的文字。”
(3).犹含蓄。 端木蕻良 《〈红楼梦〉随记》:“他又有内向的一面,而这多半都采取内含的方法,要读者耐心的去发现。”
词语解释:苞含  拼音:bāo hán
(1).苞,通“ 包 ”。包含。 唐 韩偓 《十月七日蚤起作时气疾初愈》诗:“阳精欲去阴精落,天地苞含紫气中。”“苞含”一本作“ 包含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荐举不捷》:“凡製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
(2).苞,通“ 包 ”。宽容。 三国 蜀 诸葛亮 《公文上尚书》:“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晋书·陶侃传》:“ 默 居上流之势,加有船舰成资,故苞含隐忍,使其有地。”
词语解释:浑含  拼音:hún hán
含蓄。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崔涂王维诗》:“ 崔涂 《旅中》诗:‘渐与骨肉远,转於僮僕亲’,诗话亟称之;然 王维 《郑州》诗:‘他乡絶儔侣,孤客亲僮僕’,已先道之矣。但 王 语浑含胜 崔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人不能在此处分 唐 宋 ,而徒在浑含、刻露处分 唐 宋 ,则不知《三百篇》中,浑含固多,刻露者亦復不少。”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诗歌本来是艺术的精华,他有音乐的浑含,造形美术的刻画,任何艺术的成分--他都可以包括它。”
词语解释:饭含  拼音:fàn hán
亦作“ 饭唅 ”。 古丧礼。以珠、玉、贝、米等物纳于死者之口。《荀子·礼论》:“始卒,沐浴鬠体饭唅,象生执也。”《战国策·赵策三》:“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后汉书·礼仪志下》:“饭唅珠玉如礼。” 刘昭 注引《礼稽命徵》:“天子饭以珠,唅以玉;诸侯饭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饭以珠,唅以贝。” 宋 苏轼 《游桓山记》:“余将弔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周礼·春官·典瑞》“共饭玉” 清 孙诒让 正义:“饭含所用,古説多异。”一说饭与含为二事。饭所用有差;而含者,自天子至大夫皆用玉。参阅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春官·典瑞》
词语解释:含含  拼音:hán hán
孕穗貌。《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惟季春兮华阜,麦含含兮方秀。”
词语解释:渊含  拼音:yuān hán
蕴含;深含。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二:“ 谭瀏阳 志节、学行、思想,为我国二十世纪开幕第一人,不得言矣。其诗亦独辟新界而渊含古声。”
词语解释:阿那含  拼音:ā nà hán
梵语音译。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还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名。 晋 法显 《佛国记》:“又念虽尔我今但欲杀三毒贼,便以刀自刎,始伤再,得须陀洹;既半,得阿那含;断已,成阿罗汉果,般泥垣。”
词语解释:饱含  拼音:bǎo hán
充满。 殷夫 《三月八日》:“他是扭扭捏捏装扮不自然的女人的声调,饱含着那种妓女的媚态而唱了多时的戏。” 刘白羽 《歌唱李仁杰》诗:“油浪饱含英雄血,歌唱英雄涌心潮。”
词语解释:韬含  拼音:tāo hán
怀藏;蓄藏。谓饱学。《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少膺儒雅,韜含六籍。”
词语解释:蕴含  拼音:yùn hán
包含在内
词语解释:蛇含  拼音:shé hán
(1).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茎倾卧。全株有伏毛。叶多为五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小花黄色,成聚伞花序。中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化痰之功效。主治蛇虫咬伤、痈肿、溃疡等症。又称蛇衔。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蛇含》
(2).见“ 蛇含石 ”。
词语解释:蛇含石  拼音:shé hán shí
亦省作“ 蛇含 ”。 即蛇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蛇黄》:“蛇黄生腹中,正如牛黄之意。世人因其难得,遂以蛇含石代之,以其同出於蛇故尔……蛇含自是一种石,云蛇入蛰时,含土一块,起蛰时化作黄石,不稽之言也。”参见“ 蛇黄 ”。
词语解释:隐含  拼音:yǐn hán
隐约含有;暗中包含。例如:心中隐含着无限羞愧。
词语解释:混含  拼音:hùn hán
(1).含糊,不明确。 郭沫若 《断断集·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 马克思 ﹞放弃了‘族长制’的那个名词,而采取了‘东洋的社会’或‘ 亚细亚 的生产方式’这样混含的用语。”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作官的讲究混含不露,讲究探听政治上的隐情。”
(2).混杂包含。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词语解释:旃罗含  拼音:zhān luó hán
指男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风俗·男色之靡》:“佛经中名男色为旃罗含。”
词语解释:敛含  拼音:liǎn hán
旧时人死入殓时,放珠、玉等物于口中,谓之“敛含”。敛,通“ 殮 ”。 明 吕坤 《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衣衾仅周身,不重袭;枕附以经史,不敛含。”
词语解释:回含  拼音:huí hán
犹环绕。 唐 刘恭伯 《寿州护军大夫梁公创制功绩记》:“崇廊四注以迴含,层构中开而崷崪。”
词语解释:视含  拼音:shì hán
古代人死,以玉含其口中。后因称送终为“视含”。 明 张居正 《答李石麓相公书》:“弟一别先人,十有九年,生不得侍养焉,没不得视含焉。”《东周列国志》第二八回:“生既不得展问安侍膳之诚,死又不得尽视含哭位之礼,何敢乘乱而贪国?” 清 邓显鹤 《湖南靖州训导毛府君墓志铭》:“府君至孝,父死以乡试未及视含,终身哀痛。”
词语解释: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拼音:tǔ zhū yú zé , shuí néng bù hán
谓明珠出于水泽,则人皆取而含之。比喻君权旁落,则人皆谋夺之。《后汉书·翟酺传》:“臣恐威权外假,归之良难,虎翼一奋,卒不可制。故 孔子 曰:‘吐珠於泽,谁能不含。’” 李贤 注:“《春秋保乾图》曰:‘臣功大者主威侵,权并族害己姦行,吐珠於泽,谁能不含。’諭君之权柄外假,则必竞取以为己利,犹珠出於泽中,谁能不含取以为己宝也。吐犹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