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自呈
自首;认罪词语解释:施呈 拼音:shī chéng
犹施展。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三折:“我便手段施呈尽,剗地罪过不离身。”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三折:“怎施呈大将军八面威。”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四折:“凭智力将俊才收,假仁义把民心结,各施呈英武豪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凡一应吹簫打鼓、踢毬、放弹、抅拦、傀儡、五花爨弄,诸般戏具,尽皆施呈,却像献来与神道观玩的意思。”词语解释:中呈 拼音:zhōng chéng
见“ 中程 ”。
词语解释:中程 拼音:zhōng chéng
亦作“ 中呈 ”。 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
亦作“ 中呈 ”。
(1).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2).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 清 魏源 《〈定盦文录〉序》:“ 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凡得文若干篇,为十有二卷。”
(3).符合期限。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
词语解释:中呈 拼音:zhōng chéng
见“ 中程 ”。词语解释:面呈 拼音:miàn chéng
当面呈交。 盛宣怀 《致妻庄氏家书》:“面呈父亲慈览,勿示外人。”词语解释:进呈 拼音:jìn chéng
犹进献。 宋 孙奭 《〈孟子正义〉序》:“作‘音义’二卷,已经进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盖放榜之日,当即以题名録进呈。”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他自己是锯木版,来做进呈的盒子。”词语解释:通呈 拼音:tōng chéng
(1).通报呈递。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近復手啟,言 蒋偕 事,必已通呈。”《醉醒石》第十回:“ 陈箎 买了捕人捕官,竟卸在龟子身上,通呈上司。”
(2).掌管宾客往来联络事务的人。《南史·夷貊传上·天竺迦毗犁国》:“ 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权侔宰辅。”《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通呈,典謁之职。”词语解释:纷呈 拼音:fēn chéng
纷纷呈现:色彩~ㄧ戏曲汇演,流派~。词语解释:具呈 拼音:jù chéng
谓备办呈文。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池北偶谈〉旧本有“不得已”条》:“於 顺治 十七年,具呈礼科不准。” 鲁迅 《华盖集·我观北大》:“我的办法也并不一律。譬如前次的游行,报上谣我被打落了两个门牙,我可决不肯具呈警厅,吁请补派军警,来将我的门牙从新打落。” 孙犁 《耕堂读书记》三:“藏书家害怕 天一阁 后人 范懋柱 等具呈,请‘抒诚愿献’。”词语解释:献呈 拼音:xiàn chéng
恭敬地送给。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儿来华的我见》:“《迷途之鸟》里面的诗都是﹝ 太戈儿 ﹞在 日本 的收获……他所献呈的那 横滨 的 原某 (T.HaraofYokohama),是他当时的居停主人。” 殷夫 《给茂》诗:“我们在一个晴明早晨,我束了黄花向你献呈?”词语解释:解呈 拼音:jiě chéng
犹解批。《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众府快都至 杨洪 家里,写了一张解呈,拿了赃物。”词语解释:袖呈 拼音:xiù chéng
谓秘密送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牟濚 自知在郡酷虐有罪,惧为民诉,先已驰告 谢修 , 修 遂令 任康祖 诱胁 苏鏞 ,遇有 嘉庆 章奏,预先袖呈相府。”词语解释:供呈 拼音:gòng chéng
进呈。谓下对上提交。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州县学生,分旬习试,三场各给册子供呈。上庠亦然。”词语解释:送呈 拼音:sòng chéng
送交上级。例如:送呈函件至上级汇报事情进展。词语解释:附呈 拼音:fù chéng
附带恭敬地送上。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旧邮票集得六枚,并附呈。” 茅盾 《子夜》十六:“火柴商恐惧万分,请为调查,以释群疑等情,并附呈工商部稿一通前来。”词语解释:肃呈 拼音:sù chéng
敬呈。旧时致长辈或上级书札结束用语。如:特此肃呈,敬叩崇安!词语解释:书呈 拼音:shū chéng
书信,信函。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我如今要差一人,持着我的书呈直至 荆州 牧。”《水浒传》第二回:“写了一封书呈,却使 高俅 送去。”词语解释:议呈 拼音:yì chéng
谓具呈建议。 明 鹿善继 《福建盐法》:“先年官盐止西路 水口 一港,至 嘉靖 十四年,运使 娄志德 议呈, 白御史 题准,开设东路 黄崎镇港 官盐。”词语解释:谨呈 拼音:jǐn chéng
犹敬呈。 南朝 宋 李淼 《与道高法师书》:“深愿大和尚垂纳亮欵,弟子 李淼 谨呈。” 明 金铉 《上高硜斋先生书》:“谨呈《四子》二部,小疏二册,以为羔鴈资。”词语解释:诉呈 拼音:sù chéng
诉状。《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差人望着里边一人道:‘这 余二相 要写个诉呈,你替他写写。’”词语解释:递呈 拼音:dì chéng
当面交送。《儒林外史》第七回:“ 荀员外 听了这话,哭倒在地, 王员外 扶了半日,救醒转来,就要到堂上递呈丁懮。” 叶圣陶 《某镇纪事》:“士绅上前寒暄,逐一递呈名片,这才觉得肩背上轻松了些。”词语解释:条呈 拼音:tiáo chéng
分条陈述的呈文。 鄢国培 《巴山月》第二十章一:“抗战初期,他听信了条师 严江贺 的条呈,要趁机大量收买中下游廉价出售的轮船,以扩充 巨富洋行 的运输实力。”词语解释:标呈 拼音:biāo chéng
显现。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文豪!文豪!吾更愿举吾藻丽神州,著作如云,翻译如雾……团合吾二三殖民十八行省之乾净土,莫不标呈此特色,成文豪之天演场!”词语解释:铺呈 拼音:pù chéng
布置,陈设。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厅独卧房儿窄窄别别,有甚铺呈?”词语解释:公呈 拼音:gōng chéng
公众联名呈递政府的一种公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大员们都十分用心的听着,临末是叫他们合拟一个公呈,最好还有一种条陈,历述着善后的方法。”词语解释:辞呈 拼音:cí chéng
请求辞职的呈文。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前见校刊,知兄已递辞呈。” 靳以 《乱离》:“我看透了,回来之后,我又写了一个辞呈。”词语解释:点呈
谓检验呈献的样酒。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库迎煮》:“各库排列整肃,前往州府教场,伺候点呈。”词语解释:保呈 拼音:bǎo chéng
旧时对别人的言行承担保证一类的呈文。例如: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合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红楼梦》词语解释:报呈 拼音:bào chéng
用公文向上级报告:~上级备案。词语解释:牒呈 拼音:dié chéng
(1).下呈上的文书。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公移》:“今制……下达上者曰咨呈,曰案呈,曰呈,曰牒呈,曰申。”
(2). 清 制,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府佐贰行知府,州县佐贰行州县,各用牒呈;直隶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两司首领行知府,用牒呈;府厅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县于副将用牒呈。”参阅《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词语解释:旬呈 拼音:xún chéng
应卯。犹今之签到。 宋 岳珂 《桯史·秦桧死报》:“ 王卢溪 在 夜郎 ,郡守承风旨,待以囚隶,至不免旬呈。”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杂记》卷一:“《桯史》: 王瀘溪 在贬所……至不免旬呈。按:旬呈,今画卯也。”词语解释:旅呈 拼音:lǚ chéng
一一献呈。 唐 卢肇 《观柘枝双舞赋》:“彼工也,以初奏迎;我舞也,以次旅呈。”词语解释:签呈 拼音:qiān chéng
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叶圣陶 《皮包》:“最后他看桌面。笔筒、铅笔、毛笔……几本土纸的公报和杂志,一层细细的尘埃,哪儿有什么签呈。”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他用哆嗦软弱的手,写了一张告假的签呈,叫大孩子送到局里去。”词语解释:员呈 拼音:yuán chéng
见“ 员程 ”。
词语解释:员程 拼音:yuán chéng
亦作“ 员呈 ”。 指规定人数、期限的工作指标。《淮南子·说山训》:“舂至旦,不中员呈,犹讁之。”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汉书·尹翁归传》:“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莝,责以员程,不得取代。” 颜师古 注:“员,数也。计其人及日数为功程。”词语解释:咨呈 拼音:zī chéng
(1).具文呈报。《元典章·朝纲一·政纪》:“近年以来,行省六部诸衙门,应处决而不处决,往往作疑咨呈都省,以致文繁事弊。”
(2).旧时公文的一种。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平行机关之间。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至于省里……隶属倒也不隶属,不过我们宁肯客气些,送省里的公事怕要用个呈文才合式,你看呢?极不堪也该搅个咨呈。”词语解释:禀呈 拼音:bǐng chéng
禀报呈送。例如:禀呈皇上明察。词语解释:奉呈 拼音:fèng chéng
(1).奉献,献上。 宋 苏轼 《与赵德麟书》之二:“三日臂痛,今日幸减,録旧诗一首奉呈。”
(2).犹奉承。《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本妇似有不悦之意,只是免强奉呈,一心倒在 朱秉中 身上了。”词语解释:申呈 拼音:shēn chéng
呈报。《水浒传》第八九回:“ 宋江 闻报大喜,即令申呈 陈安抚 ,并标録 索超 等功次,赏赐来人。”词语解释:状呈 拼音:zhuàng chéng
即状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一切状呈,俱勒有据实直书之甘结。”词语解释:奏呈 拼音:zòu chéng
向皇帝报告情况。《宣和遗事》前集:“此星现,主有刀兵丧国之危。臣不敢隐,谨具奏呈,伏取圣鉴!”词语解释:病呈 拼音:bìng chéng
疾病证明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凡监犯有病,狱卒即递病呈。如係重犯,拨医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