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末字词组
咚咚冒而咕咚醉魔咕咚黑咕笼咚黑古隆咚摇咕咚噗咚啌咚
叮咚冒儿咕咚迷里咕咚黑咕隆咚醉咕隆咚扑咚咚咕咚訇咚

词语解释:咚咚  拼音:dōng dōng
象声词。 老舍 《二马》第二段六:“又正了正领带,拉了拉衣襟,然后才咚咚的下了楼。”
词语解释:叮咚  拼音:dīng dōng
象声词。形容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明 唐寅 《绮疏遗恨·砧杵》诗:“忍抛砧杵谢芳菲,敲断叮咚梦不归。”《红楼梦》第八七回:“走近 瀟湘馆 ,忽听得叮咚之声。” 张天翼 《最后列车》:“身上悬灯似地挂着那些捞什子叮咚叮咚响。” 碧野 《山泉水暖》:“在一个深谷里,山风送来铁马的叮咚。”
词语解释:冒而咕咚  拼音:mào ér gū dōng
见“ 冒儿咕咚 ”。
词语解释:冒儿咕咚  拼音:mào ér gū dōng
方言。犹贸然,鲁莽。 老舍 《骆驼祥子》八:“对于钱的处置方法,他可不敢冒儿咕咚的就随着她的主意走。”亦作“ 冒而咕咚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咱们不能冒而咕咚去跟大家要铁。”
词语解释:冒儿咕咚  拼音:mào ér gū dōng
方言。犹贸然,鲁莽。 老舍 《骆驼祥子》八:“对于钱的处置方法,他可不敢冒儿咕咚的就随着她的主意走。”亦作“ 冒而咕咚 ”。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咱们不能冒而咕咚去跟大家要铁。”
词语解释:醉魔咕咚
醉呼呼
词语解释:迷里咕咚  拼音:mí lǐ gū dōng
迷迷糊糊。 木青 《不许收穫的秋天》第六章:“ 阿奎 睡得迷里咕咚。”
词语解释:黑咕笼咚  拼音:hēi gū lóng dōng
(1).同“ 黑古隆咚 ”。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几家在背灯影里,一片黑咕笼咚,什么也看不见。”
(2).引申为不明白。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十三:“哥若是回不来早写信,也免得妹心里黑咕笼咚。”
词语解释:黑咕隆咚  拼音:hēi gū lōng dōng
同“ 黑古隆咚 ”。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四围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见。”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他用电棒儿向公路两旁一照,喝,总有好几十个黑咕隆咚的大家伙,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
词语解释:黑古隆咚  拼音:hēi gǔ lóng dōng
形容很黑暗;颜色深黑。 赵树理 《三里湾·放假》:“她来得最早,房子里还没有一个人,黑古隆咚连个灯也没有点。” 浩然 《艳阳天》第五四章:“院子里黑古隆咚,什么都看不清楚。”亦作“ 黑古隆冬 ”。 管桦 《井台上》:“儿子媳妇、孙子媳妇,黑古隆冬就下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在说起黑瞎子。他说:‘那玩意儿,黑古隆冬的,力气可不小。’”
词语解释:醉咕隆咚  拼音:zuì gū lōng dōng
形容人喝醉了酒的样子。
词语解释:摇咕咚  拼音:yáo gū dōng
一种手摇小鼓。多为小儿玩具。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 北京 称为小鼓,盖即鼗也。 朱熹 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
词语解释:扑咚咚  拼音:pū dōng dōng
见“ 扑鼕鼕 ”。
词语解释:扑冬冬  拼音:pū dōng dōng
亦作“ 扑咚咚 ”。象声词。形容击鼓等声音。《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番身落水寻不见,则听得採莲船上鼓打扑鼕鼕。”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则听的扑鼕鼕鼉皮鼓擂,韵悠悠凤管笛吹。”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堦下升衙鼓,諕的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若是想少情多呵,不好了少不得扑鼕鼕一交跌在那无岸无边的黑酆都十八重阿鼻地狱。” 巴波 《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他不能去想这个,他用极大的忍耐力压下去扑咚咚的心跳。”
词语解释:噗咚  拼音:pū dōng
(1).象声词。重物落地或落水声。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他们两个人把 笆斗 和 汤富海 拎起,使劲向对面青砖墙根一抛,噗咚一声落在石板地上。”《花城》1981年增刊:“他骂骂咧咧,噗咚一声跳进湖里,奋力朝翻处游去。”
(2).象声词。心跳声。 老舍 《赵子曰》第三:“ 赵子曰 的心,他自己听得见,直噗咚噗咚的跳。”
词语解释:咕咚  拼音:gū dōng
(1).象声词。《红楼梦》第四十回:“﹝ 刘老老 ﹞只顾上头和人説话,不防脚底下果躧滑了,‘咕咚’一跤跌倒。”《花城》1980年第7期:“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一仰脖子,咕咚一口,喝了下去。”《十月》1981年第5期:“ 胡浩 的心咕咚一沉,宛如落进了冰窖。”
(2).犹言颠动。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 吴天宝 ﹞这一阵飞跑啊,骨头都咕咚散了,真真热闹。”
词语解释:啌咚  拼音:qiāng dōng
象声词。物体撞击声。 柯蓝 《火车上的少校》:“小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车轮‘啌咚--啌咚’的响声从窗外传了进来。”
词语解释:訇咚  拼音:hōng dōng
象声词。巨响声。 张天翼 《移行·欢迎会》:“忽然后台大声响了起来--訇咚訇咚,訇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