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歌咢 拼音:gē è
歌唱与击鼓。语本《诗·大雅·行苇》:“或歌或咢。”后多指歌唱。 宋 梅尧臣 《赋孔雀送魏生》诗:“非尔乐,去何之,北方佳人或歌咢。” 清 赵翼 《读香山诗》诗:“悲则有呻吟,喜则有歌咢。”词语解释:作咢 拼音:zuò è
作噩。《晋书·刘曜载记》:“咢者,岁之次名作咢也,言岁驭作咢酉之年,当有败军杀将之事。”详“ 作噩 ”。词语解释:击咢 拼音:jī è
击鼓而歌。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謡舞击咢,纤屑促密,皆曲中节度。”集注引 孙汝听 曰:“咢,亦歌也。”词语解释:蹇咢 拼音:jiǎn è
见“ 蹇諤 ”。
词语解释:蹇谔 拼音:jiǎn è
亦作“ 蹇咢 ”。亦作“ 蹇愕 ”。亦作“ 蹇鄂 ”。 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 謇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神情所涉,岂徒蹇愕而已哉。” 明 汤显祖 《宣城令姜公去思记》:“夫 姜君 者,亦蹇咢重进止,质行人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古人忌日亦受吊》:“翌日上封,大陈説忠贞蹇諤,不宜沦滞遐方。”词语解释:徒咢 拼音:tú è
单纯的鼓鼙之声。泛指器乐之声。《尔雅·释乐》:“徒击鼓谓之咢。”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菁莪》採衢謡,《湛露》兴徒咢。”词语解释:咢咢 拼音:è è
(1).直言貌。《汉书·韦贤传》:“睮睮諂夫,咢咢黄髮。” 颜师古 注:“咢咢,直言也。”按,咢咢,《文选·韦孟〈讽谏诗〉》作“諤諤”。
(2).高耸貌。《后汉书·张衡传》:“冠咢咢其映盖兮,佩綝纚以辉煌。”按,咢咢,《文选·张衡〈思玄赋〉》作“嵒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