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九效去声 [jiào,教训][shào][jiào,寤也][音教。与校通。比较也。][详注1][pào,枪炮][鱼教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详注2][喚也,呼也][bào]


注1:踔 敕教切。《说文》踶也。《注》徐曰:踶亦当蹋意。又《前汉·扬雄传》踔夭蟜。《注》踔,走也。《文选·李善注》踔,踰也。《后汉·蔡邕传》踔宇宙而遗俗兮。《注》踔犹越也。又《集韵》陟教切,音罩。义同。 又《集韵》他吊切,音粜。《史记·司马相如传》踔稀閒。《注》踔,县蹢也。
注2:爆 音豹。《说文注》徐铉曰:本蒲木切。今俗音豹。火裂也。《白虎通》卜赴也。爆见兆。
末字词组
咆哮       

词语解释:咆哮  拼音:páo xiào
(1).高声大叫。常形容人的暴怒或恣肆。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唐 沉佺期 《被弹》诗:“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 前蜀 杜光庭 《贺诛刘知俊表》:“﹝ 刘知俊 ﹞咆哮自恣,残忍为怀;屠害黎元,罔遵刑宪。”《元典章·刑部十六·违错》:“ 雷润 ……就公厅高声恶言咆哮,不有上下,抵触官府。” 王西彦 《刀俎上》:“红人 章富 咆哮一通,又冷笑了几声,就悻悻地离开了。”
(2).比喻哄闹,搅扰。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 清 鲁一同 《秦论》:“ 共 、 康 、 灵 、 平 咆哮中国。”
(3).谓风浪、雷雨或炮弹等发出呼啸轰鸣声。《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阐 《涉江赋》:“排巖拒瀨,触石兴涛,澎湃洗渒,鬱怒咆哮。”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黄河 西来决 昆仑 ,咆哮万里触 龙门 。” 许杰 《的笃戏》:“现在还刮着咆哮的西北风呢。”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左近的高射炮发威了,砰呀訇的咆哮着。”
(4).野兽、牲畜怒吼。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汾》:“豕视 汾 ,瞋目咆哮,如有怒色。”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武夷道人》:“夜未久,果有虎咆哮来前。” 明 王玉峰 《焚香记·传笺》:“ 大都 来雄兵十餘万,马咆哮,浑身也掛着铁甲明耀日,戈矛刀剑立如山。” 罗旋 《红线记》三:“猪牯痛极咆哮一声,弃了 山虎 带着钢叉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