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凄哽 拼音:qī gěng
犹凄咽。 清 黄景仁 《琵琶仙·留别孙吟秋程云槎》词:“问何苦幺絃澒洞,把如此欢场变悽哽?”参见“ 悽咽 ”。
词语解释:凄咽 拼音:qī yān
(1).悲伤呜咽。《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无名氏《河东记·独孤遐叔》:“ 遐叔 悵然悲惋,谓其妻死矣,速驾而归,前望其家,步步悽咽。”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慰西溟》词:“何事添悽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湼。”
(2).形容声音悲凉呜咽。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之一:“吏民莫扳援,歌管莫悽咽,吾生如寄耳,寧独为此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吹管时,其声悽咽。”
形容声音悲凉呜咽。 宋 张镃 《满庭芳·促织儿》词:“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剖却心肝今置地,问 华佗 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形容声音悲凉呜咽。 唐 孟郊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诗:“ 汝水 忽凄咽, 汝 风流苦音。” 清 陈维崧 《解连环·暮秋看窗前杏花》词:“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 吴组缃 《山洪》三五:“后面山上一只猫头鹰放胆的怪叫着,远近树林里杜鹃的啼声零落而凄咽。”词语解释:悲哽 拼音:bēi gěng
亦作“ 悲梗 ”。 悲伤哽咽。《隋书·虞世基传》:“ 世基 食輒悲哽,不能下。” 唐 崔橹 《过蛮溪渡》诗:“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值钱。” 宋 陆游 《跋〈朝制要览〉》:“先君捐舘舍三十有四年,统得此於故庐,伏读悲哽,敬识卷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 王 泫然悲哽。”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 法忍 闻余言……以悲梗之声,百端解慰。” 沙汀 《淘金记》八:“她的声调带点悲哽,她的眼睛已经润湿了。”词语解释:闷哽 拼音:mèn gěng
愁闷哽咽。 元 朱庭玉 《夜行船·秋夜》套曲:“近玉阑,临金井,早是离人闷哽。”词语解释:酸哽 拼音:suān gěng
亦作“ 酸梗 ”。 因悲痛而哽咽。 北齐 朱敬修 《朱岱林墓志铭》:“ 日磾 观状,益增酸哽。” 苏曼殊 《绛纱记》:“余言至此,颇有酸梗之状。” 黄谷柳 《虾球传·难友的慰藉》:“ 六姑 听了 虾球 这番话,喉咙忽然酸哽起来。”词语解释:感哽 拼音:gǎn gěng
感动得泣不成声。《隋书·炀帝纪上》:“念兹在兹,兴言感哽。”词语解释:哽哽 拼音:gěng gěng
形容悲痛而声气堵塞貌。《宋史·方技传下·钱乙》:“士病欬,面青而光,气哽哽。” 明 徐渭 《旱甚久不应祷再追前韵》:“哽哽向隅悲,咄咄作空字。”
象声词。 高玉宝 《高玉宝》第七章:“ 玉宝 把猪食一放到墙上,一群猪‘哽哽’地直叫唤,挤过来就争食吃。” 郭小川 《煤都的回声》诗:“煤壁似乎由于疼痛而哽哽长鸣。”词语解释:噎噎哽哽 拼音:yē yē gěng gěng
断断续续的哽咽声。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四折:“那里每噎噎哽哽,搅乱俺这无是无非窗下僧。”词语解释:咽哽 拼音:yān gěng
泣不成声;气塞声断。《红楼梦》第一二○回:“ 袭人 悲伤不已……便哭得咽哽难鸣。” 沙汀 《困兽记》二四:“咽哽使得她住了口,于是扯起围裙去揩眼泪。”词语解释:哀哽 拼音:āi gěng
悲哀哽咽。《南史·晋熙王昶传》:“因把姬手南望慟哭,左右莫不哀哽。”词语解释:祝咽祝哽 拼音:zhù yān zhù gěng
同“ 祝哽祝噎 ”。 《尚书大传》卷五:“卜筮巫医御於前,祝咽祝哽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