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纸韵 上声 诺也 支 韵 平声 唯拼音:
 wéi 属 支韵,另见纸 韵
 
 
唯 wéi〈象〉 
〈副〉(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连〉只有,只是唯圣人为能和。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以,因为唯无德也。——《国语·晋语》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表示希望、祈使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表示听任、任随 。常和“所”搭配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助〉虽然,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公孙]弘、[张]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 
表示肯定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用于句首,无实义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唯天子,受命于天。——《礼记·表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唯进修是急。——清·刘开《问说》唯师心自用。唯道之所成。 康熙字典唯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𠀤音惟。 《玉篇》唯,獨也。《集韻》專辭。《易·乾卦》其唯聖人乎。《詩·小雅》唯酒食是議。《韻會》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來唯縣。又《集韻》視隹切,音垂。 與誰同。何也。又《唐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𠀤音𨗨。 《說文》諾也。《禮·曲禮》必慎唯諾。《釋文》唯,于癸反。徐,于比反。沈,以水反。《又》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又《內則》能言,男唯,女兪。《戰國策》范睢曰唯唯。又《詩·齊風》其魚唯唯。《傳》唯唯,出入不制也。《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釋文》唯,維癸反。沈,養水反。《韓詩》作遺遺,言不能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