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七感上声 [详注1][音黕。亦虎视。又音禫。徐视也。][dàn,憺然,名词]欿[《集韵》乌感切,庵上声。覆取也。与掩同。]


注1:歜 蚕上声。《左传·僖三十年》王使周公阅来聘享有昌歜。《杜注》昌歜,昌蒲菹。正义曰:《周礼·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有昌本。郑康成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知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齐有邴歜,鲁有公甫歜,其音为触,此昌歜之音,相传为在感反。遍检书传,昌蒲之草无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韩愈·赠无本诗》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又叔歜,海外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郭注》歜,乍感反。又音触。
首字词组
啖蔗啖赵啖咋啖虎啖饭处啖悦啖尝啖咽
啖食啖名啖嚼啖指咬舌啖啖啖龁啖噬啖饭地
啖饭啖养啖围啖香之质啖啜啖舐啖噆啖饮

词语解释:啖蔗  拼音:dàn zhè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 噉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以“噉蔗”形容初时乏味而以后渐入佳境的状况。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初味犹噉蔗,遂通斯建瓴。”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四:“美似狂酲初噉蔗,快如衰病得观涛。”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若以习练演试而治此书,则将如噉蔗渐入佳境,一旦贯通,则会议之妙用,可全然领略矣!”
(2).形容乏味。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屠赤水文》:“率意师心,託之自然;迺如噉蔗,都无回味。”
词语解释:啖食  拼音:dàn shí
食,吞食。《后汉书·安帝纪》:“朕以幼冲,奉承鸿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今百姓飢荒,更相噉食。”《百喻经·杀群牛喻》:“时有一虎,噉食一牛。”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马侍中》:“夜叉奋起,大吼数声,裂人马噉食,血肉殆尽。”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李诞女》:“蛇夜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噉食之。”
词语解释:啖饭  拼音:dàn fàn
(1).吃饭。讥人无用。《北史·贺若弼传》:“上( 隋文帝 )谓曰:‘我以 高熲 、 杨素 为宰相,汝每昌言此二人唯堪噉饭耳,是何意也?’”
(2).喻指生活。《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契丹 主赐帝手詔,且遣 解里 谓帝曰:‘孙勿忧,必使汝有噉饭之所。’”
词语解释:啖赵  拼音:dàn zhào
唐 经学家 啖助 与 赵匡 的并称。 清 江藩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春秋》:“至 唐 赵匡 、 啖助 、 陆淳 ,始废传谈经……有 宋 诸儒之説《春秋》,皆 啖 赵 之子孙而已。”
词语解释:啖名  拼音:dàn míng
好名。谓贪名之甚,犹如饮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简文 在殿上行, 右军 与 孙兴公 在后。 右军 指 简文 语 孙 曰:‘此噉名客。’ 简文 顾曰:‘天下自有利齿儿。’” 明 李贽 《兄弟上》:“ 郝子廉 过姊饮,留钱席下而去。每行饮水,輒投一钱井中。唯噉名甚,是故腐甚。”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文章圈点》:“自刻诗文,已近噉名,不及古人谦质。”
词语解释:啖养  拼音:dàn yǎng
谓饲养。 唐 元稹 《雉媒》诗:“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
词语解释:啖咋  拼音:dàn zǎ
咬,吃。 唐 韩愈 《杂诗》之一:“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
词语解释:啖嚼  拼音:dàn jiáo
嚼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韶州东驿》:“﹝众鬼﹞取行庖食物啖嚼。”
啗嚼:啮食。 唐 韩愈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兇徒更蹈藉,逆族相啗嚼。”
词语解释:啖围
紧紧包围;引诱并包围
词语解释:啖虎
餵虎
词语解释:啖指咬舌
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词语解释:啖香之质  拼音:dàn xiāng zhī zhì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载 宠姬 薛瑶英 攻诗书,善歌舞,僊姿玉质,肌香体轻……﹝ 瑶英 之母 赵娟 ﹞生 瑶英 而幼以香啗之,故肌香也。”啗,食。后以“噉香之质”喻丽质。 清 钱谦益 《许夫人啸雪庵诗序》:“以 薛瑶 噉香之质,挟 谢韞 咏絮之才,树本迎风,华能烛夜。”
词语解释:啖饭处  拼音:dàn fàn chǔ
1.亦称"啖饭地"。
2.指就职谋事而得以维持生活的处所。
词语解释:啖啖  拼音:dàn dàn
贪得貌。《荀子·王霸》:“不好循正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是伤国。” 杨倞 注:“啖啖,并吞之貌。”
词语解释:啖啜  拼音:dàn chuò
饮食;吃喝。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之一:“近来鬚鬢雪白,加瘦,但健及啖啜如故耳。”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随之入饭肆,对据一席,见其目不邪视,啖啜无声,杯箸井然不乱。”
词语解释:啖悦  拼音:dàn yuè
见“ 啗説 ”。
词语解释:啖说
利诱使喜悦。説,“ 悦 ”的古字。 宋 叶适 《外论一》:“甘言厚利以相啗説。”説,一本作“ 悦 ”。
词语解释:啖龁  拼音:dàn hé
啃食,咬。 清 唐孙华 《责猫》诗:“架上餘陈编,恣意供啖齕。”
词语解释:啖舐  拼音:dàn shì
谓食,吃。 明 徐渭 《理葡萄》诗:“一日十挈竿,与鸟争啖舐。”
词语解释:啖尝  拼音:dàn cháng
吃;品尝。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口能啖尝,舌能知味,亦能出音声,吐滋液。”
词语解释:啖噬  拼音:dàn shì
啮食;吞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宫山僧》:“久又闻咀嚼啖噬,啜吒甚励。”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斗促织》:“啖噬屡吐吞,楛鬭几翻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过一回,又听得狺犽咀嚼,啖噬啜叱,其声甚厉。”
啗噬:啮食;吞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韦知微》:“獼猴於是腾跃踊骇,化为虎焉。扃闭不及,兵仗靡加, 知微 闔门皆为啗噬,孑遗无有矣。”
词语解释:啖噆  拼音:dàn cǎn
犹叮咬。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蚊大如蜻蜓》:“草间多蚊,大者如蜻蜓,拂面噉噆,拂之不去。”
词语解释:啖咽  拼音:dàn yān
吞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仙人﹞投之以桃,苦不可食。 张 心知为仙,冀有所遇,忍苦噉咽。”
词语解释:啖饭地  拼音:dàn fàn dì
见“ 噉饭处 ”。
词语解释:啖饭处  拼音:dàn fàn chǔ
1.亦称"啖饭地"。
2.指就职谋事而得以维持生活的处所。
词语解释:啖饮  拼音:dàn yǐn
吃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旧有打肥之説,但恐无罪而加之刑,似乎不忍,惟不许买鸡肉鱼酒之类,恣意噉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