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tí 繁体或异体字:齐韵

嗁 tí
〈动〉
  • (形声。从口,帝声。本义:放声痛心地哭)
  • 同本义
  • 嗁,号也。——《说文》。注:“号,痛声也。”
  •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 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 忽啼求之。——·王安石《伤仲永》
  • 儿醒大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含乳啼。
  • 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啼呼(哭叫,叫唤);啼饥(因饥饿而号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惨);啼咽(悲哽)
  • 叫鸣
  • 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江南春绝句》
  • 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 又如:啼叫;啼唤(鸣叫);啼唱
  • 哭泣
  • 儿含乳啼声。——林嗣环《口技》
  • 又如:啼哭郎君(指办事无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啼 tí
〈名〉
  • 眼泪 。
  • 如:啼妆女(形容女子姿色迷人。东汉时,妇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哭啼泪痕,故名);啼眼(泪眼);啼痕(泪痕);啼妆(借指美人的泪痕)
康熙字典古文:

  • 《說文》同嗁。 (齐韵)
  • 《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