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沙嘴 拼音:shā zuǐ
亦作“ 沙觜 ”。 一端连陆地、一端突出水中的带状沙滩。常见于低海岸和河口附近。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词:“宿鷺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宋史·河渠志七》:“自春徂夏不雨,令官吏发卒开淘沙觜及濬港汊。” 明 何景明 《观涨》诗:“旋看雨霽势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 清 吴敏树 《君山月夜泛舟记》:“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词语解释:山嘴 拼音:shān zuǐ
亦作“ 山觜 ”。
(1).山脚伸出去的尖端。 宋 杨万里 《登多稼亭晓望》诗:“城腰摺处纔三径,山觜前头别一村。”《水浒传》第九十回:“且説 许贯忠 引了 燕青 转过几个山嘴,来到一个山凹里,却有三四里方圆平旷的所在。”
(2).指山口。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两边都是高山,山嘴象个小瓶口,中间象个葫芦形状,因此就叫个‘葫芦峪’。”词语解释:利嘴 拼音:lì zuǐ
利口。 明 李贽 《史纲评要·汉纪·孝武帝》:“如此利嘴,难得他好。”词语解释:鸟嘴 拼音:niǎo zuǐ
詈词。犹屁话,臭嘴。《水浒传》第二四回:“听你那兄弟鸟嘴,也不怕别人笑耻。”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美国的真正悲剧》:“你再不闭起你的鸟嘴,我立刻送你到铁笼子里去。” 茅盾 《惊蛰》:“‘你闭着你的鸟嘴!’黄鼠狼跳起来指着苍蝇就破口大骂,‘你是从粪缸里爬出来的,一身臭气,滚你的罢!’”词语解释:口嘴 拼音:kǒu zuǐ
亦作“ 口觜 ”。 指言语。《五灯会元·泐潭祥禅师法嗣·开善木庵道琼首座》:“口觜不中, 祥 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 雪峰山 首座为吾痛駡莫饶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昔年 赵昂 和 瑞姐 曾来劝諫,只为一时之惑,反将他来嗔责。如今却应了他们的口嘴,如何是好!”词语解释:插嘴 拼音:chā zuǐ
不待他人语终而发言。《景德传灯录·兴法大师》:“遮汉来遮里插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公人不知就里,在傍边插嘴道:‘拜爹坟,是你该去,怎么推得娘?’”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三:“你莫插嘴,由她说说。”词语解释:张嘴 拼音:zhāng zuǐ
开口说话。常指讨价、借贷、乞求等。 明 《杀狗记·拒绝乔人》:“你休张嘴,便教你灾祸忽起。”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刚才呀,卖衣裳的一张嘴,就要四万五,不打价儿。”词语解释:碓嘴 拼音:duì zuǐ
(1).舂米的杵。末梢略尖如鸟嘴,故名。《西游记》第九五回:“却説那妖精见事不谐……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 行者 。”
(2).指鸟雀。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湛湛青天不可欺,两个碓嘴拨天飞。”词语解释:红嘴 拼音:hóng zuǐ
亦作“ 红觜 ”。
(1).红色的鸟嘴。 唐 薛能 《鄜州进白野鹊》诗:“轻毛迭雪翅开霜,红觜能深练尾长。” 唐 温庭筠 《咏山鸡》:“绣翎翻草去,红觜啄花归。”
(2).特指鹦鹉的嘴,用以喻饶舌者。 唐 杜甫 《鹦鹉》诗:“翠衿浑短尽,红嘴漫多知。” 唐 罗邺 《鹦鹉咏》:“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词语解释:努嘴 拼音:nǔ zuǐ
(1).翘起嘴唇,向人示意。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四折:“若説不过时,你可努嘴儿,我帮你説。”《红楼梦》第八二回:“ 紫鹃 看着不好,连忙努嘴叫 雪雁 叫人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跟老头子说去,’她低声的说,说完向东间一努嘴。”
(2).喻草木萌发嫩芽。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阿阿,努嘴儿了,放嫩叶了;阿阿,打骨朵了;阿阿,开花儿了。”词语解释:接嘴 拼音:jiē zuǐ
就着别人说话的意向接着说下去词语解释:鹰嘴 拼音:yīng zuǐ
亦作“ 鹰觜 ”。 茶名。 唐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唐 元稹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赠幕中诸公》诗:“山茗粉含鹰嘴嫩,海榴红绽锦窠匀。” 宋 徐铉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才教鹰觜拆,未放雪花妍。”词语解释:爪嘴
鸟类的爪和嘴词语解释:满嘴 拼音:mǎn zuǐ
满口。例如:满嘴起疱;满嘴喷粪。词语解释:咂嘴 拼音:zā zuǐ
(1).用舌抵齿、嘴唇上下开合作声。表示称赞、企慕等。《西游记》第九五回:“ 行者 见师父全不动念,暗自里咂嘴夸称道:‘好和尚!好和尚!’”《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刘老老 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2).表示为难、惋惜等。 叶圣陶 《夜》:“他眉头一皱……同时搔头咂嘴,表示进行并不顺利。”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当院里只留下 生宝 一个人的时候,他把剩下的稻种一称,不住地惋惜地咂嘴。”词语解释:咧嘴 拼音:liě zuǐ
嘴唇微张,嘴角向两边伸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他又咧嘴露出笑容,拉住想走开去的 江华 。”词语解释:对嘴 拼音:duì zuǐ
辩论。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四折:“你只想 马大浑家 做永远妻,送的我有去无归。既不唦,你两个赶到中途有何意?喒与你对嘴,对嘴。”词语解释:打嘴 拼音:dǎ zuǐ
(1).打嘴巴。喻指出丑,丢脸。《红楼梦》第七三回:“ 林之孝 家的见他的亲戚又给他打嘴,自己也觉没趣; 迎春 在座也觉没意思。”
(2).指见怪;责怪。《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但怕办的不好回来,叫老同年打嘴。”《老残游记》第十九回:“你别打嘴,这样,像是受了官刑的病。若不早治,要成残废的。”
(3).为尊长斥责卑幼胡说之词。词语解释:搭嘴 拼音:dā zuǐ
搭腔。接上别人的话头。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一章:“ 方维夏 马上就搭嘴:‘那好,那好得很。’”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五章:“沉默寡言的 刘大柱 ,一直听着大家讲话,很少搭嘴。”词语解释:做嘴 拼音:zuò zuǐ
亲嘴;接吻。《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烧宝莲寺》:“把 李婉儿 双关抱紧,一张口就凑过来做嘴。”词语解释:花嘴 拼音:huā zuǐ
花言巧语的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都是 刘四妈 这个花嘴,哄我落坑堕堑,致有今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元来那 王尼 有一身奢遮本事,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踅。”词语解释:反嘴 拼音:fǎn zuǐ
反唇相讥;顶撞
反悔。例如:言而有信,绝不反嘴。词语解释:花猫巧嘴 拼音:huā māo qiǎo zuǐ
犹言花言巧语。《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五回:“ 天师 道:‘那听你这个花猫巧嘴。’照头就是一剑砍去。”词语解释:花甜蜜嘴 拼音:huā tián mì zuǐ
见“ 花甜蜜就 ”。
词语解释:花甜蜜就 拼音:huā tián mì jiù
犹言甜言蜜语。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二折:“临行相别的时候,説的来花甜蜜就。”亦作“ 花甜蜜嘴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有那穷人败子,都来几两几十两的取,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劳一些费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词语解释:花麻调嘴 拼音:huā má tiáo zuǐ
犹言花言巧语。 明 无名氏 《南极登仙》第三折:“你则老实説,我那里晓的这等花麻调嘴。”亦作“ 花马掉嘴 ”。《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麪,你吃我看’。” 孙犁 《白洋淀纪事·“藏”》:“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你好好地告诉我没事!”词语解释:花马掉嘴 拼音:huā mǎ diào zuǐ
见“ 花麻调嘴 ”。
词语解释:花麻调嘴 拼音:huā má tiáo zuǐ
犹言花言巧语。 明 无名氏 《南极登仙》第三折:“你则老实説,我那里晓的这等花麻调嘴。”亦作“ 花马掉嘴 ”。《红楼梦》第六五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麪,你吃我看’。” 孙犁 《白洋淀纪事·“藏”》:“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你好好地告诉我没事!”词语解释:博嘴 拼音:bó zuǐ
斗嘴,争辩。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查问二》:“簪儿那里去了?汗巾儿送与谁?实实的説来!冤家,休得要博嘴。”词语解释:调嘴 拼音:tiáo zuǐ
耍嘴皮子。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楔子:“不做营生则调嘴,拐骗东西若流水。”《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 狄婆子 説:‘你别调嘴!这府里可也没你那前世的娘子!’”词语解释:刁嘴 拼音:diāo zuǐ
犹言油嘴滑舌。《西游记》第五七回:“好刁嘴猴儿!还像当时我拿住 唐僧 被你欺哩!”词语解释:诓嘴 拼音:kuāng zuǐ
谓骗吃骗喝。《三侠五义》第三三回:“纵然他就是誆嘴,也无非多花几两银子,有甚要紧?”词语解释:脸嘴 拼音:liǎn zuǐ
嘴脸;面目。《英烈传》第十五回:“雕弓半折,将来弹不动棉花;护镜亏残,拿去照不成脸嘴。”《平山冷燕》第十八回:“ 张寅 也顾不得,竟遮掩着直往外走,也没甚脸嘴去见 山显仁 。” 张天翼 《皮带》:“‘哪个 老熊 ?’ 炳生先生 要表示自己跟在座的是一伙,装了很熟悉似的脸嘴问。”词语解释:刀子嘴 拼音:dāo zi zuǐ
形容人说话尖刻词语解释:说不上嘴 拼音:shuō bù shàng zuǐ
犹言说不出口,不值得说。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章:“不要说她了,孬透顶了,说也说不上嘴。” 词语解释:说口嘴 拼音:shuō kǒu zuǐ
谓调解纠纷。 米双耀 《投资》:“解放前,没人找你说口嘴,你这个说客过的什么生活?” 词语解释:说得嘴 拼音:shuō de zuǐ
话说得响。 冯金堂 《挖塘》:“为了叫丈夫能说得嘴,队里的零碎活她都要抽时间干。” 词语解释:说溜了嘴 拼音:shuō liū le zuǐ
话脱口而出,因不加思索而说错了。《红楼梦》第九三回:“是我头里错听了 馒头庵 ,后来听见不是 馒头庵 ,是 水月庵 。我刚才也就説溜了嘴,説成 馒头庵 了。” 词语解释:诳嘴 拼音:kuáng zuǐ
夸口。《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七回:“俺 西牛贺洲 女人国 国王驾下护国总兵官 王莲英 是也。你还不晓得我老娘的手段,你敢在这里誑嘴么?”词语解释:说嘴打嘴 拼音:shuō zuǐ dǎ zuǐ
夸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红楼梦》第七四回:“ 王家的 无处煞气,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駡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説嘴打嘴,现世现报!’” 词语解释:说寡嘴 拼音:shuō guǎ zuǐ
耍贫嘴。《后西游记》第三三回:“后被婆婆动了玉火钳,一顿钳夹得那猴子死不死活不活,正在难解难分之际,不知婆婆何故反走了就回来,让那猴子説寡嘴,转道婆婆夹他不住。” 词语解释:说嘴 拼音:shuō zuǐ
(1).耍嘴皮子;吹牛。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老畜生,你还説嘴哩,你家 庆安 做的好勾当!见俺悔了这门亲事,昨夜晚间把我家梅香杀了。”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一折:“你不要説嘴,您都有甚么功劳在那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小孩子们有多大本事,就要这么説嘴!你在家可认真用功的读过几年书?”《十月》1981年第5期:“ 胡浩 甚至想对那些非议 毕云阶 的人来个反问:‘不要说嘴,你若处在 毕云阶 的位置上试试看!’”
(2).说话。《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房德 因不遇时,説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渐渐有几分惧内。” 词语解释:叉嘴 拼音:chā zuǐ
插嘴。《负曝闲谈》第一回:“另外有一个人叉嘴道:‘ 陆相公 ,据你如此説法,你是有福气的了?’”词语解释:传嘴 拼音:chuán zuǐ
传话。 范乃仲 《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下:“逢这种事传嘴的人多,虽然各有各的看法,倒是人人热心,都想暗帮一把。”词语解释:使低嘴 拼音:shǐ dī zuǐ
说坏话。《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丢开手,只是慢慢截短拳,使低嘴,行狡计罢了。”词语解释:闲料嘴 拼音:xián liào zuǐ
犹言闲磕牙。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四折:“ 佛印 从来快开劈, 苏軾 特来閒料嘴。”词语解释:费嘴 拼音:fèi zuǐ
啰唆;多话。《平妖传》第四十回:“众和尚大惊,商量道:‘我们不须费嘴,竟去请里面的老和尚出来,待他两个自辨真假。’”《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婆子道:‘娘子是识货的,何消老身费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 亮臣 正要开言, 在兹 道:‘叫 王二 説罢,省了我们费嘴。’”词语解释:走嘴 拼音:zǒu zuǐ
说话不留神而泄漏机密或出了差错。例如:他说着说着就走嘴了。词语解释:贪嘴 拼音:tān zuǐ
贪吃,嘴馋。《禅真逸史》第十回:“﹝ 陈阿保 ﹞从进店之后,便偷典物件,况又躲懒贪嘴,被 李秀 抢白了数次。”《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四回:“不是贪嘴要吃他,或者借此可以多探点消息出来。”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老天爷也讨厌他们的贪嘴。” 萧乾 《时代正在草原上飞跃》:“贪嘴的牛犊在母牛身边依恋不舍地磨蹭着,巴望再咂上一口半口的。”词语解释:贫嘴 拼音:pín zuǐ
爱多说废话或开玩笑的话。《红楼梦》第五四回:“众人听他( 凤姐 )説着,已经笑了,都説:‘听这数贫嘴的!又不知要编派那一个呢!’”《负曝闲谈》第二九回:“ 王覇丹 道:‘你别耍你那贫嘴了,瞧瞧你自己吧!’” 曹禺 《日出》第三幕:“对着那些厚施脂粉的女人们乱耍贫嘴。”词语解释:馋嘴 拼音:chán zuǐ
(1).嘴馋,贪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他不是馋嘴贪吃,偷来做甚么呢?” 金近 《早回来的燕子》:“原来这些馋嘴麻雀,正在偷吃新熟的麦子。”
(2).指贪食者。亦比喻贪恋女色者。 茅盾 《小巫》二:“和他年纪仿佛的少爷也是个馋嘴。”词语解释:乌鸦嘴 拼音:wū yā zuǐ
指多话而令人讨厌的人。《石点头·唐玄宗恩赐纩衣缘》:“﹝ 李光普 ﹞叮嘱那人道:‘此事关係不小,只可你知我知’……谁知那人是个乌鸦嘴,耐不住口,随地去报新闻,顷刻就嚷遍了满营。”词语解释:卖油嘴 拼音:mài yóu zuǐ
犹言耍贫嘴。《当代》1981年第2期:“她呀,不劳动就得干闲着,如今人们认准了实见(践)这个理儿,谁还听她卖油嘴呀!”词语解释:鲟嘴
鲟鱼的嘴词语解释:卖嘴 拼音:mài zuǐ
(1).耍嘴皮子。 元 曾瑞 《喜春来·闺怨》曲:“世间你是负心贼。休卖嘴,暗有鬼神知。”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一出:“倒也不是我 春桃 卖嘴, 春桃 若肯改粧一战,管倩取唾手魁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大伙说敢,就跟我来,革命的人不兴光卖嘴。”
(2).指算命、卜卦、讲课等依赖口才的营生。 明 陈与郊 《义犬记》第一出:“我因发大慈悲心,化作一箇卖嘴的先生,日日在十字街头,随人转化。”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教授卖嘴,妓女卖淫,也都是‘无形中’的商人。”词语解释:翻嘴 拼音:fān zuǐ
改变原来说过的话;改口。例如:他突然翻嘴,说要离开。
发生口角;吵嘴。例如:狗熊脾气,动不动就翻嘴。词语解释:顾嘴 拼音:gù zuǐ
犹糊口。大别山民歌《穷人小调》:“为的要顾嘴,从兵流到匪,哪知是做替死鬼,兵友啊,叫人真后悔。”词语解释:顶嘴 拼音:dǐng zuǐ
争辩;用言语冲撞他人。多指对尊长。《西游记》第二回:“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委员老爷就动了气,説他顶嘴,马上拖他跪下,打他嘴巴。” 巴金 《春》六:“‘四弟!你还要顶嘴!’ 淑英 厌烦地大声说。”词语解释:颠唇簸嘴 拼音:diān chún bǒ zuǐ
谓搬弄口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王 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 潘小官人 美貌,如 潘安 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词语解释:顺嘴 拼音:shùn zuǐ
(1).说话流畅、畅快。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突然由左边屋里发出一种混浊而急躁的骂人声音,口气高傲,骂得十分顺嘴,有那种久于呼奴使婢骂惯了下人的派头。” 老舍 《全家福》第一幕:“我知道啊!可是,五十年前的话呀说着顺嘴儿!”
(2).没有经过考虑随口说出。《红楼梦》第九四回:“ 黛玉 一想:‘这话怎么顺嘴説出来了呢?’反觉不好意思。”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三:“ 盛清明 顺嘴驳回他,又把她推开。”词语解释:买嘴 拼音:mǎi zuǐ
买零食。《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西门庆 道:‘小孩子家,不当赏他。’ 何太监 道:‘胡乱与他买嘴儿吃。’”《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却是这些人恃了丰年的收成,不晓得有甚么荒年,多的粮食,大铺大腾,贱贱糶了,买嘴喫,买衣穿。”词语解释:赶嘴 拼音:gǎn zuǐ
(1).谓趁别人宴客时去混吃喝。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楔子:“你那里是与我做生日,明明是赶嘴来。”
(2).指糊口、谋生。《歧路灯》第七二回:“我们虽是亲戚,却搭识不上。况且每日在外边赶嘴,也就到不了亲戚分上。”词语解释:说漏嘴 拼音:shuō lòu zuǐ
没注意说出了不该说的情况词语解释:谎嘴 拼音:huǎng zuǐ
说谎。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谎嘴,有甚么人情?狗请你吃酒来。父亲休听他。”词语解释:输嘴 拼音:shū zuǐ
口头上认输。《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虽然如此,我输了理可不输气;输了气也不输嘴。”词语解释:轻嘴 拼音:qīng zuǐ
说话轻薄,没有分寸。 许杰 《大白纸》十三:“就是刚才轻嘴的小孩子,也都是他的堂弟或小侄。”词语解释:别嘴 拼音:bié zuǐ
说话不流利。例如:他的英语说得很别嘴。词语解释:讲嘴 拼音:jiǎng zuǐ
吵嘴。《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李都管 本欲唆 孙寡妇 、 裴九老 两家与 刘秉义 讲嘴,鷸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词语解释:豁嘴 拼音:huō zuǐ
嘴唇裂缺。即兔唇。 方之 《柳营小记》:“机子一响,水池旁照例又围了一圈人。其中有一个豁嘴的小老头--饲养员 老侯 。”词语解释:趁嘴 拼音:chèn zuǐ
随口;顺口。《何典》第一回:“那时也不曾殻账这般灵验,不过趁嘴造了几句道:‘倘然生了儿子,便把天尊来做家堂菩萨。’”词语解释:跋嘴 拼音:bá zuǐ
走嘴;失口。《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六回:“万岁爷心里想道:‘长老今番也有些诌了。’天师心里想道:‘这和尚今番却有些跋嘴了。’”词语解释:匝嘴 拼音:zā zuǐ
咂嘴。用舌尖抵住上腭发出声音,表示赞美、羡慕、惊叹等多种感情。《轰天雷》第十回:“ 北山 匝嘴弄舌,脸上做出许多怪状, 燕楼 大疑,越问得紧, 北山 只是不説。”词语解释:蜡嘴 拼音:là zuǐ
亦作“ 蜡觜 ”。 鸟名。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金陵 市有人豢蜡嘴鸟六:其四自能开箱啣面具,登小臺演剧,其一能识字……其一能斗天九牌,可与三人合局作胜负。物性之灵,真不解,未识用何术教之。”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蜡觜算命:有畜蜡嘴鸟衔纸牌算命者……俗多畜其雏教作戏舞。”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动物》:“《山堂肆考》:蜡嘴生於 象山 ,似雀而大,嘴如黄蜡。”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桑鳸》。词语解释:说破嘴 拼音:shuō pò zuǐ
反复劝说;费尽口舌。《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也不枉你説破了嘴把我两个撮合在一块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这一边任你説破了嘴,总是个再醮之妇,那里还领得着多少财礼抵还给他呢。” 词语解释:跐牙裂嘴 拼音:cī yá liè zuǐ
掀唇露齿张大嘴巴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程相公 ﹞就嚷道:‘阿!原来是牛奶!’便跐牙裂嘴的吐在地下。”词语解释:逗嘴 拼音:dòu zuǐ
斗嘴,互相开玩笑。 马烽 《三年早知道》:“另外这人还有个特点:爱说爱闹。将近四十岁的人了,还常常和小伙子们逗嘴开玩笑。”《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3期:“那六条赤脚光背的汉子正跟那穿豆绿色褂子的年轻媳妇逗嘴,听见喊河声便吭哧哧地拉起锚链哗哗啦啦地摔上船板。” 峻青 《海啸》第二章:“ 老宫 ……听到 小于 和 小马 的逗嘴,不禁笑了起来。”词语解释:兜嘴 拼音:dōu zuǐ
〈方〉①围嘴儿。②笼嘴。词语解释:傞牙俫嘴 拼音:suō yá lái zuǐ
犹言龇牙咧嘴。《西游记》第六六回:“那 行者 乘此机会,一轂轆钻入咽喉之下……那妖精疼得傞牙倈嘴,眼泪汪汪。”词语解释:逞嘴 拼音:chěng zuǐ
方言。夸口。如:街头摆地摊的江湖郎中,自吹自擂,尽逞嘴。词语解释:偷嘴 拼音:tōu zuǐ
偷吃东西。《西游记》第二四回:“ 行者 道:‘活羞杀人!这个不过是饮食之类!若説出来,就是我们偷嘴了,只是莫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我説的是那没体面的相公们,老先生是正人君子,岂有偷嘴之理。” 任德耀 《马兰花》第三幕:“那你可不能偷嘴哟!”词语解释:信嘴 拼音:xìn zuǐ
犹言信口。《红楼梦》第七八回:“别是 宝玉 有嘴无心,从来没个忌讳,高了兴,信嘴胡説,也是有的。” 凌叔华 《绣枕》:“我从前听人家讲故事,我总想那上头长得俊的小姐,也聪明灵巧,必是说书人信嘴编的。”词语解释:驳嘴 拼音:bó zuǐ
方言。吵嘴;争吵。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一章:“两口子常为这些事情驳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