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噶噶玛尔噶      

词语解释:噶噶  拼音:gá gá
象声词。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其《鹿鸣》诸诗则賔兴乡饮酒,学官命弟子时一歌之,然有声而不成调,噶噶然若击土鼓。”《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一个手里抱着一隻鹅,用红绒扎着腿,捆得他噶噶的山叫。”
词语解释:玛尔噶  拼音:mǎ ěr gá
蒙古语。帽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合围后,自乌图里处虞卒脱帽以鞭擎之,高声传呼玛尔噶口号。按玛尔噶者,蒙古语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