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嚅嗫 拼音:rú niè
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宋 沉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世人所钦慕,有口空嚅囁。” 明 唐顺之 《答屠渐山谕德书》:“今以平生未尝请见,而深言浅言两无所措,乃嚅囁而为之言。” 冰心 《分》:“他不好意思似的,嚅嗫着:‘这孩子脑袋真长。’”词语解释:嚅哜 拼音:rú jì
谓吟诵,品味。 明 宋濂 《送会稽景德辉教授乡郡序》:“嚅嚌经腴,朝夕不自饜,著述成书。”词语解释:嚅唲 拼音:rú ér
(1).强颜欢笑貌。《文选·屈原〈卜居〉》:“将促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 王逸 注:“强笑噱也。”《楚辞·卜居》作“喔咿儒儿”。 宋 朱熹 集注:“儒儿,一作嚅唲,音同。”
(2).犹窃笑。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解绶》:“小名儿久已闻华夏,遭指摘被嚅唲。”词语解释:嚅动 拼音:rú dòng
口欲言而微动。《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 黄立明 立即真诚地激动起来,眼睛瞪着 郝行时 ,嘴唇嚅动了两下没讲出话来。”《花城》1981年第1期:“她嚅动嘴唇,想说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词语解释:嚅嚅 拼音:rú rú
(1).私语貌。 清 袁枚 《新齐谐·吴二姑娘》:“文武二圣,相与共语,嚅嚅不可辨,皆在病者口中作 山东 、 山西 两处人口吻。”
(2).言语吞吐貌。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 醇王 默然良久,始嚅嚅言曰:‘ 庆王 、 那桐 再三力保,或者可用。’”词语解释:嚅忍 拼音:rú rěn
谓欲言而止。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仲春奉访,极欲一攄积愫;而嚅忍未敢,正惧兄之以妄言见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