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嚚讼 拼音:yín sòng
奸诈而好争讼。《书·尧典》:“吁!嚚讼,可乎?” 孔 传:“言不忠信为嚚。又好争讼可乎?” 宋 陆游 《夔州劝农文》:“继自今,不纵掊克,不长嚚讼,不伤尔力,不夺尔时。”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上》:“嚚讼逋顽,以病有司者,比比皆是。”词语解释:嚚顽 拼音:yín wán
(1).愚昧顽钝。《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 吕延济 注:“嚚,愚也。”《汉书·董仲舒传》:“﹝ 秦 ﹞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使习俗薄恶,人民嚚顽。” 颜师古 注:“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王子 穆哥 是我假造的,并无丝毫根据。假造了他来是为了要显得 阿盖 的贤淑与王妃的嚚顽。”
(2).指愚昧顽钝的人。 唐 韩愈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恩泽诚布濩,嚚顽已簫勺。” 郭沫若 《纪念孙中山先生》诗:“谁期三策遭颠覆,蠢彼嚚顽误国民。”词语解释:嚚凶 拼音:yín xiōng
愚蠢凶恶。 宋 王安石 《虔州学记》:“ 虔 虽地旷以远,得所以教,则虽悍昏嚚凶抵禁触法而不悔者,亦将有以聪明其耳目而善其心。”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冥顽嚚凶,目不辨六画而名位充志、富贵没身者,又何哉?”词语解释:嚚瘖
哑巴词语解释:嚚昏 拼音:yín hūn
冥顽不灵。 唐 柳宗元 《贞符》:“后之妖淫嚚昏好怪之徒,乃始陈大电、大虹、玄鸟、巨跡、白狼、白鱼、流火之乌以为符。” 宋 欧阳修 《养鱼记》:“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 明 宋濂 《故朝列大夫苏公墓志铭》:“参赞宥密待咨询,手持璽书諭嚚昏。” 明 方孝孺 《郑生佑哀辞》:“彼嚚昏兮稔奸慝,身老死兮人孰戚。”词语解释:嚚猾 拼音:yín huá
指凶悍而狡猾的人。《新唐书·冯伉传》:“县多嚚猾,数犯法。”词语解释:嚚喑 拼音:yín yīn
哑巴。《国语·晋语四》:“嚚瘖不可使言,聋聵不可使听。” 韦昭 注:“瘖,不能言者。” 章炳麟 《訄书·族制》:“若夫童昏、嚚瘖、焦侥,官师之所不材也以实裔土。”词语解释:嚚杌 拼音:yín wù
愚顽痴呆。语本《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檮杌’。”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合疏》:“臣嚚杌穷贱,情嗜踳昧。”词语解释:嚚童 拼音:yín tóng
犹顽童。借指愚昧无知的人。 唐 韩愈 《汴州东西水门记》:“此邦之人,遭逢疾威,嚚童噭嘑,劫众阻兵。”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季札》:“天将丧 吴 ,嚚童僭攘。”词语解释:嚚浇 拼音:yín jiāo
奸诈刻薄。 清 钱谦益 《知县张淳儒授文林郎制》:“今世民俗嚚浇,思得循良吏牧养小民,去雕返朴。”词语解释:嚚暗 拼音:yín ān
愚昧昏庸。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羣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嚚闇应明经,以残酷应宽博。”词语解释:嚚昧 拼音:yín mèi
愚昧。《魏书·礼志四》:“议者仍令国臣从服以期,嚚昧所见,未晓高趣。” 章炳麟 《序〈革命军〉》:“嗟乎!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词语解释:嚚固 拼音:yín gù
凶恶顽固。 唐 韦乾度 《驳左散骑常侍房式谥议》:“盖以 式 深为浹洽之辞,激切嚚固,不然何盘柢固根之甚也!”词语解释:嚚威 拼音:yín wēi
暴虐的威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回目:“恣嚚威打破小子头。”词语解释:嚚悍 拼音:yín hàn
愚蠢而蛮横。《明史·解缙传》:“椎埋嚚悍之夫,闒茸下愚之辈,朝捐刀镊,暮拥冠裳,左弃筐篋,右綰组符。”词语解释:嚚人 拼音:yín rén
愚顽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憎贤者而不贵,闻高言而如聋者,嚚人也。”词语解释:嚚子憸孙 拼音:yín zǐ xiān sūn
奸诈邪恶的子孙。 宋 曾巩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然世之谈者,方多人之嚚子憸孙,隆名极位,世世苟德者,以为能守其业,是本何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