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圭拼音:guī 繁体或异体字:珪属 齐韵
 
 
珪 guī〈名〉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同本义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孰为珪璋。——《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汉书·郊祀志上》又如:圭瑞(古代诸侯所执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时所用的贵重玉器)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每每“亲星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又如:圭臬中国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南朝梁·范缜《神灭论》又如:圭勺(圭与勺。都是容量单位的名称);圭撮(古代小单位的量名) 康熙字典圭古文:珪
 《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𠀤音閨。 《說文》瑞玉也。上圜下方,圭以封諸侯,故从重土。《書·禹貢》禹錫𤣥圭。《詩·大雅》錫爾介圭。《周禮·春官·典瑞》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又《周禮·春官》土圭以致四時日月,封國則以土地。《註》土,猶度也。土圭,测日景之圭。又量名。《前漢·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註》六十四黍爲圭,《後漢·與服志》:又凡合單紡爲一系,四系爲一扶,五扶爲一首,五首爲一文,文采淳爲一圭。又丸散之刀圭,准如梧桐子大,十分方寸匕之一,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爲度。見《本草綱目·序例》。又與閨同。《禮·儒行》蓽門圭窬。考證:〔《註》六十四黍爲圭,四圭曰撮。又凡合單紛爲一糸,四糸爲一扶。〕謹照後漢書原文紛改紡。糸改系。省上文四圭曰撮句。改後漢與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