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坤维 拼音:kūn wéi
(1).指西南方。因《易·坤》有“西南得朋”之语,故以坤指西南。《文选·张协〈杂诗〉之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 李善 注:“《毛诗》曰:‘七月流火。’ 毛萇 曰:‘火,大火也。’《淮南子》曰:‘坤维在西南。’”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初 蜀 师之役,中军 云侯 有终 ,辟公以行,如左右手。平定坤维,公有力焉。”
(2).指南方。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上当星纪,下裂坤维。” 清 李瀅 《望罗浮歌》:“ 丰隆 列缺 ,手劈坤维。”
(3).指大地之中央,正中。《隋书·礼仪志一》:“四方帝各依其方, 黄帝 居坤维。”词语解释:坤轴 拼音:kūn zhóu
古人想象中的地轴。 晋 张华 《博物志·地》:“ 崑崙山 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傅岩叟香月韵》:“根老大,穿坤轴。枝夭嫋,蟠龙斛。”《红楼梦》第五十回:“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簫?鰲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词语解释:坤元 拼音:kūn yuán
与“乾元”对称。指大地资生万物之德。《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孔颖达 疏:“至哉坤元者,叹美坤德。”《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故孕育羣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顺承天者,坤元之义也。”《陈书·高祖纪上》:“大哉乾元,资日月以贞观;至哉坤元,凭山川以载物。”词语解释:坤舆 拼音:kūn yú
《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 孔颖达 疏:“为大舆,取其能载万物也。”后因以“坤舆”为地的代称。《宋史·乐志八》:“昭灵积厚,混混坤舆。配天作极,阴惨阳舒。” 清 赵翼 《岣嵝碑歌偕刘穆庵孝廉作》:“山河两戒次第清,万古坤舆奠袵席。”词语解释:坤乾 拼音:kūn qián
(1).古书名。《礼记·礼运》:“我欲观 殷 道,是故之 宋 ,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郑玄 注:“得 殷 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
(2).即乾坤。 宋 曾巩 《谢章伯益惠砚》诗:“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吾坤乾。” 明 宋濂 《景祐庙碑》:“民拜愿公毋我捐,俾禾如茨黍蛇蟠。疾害不作福祐緜,公名不朽同坤乾。”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 阳明 之弊,颠倒狂圣,反覆坤乾。”词语解释:坤珍 拼音:kūn zhēn
指大地呈现出的符瑞。《后汉书·班固传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李贤 注:“乾符、坤珍谓天地符瑞也。”词语解释:坤德 拼音:kūn dé
(1).地德。 汉 李尤 《漏刻铭》:“仰釐七曜,俯顺坤德。”
(2).喻指皇后的功德。《镜花缘》第六七回:“伏维陛下,坤德无疆,离暉久照。”参见“ 坤载 ”。
词语解释:坤载 拼音:kūn zǎi
(1).谓大地能负载万物。《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孔颖达 疏:“以其广厚,故能载物。”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夫结而为山,融而为谷,设险阻於地理,资守距於国都,足以表坤载之无疆,示神州之大壮者也。”
(2).谓帝后功德博厚,如地之载育万物。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伏惟太皇太后功在帝图,德齐坤载。” 宋 秦观 《代贺太后生辰表》:“恭以皇太后德符坤载,位正母仪。”参见“ 坤 ”。词语解释:坤灵 拼音:kūn líng
(1).古人对大地的美称。 汉 扬雄 《司空箴》:“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划为万国。”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在地班形,珠闕镇坤灵之野。” 金 元好问 《太室同希颜赋》诗:“鼇掀一柱在,万古压坤灵。”
(2).大地的灵秀之气。《旧唐书·后妃传下·玄宗元献皇后杨氏》:“故妃 弘农 杨氏 ,特禀坤灵,久釐阴教。”词语解释:坤倪 拼音:kūn ní
大地的边缘。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乾端坤倪,轩谿呈露。祀之之岁,风灾熄灭。”词语解释:坤牛 拼音:kūn niú
《周易》取物象义,以牛的柔顺和负重载物作为坤卦之象,称为“坤牛”。《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 孔颖达 疏:“坤为牛,坤象也。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后道教亦因以指至阴之精。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一:“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参见“ 乾2马 ”。词语解释:坤仪 拼音:kūn yí
(1).大地。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乾象栋倾,坤仪舟覆。”《旧唐书·音乐志三》:“大矣坤仪,至哉神县。”
(2).仪表。相术家以地上的五岳、四渎比喻人的五官及脸上各部位,故称人的容貌仪表为“坤仪”。 唐 裴铏 《传奇·封陟》:“伏见郎君坤仪浚洁,襟量端明,学聚流萤,文含隐豹。”
(3).犹母仪。多以称颂帝后,言为天下母亲之表率。 宋 王安石 《慰太后表》:“方正坤仪之位,上同乾施之仁。” 宋 王安石 《贺册贵妃表》:“乃资妇德之良,俾贰坤仪之政。”词语解释:坤隅 拼音:kūn yú
西南方。 唐 李华 《含元殿赋》:“ 望仙 闢於巽维, 建福 敞於坤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山堂大门在寺坤隅,门内植老桂百餘株。”参见“ 坤维 ”。
词语解释:坤维 拼音:kūn wéi
(1).指西南方。因《易·坤》有“西南得朋”之语,故以坤指西南。《文选·张协〈杂诗〉之二》:“大火流坤维,白日驰西陆。” 李善 注:“《毛诗》曰:‘七月流火。’ 毛萇 曰:‘火,大火也。’《淮南子》曰:‘坤维在西南。’”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初 蜀 师之役,中军 云侯 有终 ,辟公以行,如左右手。平定坤维,公有力焉。”
(2).指南方。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上当星纪,下裂坤维。” 清 李瀅 《望罗浮歌》:“ 丰隆 列缺 ,手劈坤维。”
(3).指大地之中央,正中。《隋书·礼仪志一》:“四方帝各依其方, 黄帝 居坤维。”词语解释:坤载 拼音:kūn zǎi
(1).谓大地能负载万物。《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孔颖达 疏:“以其广厚,故能载物。”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夫结而为山,融而为谷,设险阻於地理,资守距於国都,足以表坤载之无疆,示神州之大壮者也。”
(2).谓帝后功德博厚,如地之载育万物。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伏惟太皇太后功在帝图,德齐坤载。” 宋 秦观 《代贺太后生辰表》:“恭以皇太后德符坤载,位正母仪。”参见“ 坤 ”。词语解释:坤顺 拼音:kūn shùn
《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后以“坤顺”称妇女温柔顺从。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宫训》:“宫树槐根隐隐,从地府学成坤顺。”词语解释:坤道 拼音:kūn dào
(1).谓大地的属性。《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东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浅,其生物滋。”
(2).犹妇德。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母仪有光,坤道克顺。”
(3).犹妇道。指妇女。 沙汀 《淘金记》九:“我们坤道人家,就是想不开呀。”词语解释:坤厚 拼音:kūn hòu
(1).谓大地博厚。 宋 曾巩 《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盖伏遇皇帝陛下乾刚独断,坤厚兼容。”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制》:“推美《国风》,夙茂《周南》之化;考祥《羲易》,共成坤厚之功。”
(2).指大地。《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今肇基卜筑,衝冒鬱蒸,俶扰坤厚,乖违前训。”词语解释:坤成 拼音:kūn chéng
节名。 宋哲宗 即位后,将其嫡母 向太后 生日定为坤成节。因《易·繫辞上》有“坤作成物”语,故称。《宋史·礼志十五》:“ 哲宗 即位,詔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为坤成节。” 宋 苏辙 《三论熙河边事札子》:“然臣窃语 夏国 所遣坤成使臣适至京师,而国中遂敢举兵攻城略无所忌者,意谓筑城之役,曲在 熙河 。”词语解释:坤极 拼音:kūn jí
指皇后。《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春秋》之义,娶先大国, 梁小贵人 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李贤 注:“正其内位,居阴德之极也。”词语解释:坤后 拼音:kūn hòu
指大地。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方圆舛状,逝止异归,故浑象尊於行健,坤后贵於安贞。”词语解释:坤垠 拼音:kūn yín
西南边陲。 唐 柳宗元 《剑门铭》:“井络坤垠,时惟外区。界山为门,环于 蜀 都。”词语解释:坤马 拼音:kūn mǎ
语本《易·坤》:“坤,元亨,利牡马之贞。”谓与乾卦的牡马相配,阴随阳动而化生万物,故以“坤马”为坤卦之象。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乾道应,坤马来。”参见“ 乾2马 ”。词语解释:坤母
地;火词语解释:坤策 拼音:kūn cè
推演坤卦六爻所得的策数。《周易》用九,用六。《坤》用老阴六,故每爻六揲,每揲四策,六爻共得一百四十四策。合“乾策”共为三百六十策,大致相当于天地循环一年之数。亦指任一阴爻的策数。策,用于《易》筮的竹签或蓍草。《易·繫辞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孔颖达 疏:“《坤》之老阴一爻有二十四策,六爻故一百四十有四策也。”词语解释:坤角 拼音:kūn jué
旧时称戏曲女演员。也叫坤伶。 老舍 《茶馆》第二幕:“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是三五千大洋!”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同志们,你们爱不爱听戏?我们这儿有位坤角,南北驰名,青衣花旦,欢迎她来一段好不好?”词语解释:坤造 拼音:kūn zào
旧时对女子出生年月日时之称。亦指婚姻中的女方。 李劼人 《天魔舞》十三:“结了婚就不能自由,乾造如此,坤造也一样。”参见“ 乾2造 ”。词语解释:坤鞋
女鞋词语解释:坤卦
八卦之一,代表地词语解释:坤枢 拼音:kūn shū
地轴。借指地壳。例如:坤枢未变。——[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词语解释:坤车 拼音:kūn chē
女式自行车。《中国妇女》1986年第5期:“啪的一声响,一辆红色的坤车立在雨中。”词语解释:坤育 拼音:kūn yù
谓大地培育万物。比喻母德。多以颂扬皇后。《后汉书·陈球传》:“今 长乐太后 尊号在身,亲尝称制,坤育天下。”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敢不自励童蒙,嚮慕日新之益;庶几壮大,仰酬坤育之私。”词语解释:坤表 拼音:kūn biǎo
女式手表。《北京晚报》1986.4.11:“她为什么不卖掉袖子里戴的坤表呢?”词语解释:坤角儿 拼音:kūn jué ér
旧时称戏剧女演员,也叫“坤伶”词语解释:坤宅 拼音:kūn zhái
旧时联姻,称女家为坤宅,男家为乾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办事的人便打发人到坤宅去打听,回报説新人正在那里梳妆呢。”词语解释:坤干 拼音:kūn gàn
1.古书名。
2.即乾坤。词语解释:坤伶 拼音:kūn líng
坤角。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五:“因为常常召集伶人们,给 日本 人唱戏,他也曾顺手儿的追逐过坤伶。”词语解释:坤典 拼音:kūn diǎn
大地的法则。指自然的规律。《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自我 大汉 ,应天顺民,政治之隆,皓若阳春,俯宪坤典,仰式乾文。”词语解释:坤旦 拼音:kūn dàn
旧时称演青衣、花旦等旦行脚色的女演员。词语解释:坤宁宫 拼音:kūn níng gōng
在 北京 故宫内 交泰殿 后。广九楹,有东西二暖殿, 明 代为皇后居处。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再北曰 坤寧宫 ,皇后所居也。” 清 代为皇帝大婚的洞房。词语解释:坤则 拼音:kūn zé
古指以柔顺为原则的妇女规范。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帝元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参见“ 坤道 ”。
词语解释:坤道 拼音:kūn dào
(1).谓大地的属性。《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东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浅,其生物滋。”
(2).犹妇德。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母仪有光,坤道克顺。”
(3).犹妇道。指妇女。 沙汀 《淘金记》九:“我们坤道人家,就是想不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