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末字词组
丹垩白垩郢人斫垩黝垩成风尽垩石垩  
赭垩黄垩髹垩庐垩素垩   

词语解释:丹垩  拼音:dān è
(1).涂红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垩,一种白色土。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其上皆丹堊,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 宋 苏辙 《杭州龙井院讷斋记》:“臺观飞涌,丹堊炳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天宫》:“入洞,见丹堊精工,寝处褥革棕毡尺许厚。”
(2).粉刷的墙壁。 宋 范成大 《隐静山》诗:“题名记吾曾,醉墨疥丹堊。” 茅盾 《动摇》:“那尼庵的湫隘的佛堂,竟是一座古旧高大的建筑;丹垩的裂罅里探出无数牛头马面的鬼怪。”
(3).犹修饰。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后人虽有丹堊之巧为密丽,至於不失黍銖,终不如虑始者精神开闔於空虚杳冥之际,而与造物相往来也。”
词语解释:赭垩  拼音:zhě è
(1).赤土和白土,古代用为建筑涂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土则丹青赭堊。”《文选·张衡〈南都赋〉》:“铜锡鈆鍇,赭堊流黄。” 李善 注引《山海经》 郭璞 注曰:“赭,赤土也;堊,似土,白色也。”《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二年﹞二月癸丑,尽易宫殿彩绘以赭堊。”
(2).谓以颜料涂饰建筑物。《韩非子·用人》:“夫人主不塞隙穴,而劳力於赭堊,暴雨疾风必坏。”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杇槾之功必精,赭堊之饰必良。”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病翼得风云,坏墙劳赭堊。”
词语解释:白垩  拼音:bái è
白土,石灰岩的一种,白色,质软而轻。工业上用途甚广,是烧制石灰和水泥等的原料,橡胶制品和油漆等的填充物,亦可入药。又名白善土,俗称白土子。《山海经·中山经》:“ 葱聋之山 ,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堊,黑、青、黄堊。”《吕氏春秋·察微》:“六曰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堊之与黑漆。” 宋 陆游 《晓兴》诗:“浮名更吓鬼,白堊写丹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土一·白垩》:“白堊,气味苦温,无毒,主女子寒热癥瘕,月闭积聚。” 清 曹寅 《小轩辟除已移居其中有怀子猷》诗:“白堊常年无改作,清宵一侣足游遨。” 闻一多 《说舞》:“闯入火光圈里来的是三十个男子,一个个脸上涂着白垩,两眼描着圈环,身上和四肢画着些长的条纹。”
词语解释:黄垩  拼音:huáng è
黄土。《山海经·北山经》:“﹝ 天池之山 ﹞ 澠水 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堊。”《山海经·北山经》:“ 賁闻之山 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堊。”
词语解释:郢人斫垩  拼音:yǐng rén zhuó è
同“ 郢匠挥斤 ”。 元 刘敏中 《最高楼》词:“ 郢 人斵堊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词语解释:髹垩  拼音:xiū è
犹涂饰。 明 李东阳 《武昌府学重修记》:“既其成也,金碧髹堊,崝嶸绚烂,离立交映,蔚为巨观者,殆不知其所由致也。”
词语解释:黝垩  拼音:yǒu è
涂以黑色和白色。《礼记·丧服大记》:“既祥,黝堊。” 孔颖达 疏:“黝,黑色,平治其地令黑也。堊,白也,新涂堊於墻壁令白。” 宋 曾巩 《洪州东门记》:“其瓦甓金石髹彤黝堊之费,取于库钱之常入者。”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故物惟存牓头字,其餘皆出新黝堊。”
词语解释:庐垩  拼音:lú è
古人服丧时所居的墓旁小屋。垩,垩室。亲者、贵者居庐,疏者、贱者居垩。《南齐书·礼志下》:“若各自为祥,庐堊相閒,玄素杂糅,未审当有此疑不?”
词语解释:成风尽垩  拼音:chéng fēng jìn è
同“ 成风斤 ”。 清 刘大櫆 《论文偶记》:“若行文自另是一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堊手段,何处设施?”
词语解释:素垩  拼音:sù è
白垩。《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李贤 注:“ 郭璞 注《山海经》曰:‘堊似土,白色,音恶。’”《南史·周盘龙传》:“弱息不为世子,便为孝子;孝子则门加素堊,世子则门施丹赭。”
词语解释:石垩  拼音:shí è
石灰的别名。见 明 李明珍 《本草纲目·石三·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