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埃拼音:āi 属 灰韵
 
 
埃 āi〈名〉 
〈名〉(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埃,尘也。——《说文》埃,谓风扬尘也。——《苍颉篇》灰尘曰埃。——《通俗文》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埃不漫。——《列子·黄帝》溘埃风余上征。——《离骚》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素问·至真要大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又如:埃尘(飞扬的尘土);埃垢(灰尘污垢);埃土(泥土,尘土) 
埃及的略称两种波长单位的任一种一百亿分之一米,即10&+{-10}米镉的红色谱线波长除以6438.4696 康熙字典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開切,音哀。 《說文》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前漢·景十三王傳》杳冥晝昏,塵埃抪覆。《後漢·逸民傳》蟬脫囂埃之中。又叶於支切,音醫。 《楚辭·漁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與上衣叶。《朱子註》塵埃,史作溫蠖。溫蠖猶惛憒。若从史則白叶蒲各切,蠖于郭切,二字自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