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堇堇 拼音:jǐn jǐn
仅仅,言其极少。《史记·货殖列传》:“ 豫章 出黄金, 长沙 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堇,少也。” 宋 陆游 《书室杂兴》诗:“衰疾虽向平,不死亦堇堇。” 黄侃 《汉唐玄学论》:“此时道家言论可供甄采者,良堇堇也。”词语解释:赤堇 拼音:chì jǐn
(1).即 赤堇山 。 明 刘基 《绍兴能仁寺钟铭》:“ 赤堇 之金, 耶溪 之铜,弗鍔弗锋,而以为吾钟。”
(2).借指宝剑。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横玉弩以高临,摐金鉦而直进。玄云结阵,影密西郊,赤堇挥锋,气衝南斗。”参见“ 赤堇山 ”。
词语解释:赤堇山 拼音:chì jǐn shān
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南,相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铸剑之处。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当造此剑之时, 赤堇 之山,破而出锡, 若耶 之溪,涸而出铜……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清 谈迁 《北游录·挂剑墓》:“ 赤堇山 下虽精铁,终是交情还不磨。”词语解释:避堇 拼音:bì jǐn
亦作“ 避厪 ”。 特指蓼虫喜寄生于味辛之蓼草,避开其味甘美之堇菜。 清 蒲松龄 《为邑侯张石年上巩昌府知府书》:“学飞之鼯鼠,原自无长;避堇之蓼虫,但能习苦。” 清 蒲松龄 《题时明府馀山旧意书屋》:“卫根葵叶,意实切於倾阳;习苦蓼虫,性已安於避厪。”词语解释:模堇 拼音:mó jǐn
木名。《穆天子传》卷四:“事皇天子之山,有模堇,其叶是食明后。” 郭璞 注:“模堇,木名。后,君也。”词语解释:三色堇 拼音:sān sè jǐn
俗称蝴蝶花。通常每花有蓝、黄、白、三色,故名。现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也有双色花或纯色花的品种。常用作布置花坛。可入药,有止咳功效。词语解释:木堇 拼音:mù jǐn
见“ 木槿 ”。
词语解释:木槿 拼音:mù jǐn
亦作“ 木堇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互生;夏秋开花,花钟形,单生,有白、红、紫等色,朝开暮落。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树皮和花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淮南子·时则训》:“木堇荣。” 高诱 注:“木堇,朝荣莫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 唐 韩翃 《送李明府赴连州》诗:“春服橦花细,初筵木槿芳。” 明 夏完淳 《杂作》诗之一:“五月池塘好,幽栏木槿开。” 杨朔 《京城漫记》:“花木也多:碧桃,樱花,丁香,木槿……都长得旺的很。”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清 陈淏子 《花镜·木槿》。词语解释:和堇 拼音:hé jǐn
即野葛。有毒。相传可治蛇伤。《淮南子·说林训》:“蝮蛇螫人,傅以和堇则愈。” 高诱 注:“和堇,野葛,毒药。”词语解释:移里堇 拼音:yí lǐ jǐn
金 人部落墟砦的首领。《金史·金国语解·官称》:“诸‘移里堇’,部落墟砦之首领。详稳、移里堇,本 辽 语, 金 人因之而稍异同焉。”词语解释:置堇 拼音:zhì jǐn
下毒。语本《国语·晋语二》:“ 驪姬 受福,乃寘鴆於酒,寘堇於肉。” 韦昭 注:“堇,乌头也。” 宋 无名氏 《释常谈·置堇》:“下毒药谓之置堇。”按,乌头含乌头碱,有剧毒。词语解释:夷离堇 拼音:yí lí jǐn
官名。契丹族各部军事首领的名称。《辽史·营卫志下》:“ 天赞 元年,以强大难制,析五石烈为五院,六爪为六院,各置夷离堇。”按,《辽史·国语解》:“夷离堇,统军马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