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哿上声 [nà nuó][hè,负荷][稍也,副词][bǒ bò][kě][详注1][chuāi chuǎi chuài][详注2][《集韵》苦卧切,音课。《博雅》堁尘也。][nuó][dān dàn][婀娜][详注3][à,可,是否,用在问句加强语气][音妥。《揚子·方言》豔美也。]娿粿


注1:傩 nuó,音娜。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
注2:沱 音柁。与𣵺同。瀢𣵺,沙土往来貌。《郭璞·江赋》碧沙瀢𣵺而往来。
注3:娑 音縒。馺娑,汉殿名。《班固·西都赋》经骀荡而出馺娑。《三辅黄图》馺娑,马迅疾貌。借为宫名。
首字词组
堕地堕楼堕业堕坠堕倪堕罗钵底堕断堕损
堕泪堕泥堕坏堕懒堕夫堕弛堕祭堕民
堕甑堕城堕容堕局堕和罗堕弱堕突堕替
堕落堕睫堕马髻堕罪堕节堕废堕阙 
堕马堕成堕驴堕域堕胎堕混飘茵堕马妆 
堕指堕颠堕窳堕休粉堕负堕泯堕懈 
堕泪碑堕泪碣堕慢堕云雾中堕罗犀堕溷飘茵堕怠 
堕髻堕偷堕媮堕圮堕婆登堕斁堕泪妆 

词语解释:堕地  拼音:duò dì
落地。指出生。 唐 杜甫 《锦树行》:“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词:“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素娥 、 秋鸿 来自 岐山 ,竝为 可覲 述 仲仙 所产之女名 緑婴 ,以堕地时有緑鸚鵡适至也。”
词语解释:堕泪  拼音:duò lèi
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章昭远墓志》:“ 长安 传坐,恩礼盛於 西京 ; 襄阳 堕泪,悲慟喧於南北。”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庶使波溢 渤澥 ,识堕泪於千龄。” 宋 张齐贤 《洛阳縉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知 齐王 於 唐 末有大功, 洛 民受赐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堕泪,宜昭祀典。”
词语解释:堕甑  拼音:duò zèng
《后汉书·孟敏传》:“﹝ 孟敏 ﹞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顾而去。 林宗 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后因以“堕甑”比喻事已过去,无法挽回,不必再作无益的回顾。 宋 陆游 《三月十六日作》诗:“功名堕甑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韛。” 吴恭亨 《感时二首寄君复钝庵》诗:“游山歷歷诗堪霸,堕甑沉沉口不谈。”
词语解释:堕落  拼音:duò luò
(1).脱落;掉落。《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髮齿堕落,血气衰微。”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有风吹君帽堕落, 温 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箭到处,射断 徐盛 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2).衰落;下降。《荀子·富国》:“徙坏堕落,必反无功。”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要瓜分 中国 ,岂容你预备!你预备一分,他的势子增进一丈,我的国势堕落十丈。” 徐迟 《牡丹》六:“盛极一时的汉剧艺术,仅在十五年内堕落到了这等程度!”
(3).佛教、道教指失道心而陷于恶道恶事。《法华经·譬喻品》:“或当堕落,为火所烧。”《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因你凡心不浄,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堕落,今生罚为贫儒。”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贫道不是凡人。乃奉 东华上仙 法旨,着我来指引你还归正道,休得堕落。”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人生不过数十年,清浄乃可长久,何必於红尘中,自取堕落耶。”
(4).沦落;流落。 唐 南卓 《赠副戎》诗:“翱翔曾在玉京天,堕落 江 南路几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我彼时一来认不得家里;二来怕他那杀人手段;三来他説道,到家就做家主婆,岂知堕落在此,受这样磨难。”
(5).陷入;落进。《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将军之威已立矣,宜班师回州,遣人宣播威德,招使内附,不可深入其地,恐堕落诈谋之中。”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无心堕落奸人彀,醉朦朧,一番僝僽。”
(6).指思想行为趋于下流。 明 唐顺之 《答吕沃州》:“居乡无朋友夹持,深惧堕落。” 曹禺 《日出》第一幕:“一个单身的女人,自己住在旅馆里,交些个不三不四的朋友。这种行为简直是,放荡、堕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一个人政治上一后退,生活上也必然会腐化堕落。”
(7).荒废,废弃。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我则怕此人堕落了功名。”
词语解释:堕马  拼音:duò mǎ
(1).从马上摔下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子虚子〈湘事记〉》:“ 玉堂 耻之,麾队衝锋,当驰道中弹堕马, 清 军疑为 黄兴 ,断其首,復支解之。”
(2).指堕马髻。 南朝 梁 沉约 《江南曲》:“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簪。” 唐 李颀 《缓歌行》:“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晓傍妆楼梳堕马,春眠画阁听啼鹃。” 宁调元 《偶成》诗:“谁信循环百年事,几人堕马鬭新粧。”
词语解释:堕指  拼音:duò zhǐ
谓冻掉手指。《汉书·高帝纪下》:“上从 晋阳 连战,乘胜逐北,至 楼烦 ,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繒纊无温,堕指裂肤。” 宋 杨万里 《后苦寒歌》:“生愁堕指脱两耳,芦花亦无何许藏。”
词语解释:堕泪碑  拼音:duò lèi bēi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词语解释:堕髻  拼音:duò jì
堕马髻的省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 晓梦綃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宋 张先 《菊花新》词:“堕髻慵妆来日暮,家在画桥堤下住。”
词语解释:堕楼  拼音:duò lóu
跳楼自杀。 唐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诗:“至竟 息 亡缘底事,可怜 金谷 堕楼人。”堕楼人,指 晋 石崇 侍女 绿珠 。参见“ 坠楼 ”。
词语解释:坠楼  拼音:zhuì lóu
跳楼自杀。 唐 志定 《逸句》:“惟有罇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坠楼人。”《花月痕》第十一回:“ 痴珠 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復抱坠楼之痛。”按,此二例皆用 晋 石崇 歌妓 绿珠 自杀之典参见“ 緑珠 ”。
词语解释:堕泥
毁灭;消失
词语解释:堕城  拼音:duò chéng
毁城。《汉书·韩安国传》:“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 颜师古 注:“堕,毁也。言兵与敌接则败其众,所伐之国则毁其城也。” 南朝 宋 谢庄 《孝武皇帝歌》:“復礼辑乐,散马堕城。”
词语解释:堕睫  拼音:duò jié
落泪。 宋 欧阳修 《舟中望京邑》诗:“挥手 嵇 琴空堕睫,开樽 鲁 酒不忘忧。” 宋 周邦彦 《三部乐·梅雪》词:“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
词语解释:堕成  拼音:duò chéng
谓废弃成法。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堕成变故伤功,工商上通伤农。”
词语解释:堕颠  拼音:duò diān
脱发秃顶。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夫士亦华髮堕颠而后可用耳。”《墨子·修身》作“华髮隳颠”。 孙诒让 间诂:“ 毕 ( 毕沅 )云:‘隳字当为堕。’ 詒让 按:《説文》髟部云:‘鬌,髮堕也。’页部云:‘颠,顶也。’堕与鬌通,堕颠即秃顶。”
词语解释:堕泪碣  拼音:duò lèi jié
即堕泪碑。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犹悲堕泪碣,尚想 卧龙 图。”
词语解释:堕偷  拼音:duò tōu
苟且怠惰。 宋 苏辙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诗:“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 宋 叶适 《进故事》:“如疆田畴,如作室屋,如利器用,无一苟且以就堕媮者。”
词语解释:堕业  拼音:duò yè
荒废学业或职业。《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伯固 颇知玄理,而堕业无所通,至於擿句问难,往往有奇意。”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第一道》:“夫田畜蚕绩四者,土之所宜者多,人之所务者众,故《周礼》举而为条目,且使居之者无游情,无堕业焉。”
词语解释:堕坏  拼音:duò huài
(1).拆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秦 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於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鏑,鉏豪桀,维万世之安。”
(2).败坏。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且夫帝王之道多堕坏而不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脩。” 明 陈子龙 《五等诸侯论》:“虽然,天下靡靡,庶事堕坏,能者不用,用者不能,安所得封侯之事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曩令制度未定,太后夭殂,南面听治,知天下之莫予毒,则所谓新政者,亦任其迁延堕坏而已。”
词语解释:堕容  拼音:duò róng
谓精神不振,有怠惰之色。《淮南子·兵略训》:“动无堕容,口无虚言。”《后汉书·黄琬传》:“常以法度自整,家人莫见墯容焉。”《新唐书·李大亮传》:“至妻子未始见墯容,事兄嫂以礼闻。”
词语解释:堕马髻  拼音:duò mǎ jì
亦称“ 坠马髻 ”。 古代妇女发髻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词语解释:堕驴  拼音:duò lǘ
宋 王偁 《东都事略·隐逸传·陈抟》:“﹝ 陈摶 ﹞尝乘白驴欲入 汴 ,中涂闻 太祖 登极,大笑坠驴,曰:‘天下於是定矣!’”后因以“堕驴”为典。 清 钱谦益 《戏咏雪月故事短歌十四首·宋太祖》:“最是王龙酣睡客,梦中失笑堕驴迴。” 潘飞声 《壬子新岁作》诗:“一笑 陈摶 堕驴背, 唐虞 世界説共和。”
词语解释:堕窳  拼音:duò yǔ
懈怠无力。《文选·枚乘〈七发〉》:“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堕窳。” 李善 注:“ 郭璞 《方言》注曰:‘堕,懈堕也。’ 应劭 《汉书》注曰:‘窳,弱也。’”
词语解释:堕慢  拼音:duò màn
怠惰散漫。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词语解释:堕媮
苟且怠惰。 宋 苏辙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诗:“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 宋 叶适 《进故事》:“如疆田畴,如作室屋,如利器用,无一苟且以就堕媮者。”
词语解释:堕坠  拼音:duò zhuì
(1).跌落。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或登危蹋頽虽堕坠,而不觉以 吕梁 之渊为牛跡也。”
(2).衰败;丧失。《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汉献帝传》:“今 汉 室衰替,帝纲堕坠,天子之詔,歇灭无闻。”
词语解释:堕懒  拼音:duò lǎn
亦作“ 堕嬾 ”。亦作“堕孏”。懒惰。《史记·货殖列传》“地埶饶食,无飢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呰窳,苟且堕嬾之谓也。”《后汉书·王丹传》:“其墯孏者,耻不致 丹 ,皆兼功自厉。”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三折:“你道我身堕懒抛离了祖业,也不似你性痴迷早忘了巢穴。”
词语解释:堕局  拼音:duò jú
落入骗局。 清 钱学伦 《语新》卷下:“ 陆 知堕局,自念半世愚人,今为人愚,跡之谅无影响,扬之徒滋笑口,惭悔莫及。”
词语解释:堕罪
降罪
词语解释:堕域
毁域
词语解释:堕休粉  拼音:duò xiū fěn
古代 巴郡 江州县 所产粉名。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县下有清水穴, 巴 人以此水为粉,则膏暉鲜芳,贡粉京师,因名粉水;故世谓 江州 堕休粉也。”按,一本“休”作“林”;《舆地纪胜》卷一五九引《图经》《元一统志·重庆路》又作“随沐粉”,未详孰是。
词语解释:堕云雾中  拼音:duò yún wù zhōng
比喻受迷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仲祖 、 刘真长 造 殷中军 谈。谈竟俱载去。 刘 谓 王 曰:‘ 渊源 真可。’ 王 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词语解释:堕圮  拼音:duò pǐ
毁坏;倒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今 江 、 淮 诸郡,大患有三:城池堕圮,一也。”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檄霸王》:“七庙堕圮,万姓屠原。”
词语解释:堕倪  拼音:duò ní
怠惰傲慢。《管子·正世》:“财竭则不能毋侵夺,力疲则不能毋堕倪。”
词语解释:堕夫  拼音:duò fū
犹懒汉。 唐 孟郊 《济源春》诗:“治生鲜堕夫,积学多深材。”
词语解释:堕和罗  拼音:duò hé luó
南海 古国名。亦译作“独和罗”。南与 盘盘 ,北与 迦罗舍佛 ,东与 真腊 相接,西邻大海。见《旧唐书·南蛮传》《新唐书·南蛮传下》故地或以为在今 湄南河 下游。
词语解释:堕节  拼音:duò jié
失节。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嫠妇堕节者众,何以此鬼独有灵?”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人谓其不拥厚貲,此妇万无堕节理。”
词语解释:堕胎  拼音:duò tāi
胎儿堕落;流产。今多指人工流产,通称打胎。《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范当 等﹞皆伏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范( 桓范 )忿其言触实,乃以刀环撞其腹。妻时怀孕,遂堕胎死。” 宋 陆游 《中丞蒋公墓志铭》:“都下喧传游奕军统制官笞百姓娠妇,至堕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僧三世报》:“ 东朗 往 花山 求见月律师懺悔,师为礼水懺,且令以三十金供僧,懺罢,而女孕堕胎矣,竟无恙。”
词语解释:堕负  拼音:duò fù
犹言失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提婆 曰:‘夫揵椎者,击以集众。有而不用,悬之何为?’王人报曰:‘先时僧众论议堕负,制之不击,已十二年。’”《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堕负之逃,先现於前;以此因由,我定输失。”
词语解释:堕罗犀  拼音:duò luó xī
古南海 堕和罗国 所产的犀牛角。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堕罗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觔者。云是牯犀,额上有心花,多是撒豆。斑色深者,堪为胯具。斑散而浅,即治为盘楪器皿之类。”
词语解释:堕婆登  拼音:duò pó dēng
南海 古国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堕婆登》:“ 堕婆登 国,在 林邑 南,海行二月,东与 訶陵 、西与 迷黎车 接,北界大海。”
词语解释:堕罗钵底  拼音:duò luó bō dǐ
南海古国名。即 堕和罗国 。 暹罗 古都 大城 梵名音译。《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真腊》:“水 真腊国 ……西至 堕罗鉢底 国,南至小海,北即陆 真腊 。”
词语解释:堕弛  拼音:duò chí
废弛。《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及 安 史 乱后,法度堕弛,大臣将帅竞治第舍,各穷其力而后止,时人谓之木妖。”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自 祥符 以来,万事堕弛。”
词语解释:堕弱  拼音:duò ruò
颓靡软弱。《汉书·息夫躬传》:“御史大夫 贾延 堕弱不任职。”
词语解释:堕废  拼音:duò fèi
毁弃;荒废。《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丧乱以来,六籍堕废,当务存立,以崇王道。”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之四:“酷暑不可过,百事堕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黄鸿寿〈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数年以来,政府不职,百事堕废,筹备之事,有名无实。”
词语解释:堕混飘茵  拼音:duò hùn piāo yīn
见"坠茵落混"。
词语解释:堕泯  拼音:duò mǐn
毁灭;消失。《宋书·武帝纪中》:“ 安皇 播越,宗祀堕泯,则我 宣 元 之祚,永坠于地。”
词语解释:堕溷飘茵  拼音:duò hùn piāo yīn
见“ 坠茵落溷 ”。
词语解释:坠茵落溷  拼音:zhuì yīn luò hùn
亦作“ 堕溷飘茵 ”。亦作“ 坠溷飘茵 ”。 喻人之境遇高下悬殊。茵,垫褥;溷,厕所。语本《梁书·儒林传·范缜》:“ 子良 精信释教,而 縝 盛称无佛。 子良 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 縝 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蔕,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侧。坠茵蓆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復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夫姬既薄命为花,后此之堕溷飘茵,诚难自主。”《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卷二:“真 阿怜 ,在磨房,自悲自苦。念人生,无定住,坠溷飘茵。贫者贫,富者富,无端分等。贫为奴,富为主,任意欺凌。”
词语解释:堕斁  拼音:duò yì
谓败坏旷废。《汉书·薛宣传》:“不得其人则大职堕斁,王功不兴。” 颜师古 注:“堕,毁也。斁,坏也。”
词语解释:堕断  拼音:duò duàn
犹毁坏。《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昔 大禹 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 龙门 ,闢 伊闕 ,折 砥柱 ,破 碣石 ,堕断天地之性,尚且为之,况此乃人工所造,何足言也?”
词语解释:堕祭  拼音:duò jì
古祭礼名。《仪礼·士虞礼》:“祝命佐食堕祭。” 郑玄 注:“下祭曰堕。堕之犹言堕下者。”参见“ 绥祭 ”。
词语解释:绥祭  拼音:suí jì
古祭礼名。《仪礼·士虞礼》:“不绥祭,无泰羹湆胾从献。” 郑玄 注:“事尸之礼,始於绥祭,终於从献。‘绥’当为‘堕’。”《礼记·曾子问》:“摄主不厌祭,不旅不假,不绥祭,不配。” 郑玄 注:“‘绥’,《周礼》作‘堕’。” 孔颖达 疏:“谓欲食之时,先减黍稷牢肉而祭之於豆间,故曰绥祭。”
词语解释:堕突  拼音:duò tū
毁坏,破坏。《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 李周翰 注:“堕,坏;突,破也。”
词语解释:堕阙  拼音:duò quē
谓毁坏亡废。《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闕。”
词语解释:堕马妆  拼音:duò mǎ zhuāng
犹堕马髻。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夜烛飞鸞影,晨匳堕马粧。”
词语解释:堕懈  拼音:duò xiè
犹倦怠。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昔先君 桓公 身体堕懈,辞令不给。”
词语解释:堕怠  拼音:duò dài
亦作“墯怠”。 怠慢;懒惰。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常效贡职,不敢墯怠。”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熟食徧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
词语解释:堕泪妆  拼音:duò lèi zhuāng
古时妇女面妆的一种。薄施素粉,有如啼哭。《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元嘉 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糚……啼糚者,薄施目下,若啼处。”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裁诗》:“扶头酒醒炉香炧,堕泪妆残柳晕斜。”
词语解释:堕损  拼音:duò sǔn
败坏损害。《后汉书·邳彤传》:“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 河北 ,必更惊动 三辅 ,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后汉书·李固传》:“朝廷初立,颇存清静,未能数年,稍復堕损。”
词语解释:堕民  拼音:duò mín
称惰民。 绍兴 也叫“乐户”。 元 灭 南宋 后,将俘虏和罪犯集中于 绍兴 等地,称之为“怯怜户”; 明 编户籍,统称为“丐户”,或为后世“堕民”来源之一。又相传 宋 将 焦光瓒 率部降 金 , 宋 人引以为耻,乃贬其部卒之籍,称为“堕民”。或谓指 明 初 张士诚 、 方国珍 的部属。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的一种,不许与一般平民通婚,不许应科举,多任婚丧喜庆的杂役等事。 清 雍正 时削籍,与平民同列。但与其他居民的界线,解放后才完全消失。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风俗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相传为 宋 罪俘之遗,故摈之,名‘堕民’。” 唐弢 《推背集·堕民》:“ 浙 东有一种被人轻视的民族,他们的声音笑貌,完全和当地居民一样;可是两者中间,却深深地隔着一条鸿沟。他们叫做堕民……七百余年来,他们就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过日子。”
词语解释:堕替  拼音:duò tì
亦作“墯替”。 怠惰;颓废。《晋书·王劭传》:“ 劭 美恣容,有风操,虽家人近习,未尝见其堕替之容。” 唐 白居易 《孔戣授尚书左丞制》:“进无矜满之色,居无墯替之容。”
亦作“墯替”。 衰败;毁弃。 汉 徐干 《中论·历数》:“故 周 德既衰,百度堕替,而歷数失纪。”《宋书·礼志四》:“中兴之际,未有官守, 庐江郡 常遣大吏兼假,四时祷赛,春释寒而冬请冰。 咸和 迄今,已復堕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