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塉土塉卤塉薄塉埆塉确   

词语解释:塉土  拼音:jí tǔ
贫瘠的土地。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夫丰草不秀塉土,巨鱼不生小水。”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慕寝丘之莫争,简塉土以葺宇。”
词语解释:塉卤  拼音:jí lǔ
(1).土地贫瘠而含盐碱。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之三:“计其所都,安肯用塉卤墝埆之地。”
(2).贫瘠且含盐碱的土地。《新唐书·李承传》:“奏置 常丰堰 於 楚州 ,以御海潮,溉屯田塉卤。” 宋 苏轼 《元脩菜》诗:“悬知 东坡 下,塉卤化千钟。”
词语解释:塉薄  拼音:jí báo
谓土地瘠薄,不肥沃。亦指瘠薄的土地。《北史·高隆之传》:“时初给人田,权贵皆占良美,贫弱咸受塉薄, 隆之 启 神武 ,更均平之。”
词语解释:塉埆  拼音:jí què
见“ 塉确 ”。
词语解释:塉确  拼音:jí què
亦作“ 塉埆 ”。 土地贫瘠而多石。《后汉书·陈龟传》:“今 西州 边鄙,土地塉埆。” 李贤 注:“埆音觉,又音确,谓薄土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又 武昌 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作“土地危险塉确”。 胡三省 注:“塉,秦昔翻,土薄也。确,克角翻,山多大石也。”
词语解释:塉确  拼音:jí què
亦作“ 塉埆 ”。 土地贫瘠而多石。《后汉书·陈龟传》:“今 西州 边鄙,土地塉埆。” 李贤 注:“埆音觉,又音确,谓薄土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又 武昌 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二年》作“土地危险塉确”。 胡三省 注:“塉,秦昔翻,土薄也。确,克角翻,山多大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