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硗塉 拼音:qiāo jí
坚硬瘠薄的土地。 唐 韦应物 《答僴奴重阳二甥》诗:“弃职曾守拙,玩幽遂忘喧。山间依磽塉,竹树荫清源。”词语解释:臞塉 拼音:qú jí
瘠薄。指土地。《管子·地员》:“五殖之状,甚泽以疏,离坼以臞塉。”词语解释:贫塉 拼音:pín jí
见“ 贫瘠 ”。
词语解释:贫瘠 拼音:pín jí
亦作“ 贫塉 ”。
(1).土地不肥沃。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之三:“膏腴之乡,民不加多,而贫塉之处,民不加少。”
(2).贫穷。 明 陈继儒 《岩栖幽事》:“古隐者多躬耕,余筋骨薄,一不能;多弋钓,余禁杀,二不能;多有二顷田,八百桑,余贫瘠,三不能。” 明 张居正 《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通查年月久近,地方饶瘠,再行减免分数,如果贫瘠不能完者,悉与蠲除,以甦民困。”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一个贫瘠的市镇,像一个负重的穷老头子般的匍匐在万山丛中。”
(3).指贫民。《新唐书·李大亮传》:“方岁飢,境多盗贼, 大亮 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熟。”《辽史·后妃传·兴宗仁懿皇后萧氏》:“仁慈淑谨,中外感德,凡正旦、生辰诸国贡币,悉赐贫瘠。”词语解释:肥塉 拼音:féi jí
见“ 肥瘠 ”。
词语解释:肥瘠 拼音:féi jí
(1).亦作“ 肥膌 ”。谓肥瘦。《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管子·问》:“时简稽帅牛马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 唐 韩愈 《杂说》:“善医者,不视人之肥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 宋 黄庭坚 《书吴无至笔》:“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
(2).亦作“ 肥塉 ”。指土地的肥沃和硗薄。《书·禹贡》“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旧唐书·职官志二》:“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园宅之地亦如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地有肥瘠,能者择焉。” 王西彦 《乡下朋友》:“主人依然兴致高旺地为客人解释着这和那,说明着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3).特指字的形体复杂和简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 周振甫 注:“单复,指字的笔划少和多,构成字的瘠和肥。”词语解释:沃塉 拼音:wò jí
见“ 沃瘠 ”。
词语解释:沃瘠 拼音:wò jí
指土地的肥瘦。《艺文类聚》卷八六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梨花赞》:“沃瘠异壤,舒惨殊时。” 唐 白居易 《议百官职田策》:“如此,则沃瘠齐而户租均,等列辨而禄食足矣。”瘠,一本作“ 塉 ”。词语解释:褊塉 拼音:biǎn jí
土地狭小瘠薄。《魏书·高祖纪上》:“ 灵丘郡 土既褊塉,又诸州路衝,官私所经,供费非一。”词语解释:埆塉 拼音:què jí
亦作“ 埆瘠 ”。 土地瘠薄。 汉 蔡邕 《京兆樊惠颂》:“地有埆塉,川有垫下。”《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词语解释:墟塉 拼音:xū jí
谓荒废贫瘠。《隋书·炀帝纪上》:“但 成周 墟塉,弗堪葺宇。今可於 伊 洛 营建 东京 ,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