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首字词组
处处处人处困处当处裁处安思危处女作处剂
处士处事处画处理处刑处妾处势处堂燕雀
处世处顺处方处位处之晏然处斩处制处馆
处分处士星处变处境处之绰然处守处女地处舍
处心处置处石处正处之泰然处心积虑处女膜处罚
处家处约处暑处疗处业处妇处治 
处女处死处于处常处之夷然处姊处物 
处子处别处和处决处之怡然处片处待 
处身处中处齐处交处分权处法处议 
处断处囊处实处逸处世哲学处堂燕鹊处理品 

词语解释:处处  拼音:chǔ chù
定居,安居。《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 郑玄 笺:“京地乃众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处其当处者,庐舍其宾旅。” 朱熹 集传:“处处,居室也。”
各处;每个方面。《汉书·游侠传·原涉》:“自 哀 平 间,郡国处处有豪桀,然莫足数。” 宋 苏轼 《残腊独出》诗之一:“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这毛病人人易犯,处处皆同。” 郁达夫 《过去》:“老二的活泼,在她的行动、言语、嬉笑上,处处都在表现。”
词语解释:处士  拼音:chǔ shì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词语解释:处世  拼音:chǔ shì
(1).生活在人世间。《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后汉书·张奂传》:“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唐 薛莹 《羡僧》诗:“处世曾无著,生前事尽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
(2).引申指参与政治或社交活动。《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 会稽 ……无处世意。” 宋 苏轼 《与林济甫书》之二:“某兄弟不善处世,并遭远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你年纪轻轻的,出来处世,这些曖昧话,总不宜上嘴。”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是个小心谨慎、处世稳健的人。”
词语解释:处分  拼音:chǔ fèn
(1).处理;处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唐 元结 《奏免科率状》:“容其见在百姓,产业稍成,逃亡归復,似可存活,即请依常例处分。”《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 宋御史 道:‘年兄还坐坐,学生还欲到察院中处分些公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李信 转向 红娘子 说:‘你回老营去睡一会儿吧。我马上把家务事处分一下,准备好明天早饭后率领人马起程。’”
(2).调度;指挥。《晋书·王敦传》:“既而 侃 为 弢 将 杜曾 所败, 敦 以处分失所,自贬为广武将军,帝不许。”《魏书·崔玄伯传》:“ 表 等诸军,不为不足,但失於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 唐 李德裕 《驱逐回鹘事宜状》:“若如此可行,即 幽州 兵马,望且令於本界屯集,待候处分。”
(3).吩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 谢安 ﹞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公乃於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 宋 杨万里 《晚兴》诗:“处分新霜且留菊,辟差寒日早开梅。”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我奉着廉访夫人处分,留不到一更将尽,则登时将你来送了三魂。”
(4).决定。《晋书·王彪之传》:“及 简文 崩,羣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有内算官,代王裁处;外算官,记王所处分,以付六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大人虽如此説,甥女岂肯心伏?必得 闻舍人 自来説明,方好处分。”
(5).指决策,措施。《南史·刘穆之传》:“从平 建鄴 ,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 穆之 所建。”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时国有大丧,内禪甫定,诸处分尚多草创,人心忧恐。”
(6).改革。《晋书·刘颂传》:“将士武吏,戍守 江 表,或给京城运漕,父南子北,室家分离,咸更不寧。又不习水土,运役勤瘁,并有死亡之患,势不可久。此宜大见处分,以副人望。”
(7).谓举事。《南史·鲁爽传》:“ 孝建 元年二月, 义宣 与 爽 谋反,报秋当同举。 爽 狂酒乖谬,即日便起兵…… 义宣 、 质 闻 爽 已处分,便狼狈同反。”
(8).处罚;惩罚。 宋 苏舜钦 《乞用刘石子弟》:“臣近到闕,闻 黄德和 以退军及妄奏 刘平 、 石元孙 叛逆,朝廷已从军法处分。”《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潘三哥 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説朝廷处分的他不是?”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现在宽限到八月一日。再不造起,县长要得处分。”
词语解释:处心  拼音:chǔ xīn
犹居心、存心。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蒞事无一不可纪。”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上同一德,而以宽裕处心;旁烛万情,而以平均待物。” 明 文徵明 《朱秋厓像赞》:“虽齐政或过乎严,而处心一出於正。”
词语解释:处家  拼音:chǔ jiā
(1).居家;在家里。《晋书·谢安传》:“﹝ 谢安 ﹞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
(2).持家。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 安娜 处家是俭约的,到了 日本 后,家政一直是她自己在操持。”
(3).成立家庭。《墨子·节用上》:“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词语解释:处女  拼音:chǔ nǚ
(1).指待在家中的妇女。《管子·轻重己》:“以冬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春至。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2).特指未出嫁、未曾有过性行为的女子。《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 宋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二:“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 德夫人 道:‘然则你们这庙里人,个个都是处女身体到老的吗?’ 逸云 道:‘也不尽然……但其中十个人里,一定总有一两个守身如玉,始终不移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中俄文字之交》:“有的比创作为处女,说翻译不过是媒婆。”
(3).比喻初次的、未经开发的。参见“ 处女作 ”、“ 处女地 ”。
词语解释:处子  拼音:chǔ zǐ
(1).犹处士。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恭谦以为不肖,抗扬以为不德,此处子之覊薄,贫贱之苦酷也。”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且 薛方 、 逢萌 ,备外臣之礼; 虞仲 、 夷逸 ,终处子之业。”参见“ 处士 ”。
(2).犹处女。《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我 范介夫 ,在学中做秀才,就如在闺中做处子,兢兢业业,砥礪廉隅。”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三:“这位貌若处子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参见“ 处女 ”。
词语解释:处士  拼音:chǔ shì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词语解释:处女  拼音:chǔ nǚ
(1).指待在家中的妇女。《管子·轻重己》:“以冬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春至。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2).特指未出嫁、未曾有过性行为的女子。《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 宋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之二:“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 德夫人 道:‘然则你们这庙里人,个个都是处女身体到老的吗?’ 逸云 道:‘也不尽然……但其中十个人里,一定总有一两个守身如玉,始终不移的。’”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中俄文字之交》:“有的比创作为处女,说翻译不过是媒婆。”
(3).比喻初次的、未经开发的。参见“ 处女作 ”、“ 处女地 ”。
词语解释:处身  拼音:chǔ shēn
立身处世;对待自身。 汉 班固 《答宾戏》:“敢问上古之士,处身行道,辅世成名,可述於后者,默而已乎?”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处身孤且危,於何託余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祖寺丞》:“﹝ 祖翱 ﹞处身廉谨,以法律为己任。” 沙汀 《淘金记》八:“她是一个聪明的寄食者,处身行事都很慎重。”
词语解释:处断  拼音:chǔ duàn
处理决断。《晋书·王浑传》:“ 浑 不尚刑名,处断明允。”《隋书·斛斯政传》:“于时外事四夷,军国多务, 政 处断辩速,称为干理。”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遇有事故,仍依华例惩办。既係 中国 人民,不得因入教遂分轻重,飭令地方官公平处断。”
词语解释:处人  拼音:chǔ rén
(1).居家不出之人。《国语·鲁语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处,使 叔孙豹 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2).隐士。《淮南子·主术训》:“天下多眩於名声,而寡察其实。是故处人以誉尊,而游者以辩显。”
词语解释:处事  拼音:chǔ shì
(1).办事。《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君 周公 制 周 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国语·鲁语下》:“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武 ﹞歷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 沙汀 《淘金记》四:“一个人信用要紧,我们又是才到社会上来处事的。”
(2).六书之一。即指事。《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孙诒让 正义引 许慎 《〈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参见“ 指事 ”。
词语解释:指事  拼音:zhǐ shì
(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2).谓手指某事。《释名·释长幼》:“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 唐 元稹 《杜君墓志铭》:“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 杜子美 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夐至絶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然犹多写景,而未及於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车骑将军 朱然 围 樊 ,大将军 诸葛瑾 取 柤中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授 诸葛瑾 、 朱然 大众,指事 襄阳 。”
词语解释:处顺  拼音:chǔ shùn
顺应变化;顺从自然。《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摄生贵处顺,将为智者説。”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
词语解释:处士星  拼音:chǔ shì xīng
即少微星。《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 唐 杜荀鹤 《寄窦处士》诗:“海畔将军柳,天边处士星。” 宋 范仲淹 《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诗:“方怜春满王孙草,可忍云遮处士星。”参见“ 少2微 ”。
词语解释:处置  拼音:chǔ zhì
(1).安排;处理。《汉书·薛宣传》:“ 宣 知 惠 不能,留 彭城 数日,案行舍中,处置什器,观视园菜,终不问 惠 以吏事。”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书》之十六:“某垂老投荒,无復生还之望,昨与长子 迈 诀,已处置后事矣。” 清 恽敬 《与姚来卿书》:“惟官帑私债,累累相附,不知何如处置?” 鲁迅 《书信集·致王育和》:“ 平复 兄捐款,我不拟收回,希寄其夫人,听其自由处置。”
(2).处罚;惩治。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如 王庭凑 能执首谋为乱、扇动三军者,送付邻道,或就 镇州 处置。”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日中宫有罪,未闻处置,御史无过,却先贬官,远近闻之,实损圣德。”《儒林外史》第一回:“且忍口气回去,慢慢向老师説明此人不中抬举,再处置他也不迟。” 浩然 《艳阳天》第四八章:“支书, 弯弯绕 他们捣鬼的事儿,全都确确实实的了,怎么处置他们哪?”
(3).对付;应付。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三:“今人或当烦剧,或於文字疑难,更无个道理处置。”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两肺都有病,普通的人,早已应该死掉,而他竟没有死。医生都非常惊异,以为大约是:非常善于处置他的毛病,或身体别的部分非常坚实的原故。”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九章:“留下一个组在外面作预备队,处置意外情况。”
(4).决断。 宋 马永卿 《元城语录》卷中:“ 高帝 、 太宗 所立皆其子,多少时处置不下。 高帝 即悲歌泣下, 太宗 不独泣,欲引刀自刺,无处置如此。”
(5).办法。《西游记》第六七回:“ 行者 笑道:‘呆子,放他进去,自有处置,不要这等倒扯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莫翁 只得宽慰他道:‘且莫着急,我自有个处置在那里。’”
词语解释:处约  拼音:chǔ yuē
(1).生活在穷困之中。《论语·里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朱熹 集注:“约,穷困也。”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处约不戚,闻宠不欣。” 南朝 梁 沉约 《怀旧诗·伤胡谐之》:“处约志不渝,接广情无忤。”
(2).根据约定。《韩非子·八奸》:“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 陈奇猷 集释:“循约而行谓之处约……谓循其约言事,事成可进爵益禄,以此劝大臣廷吏之心,使干犯其主。”
词语解释:处死  拼音:chǔ sǐ
(1).对待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论》:“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晋 卢谌 《览古》诗:“捨生岂不易,处死诚独难。”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处死匪难,理存则易。”
(2).判处死刑;执行死刑。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且今法令莫严於御军,军法莫严於逃窜,禁军三犯,厢军五犯,大率处死。”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凡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许地山 《街头巷尾之伦理》:“文明程度越低的社会,对于游街示众、法场处死、家小拌嘴、怨敌打架等事情,都很感得兴趣。”
(3).泛指杀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这还便益了他。想起前番,就处死这奴才,难洩我恨。”
词语解释:处别  拼音:chǔ bié
辨别。 宋 苏洵 《大宗谱法》:“大宗之法,冠以别子,由别子而列之,至於百世,而至无穷,皆世自为处别其父子而合其兄弟。”
词语解释:处中  拼音:chǔ zhōng
(1).居于中枢之位,意谓担任要职。《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 车丞相 履 伊 吕 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2).执持中正之道。《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君秉国之均,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 吕延济 注:“处中,处大中之道也。”
词语解释:处囊  拼音:chǔ náng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常以“处囊”比喻一个人的才智得到机会便显露出来。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启》:“是以 临淄 遣妇,寄束緼於 齐 邻, 邯郸 下客,效处囊於 赵 相。”
词语解释:处困  拼音:chǔ kùn
生活在困境或困苦之中。 唐 李绅 《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诗:“食蘖苦心甘处困,饮冰持操敢辞寒。” 唐 许浑 《送林处士》诗:“处困道难固,乘时恩易酬。” 宋 邵雍 《首尾吟》:“ 尧夫 非是爱吟诗,诗是 尧夫 处困时。”
词语解释:处画  拼音:chǔ huà
计议;谋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琦 每欲与 亮 谋自安之术, 亮 輒拒塞,未与处画。” 宋 欧阳修 《镇安军节度使程公神道碑铭》:“公性方重,寡言笑。凡所处画,常先虑谨备。”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你部里亦要差的当人员,侦探边事虏情,从实奏报,以俟朝廷处画。”
词语解释:处方  拼音:chǔ fāng
(1).给病人开药方。《梁书·谢举传》:“ 举 虽居端揆,未尝肯预时务,多因疾陈解,敕輒赐假,并手敕处方,加给上药。”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澄 自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能言病未必能处方,不能言病,而輒处方,误人死矣。” 清 蔡复一 《答刘学宪书》:“国医处方,剂剂皆中。”
(2).药方。 徐特立 《卫生展览会的重要意义》:“ 张仲景 的处方,有研究的必要。” 何士光 《乡场上》:“她要 任老大 女人领娃娃去找乡场上那个医生,去开处方,去付药费。”
词语解释:处变  拼音:chǔ biàn
(1).生活在异常情况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恨海》第七回:“侍奏父母是人子当尽之职,处常尚且如此,何况处变。”
(2).处置事变。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时咸谓 戚将军 能处变也。”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割慈全国体,处变重宗潢。”
词语解释:处石  拼音:chǔ shí
磁石的别名。磁铁矿的矿石。又名吸铁石。中医入药,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及心悸等病。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四·慈石》
词语解释:处暑  拼音:chǔ shǔ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八月二十三日左右。《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 朱右曾 校释引 孔颖达 曰:“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 唐 陆龟蒙 《袭美题郊居十首次韵》之八:“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2).北方人称农历七月间的小蜻蜓为“处暑”。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今俗指麦间小虫为麦秋,可笑也,亦犹北人指七月间小蜻蜓为处暑耳。”
词语解释:处于  拼音:chǔ yú
亦作“ 处於 ”。 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 宋 苏轼 《上富丞相书》:“今也处於至足之势,则是明公无復有所羡慕於天下之功名也。” 刘半农 《扬鞭集·耻辱的门》:“预料今后的你和我,已处于相异的世界了。”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词语解释:处和  拼音:chǔ hé
(1).奉行平和之道。 汉 焦赣 《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 汉 荀悦 《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 南朝 梁 沉约 《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
(2).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人请和, 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 燕 相 将渠 以处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词语解释:处齐  拼音:chǔ qí
亦作“ 处剂 ”。 开列治疗某一疾病的各种药物及分量。《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精於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銖,不假称量。” 宋 曾巩 《沉士安西绫锦副使制》:“明习禁方,以医入侍,处剂汤液,有劳可旌。”
词语解释:处实  拼音:chǔ shí
(1).犹务实。语本《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达性论〉》:“想处实陋华者,復见其居厚去薄耳。”
(2).犹言名副其实。 唐 温庭筠 《寓怀》诗:“衔知有贞爵,处实非厚颜。”
词语解释:处当  拼音:chǔ dāng
判决,决断。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时 冀州 有疑狱, 章帝 见问 统 , 统 处当详平,克厌上心。”《晋书·顾荣传》:“会 赵王 伦 诛 淮南王 允 ,收 允 僚属付廷尉,皆欲诛之, 荣 平心处当,多所全宥。”
审择合适的。《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三年》:“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 胡三省 注:“奏事有不合上意,区处其当而下之也。”
词语解释:处理  拼音:chǔ lǐ
(1).处置;办理。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旧唐书·韩皋传》:“ 皋 奏报失实,处理无方。”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有情况的了解,然后才会有好的处理。”
(2).指定刑;处罚。《北史·车路头传》:“性无害,每评狱处理,常献宽恕之议。”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你还是好好检查一下,在全体社员面前做个检讨,我可以说服大家从宽处理。”
词语解释:处位
居位
词语解释:处境  拼音:chǔ jìng
所处的境地。 清 冯桂芬 《先慈谢宜人事状》:“吾惟俭,故处境凡五变,而始终无所苦。”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不过处境不同,彼此不能知道底细,所以你信中所说,我也很有些地方不能承认。”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十四章:“如果大家都投降了,他的处境会更加困难。”
词语解释:处正  拼音:chǔ zhèng
犹裁决。《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
词语解释:处疗  拼音:chǔ liáo
犹治疗。《南史·王微传》:“弟 僧谦 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 微 躬自处疗。”《北史·艺术传下·徐謇》:“与兄 文伯 等皆善医药…… 孝文 迁 洛 ,稍加眷待,体小不平,及所宠 冯昭仪 有病,皆令处疗。”
词语解释:处常  拼音:chǔ cháng
生活在正常情况中。《列子·天瑞》:“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恨海》第七回:“侍奉父母是人子当尽之职,处常尚且如此,何况处变?”
词语解释:处决  拼音:chǔ jué
亦作“ 处决 ”。
(1).裁决;处置。《魏书·崔浩传》:“ 太宗 好阴阳术数……因命 浩 筮吉凶,参观天文,考定疑惑。 浩 综覈天人之际,举其纲纪,诸所处决,多有应验。”《新唐书·章怀太子贤传》:“俄詔监国, 贤 於处决尤明审,朝廷称焉。”《四游记·三藏历尽诸难已满》:“老僧叫退众人,密与 三藏 语曰:‘去年春月,不知何处来一女子,住在我后堂。他説是 天竺 国王之女,被风刮至此间,叫小僧送他回去……此事实难处决。’”
(2).执行死刑。《水浒传》第一一○回:“当下监斩官将 王庆 处决了当,梟首施行,不在话下。”《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圣旨下来,秋后处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直等到去年年底,又来了一角,却是处决一名斩犯。”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二五章:“‘你就要处决了。’ 赵雄 冷冷的说。”
词语解释:处交  拼音:chǔ jiāo
犹结交,社交。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
词语解释:处逸  拼音:chǔ yì
(1).隐居;隐逸。《后汉书·郑玄传》:“游学 周 秦 之都,往来 幽 、 并 、 兖 、 豫 之域,获覲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
(2).生活于安逸之中。 唐 许敬宗 《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
词语解释:处裁  拼音:chǔ cái
处置裁决。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四折:“他救我元无意,我见他有甚歹?寃哉,怎将俺这一火同禁害?诉的明白,望仙尊别处裁!”《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今使 詹 听罪於幕下,惟君侯处裁!”《再生缘》第十四回:“不言左右朝班内,且説那殿上君王怎处裁。”
词语解释:处刑  拼音:chǔ xíng
依照法律对罪犯判处刑罚。
词语解释:处之晏然  拼音:chǔ zhī yàn rán
同“ 处之泰然 ”。 宋 秦观 《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 宋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开宝六年》:“枢密副使 沉义伦 居第卑陋,处之晏然。”
词语解释:处之绰然  拼音:chǔ zhī chuò rán
谓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 宋 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人皆病於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
词语解释:处之泰然  拼音:chǔ zhī tài rán
(1).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 宋 朱熹 集注:“ 颜子 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元史·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覈菜茹,处之泰然。”
(2).指对某件事情毫不关心。 毛泽东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这个困难,今后必然愈来愈厉害。目前还有若干同志处之泰然,不大觉得,我们就有唤起这些同志提起注意之必要。”
词语解释:处业  拼音:chǔ yè
谓使人安居并有谋生之业。《汉书·沟洫志》:“ 满昌 、 师丹 等数言百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 颜师古 注:“处业,谓安处之,使得其居业。”《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问 良愿 降意,对曰:‘……从四岁以来, 羌 人无所疾苦,故思内属。’宜以时处业,置属国领护。”
词语解释:处之夷然  拼音:chǔ zhī yí rán
同“ 处之泰然 ”。 《晋书·王承传》:“ 承 每遇艰险,处之夷然。”
词语解释:处之怡然  拼音:chǔ zhī yí rán
同“ 处之泰然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 荆州 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词语解释:处分权  拼音:chǔ fèn quán
依法处理财产的权利。通常由所有人行使,但也可依法律、政策或所有人之意愿而转移给他人。行使处分权,可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如可使所有权消灭(如消费),可使所有权转移给他人(如赠与)等。我国国家财产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授权,对其所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有处分权。
词语解释:处世哲学  拼音:chǔ shì zhé xué
指待人处事的主张、原则和态度。
词语解释:处安思危  拼音:chǔ ān sī wēi
犹言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困难及危险。《隋书·音乐志下》:“居高念下,处安思危。”
词语解释:处妾  拼音:chǔ qiè
犹处女。指未有过性行为的宫女。《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漦化为玄黿,入后宫。处妾遇之而孕,生子,惧而弃之。” 颜师古 注:“处妾,宫中之童女。”
词语解释:处斩  拼音:chǔ zhǎn
指斩首处死。《旧五代史·晋书·白奉进传》:“ 彦饶 曰:‘军中法令,各有部分,何得将 滑州 兵士一例处斩?’”《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南唐 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清史稿·高宗纪四》:“丙午, 和其衷 论斩, 段成功 处斩。”
词语解释:处守  拼音:chǔ shǒu
(1).古代主管都城守卫的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晋侯 济自 泮 ,会于 夷仪 ,伐 齐 ,以报 朝歌 之役。 齐 人以 庄公 説,使 隰鉏 请成……赂 晋侯 以宗器、乐器。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 杜预 注:“处守,守国者。”
(2).犹留守。古时国君离开京城,命大臣留守其地。《孟子·告子下》:“ 孟子 居 邹 , 季任 为 任 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 赵岐 注:“ 季任 为之居守其国也。”
词语解释:处心积虑  拼音:chǔ xīn jī lǜ
谓蓄意已久。《穀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 郑伯 ?甚 郑伯 之处心积虑成於杀也。” 唐 柳宗元 《驳复雠议》:“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讎人之胸。” 明 唐顺之 《题大营驿》:“观 岳侯 所题大营驛壁,其处心积虑,未尝一日不在於復中原,迎二帝,眷眷然若赤子之於慈母然。”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 高丽 人本富有革命精神,不甘受制,处心积虑为独立之运动者已久。”
词语解释:处妇  拼音:chǔ fù
待在家中的妇女。指征夫之妻。 汉 焦赣 《易林·屯之升》:“东山救乱,处妇思夫,劳我君子,役无休已。” 汉 刘向 《九叹·怨思》:“征夫劳於周行兮,处妇愤而长望。”
词语解释:处姊  拼音:chǔ zǐ
未出嫁的姐姐。《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 汝南 袁隗 妻者, 扶风 马融 之女也,字 伦 。少有才辩……及初成礼, 隗 问之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
词语解释:处片  拼音:chǔ piàn
旧称 处州 (今 浙江 丽水 一带)出产的笋片、笋干。《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马二先生 ﹞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喫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 处 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柜上摆着许多碟子:橘饼、芝蔴糖、粽子、烧饼、 处 片、黑枣、煮栗子。 马二先生 每样买了几个钱的,不论好歹,喫了一饱。”
词语解释:处法  拼音:chǔ fǎ
安排;处理。《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孙权 统事, 岱 诣幕府,出守 吴 丞…… 岱 处法应问,甚称 权 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道:‘妾身患难之中,若是师父有什么处法,妾身敢不依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副浄]: 田漕臺 是老相师的乡亲,被他羞辱,所关不小。[浄]:正是,等他来时,自有处法。”
词语解释:处堂燕鹊  拼音:chǔ táng yàn què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喣喣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因以“处堂燕鹊”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明 李贽 《〈忠义水浒传〉序》:“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矣。”亦作“ 处堂燕雀 ”。 柳亚子 《寄少华甬上四首即效其体》之四:“起陆龙蛇终有日,处堂燕雀欲何为?”
词语解释:处女作  拼音:chǔ nǚ zuò
指作者最初创作发表的作品。 巴金 《致〈十月〉》:“作为编辑,他发表了不少新作者的处女作,鼓励新人怀着勇气和信心进入文坛。” 孙犁 《悼念李季同志》:“他后来写的很多诗,虽也影响很大,但究竟不能与这一处女作相比拟。”
词语解释:处势  拼音:chǔ shì
(1).环境或地位。《庄子·山木》:“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 羿 、 蓬蒙 不能眄睨也;及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韩非子·孤愤》:“处势卑贱,无党孤特。”《汉书·陈汤传》:“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山西 天水 、 陇西 、 安定 、 北地 ,处势迫近 羌 胡 ,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2).居于有权势的高位。《韩非子·难一》:“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 尧 舜 之所难也;处势而矫下者,庸主之所易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晋书·裴楷传》:“ 楷 有渴利疾,不乐处势……昔为常侍,求出为 河内 太守;后为侍中,復求出为 河南 尹。”
词语解释:处制  拼音:chǔ zhì
(1).居丧守孝。《晋书·礼志中》:“至今世主皆从 汉文 轻典,由处制者非制也。”
(2).处理,办理。《朱子语类》卷六八:“凡事处制得合宜,利便随之。”
(3).处罚。 洪深 《青龙潭》第四幕:“农民甲:‘县长并不是为了我们的利益,他是奉了省政府的命令,来禁止我们迎神赛会的。’农民丙:‘他是来处制我们的。’”
词语解释:处女地  拼音:chǔ nǚ dì
未开垦的土地。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 中国 的新青年,如果要在这里听天打卦,不去除了那些建设的障碍,来利用这个祖先遗留来的处女地,做成一个新国家,那就当真是最旧的旧古董了。” 李若冰 《在柴达木盆地》:“今天,也只有在今天,生活在 毛泽东 时代的人民,才真正赏识这丰饶的有待开垦的处女地。”
词语解释:处女膜  拼音:chǔ nǚ mó
妇女阴道口周围的一层薄膜。
词语解释:处治  拼音:chǔ zhì
(1).处方治病。《宋书·王微传》:“弟 僧谦 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 微 躬自处治。”《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囚病必先刺郡,求职司与医对供诊验,远县家人省视,然后处治。” 胡三省 注:“处治,谓处方治病也。” 毛泽东 《在延安中央医院给王观澜的题词》:“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无所用其着急。”
(2).安排;处理。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札子》:“事干保甲,州县皆不得关预,管内百姓不得处治。”《西游记》第五四回:“ 行者 道:‘师父只管允他, 老孙 自有处治。’”《红楼梦》第三二回:“却是如何处治,方能免此丑祸?”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我们 中国 人虽然敬信鬼神,却以为鬼神总比人们傻,所以就用了特别的方法来处治他。”
(3).处罚;惩治。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 老龙 云]:有这等事!叫那小贱人来,我自有处治。” 明 唐顺之 《三沙贼遁疏》:“其总兵官 卢鏜 、 刘显 、 曹克新 等,乞敕该部论拟罪名,从重处治。”《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闻,伏愿重加处治。”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 车力特穆尔 :‘是,那么殿下,请你处治我的诳报军情之罪。’”
词语解释:处物  拼音:chǔ wù
(1).审识事物。《国语·鲁语上》:“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
(2).对待人和事物。《庄子·知北游》:“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子如 性滑稽,不治检裁……素无鯁正,不能平心处物。”
词语解释:处待  拼音:chǔ dài
处置,对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须开恩免其服事……如此处待,方为合体。” 邹鲁 《中国同盟会》:“分别处待官吏:凡军到即降之官吏,保护其身家,愿留营者,量才器使,愿还乡者,厚给资斧,护送归家。”
词语解释:处议  拼音:chǔ yì
决策,决断。《汉书·循吏传·黄霸》:“ 霸 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为丞,处议当於法,合人心。”《后汉书·酷吏传·阳球》:“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闲达故事,其章奏处议,常为臺阁所崇信。” 李贤 注:“处,断也。”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制》:“尔其处议持平,勉居喉舌,慎所观听,为人司南。”
词语解释:处理品  拼音:chǔ lǐ pǐn
因质量不合格或销路不畅而减价出售的商品。
词语解释:处剂  拼音:chǔ jì
见“ 处齐 ”。
词语解释:处齐  拼音:chǔ qí
亦作“ 处剂 ”。 开列治疗某一疾病的各种药物及分量。《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精於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銖,不假称量。” 宋 曾巩 《沉士安西绫锦副使制》:“明习禁方,以医入侍,处剂汤液,有劳可旌。”
词语解释:处堂燕雀  拼音:chǔ táng yàn què
见“ 处堂燕鹊 ”。
词语解释:处堂燕鹊  拼音:chǔ táng yàn què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喣喣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因以“处堂燕鹊”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明 李贽 《〈忠义水浒传〉序》:“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矣。”亦作“ 处堂燕雀 ”。 柳亚子 《寄少华甬上四首即效其体》之四:“起陆龙蛇终有日,处堂燕雀欲何为?”
词语解释:处馆  拼音:chǔ guǎn
在私塾中教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话説 吴江 有个秀才 萧王宾 胸藏锦绣,笔走龙蛇,因家贫,在近处人家处馆,早出晚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不点翰林还好,万一点了,两吊银子的家私,不上几年,都要光了,再没有差使,还不是仍然要处馆。”
词语解释:处舍  拼音:chǔ shè
指营垒。《荀子·议兵》:“处舍收臧,欲周以固。” 杨倞 注:“处舍,营垒也。”
词语解释:处罚  拼音:chǔ fá
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汉书·师丹传》:“知 丹 社稷重臣,议罪处罚,国之所慎。” 巴金 《秋》二:“小的说的全是真话。若有虚假,任凭三老爷处罚。” 柳青 《狠透铁》:“手里不做什么对他仿佛是一种处罚,他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