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入声
 韵 去声 又也,再也,副词

拼音:fù 繁体或异体字:作副词时宥韵,另见

復 fù
〈副〉
  • 又,再。中断再开始
  • 不行不可复者。——《管子·牧民》
  •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汉书·艺文志》
  • 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汉书·贾山传》
  • 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项羽本纪》
  • 复受使,固欲益其兵。——《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 复前行,欲穷其林。——·陶渊明《桃花源记》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又如:复籍;复帐(妓女接待第二个客人);复旦(夜尽复明)
康熙字典古文:𢕛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房六切,音伏。 (屋韵)
  • 《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 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 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 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 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 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 又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 又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 (屋韵)
  • 《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 又《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 又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 又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浮富切,浮去聲。
  • 《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 又叶房月切,音伐。 (月韵)
  • 《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又𡕴𡕨㚆𠣾。


  •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六切,音福。 (屋韵)
  • 《玉篇》重衣也。《釋名》衣服有裏曰複。
  • 又《類篇》一曰褚衣。《急就篇註》褚之以綿曰複。
  • 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屋韵)
  • 重也。《魏志·文帝紀·典論》余少曉持複,自謂無對,後從袁敏學,以單攻複,每爲若神。
  • 又《韻會》複道。《前漢·高帝紀》從複道上望見諸將。《註》上下有道,故謂之複。《庾信·華林園馬射賦》屬車釃酒,複道焚香。
  • 又《廣韻》扶富切,音覆。 (宥韵)
  • 亦重複也。
  • 考證:〔《庾信·華林園射馬賦》〕
  • 謹照原文射馬賦改馬射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