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夫子 拼音:fū zǐ
(1).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孔 传:“夫子谓将士。”《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是时 梁孝王 来朝,从游説之士 齐 人 邹阳 、 淮阴 枚乘 、 吴 严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见而説之。” 颜师古 注:“ 严忌 本姓 庄 ,当时尊尚,号曰夫子。” 唐 李朝威 《柳毅传》:“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 清 魏源 《雪阻舟中侍家大人有作》诗:“夫子秉洁贞,宦游同 靖节 。”
(2). 孔 门尊称 孔子 为夫子,后因以特指 孔子 。《论语·学而》:“ 子禽 问於 子贡 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唐 韩愈 《重答张籍书》:“自 文王 没, 武王 、 周公 、 成 、 康 相与守之,礼乐皆在,及乎夫子未久也,自夫子而及乎 孟子 未久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释老侮孔子图》:“ 宋理宗 朝,巨璫有侮吾夫子者。”
(3).后世亦沿称老师为夫子。《周书·斛斯徵传》:“ 宣帝 时为 鲁公 ,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於 徵 ,仍并呼 徵 为夫子。”
(4). 明 代亦用为门生对座主的尊称。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京师﹞门生称座主,亦不过曰老先生而已。至 分宜 ( 严嵩 )当国,而諛者称老﹝师﹞,其厚之甚者称夫子。”
(5).对学者的称呼。如 宋 理学家 朱熹 ,人称 朱夫子 。后亦以称读古书而思想陈旧的人。含讥讽意。
(6).称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清 秋瑾 《敬告姊妹们》:“诸姊妹必説:‘我们女子不能自己挣钱,又没有本事,一生荣辱,皆要靠之夫子,任受诸般苦恼,也就无可奈何!’”
(7).伕子。旧指挑夫,脚夫等。《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係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郭沫若 《北伐途次》六:“店主人另外开了一桌饭出去招呼两位轿夫的时候,那两位胆怯的夫子已经逃得来没有踪影了。”词语解释:夫人 拼音:fū rén
(1).诸侯之妻。《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 孔颖达 疏:“邦君之妻者,诸侯之夫人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魏王 遗 荆王 美人, 荆王 甚悦之,夫人 郑袖 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於王。”
(2). 汉 代亦称列侯之妻。《汉书·文帝纪》:“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徵捕。”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列侯之妻称夫人。”
(3).帝王的妾。《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嬪,有妻,有妾。”《南史·后妃传序》:“ 晋武帝 采 汉 魏 之制,置贵嬪、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
(4).古代命妇的封号。 王莽 封 崔篆 母 师氏 为 义成夫人 ,为命妇有“夫人”封号之始。至 唐 代,文武官一品及国公的母或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 宋 代执政以上官员之妻封夫人。 明 代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 清 代并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
(5).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史记·刺客列传》:“市行者诸众人皆曰:‘……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适会女子击绵於 瀨水 之上,筥中有饭, 子胥 遇之,谓曰:‘夫人,可得一餐乎?’”
(6).对自己及他人妻子的尊称。 巴金 《灭亡》第七章:“他底身边坐着他底新婚夫人 郑燕华 。” 茅盾 《子夜》三:“我看见他出去。 吴夫人 。”参见“ 夫妻本是同林鸟 ”。
犹众人。《周礼·考工记序》:“ 粤 之无鎛也,非无鎛也,夫人而能为鎛也。”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引之 曰:“夫人犹众人也。”《左传·襄公八年》:“夫人愁痛,不知所庇。” 杜预 注:“夫人,犹人人也。”《淮南子·本经训》:“天下和洽,人得其愿,夫人相乐无所发貺。” 高诱 注:“夫人,众人也。”词语解释:夫君 拼音:fū jūn
(1).《文选〈九歌·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 刘良 注:“夫君谓灵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君王。《文选·潘岳〈西征赋〉》:“襃夫君之善行,废园邑以崇俭。” 李善 注:“夫君, 元帝 也。”
(2).称友人。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夫君良自勉,岁暮忽淹留。” 唐 孟浩然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诗:“衡门犹未掩,佇立望夫君。” 明 高启 《送礼部傅侍郎赴浙西按察》诗:“圣主想贤哲,夫君歘来东。”
(3).妻子称丈夫。 唐 高骈 《闺怨》诗:“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 黑山 归。” 唐 赵鸾鸾 《云鬟》诗:“侧边斜插黄金凤,妆罢夫君带笑看。” 清 孙枝蔚 《七夕杂咏》:“我是十年孀妇,当时未识夫君。”词语解释:夫妇 拼音:fū fù
(1).夫妻。《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諫公夫妇;一派细乐,引进洞房。”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陈白露 (按电铃)你们夫妇两人感情真好,这一会儿都离不开。”
(2).犹言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管子·宙合》:“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 郭沫若 等集校:“此二句独言‘夫妇’,盖谓举国百姓之男女也。君臣相得,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谐而共勉。”《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国发号出令,而夫妇尽归亲於上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唐 刘驾 《唐乐府》序:“获见明天子以德归 河 湟 地,臣得与天下夫妇復为太平人。”词语解释:夫婿 拼音:fū xù
亦作“ 夫婿 ”。 丈夫。《玉台新咏·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杜甫 《佳人》诗:“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清 刘大櫆 《吴贞女传》:“尔生不识夫壻何如人,遽欲从之如此!” 巴金 《和读者谈〈家〉》:“有人说她母亲死后,父亲舍不得花一笔嫁女费,故意让她守在家里,不给她找一位夫婿。”词语解释:夫妻 拼音:fū qī
丈夫和妻子。《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汉书·灌夫传》:“於是 夫 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 魏其 , 魏其 夫妻治具,至今未敢尝食。’”《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妇女曾见过 秋芳 的,便道:‘这般一对夫妻,真个郎才女貌!’”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魏小姐 :现在的夫妻,稍为做出点爱情,人家就觉得特别,不能放心。”词语解释:夫差 拼音:fū chāi
(?-前473)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乘胜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又开凿邗沟,以图北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后来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词语解释:夫家 拼音:fū jiā
(1).犹言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周礼·地官·载师》:“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孙诒让 正义:“ 江永 云:‘诸经凡言夫家者,犹云男女。无妻者为夫,有妻者为家。’案此夫家之义,当从 江 为正。《小司徒》注云:‘夫家犹男女也。’全经言夫家者甚多,其义并同。”《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丁夫工技,止宜先及游手,古者所谓夫家之征是也。”
(2).丈夫的家,婆家。《汉书·刘向传》:“妇人内夫家,外父母家,此亦非皇太后之福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女化男》:“﹝女﹞乃以聘礼还之夫家,听其别娶。” 鲁迅 《彷徨·祝福》:“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象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词语解释:夫不 拼音:fū bù
鸟名。即布谷鸟。《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 毛 传:“鵻,夫不也。” 宋 吕南公 《熙宁六年再至邓氏北轩感而书壁》诗:“言如鸚鵡今徒尔,宿似夫不亦得哉。”参阅《尔雅·释鸟》 郝懿行 义疏。词语解释:夫容 拼音:fū róng
芙蓉。荷花的别名。《汉书·扬雄传上》:“衿芰茄之緑衣兮,被夫容之朱裳。”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明宵圆景未便亏,落尽夫容江色净。”词语解释:夫力 拼音:fū lì
犹劳力。《宋书·孝义传·王彭》:“乡里并哀之,乃各出夫力助作塼。” 宋 叶适 《宋武翼郎新制造御前军器所监造官邵君墓志铭》:“州县将有土木之事,或佣借夫力,上司抛买,提刑司所谓五分头子,皆於此乎取。”
脚夫。《花城》1981年第1期:“搬到这天桥边来,因为这儿只伶仃一间,那伕力恐照不住生活,便不跟到这儿来。”词语解释:夫子墙 拼音:fū zǐ qiáng
《论语·子张》:“ 子贡 曰:‘……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本为 子贡 形容 孔子 学问道德之高,后以“夫子墙”比喻人之才德高不可攀。 唐 柳宗元 《献弘农公五十韵》:“独弃傖人国,难窥夫子墙。”词语解释:夫须 拼音:fū xū
即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硬而扁平,叶呈带状,夏季抽穗开花。自生于原野沼泽之地。茎叶可编织蓑苙等。《尔雅·释草》:“臺,夫须。”《诗·小雅·都人士》“臺笠緇撮” 汉 郑玄 笺:“臺,夫须也。都人之士,以臺皮为笠,緇布为冠。”《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 三国 吴 陆玑 疏:“旧説夫须,莎草也,可为蓑笠。”词语解释:夫人城 拼音:fū rén chéng
(1).故址在 湖北 襄阳 西北。 东晋 太元 初, 前秦 苻丕 围攻 襄阳城 ,守将 朱序 之母 韩氏 闻 秦 兵将至,自登城巡行,至西北角,以为不固,遂率百馀婢及城中女丁筑斜城于其内。及 秦 兵来攻,西北角果溃。 晋 兵移守新城, 苻丕 乃还。 襄阳 人民为纪念她的功劳,遂称此新城为 夫人城 。见《晋书·朱序传》。
(2).指 范夫人城 。《汉书·匈奴传上》:“ 汉 军乘胜追北,至 范夫人城 。”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本 汉 将筑此城。将亡,其妻率餘众完保之,因以为名也。” 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一统志》: 赵信城 、 范夫人城 并在 喀尔喀 界内。” 北周 庾信 《昭君辞》:“歛眉 光禄塞 ,还望 夫人城 。”词语解释:夫离 拼音:fū lí
见“ 夫蘺 ”。
词语解释:夫蓠 拼音:fū lí
亦作“ 夫离 ”。 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开黄褐色小花。生于沼泽浅水之处,秋日采其茎以织席,故俗名席子草。《汉书·东方朔传》“莞蒲为席” 唐 颜师古 注:“莞,夫离也,今谓之葱蒲。”词语解释:夫公
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词语解释:夫夫 拼音:fú fū
人人。 汉 蔡邕 《释诲》:“夫夫有逸群之才,人人有优赡之智,童子不问疑於老成,瞳矇不稽谋些先生。”
犹言这个男子。《礼记·檀弓上》:“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於礼者。’” 郑玄 注:“夫夫,犹言此丈夫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陵女子》:“ 沂水 居民 赵 某,以故自城中归,见女子白衣哭路侧,甚哀。睨之,美。悦之,凝注不去,女垂涕曰:‘夫夫也,路不行而顾我!’”词语解释:夫诸 拼音:fū zhū
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 萯山 之首,曰 敖岸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词语解释:夫调 拼音:fū diào
一种按丁口征收织物的赋税。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免夫者,谓 燕山 之役,天下应出夫调,今但令出免夫钱而已。”词语解释:夫头 拼音:fū tóu
夫役的头目。《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从来洗手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词语解释:夫主 拼音:fū zhǔ
丈夫。旧以丈夫为家主,故称。《后汉书·列女传·班昭》:“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夫主入来无喜色,亲罗未看见慇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老身姓 郑 ,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国。”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四:“自然娶个后婚儿寡妇,不十分体面,可是娶外国寡妇,或者不至于犯七煞,尅夫主!”词语解释:夫直 拼音:fū zhí
佣工的报酬。《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词语解释:夫屋 拼音:fū wū
谓古代井田制,百亩为“夫”,三夫为“屋”。一屋三夫互相担保,以缴纳赋税。《周礼·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乡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攷夫屋。” 郑玄 注:“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出地贡者三三相任。” 贾公彦 疏:“一井之内九夫,三夫为屋,是一屋三夫,自相保任,故云‘三三相任’。据井而言也。”词语解释:夫马 拼音:fū mǎ
役夫与车马等。 清 代官员阵亡及在任在差病故者,均给夫马费,专供其雇夫役和车马之用。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且喜银子俱已上鞘,夫马俱已点齐。”《清会典·兵部·邮政》:“奉差官夫马舟车廩给及僕从口粮,均以品秩定差等。”词语解释:夫役 拼音:fū yì
被调发服劳役或受雇而供役使的人。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应缘军务所须,并不得干扰百姓。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优给价钱。”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北宋 的夫役是自耕农、佃农等广大农民负担的无偿的劳役。” 叶圣陶 《城中》:“他只挟着一个皮书包,不需要夫役帮助,也不象其他旅客那么慌忙。”
夫役,旧指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役使的人。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打倒帝国主义”的古典》:“ 广州市 上用黄土铺道恭迎 香港 总督 金文泰 的时候,特派三百名伕役洗刷墙壁上的‘打倒帝国主义’。”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这些奴隶在平时便做农;在有土木工事的时候便供徭役,在征战的时候,便不免要当兵或者是伕役了。”词语解释:夫子庙 拼音:fū zǐ miào
即 孔庙 。系奉祀 孔子 的庙宇, 明 清 时称文庙。 宋 欧阳修 有《襄州穀城县夫子庙记》。今 南京 夫子庙 始建于 宋 景祐 元年(公元1034年), 清 重建,其址在 江苏省 南京市 城南 秦淮河 北岸。旧为游览之地,解放后辟为人民游乐场。词语解释:夫田 拼音:fū tián
(1).古代有计口受田制度。一夫所受之田,谓之夫田。《后汉书·仲长统传》:“限夫田以断并兼,定五刑以救死亡。”
(2).指计口受田制度。 清 曹寅 《东皋草堂记》:“国家奠畿辅之重,鉴前 明 府卫之弊,因 盛京 夫田之制,得寓兵於农之法。”词语解释:夫粟 拼音:fū sù
一夫所纳之粟。《管子·乘马》:“不可使而为工,则视货离之实,而出夫粟。”词语解释:夫税 拼音:fū shuì
一夫受田百亩所出之租税。《周礼·地官·载师》“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汉 郑玄 注:“夫税者,百畮之税。”词语解释:夫子自道 拼音:fū zǐ zì dào
《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 曰:‘夫子自道也。’”指本意说别人而事实上却正说着了自己。 郭沫若 《创造十年》四:“我虽然不曾自比过 歌德 ,但我委实自比过 屈原 。就在那一年所做的《湘累》,实际上就是‘夫子自道’。”词语解释:夫娘 拼音:fū niáng
(1).夫人娘子。 唐 法琳 《辩正论·十代奉佛上》:“右 宋 世诸王,并怀文藻……阁内夫娘,并令修戒;麾下将士,咸使诵经。”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古书中如士大夫省之为士夫,夫人娘子省之为夫娘。”
(2).苗族称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妇女曰娘》:“ 苗 人谓妻曰夫娘。”词语解释:夫子兵 拼音:fū zǐ bīng
运输兵的俗称。 丘立德 《工兵始祖》:“饭后, 姜副官 说,我们被编为伕子兵,专挑炸药。”词语解释:夫妻无隔夜之仇 拼音:fū qī wú gé yè zhī chóu
见“ 夫妻无隔宿之仇 ”。
词语解释:夫妻无隔宿之仇 拼音: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
谓夫妻之间的争吵易于和解。《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老爷,你又説错了。‘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亦作“ 夫妻无隔夜之仇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一:“夫妻无隔夜之仇,你回去,小小意意,陪个不是,就会好的。”词语解释:夫妻船 拼音:fū qī chuán
一种小渔船,因船户全家生活其上,故称。 柳杞 《夫妻船》:“在 南海 、 福建 沿海一带海面上,漂游着许许多多‘夫妻船’。长不足两丈,宽不过七尺,只有一条桅杆的小渔船。船上装着锅灶、淡水罐、柴米油盐和全套的生产生活用具,住着一家人的这种小船,人们叫它是‘夫妻船’。”词语解释:夫妻无隔宿之仇 拼音: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
谓夫妻之间的争吵易于和解。《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老爷,你又説错了。‘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亦作“ 夫妻无隔夜之仇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一:“夫妻无隔夜之仇,你回去,小小意意,陪个不是,就会好的。”词语解释:夫妻店 拼音:fū qī diàn
指由夫妻两人经营、一般不雇用店员的小商店。词语解释:夫匠 拼音:fū jiàng
服役的工匠。《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乙亥, 金 主猎於近郊,復命诸路夫匠造军器於 燕京 ,尚书右丞 李通 董之。”词语解释:夫南 拼音:fū nán
即 扶南 , 中南半岛 古国。位今 柬埔寨 。词语解释:夫党 拼音:fū dǎng
夫之亲族。《礼记·杂记下》:“姑姊妹,其夫死,而夫党无兄弟,使夫之族人主丧。” 唐 柳宗元 《亡妻弘农杨氏志》:“敦睦夫党,致肃雍之美。”词语解释:夫唱妇随 拼音:fū chàng fù suí
(1).语本《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 倡 ”。谓妻子唯夫命是从,处处顺从丈夫。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秀才,你怎生这般説,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 明 高明 《琵琶记·散发归林》:“女生向外从来语,况已做人妻,夫唱妇随,不须疑虑。”《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 逸云 向 德夫人 耳边説了个‘夫唱妇随’四个字。”
(2).比喻夫妇相处和睦融洽。《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再生缘》第十九回:“夫唱妇随真快乐, 梅小姐 ,又能竭力敬姑嫜。”词语解释:夫妻本是同林鸟 拼音:fū qī běn shì tóng lín niǎo
《法苑珠林》卷六五: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復如是。”后以“夫妻本是同林鸟”比喻夫妻离合轻易。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二折:“嗨,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夫人,我也只保得自己性命,保不得你了。”《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若论到夫妇,虽説是红线缠腰,赤绳繫足,到底是剜肉粘肤,可离可合。常言又説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醒世姻缘传》引起:“正是:正妻本是同林鸟,心变翻为异国人。”词语解释:夫人裙带 拼音:fū rén qún dài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 蔡卞 之妻 王夫人 ,颇知书,能诗词。 蔡 每有国事,先谋之於牀笫,然后宣之於庙堂…… 蔡 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按, 蔡卞 妻乃 王安石 之女,故讥其因妻之关系而得官。后俗称因妻之关系而得的官职为“裙带官”。词语解释:夫倡妇随 拼音:fū chàng fù suí
见“ 夫唱妇随 ”。
词语解释:夫唱妇随 拼音:fū chàng fù suí
(1).语本《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 倡 ”。谓妻子唯夫命是从,处处顺从丈夫。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秀才,你怎生这般説,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 明 高明 《琵琶记·散发归林》:“女生向外从来语,况已做人妻,夫唱妇随,不须疑虑。”《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 逸云 向 德夫人 耳边説了个‘夫唱妇随’四个字。”
(2).比喻夫妇相处和睦融洽。《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再生缘》第十九回:“夫唱妇随真快乐, 梅小姐 ,又能竭力敬姑嫜。”词语解释:夫余 拼音:fū yú
(1).古国名。 汉 代 夫馀族 所建。在今东北地区。《后汉书·东夷传·夫馀》:“ 夫餘国 ,在 玄菟 北千里。南与 高句丽 ,东与 挹娄 ,西与 鲜卑 接。”《晋书·四夷传·夫馀国》:“﹝ 夫餘国 ﹞地方二千里,户八万,有城邑宫室,地宜五穀。其人强勇,会同揖让之仪有似中国…… 武帝 时,频来朝贡,至 太康 六年,为 慕容廆 所袭破,其王 依虑 自杀。” 清 黄遵宪 《用写经斋体送叶损轩之申江》诗:“ 夫餘 立国今何似?为我探询海外髯。”
(2).复姓。词语解释:夫牌 拼音:fū pái
饲马之夫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侵尅工料、夫牌饲秣,又减茭芻,以故两驛额马一百二十匹,仅剩残疲十八骑。”词语解释:夫男 拼音:fū nán
男人,丈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因有豪家出告示,禁止游客閒人,就是豪家妻女在内,夫男也别嫌疑,恐怕罪过,不敢轻来打搅。”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九章:“或女子终身受夫男之养而忽弃之,则於报礼不公。”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五回:“不知缺漏多多少,总一句女子生为牛马般,受苦受囚还受气,一生荣辱靠夫男。”词语解释:夫皂 拼音:fū zào
差役。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二》:“近日士大夫家居,皆与府县讨夫皁,虽屡经禁革,终不能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到任示票》:“凡舖兵吹手伞扇夫皁,并执事各役,悉照旧规,俱在于某处伺候。”词语解释:夫己氏 拼音:fú jǐ shì
犹言某人,不欲明指其人时之称。《左传·文公十四年》:“ 齐 公子 元 不顺 懿公 之为政也,终不曰公,曰夫己氏。” 杜预 注:“犹言某甲。” 清 钱谦益 《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言直,其指平,夫己氏抵谰放恣,亦口噤无以答。”词语解释:夫栘 拼音:fū yí
木名,即唐棣。《尔雅·释木》“唐棣,栘” 晋 郭璞 注:“似白杨, 江 东呼夫栘。”词语解释:夫桡 拼音:fū ráo
见“ 夫襓 ”。
词语解释:夫襓 拼音:fū ráo
亦作“ 夫橈 ”。 剑衣。《礼记·少仪》:“剑则啟櫝,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 郑玄 注:“夫襓,剑衣也,加剑於衣上。夫或为烦,皆发声。”襓,一本作“ 橈 ”。词语解释:夫襓 拼音:fū ráo
亦作“ 夫橈 ”。 剑衣。《礼记·少仪》:“剑则啟櫝,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 郑玄 注:“夫襓,剑衣也,加剑於衣上。夫或为烦,皆发声。”襓,一本作“ 橈 ”。词语解释:夫蓠 拼音:fū lí
亦作“ 夫离 ”。 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开黄褐色小花。生于沼泽浅水之处,秋日采其茎以织席,故俗名席子草。《汉书·东方朔传》“莞蒲为席” 唐 颜师古 注:“莞,夫离也,今谓之葱蒲。”词语解释:夫甘都卢 拼音:fū gān dōu lú
古国名。其地或以为在今 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游 卑谬 附近。见《汉书·地理志下》。《汉书·西域传赞》及 张衡 《西京赋》省译作“ 都卢 ”。 唐 代称为 骠国 。词语解释:夫课 拼音:fū kè
犹功课。指每日的工程进度。《宋书·自序》:“时营创城府,功课严促, 亮 又陈之曰:‘经始城宇,莫非造创,基筑既广,夫课又严,不计其劳,苟务其速,以岁月之事,求不日之成。’”词语解释:夫遂 拼音:fū suì
古人用于日下取火的凹形铜镜。古人置镜于日下,则光聚于弧心,久而温度升高,承之以艾,则火生。因其取火于阳光,故亦名阳燧。《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 郑玄 注:“夫遂,阳遂也。” 贾公彦 疏:“取火於日,故名阳遂,取火於木为木遂者也。”参见“ 阳燧 ”。
词语解释:阳燧 拼音:yáng suì
见“ 阳遂 ”。词语解释:夫布 拼音:fū bù
古代赋税的一种。指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代替力役的人口税。《周礼·地官·闾师》:“凡无职者出夫布。” 贾公彦 疏:“出夫布者,亦使出一夫口税之泉也。”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夫布……与今时丁钱相似。”词语解释:夫室 拼音:fū shì
指丈夫。 汉 刘向 《列女传·宋鲍女宗》:“贞顺,妇人之至行也。岂以专夫室之爱为善哉!若其以淫意为心而扼夫室之好,吾未知其善也。”词语解释:夫权 拼音:fū quán
旧时在家庭生活中丈夫对妻子的统治和支配权力。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 中国 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许地山 《春桃》:“ 李茂 的夫权意识被激动了。”词语解释:夫徒 拼音:fū tú
旧时称 秦 汉 时刑徒中服劳役的人。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四:“所以一些的农民、伕徒、亡人、奴产子,终竟把 秦 朝的大兵大将克服了。”词语解释:夫荣妻贵 拼音:fū róng qī guì
(1).《仪礼·丧服》:“夫尊於朝,妻贵於室矣。”古代妇女无爵,嫁而从夫,故云。后以“夫荣妻贵”指丈夫荣显,则妻子随之尊贵。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我如今家道兴隆,门安户泰,夫荣妻贵。”《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话説 满生 夫荣妻贵,暮乐朝欢。”《恨海》第六回:“説不得夫荣妻贵,我倒仗了他的福了。”亦作“ 夫贵妻荣 ”。 唐 唐正辞 《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2).《仪礼·丧服》:“夫尊於朝,妻贵於室矣。”古代妇女无爵,嫁而从夫,故云。后以“夫荣妻贵”指丈夫荣显,则妻子随之尊贵。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我如今家道兴隆,门安户泰,夫荣妻贵。”《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话説 满生 夫荣妻贵,暮乐朝欢。”《恨海》第六回:“説不得夫荣妻贵,我倒仗了他的福了。”亦作“ 夫贵妻荣 ”。 唐 唐正辞 《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词语解释:夫脚 拼音:fū jiǎo
夫役。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赵昌言》:“或言每岁开塞,不独夫脚利之,即官吏亦利之,此又非愚所敢知也。”词语解释:夫负妻戴 拼音:fū fù qī dài
相传 春秋 时, 楚 狂 接舆 躬耕而食。 楚王 使人聘之,请为治 淮南 。 接舆 笑而不应。其妻以为君命不从非忠,从之又违义。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故以“夫负妻戴”谓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庄子·让王》:“於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於海。” 清 钱谦益 《效坡公上巳作》诗:“夫负妻戴良可师,鷺侣鸥盟终不改。”词语解释:夫贵妻荣 拼音:fū guì qī róng
见“ 夫荣妻贵 ”。
词语解释:夫荣妻贵 拼音:fū róng qī guì
(1).《仪礼·丧服》:“夫尊於朝,妻贵於室矣。”古代妇女无爵,嫁而从夫,故云。后以“夫荣妻贵”指丈夫荣显,则妻子随之尊贵。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我如今家道兴隆,门安户泰,夫荣妻贵。”《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话説 满生 夫荣妻贵,暮乐朝欢。”《恨海》第六回:“説不得夫荣妻贵,我倒仗了他的福了。”亦作“ 夫贵妻荣 ”。 唐 唐正辞 《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2).《仪礼·丧服》:“夫尊於朝,妻贵於室矣。”古代妇女无爵,嫁而从夫,故云。后以“夫荣妻贵”指丈夫荣显,则妻子随之尊贵。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我如今家道兴隆,门安户泰,夫荣妻贵。”《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古来才子佳人,往往私谐欢好,后来夫荣妻贵,反成美谈。”《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话説 满生 夫荣妻贵,暮乐朝欢。”《恨海》第六回:“説不得夫荣妻贵,我倒仗了他的福了。”亦作“ 夫贵妻荣 ”。 唐 唐正辞 《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