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堂奥 拼音:táng ào
(1).厅堂和内室。奥,室的西南隅。 宋 洪迈 《夷坚丙志·九圣奇鬼》:“明夜十六人復集,自设供张,变堂奥为广庭。”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也。” 叶圣陶 《穷愁》:“ 阿松 随入,履一重堂奥,即闻呼卢喝雉之声出后屋。”
(2).深处。喻指朝廷、禁中。 唐 元稹 《崔元略等加阶》:“光我侍从之臣,且优致政之老,詔贤詔德,於是乎在,堂奥益近,尔其敬之。”
(3).深处。喻指内地,腹地。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二表》:“隄防修,则泛滥自息;藩篱固,则堂奥可寧。”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如此则人知谨海岸之守,不敢幸贼空过以覬免,门户常扃,堂奥自安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其外户为 都匀 八寨,内户为 丹江 、 清江 ,门户不闢,则堂奥未可图也。”
(4).深处。喻深奥的义理;深远的意境。 晋 枣腆 《答石崇》诗:“窃覩堂奥,钦蹈明规。” 宋 苏轼 《上虢州太守启》:“伏惟御府某官,学造渊源,道升堂奥。” 清 赵翼 《题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新诗十二卷,精心躪堂奥。”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九篇:“其所自造,如《秋风辞》、《悼李夫人赋》等,亦入文家堂奥。”词语解释:玄奥 拼音:xuán ào
(1).玄秘深奥。《后汉书·方术传序》:“而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法苑珠林》卷三四:“出言成章,无所改删,辞喻婉约,莫非玄奥。”《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八卦幽微通鬼窍,六爻玄奥究天庭。”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这并不怎样玄奥,生活怎么会是玄奥的呢?”
(2).指玄虚深奥的义理。 唐 白行简 《夫子鼓琴得其人》诗:“ 宣父 穷玄奥, 师襄 授素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余闻 普陀 法门,以唱咏为小悟门,其中必有玄奥,与余所悟四字无迥异者,然求之二十年, 吴 、 楚 、 燕 、 齐 之僧,无能言其学者,抑又何也?”词语解释:淇奥 拼音:qí ào
亦作“ 淇澳 ”。
(1). 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奥,隈也。” 晋 左思 《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 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 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 奥 亦水名。’ 刘昭 《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 。”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 , 卫侯 享之。 北宫文子 赋《淇奥》。” 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 ,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 莱公 ,万古看诗想《淇澳》。”词语解释:秘奥 拼音:mì ào
犹奥秘。隐密;秘密深奥。《释名·释宫室》:“室中西南隅曰奥,不见户明,所在祕奥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上》:“﹝ 王允 ﹞请曰:‘ 立 学深厚,此圣人祕奥,行之无损。’”《文选·潘岳〈闲居赋〉》:“闚天文之祕奥,究人事之终始。” 李善 注:“祕奥,字书曰:祕,密也;《广雅》曰:奥,藏也。”词语解释:深奥 拼音:shēn ào
(1).幽深隐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只有极深奥的所在一间小房, 广明 手自锁闭出入,等闲也不开进去。”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其山巖谷深奥,日月如竇中仰视,故名之曰‘松竇’。”
(2).高深不易理解。《孔丛子·居卫》:“ 子思 曰:‘《书》之意兼复深奥,训詁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朱子语类》卷七一:“此亦不是甚深奥事,但 伊川 当时解不曾分明道与人,故令人做一件大事看。” 巴金 《谈〈灭亡〉》:“作者引用的许多深奥的哲学著作我全没有读过。”
(3).犹深凹。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师长闪动着他那深奥的布满红丝的眼睛望着 周仆 。”词语解释:隐奥 拼音:yǐn ào
隐晦深奥。《旧五代史·晋书·史匡翰传》:“躬自执卷受业焉,时发难问,穷於隐奥。” 清 朱克敬 《暝庵杂识》卷一:“逾年,则闻书声琅琅,至夜不息,书语隐奥不可解。”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书名僻愚,义旨隐奥。”词语解释:阃奥 拼音:kǔn ào
(1).深邃的内室。 唐 柳宗元 《石涧记》:“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閫奥。”
(2).指地域的中心。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宋 都中 豫 ,澶漫九州,閫奥中夏,水陆都会也。”
(3).比喻学问或事理的精微深奥所在。《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 黄 老 ,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閫奥。”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閫奥。” 清 王韬 《洋务在用其所长》:“苟能师各国之所长,兼收并蓄,悉心致志,务在探其閫奥,而勿徒袭其皮毛,安见其遽出西人下哉!” 郭沫若 《〈管子集校〉叙录》:“ 宋 代言《管子》者以 张嵲 《读管子》一文最见功力,其文虽不足四百字,而训诂精确,洞见阃奥。”
(4).内宫。 宋 叶适 《祭林大卿淑人文》:“蚤与大农,久参内署,遂亲閫奥,且接话语。”词语解释:渊奥 拼音:yuān ào
深奥。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甄《坟》《索》之渊奥,该前言以穷理者,儒人也。” 宋 陈师道 《代与运使吕少卿贺正书》:“恭惟运使少卿识贯精微,学穷渊奥。” 清 方东树 《昭昧詹言》卷一:“古人文字渊奥,非精思冥会,不能遽通。”词语解释:清奥 拼音:qīng ào
清深。 宋 苏轼 《东湖》诗:“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词语解释:幽奥 拼音:yōu ào
深远;深奥。《后汉书·冯衍传下》:“览天地之幽奥兮,统万物之维纲。” 李贤 注:“幽奥,深邃也。” 明 袁宗道 《送刘都谏谪辽阳》诗:“舟行穷幽奥,目境转奇邃。”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其言语则晓畅,无艰涩之联语;其意义则明白,无幽奥之隐语。”词语解释:蕴奥 拼音:yùn ào
(1).精深。 清 颜邦城 《三刻黄门家训小引》:“词旨深远,义理藴奥,必文人学士,日亲师友之讲论,始能通之。”
(2).精深的涵义。《宋史·理宗纪一》:“朕观 朱熹 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圣贤藴奥,有补治道。” 明 方孝孺 《题〈观鹅图〉》:“阴阳鬼神之藴奥,心之所得,写之於书。其所取者,岂特一端哉。”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三节:“﹝法相宗﹞深究《瑜伽》、《唯识》、《声明》、《因明》等之藴奥,在五 印度 中,号称辩才第一。”词语解释:道奥 拼音:dào ào
(1).学问、学识之深奥处。《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 远隗 ﹞问曰:‘ 南郡君 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輒以货财为损,何邪?’”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 周公 上圣而日读百篇, 仲尼 天纵而韦编三絶……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宋 米芾 《答刘巨济》诗:“邇来白首进道奥,学者信有髓与皮。”
(2).道家学说深微之处。《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德量绩谋,有 伊 、 吕 、 管 、 晏 之任;阐弘道奥,同 史苏 、 京房 之伦。”《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杜京产 ﹞学遍玄、儒,博通史、子,流连文艺,沉吟道奥。 泰始 之朝,掛冠辞世,遁捨家业,隐于太平。” 宋 晁补之 《求志赋》:“时翱翔於道奥兮,歷年岁以为娱。”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二》:“ 杜京产 ,洁浄谦虚,通和敏达,博通子史,沉吟道奥。”词语解释:古奥 拼音:gǔ ào
古而深奥,不易理解。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晁无咎 谓《大招》古奥,疑 原 作。”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虽语极古奥,倘潜心读之,皆文从字顺,旨趣瞭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然文句古奥,字画浑朴,断非后人所依托。”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 扬雄 ,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词语解释:雅奥 拼音:yǎ ào
典雅深奥。 唐 杨炯 《〈王勃集〉序》:“甄正乐府,取其雅奥为三百篇以续《诗》。” 明 宋濂 《〈丹崖集〉序》:“人以艰深文浅近者示之,则曰,是诚古文哉,何其雅奥而不羣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中》:“ 秦 汉 石刻,款识奇古,文字雅奥,为后世所不可得者哉!”词语解释:圣奥 拼音:shèng ào
圣人经典的精深含义。 宋 范仲淹 《举张问孙复状》:“﹝ 孙復 ﹞素负词业经术,今退隐 泰山 ,著书不仕,心通圣奥,跡在穷谷。”词语解释:穾奥 拼音:yào ào
亦作“窔奥”。
(1).室中东南和西南二隅。喻幽深处。《淮南子·道应训》:“阴阳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汉书·叙传上》:“若宾之言,斯所谓见势利之华,闇道德之实,守穾奥之荧烛,未卬天庭而覩白日也。”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尔雅》:东南隅谓之穾,西南隅谓之奥。’穾、奥,室中之二隅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盖 永绥 处生 苗 窔奥,北 保靖 、西 松桃 ,南 镇筸 ,东 乾州 。”
(2).喻深邃、高深的境界。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仇兆鳌 注:“穾奥,深邃之意。” 明 李东阳 《萧芝庵墓志铭》:“晚好医书,得其穾奥。”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昔贤縑素遗,穷辨极窔奥。”词语解释:精奥 拼音:jīng ào
精微奥妙。《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刘裕 ﹞问 续之 《礼记》‘慠不可长’、‘与我九龄’、‘射於矍圃’三义,辨析精奥,称为该通。” 清 袁枚 《新齐谐·贾士芳》:“汝未读书,何得剖析《易》理如此精奥?”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其理之精奥伟大者其名高,其事之切实益人者其实厚。”词语解释:神奥 拼音:shén ào
谓神秘深奥,不易窥见。 晋 曹摅 《思友人》诗:“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 京房 洞幽赞,神奥咸发挥。”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七章:“ 淑良 又细看了一阵那神奥的草棚院。啊! 梁 家一家人的她脑里,现在变得更具体了一点。”词语解释:冥奥 拼音:míng ào
幽深。《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 李善 注:“冥奥者,冥冥深奥也。” 唐无可 《寄题庐山二林寺》诗:“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 明 徐渭 《〈蒋扶沟公诗〉序》:“玄室冥奥,未睹宫墙。”词语解释:妙奥 拼音:miào ào
奥妙。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至於佛书之妙奥,僧当为予言。”词语解释:媚奥 拼音:mèi ào
语出《论语·八佾》:“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奥,内也,以喻近臣也。灶,以喻执政也。”后用以喻阿附权贵。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二年四月》:“尚虑进用之人,才可胜德,心则媚奥,潜效偏私,浸成离间,将见分朋植党,互相倾摇。”词语解释:旷奥 拼音:kuàng ào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鬱,廖廓悠长,则於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迴合,则於奥宜。”后以“旷奥”形容名山胜迹的开阔和幽深。 清 恽敬 《游庐山后记》:“自 白鹿洞 西至 栗里 ,皆在 庐山 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词语解释:雄奥 拼音:xióng ào
雄奇精妙。 明 胡应麟 《诗薮·杂合》:“至 淮南 《招隐》,叠用奇字,气象雄奥,风骨稜嶒,拟骚之作,古今莫迨。”词语解释:阴奥 拼音:yīn ào
幽深。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词语解释:龙奥 拼音:lóng ào
停泊龙船的船坞。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金明池 ,始 太宗 以存武备,且为国朝一盛观也,其龙舟甚大……先是,池北创大屋深沟以贮龙舟,俗号‘龙奥’者。”词语解释:穷奥 拼音:qióng ào
(1).极深之处。《文选·张协〈七命〉》:“絶景乎大荒之遐阻,吞响乎幽山之穷奥。” 李周翰 注:“穷,极;奥,深也。”
(2).深奥之理。 唐 王武陵 《宿慧山寺》诗序:“立言妙论,以极穷奥。”词语解释:常奥 拼音:cháng ào
亦作“ 常燠 ”。 长期燠热。《尚书大传》卷三:“厥罚常奥。”《宋书·五行志三》:“夫政刑舒缓,则有常燠赤祥之妖。”词语解释:远奥 拼音:yuǎn ào
深远玄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远奥者,馥采典文,经理玄宗者也。”词语解释:山奥 拼音:shān ào
山坳近水之地。 清 黄宗羲 《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乙酉以后,未尝一度 钱塘 ,山奥江邨,枯槁憔悴;呼天抢地,竟陨其身。”词语解释:房奥 拼音:fáng ào
房室之深处。引申为奥妙。 汉 蔡邕 《太傅胡公碑》:“涉观宪法,契阔文学,睹 皋陶 之闈閫,探 孔子 之房奥。”词语解释:明奥 拼音:míng ào
敞亮而深广。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下平上穹,明奥幽爽,无逼仄昏暗之状病。”词语解释:灵奥 拼音:líng ào
(1).神奇奥妙。 南朝 梁武帝 《游仙》诗:“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祕。”
(2).幽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千柱层列,众竇竞启,前之崇宏雄旷,忽为窈窕灵奥。”词语解释:室奥 拼音:shì ào
见“ 室隩 ”。
词语解释:室隩 拼音:shì yù
亦作“室奥”。 泛指室内。 汉 傅干 《王命叙》:“ 世祖 之徵符,其详可闻也。其初育则灵光鉴于室隩,嘉禾滋于邑壤。”《朱子语类》卷一二一:“今人要入室奥,须先入门入庭,见路头熟,次第入中间来。”词语解释:华奥 拼音:huá ào
指显要的职位。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弱龄倦簪履,薄晚忝华奥。”词语解释:博奥 拼音:bó ào
博大精深;广博深奥。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但爱其才学博奥,以此恋恋不能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杜亮 爱 颖士 之博奥, 银鹿 佐 鲁公 以忠贞。”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文三郎夫妇》:“留书千言,文词博奥,自叙悲愤,援据古今。”词语解释:诀奥 拼音:jué ào
诀窍;奥秘。 秦似 《比大和比小》:“上面要小,就来个比小,诀奥也是:愈小愈妙。”词语解释:良奥 拼音:liáng ào
(1).善良。《礼记·礼运》“女有归” 汉 郑玄 注:“皆得良奥之家。”
(2).指善良的人。 章炳麟 《讨满洲檄》:“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淫威所播,捨奸宄而取良奥。”词语解释:闲奥 拼音:xián ào
亦作“闲奥”。 幽深。《文选·左思〈吴都赋〉》:“暨其幽遐独邃,寥廓闲奥,耳目之所不该,足趾之所不蹈。” 李周翰 注:“寥廓闲奥,宽深皃。”词语解释:质奥 拼音:zhì ào
朴实而深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余初读尤漫然,载閲之觉其词颇质奥。”词语解释:典奥 拼音:diǎn ào
(1).深奥的典籍。《后汉书·胡广传》:“窃见尚书僕射 胡广 ,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賾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 唐 黄滔 《唐昭宗实录》:“刑部尚书知贡举 崔凝 ,百行有常,中立无党,学窥典奥,文赡菁英。”
(2).指文义典雅深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分经以典奥为不刊,非以言笔为优劣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剑》:“今按:集中作‘劒汝而立於旁’, 茅氏 八大家本则作‘抱汝而立於旁’。‘抱’字虽明显易解,不若‘劒’字之典奥。”词语解释:阻奥 拼音:zǔ ào
(1).深奥难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及 魏 氏缀藻,则字有常检,追观 汉 作,翻成阻奥。”
(2).谓道途阻隔遥远。《新唐书·李愬传》:“ 张柴 之东,陂泽阻奥,众未尝蹈也,皆谓投不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南山 起 陇西 ,尾 商 郧 ,阻奥千餘里,据 川 、 陕 、 湖 之腹。”词语解释:九奥 拼音:jiǔ ào
同“ 九隩 ”。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才雄九奥,德钟三懿。”词语解释:邃奥 拼音:suì ào
犹深远。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道存邃奥,无示四隅。”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第四节:“以故当时学者,著想非不邃奥,论事非不宏廓,但其周到精微,则远不逮 希 ( 希腊 ) 印 ( 印度 )二王。”词语解释:隅奥 拼音:yú ào
(1).屋之内室。《宋书·颜延之传》:“隅奥有灶, 齐侯 蔑寒,犬马有秩, 管 燕 轻饥。”
(2).比喻艰深的义理。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而其门下 慧光 ,《地论》元匠,亦于《华严》研究最有关係之人也。《华严传》谓 光 听《华严》,妙尽隅奥。”词语解释:险奥 拼音:xiǎn ào
(1).深险之区。《南齐书·州郡志上》:“ 芜湖 , 浦水 南入,亦为险奥。”
(2).奇特深奥。词语解释:升堂睹奥
比喻学有所成,并观察到深奥之处词语解释:仙机玄奥
深奥不可知晓词语解释:鸨奥 拼音:bǎo ào
鸨鸟的脾脏与小肠。词语解释:遐奥 拼音:xiá ào
(1).荒远偏僻之地。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于时上富於春秋,圣德汪濊,奇志妙思,神鉴灵察。方将审御阴阳,增耀日月,极禎祥於遐奥,飞仁风以树惠。”
(2).深奥;幽深。 晋 陆云 《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耽精遐奥,肆志篇章。” 唐 梁肃 《游云门寺诗序》:“脱人世之羈鞅,穷林泉之遐奥。”词语解释:府奥 拼音:fǔ ào
胸中的底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司州 与 殷中军 语,嘆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 殷 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词语解释:閟奥 拼音:bì ào
隐蔽很深。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八:“从前当校长充什么主任的,这时候大都列名在学阀一览表里,他们不是潜伏在租界里閟奥的处所,便是先已到别处游历去了。”词语解释:僻奥 拼音:pì ào
奇僻古奥;生僻深奥。 明 杨慎 《杨炯称王勃》:“所谓九知者,盖用《汉书》九变,復贯知言之选之语也。其僻奥如此。”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其诗初喜僻奥,余一变而之冷淡, 泽望 亦变其文。”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誓、誥则杂以方言,使之易晓,辞不通今,若有僻奥,而大指所归,示生人之利害。”词语解释:闳奥 拼音:hóng ào
博大深奥。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雅》《颂》閎奥淳深,庄严典则。”词语解释:鉴奥 拼音:jiàn ào
亦作“鉴奥”。 明察深奥微妙的义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懌。”词语解释:钩深极奥 拼音:gōu shēn jí ào
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休 少以好学,游心典謨,既综七经,又精羣纬,鉤深极奥,穷览圣旨。”词语解释:援奥 拼音:yuán ào
奥援,内援。《新唐书·裴度传》:“始,议者谓 度 无援奥,且久外,为姦憸拫抑,虑帝未能其忠。”参见“ 奥援 ”。
词语解释:奥援 拼音:ào yuán
内援。指在内部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新唐书·李逢吉传》:“ 郑注 得幸於 王守澄 , 逢吉 遣从子 训 赂 注 ,结 守澄 为奥援,自是肆志无所惮。”《明史·徐文溥传》:“时 宸濠 奥援甚众,疏入,人咸危之。”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 张伯高 的姐丈是政府的部长,他有奥援,做个大学校长,并不是件难事。”词语解释:浑奥 拼音:hún ào
博大深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余以此书芜紊不驯,诚难据为 战国 文字;谓词气瑰特浑奥,时时有之。” 清 刘大勤 《师友诗传续录》:“ 汉 魏 乐府,高古浑奥,不可拟议。”词语解释:淳奥 拼音:chún ào
精粹深奥。 宋 司马光 《答孔司户书》:“学积於内,则文发於外;积於内也深博,则发於外也淳奥。”词语解释:宏奥 拼音:hóng ào
宏博高深。 唐 皮日休 《〈文薮〉序》:“《离骚》者,文之菁英者,伤於宏奥。”《明史·夏寅传》:“ 夏寅 ,字 正夫 , 松江 华亭 人。 正统 十三年举进士,授 南京 吏部主事。力学,为文以宏奥称。”词语解释:宧奥 拼音:yí ào
深奥不明处。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序》:“于是 康子 翻然捐弃其故,洗心藏密……发先识之復疑,窍后生之宧奥。” 康有为 《六哀诗·谭君嗣同》:“贯穿中外学,开通治教程,奇辟破宧奥,华妙启化城。”词语解释:溜奥 拼音:liū ào
犹堂奥。内室深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贝币以为货,霤奥以为宫。” 词语解释:排奥 拼音:pái ào
犹排奡。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洎夫 周 末,宗派愈多:如 苏 张 之纵横, 韩非 之排奥……皆足为后世文章之祖。”词语解释:潭奥 拼音:tán ào
深室。引申为深奥之处。 晋 郭璞 《〈尔雅〉序》:“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鈐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词语解释:湿奥 拼音:shī ào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 燠 ”。《汉书·李寻传》:“季夏举兵法,时寒气应,恐后有霜雹之灾;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词语解释:枢奥 拼音:shū ào
犹堂奥。比喻高深的境界。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啟涂及阶,遂升枢奥。”词语解释:旨奥 拼音:zhǐ ào
要旨,主旨。《陈书·江总姚察传论》:“至於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室之记, 汲郡 、 孔堂 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师,搢绅以为準的。”词语解释:曲奥 拼音:qǔ ào
曲折幽深。词语解释:时奥 拼音:shí ào
见“ 时燠 ”。
词语解释:时燠 拼音:shí yù
亦作“时奥”。 谓气候和暖。《书·洪范》:“曰晢,时燠若。” 孔 传:“君能照晢,则时煖顺之。”《穀梁传·桓公十四年》:“无冰,时燠也。”《汉书·王莽传中》:“荧惑司悊,南岳太傅典致时奥。”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厥罚常燠,燠,暑也。” 唐 韦应物 《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诗:“端居倦时燠,轻舟泛迴塘。”词语解释:洪奥 拼音:hóng ào
博大深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为等第后久方及第》:“ 黄颇 以洪奥文章,蹉跎者一十三载。”词语解释:沈奥 拼音:shěn ào
亦作“沉奥”。
(1).深邃奥妙。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 东方朔 因滑稽浮诞以匡諫,洞心於道教,使沉奥之跡,昭然显著,故曰洞冥。”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宋太史 《宋曲》,沉奥典雅,极力模倣,犹瞠乎 柳 之后。”
(2).指深奥的学理。《宋书·律历志下》:“臣少鋭愚尚,专攻数术,搜练古今,博采沉奥, 唐 篇 夏 典,莫不揆量, 周 正 汉 朔,咸加该验。”
(3).指大地。语出《文选·班固〈典引〉》:“有沉而奥。” 李善 注:“奥,浊也。言两仪始分之时,其气和同,沉而浊者为地,浮而轻者为天。”《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仰浮清之藐藐,俯沉奥之茫茫。”词语解释:朗奥 拼音:lǎng ào
高深。 南朝 齐 孔稚珪 《答竟陵王启》:“万门朗奥,亿品宣玄,言虽愿违,心不觉醉。”词语解释:简奥 拼音:jiǎn ào
简古深奥。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古文简奥,学者当於圣人分上体贴,方见得 舜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绎之精严简奥,渊乎 左氏 之法矣。”词语解释:缊奥 拼音:wēn ào
深奥,奥义。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儒家惟有 孟子 閎远微妙,緼奥难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拟圣作经》:“ 王通 作《中説》以拟《论语》之緼奥。” 元 陈澔 《〈礼记集说〉序》:“盖欲以坦明之説,使初学读之即了其义,庶几章句通而緼奥自见。”词语解释:四奥 拼音:sì ào
见“ 四隩 ”。
词语解释:四隩 拼音:sì yù
亦作“四奥”。
(1).四方的边远地区。《书·禹贡》:“九州攸同,四隩既宅。”《后汉书·蔡邕传》:“洪源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南齐书·乐志》:“澄明临四奥,精华延八乡。”
(2).引申为四方的邻国。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序》:“五方率职,四隩入贡。”
(3).四方边远地区的人。《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都輦殷而四奥来暨。” 李善 注:“四隩来暨,言四方之人皆来。”《周书·文帝纪上》:“今圣明御运,天下清夷,百寮师师,四隩来暨。”词语解释:禁奥 拼音:jìn ào
宫禁深密之处。《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太和 ﹞六年, 昭 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又闻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职家人,冒之出入,往来禁奥,交通书疏,有所探问。’”《新唐书·桓彦范传》:“上书戒帝曰……又道路籍籍,皆云胡僧 慧范 託浮屠法,诡惑后妃,出入禁奥,瀆挠朝政。”词语解释:壸奥 拼音:kǔn ào
(1).阃奥。壸谓宫巷,奥谓室隅。比喻事理的奥秘精微。《汉书·叙传上》:“皆及时君之门闈,究先圣之壼奥。”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中门谓之闈,宫中巷谓之壼。”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之三:“古先哲王之立彝训也,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旧唐书·白居易传》:“臣观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议,极文章之壼奥,尽治乱之根荄。”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廡,壼奥独辟。”
(2).壶闱,内宫。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以其罪戾之餘,一旦復使之出入壼奥之中,给事宗庙之内,此其重干神人之怒,再基祸乱之源,上下皇惑,大小切齿。”词语解释:窍奥 拼音:qiào ào
关键,要害。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至於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輒能洞其窍奥。”词语解释:秽奥 拼音:huì ào
茂密的荒草。词语解释:覃奥 拼音:qín ào
谓广蓄深藏。《隋书·经籍志四》:“是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词语解释:窾奥 拼音:kuǎn ào
谓事理精深处。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间託为举子业,以畅旧旨,无一语不中圣贤窾奥,以至六书四韵,皆辨析毫髮。”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十章:“ 斯氏 此论,可谓通物情之窾奥,洞天地之大理,言利也而进乎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