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末字词组
嫫姆阿姆叔伯姆黎山老姆斗姆姏姆  
傅姆负姆格兰姆保姆褓姆姆姆  
谌姆十二木卡姆欧姆师姆皇太姆奶姆  

词语解释:嫫姆  拼音:mó mǔ
见“ 嫫母 ”。
词语解释:嫫母  拼音:mó mǔ
亦作“ 嫫姆 ”。 传说为 黄帝 第四妃,貌甚丑。《荀子·赋》:“ 閭娵 、 子奢 莫之媒也; 嫫母 、 力父 ,是之喜也。” 杨倞 注:“ 嫫母 ,丑女, 黄帝 时人。”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嫫姆 倭傀 ,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唐 于濆 《苦辛吟》:“我愿 燕 赵 姝,化为 嫫母 姿。”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一节:“披綺罗於 嫫母 ,祇增其丑;施金鞍於駑駘,祇重其负。”
词语解释:傅姆  拼音:fù mǔ
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 唐 杜枚 《杜秋娘》诗:“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宋 司马光 《论公主宅内臣状》:“臣闻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弗纳於邪。公主生于深宫,年齿幼穉,不更傅姆之严,未知失得之理。”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女闻之,窃谓傅姆曰:‘女子託身,惟择所归。’”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必待傅姆,《阳秋》之贤 伯姬 ;言告师氏,《周南》之歌淑女。”
词语解释:谌姆  拼音:chén mǔ
见“ 諶母 ”。
词语解释:谌母  拼音:chén mǔ
亦作“ 諶姆 ”。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太平广记》卷六二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谌母》:“又 吴 市逢有三岁孩子,悲啼呼叫,倏遇 諶母 ,执母衣裾曰:‘我母何来?’” 明 屠隆 《昙花记·真君驱邪》:“奉道 明王 ,授书 諶姆 ,浄明忠孝为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却説 金陵 丹阳郡 ,地名 黄堂 ,有一女真字曰 婴 。潜通至道,忘其甲子,不知几百年岁。乡人累世见之,齿髮不衰,皆以 諶母 呼之。”
词语解释:阿姆  拼音:ā mǔ
(1).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吕宝 心怀不善,想着哥哥已故,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教浑家 杨氏 与阿姆説。 王氏 坚意不从。”甬剧《两兄弟》第三场:“ 王春香 : 春香 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
(2).通称年长的女性。 清 翟灏 《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转。 汉 呼乳母曰阿母,见《后汉书·杨震传》。今通谓之阿姆。”
(3).母亲。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 桂升 的娘,神色张惶,跄踉走来。 莲香 :(先看见,忙叫) 桂升 家阿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想起自己是一个单身汉子,一岁死了阿爸,七岁死了阿姆,自己没有一个家。”
词语解释:负姆  拼音:fù mǔ
犹保母。《新唐书·后妃传下·章敬吴太后》:“生 代宗 ,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孙体孪弱,负姆嫌陋,更取他宫儿以进。”参见“ 保母 ”。
词语解释:保母  拼音:bǎo mǔ
亦作“ 保姆 ”。
(1).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后泛称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文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李周翰 注:“傅、保,谓傅训保养者。” 晋 王献之 《保母砖志》:“ 郎耶 王献之 保母,姓 李 ,名 如意 , 广汉 人也。” 隋 贺德仁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宜简择保姆之才,鞠养於清浄之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五通》:“妾一跬步,皆以保姆从之。”
(2).现代称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端木蕻良 《蝴蝶梦》:“她想起从小就侍候她的保母。”
(3).指保育员。 徐特立 《法国小学状况》:“因为小孩之父母,要进工厂去做工,所以工厂旁边有幼稚园,保姆稍教以文章。” 丁玲 《给孩子们·幼稚园》:“这两个都是幼稚园的保姆。”
词语解释:十二木卡姆  拼音:shí èr mù kǎ mǔ
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 天山 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 吐尔地阿洪 (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词语解释:叔伯姆
妯娌
词语解释:格兰姆  拼音:gé lán mǔ
公制重量单位,今省译作“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国各团体之组织》:“本公债总额银二千万元,每元合纯金百分之七十五格兰姆。”亦省作“ 格兰 ”。 鲁迅 《集外集·说鈤》:“此三年间所取纯与不纯者,合计仅五百格兰耳。”
词语解释:欧姆  拼音:ōu mǔ
电阻单位。在直流电路中,电路电压为1伏特,电流为1安培时,电路电阻即为1欧姆。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 德国 物理学家 欧姆 (GeorgSimonOhm)而命名的。
词语解释:黎山老姆  拼音:lí shān lǎo mǔ
即 骊山老母 。道教传说中的女仙。《西游记》第七三回:“ 行者 急抬头看处,原是 黎山老姆 。”
词语解释:保姆  拼音:bǎo mǔ
见“ 保母 ”。
词语解释:保母  拼音:bǎo mǔ
亦作“ 保姆 ”。
(1).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后泛称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文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李周翰 注:“傅、保,谓傅训保养者。” 晋 王献之 《保母砖志》:“ 郎耶 王献之 保母,姓 李 ,名 如意 , 广汉 人也。” 隋 贺德仁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宜简择保姆之才,鞠养於清浄之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五通》:“妾一跬步,皆以保姆从之。”
(2).现代称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端木蕻良 《蝴蝶梦》:“她想起从小就侍候她的保母。”
(3).指保育员。 徐特立 《法国小学状况》:“因为小孩之父母,要进工厂去做工,所以工厂旁边有幼稚园,保姆稍教以文章。” 丁玲 《给孩子们·幼稚园》:“这两个都是幼稚园的保姆。”
词语解释:师姆  拼音:shī mǔ
(1).古代宫廷中掌管教导嫔妃礼仪的女官。《新唐书·礼乐志八》:“傅姆导妃,司则前引,出於母左。师姆在右,保姆在左。”
(2).指保育孩童的女子。 清 曾纪泽 《西学略记》:“耆彦师姆,谆谆復道之,不以粗浅为耻,翻以躐进为戒。”
词语解释:斗姆  拼音:dòu mǔ
亦作“ 斗姥 ”。 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为北斗众星之母,故名。 宋 元 以来崇奉渐盛,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太山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 斗姆 为北斗众星之母,斗为之魄,水为之精。” 清 袁枚 《新齐谐·道家有全骨法》:“须臾 斗姥 下降,霞佩瓔珞,严妆不可逼视。”
词语解释:褓姆  拼音:bǎo mǔ
受雇为人照管婴幼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亦为保育员的旧称。 郭沫若 《地球,我的母亲!》诗:“我羡慕的是你的孝子,那田地里的农人,他们是全人类的褓姆,你是时常地爱顾他们。”《艾青诗选·自序三》:“为了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从一九三三年开始,我改用‘艾青’这个笔名,写了《大堰河--我的褓姆》。”
词语解释:皇太姆  拼音:huáng tài mǔ
神话中的女仙名。 清 张正茂 《龟台琬琰·皇太姆》:“ 姆 居 武夷 ,游行乘白云一片。”
词语解释:姏姆  拼音:mán mǔ
亦作“ 姏母 ”。 乳媪;老年仆妇。《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于时 孝武帝 不亲万机,但与 道子 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晋书·五行志上》:“ 会稽王 道子 宠幸尼及姏母。” 清 袁枚 《新齐谐·烧狼筋》:“ 蓝 府有狼筋一条,凡家中失物,烧之则偷者手足皆颤。有女公子失金釵一隻,不知谁偷,乃齐奴婢姏姆数十人,取筋烧之。” 清 翟灏 《通俗编·妇女》:“姏婆,妇之老者;能以甘言悦人,故字从甘,其音读若钳。或谓老倡曰‘虔婆’,误。”
词语解释:姆姆  拼音:mǔ mǔ
(1).弟妻对兄妻的称呼。《水浒传》第四九回:“ 顾大嫂 笑道:‘原来却是 乐和 舅,可知尊颜和姆姆一般模样。’” 明 丘濬 《忠孝记·感天明目》:“别人家姆姆婶婶,一个要强似一个,佐(做)姆姆的,恨不得将那婶婶踏在烂泥裡。” 清 翟灏 《通俗编·称谓》:“今俗兄妇呼弟妇为婶婶,弟妇呼兄妇为姆姆。”
(2).指修女。 洪深 《劫后桃花》十八:“况且像小姐这样,(自己笑了一阵)难道真要读毕了业,去做一个传道的姆姆么?”
词语解释:奶姆  拼音:nǎi mǔ
奶妈;保姆。《红楼梦》第九回:“ 贾政 看时,是 寳玉 奶姆的儿子,名唤 李贵 的。”《红楼梦》第五回:“於是众奶姆伏侍 寳玉 卧好了,款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