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共13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老婆脚婆晚婆主人婆刁婆香婆跏婆干闼婆
娑婆汤婆老太婆来婆叔婆卖婆道婆黄脸婆
阿婆行婆纴婆家婆野婆乞婆偷婆鼙婆
黄婆太婆外婆公婆阿姑婆鞞婆亚婆三婆
蓬婆浪婆坐婆苹婆催生婆主家婆乾奶婆三姑六婆
小婆孟婆阿武婆蛇婆阳婆主婆妗婆产婆
春梦婆村婆夜叉婆虔婆质婆六婆绰板婆龟婆
婆婆阇婆奶婆贫婆陈婆婆蛮婆鬼婆婆伯婆
耆婆大老婆相婆祖婆风婆婆医婆鬼婆保山婆
优婆乾闼婆频婆占婆蓝婆踝蹄婆鸡婆梢婆

词语解释:老婆  拼音:lǎo pó
(1).年老的妇女。 唐 寒山 《诗》之三六:“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於我,今笑我无钱。”《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小鸦儿 呃了一声説:‘偏你这些老婆们,有这么些胡姑姑、假姨姨的!’”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邻近有个老婆替他请了一个神婆子,在她家下了一回神。”
(2).老年妇女的自称。 宋 陶岳 《五代史补·梁·罗隐东归》:“媪叹曰:‘秀才何自迷甚焉,且天下皆知 罗隐 ,何须一第然后为得哉!不知急取富贵,则老婆之愿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的言语,对面评度。凡百如何,老婆斟酌。”
(3).妻子的俗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夜市》:“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老婆’卖卦者。”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罗,觅些仓米养老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这老婆稳取是我的了。”《红楼梦》第七五回:“ 贾政 因説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 曹禺 《雷雨》第三幕:“她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
(4).称丫头或年老的女仆。《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老婆亲走到厨房内説道:‘姐,爹叫你哩。’”此指 西门庆 的丫头 如意儿 。《红楼梦》第三五回:“到了 怡红院 中,只见抱厦里外迴廊上,许多丫头老婆站着,便知 贾母 等都在这里。”
词语解释:娑婆  拼音:suō pó
(1).见“ 娑婆世界 ”。
(2).枝叶扶疏貌。 宋 王禹偁 《后土庙琼花》诗之二:“忽似暑天深涧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从容优游。 元 刘壎 《补史十忠诗·前左丞相江文忠公万里弟万顷》:“卷怀经济具,娑婆 洛 中社。”
词语解释:娑婆世界  拼音:suō pó shì jiè
佛教语。娑婆,梵语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 释迦牟尼 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 唐 窥基 《法华经玄赞》二:“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我则待向娑婆世界游,做莲花国里人。”亦省作“ 娑婆 ”。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於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 南朝 齐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知 天竺 者,居娑婆之正域,处淳善之嘉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庄严成世界,光彩徧娑婆。”
词语解释:阿婆  拼音:ā pó
(1).祖母。对老年妇人的敬称。《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折杨柳枝歌二》:“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南史·齐纪下·郁林王》:“帝谓 豫章王 妃 庾氏 (帝之叔祖母)曰:‘阿婆,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咸亨 以后,人皆云:‘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后果 则天 即位,至 孝和 嗣之。阿婆者, 则天 也;三叔者, 孝和 为第三也。” 元 揭傒斯 《梦两雏》诗:“雨声断道风惊屋,阿婆独抱诸孙哭。” 清 赵翼 《相逢》诗:“老去佳人思昔面,怕听人唤阿婆声。”
(2).称丈夫的母亲。《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其妻不知夫在已不?来孝养勤心,出亦当奴,入亦当婢,冬中忍寒,夏中忍热,桑蚕织络,以事阿婆,昼夜懃心,无时蹔捨。” 元 迺贤 《新乡媪》诗:“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
(3).丈夫对老年妻子的昵称。《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日晚且须归去,阿婆屋里乾嗔。”《水浒传》第四五回:“﹝妇人﹞却教 潘公 对 杨雄 説道:‘我的阿婆临死时,孩儿许下血盆经懺愿心在这 报恩寺 中,我明日和孩儿去那里证盟酬了便回。’”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浄笑介]阿公有得吃。[外]阿婆,这是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成。”
(4).自称的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薛监 ,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 逢 囅然,即遣一介语之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唐 人自称阿婆,婆,即僕字转音也。”
词语解释:黄婆  拼音:huáng pó
(1).道教炼丹的术语。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所以叫黄婆。 唐 吕岩 《七言》:“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 宋 苏轼 《与孙运勾书》:“脾能母养餘臟,故养生家谓之黄婆。”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金鼎烹铅,玉炉抽汞,媒合是黄婆,匹配在丹房。”《西游记》第二三回:“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2).即 黄道婆 。 元 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 清 高不骞 《乌泾夜寻黄母祠故址诗》:“吉贝蛮方物,今栽此地多。职方资赤子,取法自 黄婆 。” 清 钱载 《木棉叹》诗:“ 黄婆庙 , 乌泥涇 ,天晴献鸡酒,愿乞 黄婆 灵。”参阅 元 王逢 《黄道婆祠》诗。
词语解释:蓬婆  拼音:péng pó
山名。在今 四川省 茂县 西南。 唐 杜甫 《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已收 滴博 云间戍,欲夺 蓬婆 雪外城。”《旧唐书·吐蕃传上》:“﹝ 王昱 ﹞顿兵於 蓬婆岭 下,运 剑南道 资粮以守之。” 宋 陆游 《初到荣州》诗:“岂惟惯见 蓬婆 雪,直恐遂泛星河槎。”
词语解释:小婆  拼音:xiǎo pó
亦作“ 小婆子 ”。 小老婆。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何世雄 急忙夹了皮包,提着手枪,对小婆说:‘我走了。你别怕!以后派人来接你。’” 老舍 《四世同堂》六:“你看你,还象个男子汉大丈夫!多咱你的小婆子跟拉车的跑了,你大概也不敢出一声,你个活王八!”
词语解释:春梦婆  拼音:chūn mèng pó
相传 苏轼 贬官 昌化 ,遇一老妇,谓 苏轼 曰:“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里人因呼此妇为“春梦婆”。 宋 苏轼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诗之三:“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后因用为感叹变幻无定的富贵荣华的典实。 金 元好问 《出都》诗:“神仙不到秋风客,富贵空悲春梦婆。” 清 赵翼 《五十初度》诗:“而今总作浮沤看,付与人间春梦婆。”参阅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
词语解释:婆婆  拼音:pó pó
(1).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宋 楼钥 《太硕人潘氏挽词》诗自注:“ 太宗 赐 张文定 齐贤 母詔曰:‘婆婆有福,生得好儿,为国家分忧。’”《儒林外史》第九回:“那老婆婆白髮齐眉,出来向两公子道了万福。”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婆婆好似 佘太君 ,妇女如同 穆桂英 。”
(2).祖母。 唐 权德舆 《祭孙男法延师文》:“翁翁婆婆以乳菓之奠,致祭於九岁孙男 法延师 之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妈妈远征,孩儿固当陪侍;婆婆独守,孙子岂忍抛离?”
(3).母亲。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 鶯鶯 不忍,以此背婆婆。婆婆知道,除会圣,云雨怎得成合!”
(4).丈夫之母。 明 高明 《琵琶记·蔡母嗟儿》:“公公婆婆,媳妇便是亲儿女,劳役事,本分当为。”《儒林外史》第六回:“媳妇住着正屋,婆婆倒住着厢房,天地世间,也没有这个道理。” 丁玲 《母亲》:“大姑奶奶是能干的人,绣花有名的好,又快,又会出花样,可是二十年的媳妇一做,被婆婆压倒了。”
(5).妻子。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我那先娶的婆婆可亡化子,这婆婆是我后娶的。” 元 关汉卿 《蝴蝶梦》楔子:“这是我的婆婆,生下三个孩儿,都不肯做农庄生活,只是读书写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唉,同志不晓得,是我婆婆的主意。”
词语解释:耆婆  拼音:qí pó
梵语Jivaka的音译。 印度 古代名医。精药理,后被尊为神。《翻译名义集·长者》:“《四分律》云: 耆婆 初诣 得叉尸罗 国 姓 阿提棃 、字 宾迦罗 而学医道,经于七年,其师即便以一笼器及掘草之具,令其於 得叉尸罗国 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不是药者持来。 耆婆 如教,即於国内面一由旬周竟求觅所见草木,尽皆分别,无有草木非是药者。师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若死后,次即有汝。’”《宋史·艺文志六》《耆婆脉经》三卷、《耆婆六十四问》一卷、《耆婆要用方》一卷、《耆婆五藏论》一卷。
词语解释:优婆  拼音:yōu pó
梵语。佛徒,僧尼。 清 黄宗羲 《安丘张母李孺人墓志铭》:“《传灯録》中以女身而得度者,亦或有之,而孺人身不履塔庙,家不纳优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拔苦恼於优婆之国,立道场於爱河之滨。”
词语解释:脚婆  拼音:jiǎo pó
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又称汤婆子。 宋 黄庭坚 《戏咏暖足瓶》之一:“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宋 范成大 有《戏赠脚婆》诗。
词语解释:汤婆  拼音:tāng pó
盛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圆形壶,用铜锡或陶瓷等制成。 元 无名氏 《东南纪闻》卷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煖足,因目为汤婆。”《红楼梦》第五一回:“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竹夫人汤婆子》:“今人用铜锡器盛汤,置衾中煖脚,谓之汤婆子,或以对竹夫人。按,此名虽不经见,然 东坡 有致 杨君素 札云:送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然则此物亦起於 宋 ,并名当亦已有之。按, 范石湖 有脚婆诗,则是时并有脚婆之称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大半夜了, 愫妹妹 还下厨房拿水,给爹灌汤婆子呢。”
词语解释:行婆  拼音:xíng pó
居家事佛的老妇。 唐 寒山 《诗》之七四:“不行真正道,随邪号行婆。”《景德传灯录·浮盃和尚》:“有 凌行婆 来礼拜师,师与坐,喫茶。”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 林行婆 家初闭户, 翟夫子 舍尚留关。” 查慎行 注:“行婆,老嫗居家事佛者之通称。”
词语解释:太婆  拼音:tài pó
(1).祖母。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太公太婆,保佑俺家门兴旺,太公太婆早生天界。”
(2). 清 以来俗称曾祖母为太婆。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祖母》:“古有称母曰婆者,故称祖母曰太婆。今俗则称祖母曰婆,而曾祖母曰太婆矣。”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墓》诗:“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
(3).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征四寇传》第六八回:“ 李逵 当夜听得太公太婆里面啼哭。”
词语解释:浪婆  拼音:làng pó
波浪之神。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之三:“儂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 元 陈镒 《再次韵答王子愚》:“云间后土来天女,风外清 淮 舞浪婆。”
词语解释:孟婆  拼音:mèng pó
传说中的风神。 宋 徽宗 《月上海棠》词:“ 孟婆 且与我,做些方便。” 宋 蒋捷 《解佩令·春》词:“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裊。怎禁他 孟婆 合皁。” 清 赵翼 《湖上》诗之二:“连日狂飇捲地来, 孟婆 作意把花摧。”
词语解释:村婆  拼音:cūn pó
乡村老妇。《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家本就是个务农人家……眼睛看的是这个,耳朵听的是这个,便合那些村婆儿、村姑儿讲些閒话儿,也无非这个。”
词语解释:阇婆  拼音:dū pó
(1).见“ 闍婆婆达 ”。
(2).花名。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守在四夷》诗:“闍婆香似雪, 迴鶻 马如林。”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禁中纳凉》:“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闍婆、薝卜等南花数百盆於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
词语解释:阇婆婆达  拼音:dū pó pó dá
亦称“ 闍婆达 ”。亦称“ 闍婆 ”。 古国名。地在今 印度尼西亚 爪哇岛 或 苏门答腊岛 ,或兼称这两岛。《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 闍婆婆达国 , 元嘉 十二年,国王 师黎婆达陁阿罗跋摩 遣使奉表。”《南史·西南夷传》引此文作“闍婆达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境异》:“梵僧 菩萨胜 又言:‘ 闍婆国 中有飞头者,其人目无瞳子,聚落时有一人据。’”《宋史·外国传五·闍婆》:“ 闍婆国 在南海中。其国东至海一月,汎海半月至 崑崙国 。”
词语解释:大老婆  拼音:dà lǎo pó
指有妾的人的正妻。《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必啼泣,还你此去丰衣足食,自在快活,强如在 卞 家受那大老婆的气。”《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至於人家的小妇,越发又多了一箇大老婆碍眼。”
词语解释:乾闼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闥缚”、“犍闥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闥婆王从五百乾闥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闥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闥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闥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闥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闥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闥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闥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櫓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闥婆 城。”
词语解释:晚婆  拼音:wǎn pó
晚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独有最狠毒最狡猾最短见的,是那晚婆。”
词语解释:老太婆  拼音:lǎo tài pó
老年的妇女。今常含有轻蔑的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这个老太婆来趁船,没有船钱。”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十:“那白发婆娑的老太婆进来了。” 茅盾 《小巫》:“她一个老太婆有什么开销!难道几个月工夫,她那三百块钱就用完了么?”
词语解释:纴婆  拼音:rèn pó
树名。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紝婆﹞树名也。叶苦,可煮为饮,治头痛也;如此间苦楝树也。” 唐 寒山 《诗》之六五:“乘兹朽木船,采彼紝婆子。”原注:“紝音壬。佛经西国苦树名。其子、根、枝俱苦,喻众生之恶。”
词语解释:外婆  拼音:wài pó
(1).外祖母。《法苑珠林》卷七一:“我是汝外婆,本为汝家贫,汝母数从我索粮食。”《儒林外史》第二一回:“舍下就在这前街上住,因当初在 浦口 外婆家长的,所以小名就叫做 浦郎 。” 茹志鹃 《妯娌》:“我的思想太自私,想分下红来,拿几个钱给孩子他外婆家里,又想年下给孩子添件衣裳。”
(2).旧时嫖客对妓院老鸨的称呼。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妓家,僕称之曰娘,外人呼之曰小娘,假母称之曰娘儿,有客称客曰姐夫,客称假母曰外婆。”
词语解释:坐婆  拼音:zuò pó
产婆。 宋 欧阳修 《奏事录·又三事》:“晚内出宫女三人,送内侍省勘,并召医官产科十餘人、坐婆三人入矣。” 清 钱大昕 《恒言录·亲属称谓》:“今妇人免身时,必有养娘扶持,俗云坐婆。”
词语解释:阿武婆  拼音:ā wǔ pó
唐 人称 武则天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唐 人号 武后 为 阿武婆 。”
词语解释:夜叉婆
凶暴貌丑的女人
词语解释:奶婆
乳母。《唐大诏令集》卷二五:“嬭婆 元氏 ,朕在襁褓,赖其抚育,推燥就湿,慈爱特深,可谓仁人厚惠茂德者矣,可赠 潁川郡 太夫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请者徐启曰:‘臣已告得侍中宅嬭婆或其亲信为言之,许矣。’”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嬭婆》:“俗称乳母曰阿嬭,亦曰嬭婆。其不乳哺而但保抱者曰乾嬭婆…… 汉 以前皆称阿母,至六朝始有嬭婆之称。”
词语解释:相婆  拼音:xiāng pó
对宰相妻的戏称。 宋 曾慥 《高斋漫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 王安石 )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姥酬以麻绵一缕云:‘相公可将归人事相婆也。’公笑而受之。”
词语解释:频婆  拼音:pín pó
见“ 频婆菓 ”。
词语解释:频婆果  拼音:pín pó guǒ
亦作“ 频婆果 ”。 源于梵语bimbara,bimba,即苹果。《宋史·真宗纪》:“﹝ 大中祥符 二年﹞五月乙卯,罢 韶州 献频婆菓。”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来悟道》:“他也莫点灯,我也莫放火,谁想林檎花,结个频婆果。”亦省称“ 频婆 ”、“ 频果 ”。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 燕 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 言相思也。”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三折:“往常开怀是笑呵呵,絳云也似丹颊若频婆。”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植物》:“频果。﹝《羣芳谱》﹞:柰,一名频婆,与林檎一类而二种。”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须曼犹开称意花,频婆自结相思果。”
词语解释:主人婆  拼音:zhǔ rén pó
主人之妻。《水浒传》第二四回:“因为那大户要缠着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可奈又把一个结髮妻来死了,家中没了主人婆。”
词语解释:来婆  拼音:lái pó
指 唐 来俊臣 。《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内官﹞争称 三思 ( 武三思 )之忠节,共誉 三思 之才贤。外受 来婆 之姦,内搆逆 韦 之衅。”
词语解释:家婆  拼音:jiā pó
(1).妻子;主妇。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僧还俗》:“和尚讨家婆,脱褊衫,着綺罗。”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好没志气,他只因没福做家婆,所以叫我另娶你,如今是一家之主,为甚么拜起他来。”《何典》第七回:“﹝ 臭鬼 ﹞家婆是 赶丧大人 的女儿,叫做 赶茶娘 。”
(2).方言。谓丈夫的母亲,犹婆婆。 太平天囯 无名氏 《太平天日》:“坏道竟然传得道,龟婆无怪作家婆。” 黄飞卿 《五伯娘和新儿媳》:“ 五伯娘 ,你刚做家婆就这么嘴碎。”
词语解释:公婆  拼音:gōng pó
(1).丈夫的父母称公婆。《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君去前程但努力,不敢放慢向公婆。”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今日见官司放粮济贫,只得去请些稻子,以救公婆之命。” 清 翟灏 《通俗编·伦常》:“《明孝慈录》:舅姑即公婆。按:公婆之称,古有之也。”
(2).指夫妻。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连两公婆吵架的小事,也要到农民协会去解决。”
词语解释:苹婆  拼音:píng pó
梵语bimba音译。苹果。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上苑之苹婆, 西凉 之蒲萄, 吴 下之杨梅,美矣。” 清 曹寅 《冲谷四兄归浭阳予从猎汤泉同行不相见十三日禁中见月感赋兼呈二兄》诗:“争似苹婆双院里,挥毫日日醉春风。”
词语解释:蛇婆  拼音:shé pó
即海蛇。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蛇婆》﹝集解﹞引 陈藏器 曰:“蛇婆生东海水中,一如蛇,常自浮游,採取无时。”参见“ 海蛇 ”。
词语解释:海蛇  拼音:hǎi shé
爬行动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毒蛇。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体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主要以鱼为食。肉可食并可入药,皮可制革或做琴膜。
词语解释:虔婆  拼音:qián pó
指不正派的老婆子。犹言贼婆娘,多含贬义。亦指鸨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做箇夫人做不过,做得箇积世虔婆,教两下里受这般不快活。”《水浒传》第六五回:“初更时分,有人敲门。 张顺 在壁缝里张时,只见一个人闪将入来,便与虔婆説话。”《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来海水斗难量,可笑虔婆意不良。”《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木南 ﹞到了 来宾楼 门口,一隻小猱狮狗叫了两声,里边那个黑胖虔婆出来迎接。”
词语解释:贫婆  拼音:pín pó
(1).贫穷的老妇人。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休笑贫婆一世贫,穿着百衲裙,衲头巾有一箇宝珠新。”《平妖传》第五回:“这老娘又是个贫婆,瘸子只贪些酒食,,都不是难处之事。”《龙图耳录》第十六回:“且説 包公 见贫婆口称‘ 包卿 ’,自称‘哀家’,平人如何懂得这般称呼,只唬的惊疑不止。”
(2). 明 清 时代 常熟 对丐户妇女的贱称。详“ 贫子 ”。
词语解释:贫子  拼音:pín zǐ
(1).贫民;乞儿。 汉 应瑗 《杂诗》:“贫子语穷儿,无钱可把撮,耕自不得粟,采彼北山葛。” 唐 闾丘胤 《〈寒山子诗集〉序》:“状如贫子,形貌枯悴。”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故翘翘车乘,皆是忧生;衣服丽都,尽为贫子。”
(2).贫穷的儿子。 清 申居郧 《西岩赘语》:“爱贤子是人情,乃有恶贤子而爱不肖子者,愚父也;怜贫子是天性,乃有薄贫子而厚富贵子者,俗父也。”
(3). 明 清 时代, 常熟 对丐户男子之称。《虞阳说苑·瀛若氏〈琴川三风十愆记〉》:“ 明 灭 元 ,凡 蒙古 部落子孙流寓中国者,令就所在编入户籍。其在京省,谓之乐户;在州邑,谓之丐户。丐户多在边海之邑,其隶於 常熟 者,男谓之贫子,妇谓之贫婆,其聚族而居之处,谓之贫巷。”
词语解释:祖婆  拼音:zǔ pó
祖母。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祖》:“ 乐清县 白鹤寺 鐘款识有祖翁、祖婆之称。”
词语解释:占婆  拼音:zhān pó
中国称“林邑”。17世纪印度支那古王国,在今越南南方北起岘港南至华列拉角的沿海地区
词语解释:刁婆  拼音:diāo pó
犹泼妇。 孙犁 《白洋淀纪事·光荣》:“怎么你就不回来,带着那大炮,冲着这刁婆,狠狠的轰两下子呢?”
词语解释:叔婆  拼音:shū pó
父亲的叔母,即叔祖母。参见“ 叔翁 ”。
词语解释:叔翁  拼音:shū wēng
父亲的叔父,即叔祖。 唐 韩愈 《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维年月日,十八叔翁及十八叔婆 卢氏 ,遣 昶 以庶羞之奠,祭於 李氏 二十九娘之灵。” 李氏 , 韩愈 侄孙女。
词语解释:野婆  拼音:yě pó
指猿类动物。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 邕 宜 以西, 南丹 诸蛮,皆居穷崖絶谷间。有兽名野婆,黄髮椎髻,跣足裸形,儼然一媪也。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纍垂盖膝,若犊鼻。力敌数壮夫,喜盗人子女……其羣皆雌,无匹偶,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四·猩猩》:“又 罗愿 《尔雅翼》云:古之説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説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髮袒足……据 罗 説,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词语解释:阿姑婆  拼音:ā gū pó
姑母。 唐 杨廷玉 《迴波词》诗:“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棖触。”按, 杨廷玉 为 武则天 表侄。
词语解释:催生婆  拼音:cuī shēng pó
用老法接生的助产士的旧称。 杨朔 《茶花赋》:“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 云南 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象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词语解释:阳婆  拼音:yáng pó
方言。太阳的俗称。《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这一天天晴阳婆好,公粮正该倒一倒。”《新华月报》1980年第6期:“暑天的阳婆再跌一竿就落山了,仍是这样炎热。”
词语解释:质婆  拼音:zhì pó
作人质的妇女。《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我朝自与你邦和亲之后,出嫁公主做你国质婆,永不许兴兵相犯。”
词语解释:陈婆婆  拼音:chén pó pó
老婆子,老年妇女。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他须不求金玉重重贵,却甚儿孙个个贤,受煞迍邅。”
词语解释:风婆婆  拼音:fēng pó pó
古代神话中的风神。《西游记》第四五回:“ 行者 道:‘不是打你们,但看我这棍子往上一指,就要刮风。’那 风婆婆 、 巽二郎 没口的答应道:‘就放风!’”
词语解释:蓝婆  拼音:lán pó
佛经中恶鬼的名称。《法华经·陀罗尼品》:“尔时有罗刹女等,一名蓝婆,二名毘蓝婆……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是十罗刹女。”
词语解释:香婆  拼音:xiāng pó
南宋 酒楼以小炉炷香为供的老妇。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及有老嫗,以小炉炷香为供者,谓之香婆。”
词语解释:卖婆  拼音:mài pó
旧指出入人家买卖物品的老年妇女。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风俗》:“卖婆,自别郡来者,岁不上数人。近年小民之家妇女,稍可外出者,輙称卖婆。或兑换金银首饰,或贩卖包帕花线,或包揽做面篦头,或假充喜娘説合,苟可射利,靡所不为。而且俏其梳粧,洁其服饰,巧其言笑,入内勾引,百计宣淫,真风教之所不容也。”《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坐不多时,只见一个卖婆,手提着个小竹撞,进他家去。”《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伊之祖母本是手提玉器珠宝之包裹往各宅堂及街市变卖,谓之卖婆者。”
词语解释:乞婆  拼音:qǐ pó
讨饭婆。亦用作对妇人的蔑称。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难道你不听得?任凭这老乞婆臭歪刺駡我哩。”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连你这个老乞婆也抬口棺材来见我。” 茅盾 《手的故事》:“这老乞婆,谁不认识,可是公事要公办。”
词语解释:鞞婆  拼音:bǐ pó
琵琶的别名。《法苑珠林》卷四二引 晋 干宝 《搜神记》:“乃掘昨夜应处,果得老蝎,大如鞞婆。”按,今本《搜神记》卷十八作“琵琶”。
词语解释:主家婆  拼音:zhǔ jiā pó
主人婆。《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主家婆 余氏 ,初时甚是抬举二人。”
词语解释:主婆  拼音:zhǔ pó
即主人婆。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我家主婆不许动手,谁敢接他一线一丝。”
词语解释:六婆  拼音:liù pó
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姦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浄宅之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先外祖 雪峯 张公 ,为 王庆垞 曹氏 婿,平生严正,最恶六婆。”
词语解释:蛮婆  拼音:mán pó
年龄较大的南方妇女。 清 张汉 《鄂城纪事诗》:“贼分男女各二十五人为一馆……男馆以两司马领之,女馆以蛮婆领之。”
词语解释:医婆  拼音:yī pó
在宫廷中供职的女医务人员。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三婆》:“民间妇有精通方脉者,由各衙门选取,以至司礼监御医会选,中者著名籍以待詔,妇女多荣之,名曰医婆。”
词语解释:踝蹄婆  拼音:huái tí pó
旧时对妓女的贬称。踝,用同“ 裸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嫖鬼》:“ 福建 南臺 闽安口 多妓船,妓名珠娘,又名踝蹄婆,以其赤脚不裹足也。”
词语解释:跏婆  拼音:jiā pó
对跛脚妇人的称呼。 明 沉璟 《义侠记·解梦》:“跏婆,这位 贾妈妈 与小娘子都得一梦,唤你出来圆梦一番。”
词语解释:道婆  拼音:dào pó
尼姑庵中的女执役者。 明 冯梦龙 《风流梦·石姑阻欢》:“你快把门儿启,休瞒俺道婆。” 清 李渔 《意中缘·遣媒》:“我如今做了道婆,人都説是吃斋把素看经念佛的人,口里没有誑语,所以説来的亲事,再没有不成的。”《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只见一个女尼带了一个道婆来到园内腰门那里扣门。”
词语解释:偷婆  拼音:tōu pó
佛塔。梵语stupa的音译。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偷婆,经中或作兜婆,或云塔婆,或言藪斗波,皆讹也。正言窣堵波。此云庙,或言方坟,皆义释也。”《法苑珠林》卷五四:“若菩萨为 如来 故,若供养偷婆,若窟若舍,若故若新,是名支提供养。”
词语解释:亚婆  拼音:yà pó
即阿婆。对老年妇人的尊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第十一出:“亚婆,且放心,它自记得买将归。”
词语解释:乾奶婆
不喂奶的保姆。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妳婆》:“俗称乳母曰阿嬭,亦曰嬭婆;其不乳哺而但保抱者,曰乾嬭婆。” 清 赵翼 《欧北诗钞·扫晴娘》:“岂比曝巫女,真成乾嬭婆。”
词语解释:妗婆
父亲或母亲的舅母,即舅婆
词语解释:绰板婆
大脚婆娘
词语解释:鬼婆婆  拼音:guǐ pó pó
(1).指女神。 元 黄雪蓑 《青楼集·孙秀秀》:“ 孙秀秀 ,都下小旦色也。名公巨卿多爱重之。京师谚曰:‘人间 孙秀秀 ,天上鬼婆婆。’”
(2).指女鬼。 明 无名氏 《白兔记·祭赛》:“[净:]‘叫道人快把十五殿门关了!’[丑:]‘怎么説?’[净:]‘我见你这鬼婆婆都走出来了。’”
词语解释:鬼婆  拼音:guǐ pó
(1). 唐 武则天 之謔称。 宋 吴淑 《谑名录》:“鬼婆, 武后 也;人猫, 李义府 也。”
(2).方言。指寡妇。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东之多妻》:“﹝寡妇﹞又称鬼婆,人咸目为不祥人,以为其夫主之魂魄,常随妇身,有娶之者,必受其祟,故辄弃置不顾,无人再娶。”
词语解释:鸡婆  拼音:jī pó
亦作“鷄婆”。 老母鸡。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吴翟戏笔》:“一箇吹火通,一箇舒火腿,吓得鸡婆飞上天去。”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一:“门外右首的两个草垛子旁边,一群鸡婆低着头,在地上寻食。”《当代》1985年第2期:“容易满足的女孩子们一边笑,一边叽叽喳喳像鸡婆一样挤在一起。”
词语解释:干闼婆  拼音:gàn tà pó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闼缚"、"犍闼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
2.古代西域对乐人的美称。
3.指海市蜃楼。
词语解释:黄脸婆  拼音:huáng liǎn pó
指老而丑的妇女。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十几年前她还是一个健康标致的姑娘,而十几年后的今天,她竟成了一个衰弱的黄脸婆。” 王西彦 《夜宴》三:“他答应她把家里那个已经有着五个孩子的黄脸婆离掉。”
词语解释:鼙婆  拼音:pí pó
即瑟琶。 元 杨维桢 《鼙婆引》:“ 梅卿 上马弹鼙婆,鵾絃掁掁金逻逤。” 清 黄景仁 《褚五郎行》:“肯把鼙婆通贵戚,不堪铁笛老江湖。”参见“ 琵琶 ”。
词语解释:琵琶  拼音:pí pá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 波斯 、 阿拉伯 等地, 汉 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一说,我国 秦 末,百姓苦 长城 之役,弦鼗而鼓之,琵琶即始于此。(见 晋 傅玄 《〈琵琶赋〉序》。) 南北朝 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 唐 宋 以来经不断改进,柱位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
(2).指弹奏琵琶的指法。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 王蝺 ﹞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琵声多,琶声少,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自下而上谓之琵,自上而下谓之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怎的推手向外为琵,合手向内为琶,怎的为挑,为弄,为勾,为拨:--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
(3).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乎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跃龙腾蛇,鮫鯔琵琶。” 刘逵 注:“琵琶鱼,无鳞,其形似琵琶,东海有之。”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似琵琶而善鸣,因以名焉。”
词语解释:三婆  拼音:sān pó
(1).以卖花卖茶等为业的妇人。见于 元 曲。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老身是卖花的三婆是也。”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三折:“卖狗肉,自家 裴炎 的便是。剩这一脚儿狗腿,送与那茶三婆去。”
(2).指奶婆、医婆、稳婆(收生婆)。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三婆》:“故事,民间妇女无得入禁中者,即诸宫女已承恩赐名称,其母非得旨亦不入,惟三婆则时有之。”
词语解释:三姑六婆  拼音:sān gū liù pó
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姑六婆》《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我説那三姑六婆是再要不得的!我们 甄 府里从来是一概不许上门的。”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此辈心凶笔弱,不能文战,便大施诬陷与中伤,又无效,于是就诅咒,真如三姑六婆,可鄙亦可恶也。”
词语解释:产婆  拼音:chǎn pó
旧时称专为产妇接生的妇人。 宋 郭稽中 《产育宝庆集》卷下:“凡欲生产……选一年高性和善产婆,又选稳审谨慎家人一两人扶持。”
词语解释:龟婆  拼音:guī pó
方言。即鸨母。《太平天囯诗文集·太平天日》:“坏道竟然传得道,龟婆无怪作家婆!” 罗尔纲 注:“ 广州 系方言叫鴇母为龟婆,叫丈夫的母亲为家婆。”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十一:“这事情太小了, 周太爷 落得搭手,把龟婆叫来,打了招呼。”
词语解释:伯婆  拼音:bó pó
(1).父亲的伯母。见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父之世母叔母》
(2).丈夫的伯母。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十六:“夫之伯母曰伯婆,叔母曰叔婆。考 庆元 六年 沙堽里 人 龚大雅 《甃义井题记》具列高曾祖翁婆及伯翁、叔翁、伯婆、叔婆、外翁、外婆诸名氏,则 宋 时已有此称。”
(3).伯母。《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望相公只问孩儿之罪,不干伯父伯婆之事。”
词语解释:保山婆  拼音:bǎo shān pó
媒婆。 明 袁宏道 《与丘长孺书》:“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妓,治钱穀则仓老人,諭百姓则保山婆。”
词语解释:梢婆  拼音:shāo pó
船妇。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也弗只是我里梢公梢婆两箇,倒有五男二女团圆。”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辨讹》:“舟之舵尾曰梢,舟子曰梢工,妇曰梢婆。”
共13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