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婵娟 拼音:chán juān
(1).姿态美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嬋娟以此豸。” 薛综 注:“嬋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嬋蜎”。 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元 沉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嫋娜,体态嬋娟。”
(2).指美人。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鸚鵡呼 桃叶 ,便遣嬋娟唱《竹枝》。”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嬋娟。”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復嬋娟。”《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嬋娟。” 李周翰 注:“嬋娟,竹美貌。” 宋 梅尧臣 《邵郎中姑苏园亭》诗:“薄城万竿嬋娟竹,籐缆繫桥青板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 《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嬋娟,贴向眉心学翠鈿。”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嬋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嬋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嬋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 归何处?夜夜嬋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嬋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7).轻盈飘舞貌。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极。”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情嬋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孌, 女嬃 空嬋娟。”词语解释:婵媛 拼音:chán yuán
(1).牵引,情思牵萦。《楚辞·离骚》:“ 女嬃 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 王逸 注:“嬋媛,犹牵引也。”《楚辞·刘向〈九叹·思古〉》:“心嬋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 王逸 注:“言己愁思,心中牵引而痛无所告语也。”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定万古长对晶盘,敛庄严寳相,独坐嬋媛。”
(2).交错相连。《文选·张衡〈南都赋〉》:“结根竦木,垂条嬋媛。” 李善 注:“嬋媛,枝相连引也。”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林光百道合,花气千村连。风迎乱駊騀,日送交嬋媛。”
(3).姿态美好。《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形便娟以嬋媛兮,若流风之靡草。”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何不涓滴分,悯此嬋媛质?”词语解释:婵娟子 拼音:chán juān zǐ
美貌女子。 唐 沉佺期 《凤笙曲》:“岂无嬋娟子,结念罗幃中。” 明 陈子龙 《八月十五夜》诗之二:“云能入梦嬋娟子,月解伤人宛转歌。”词语解释:婵嫣 拼音:chán yān
(1).相连貌。 唐 柳宗元 《祭从兄文》:“我姓嬋嫣,由古而蕃。”
(2).卯年的别称。 清 冯桂芬 《程楞香中丞六十寿序》:“端蒙嬋嫣之岁,日在翼将迁於寿星之次。”词语解释:婵连 拼音:chán lián
相连。谓有亲族关系。《楚辞·刘向〈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王逸 注:“嬋连,族亲也。言 屈原 与 怀王 俱 顓頊 之孙,有嬋连之族亲。” 洪兴祖 补注:“嬋连,犹牵连也。”词语解释:婵婉 拼音:chán wǎn
姿态柔美貌。 清 纳兰性德 《五色蝴蝶赋》:“腻輭纤腰,若荆艳临风而嬋婉;参差舞翼,似《阳阿》长袖之翩翻。”词语解释:婵联 拼音:chán lián
蝉连。连续。 北魏 无名氏 《鲁孔子庙碑》:“仰圣仪之焕爤,嘉鸿业之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