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夫婿 拼音:fū xù
亦作“ 夫婿 ”。 丈夫。《玉台新咏·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杜甫 《佳人》诗:“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清 刘大櫆 《吴贞女传》:“尔生不识夫壻何如人,遽欲从之如此!” 巴金 《和读者谈〈家〉》:“有人说她母亲死后,父亲舍不得花一笔嫁女费,故意让她守在家里,不给她找一位夫婿。”词语解释:佳婿 拼音:jiā xù
(1).好女婿,称心的女婿。《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 郗鉴 使门生求女壻於 导 , 导 令就东厢编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 王 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 曰:‘正此佳壻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温公 丧妇,从姑 刘 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壻难得,但如 嶠 比云何?’”《旧唐书·独孤郁传》:“ 权德舆 作相, 郁 以妇公辞内职。 宪宗 曰:‘ 德舆 乃有此佳壻。’”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识鉴》:“ 滉 有爱女,方择佳壻,谓其妻 柳氏 曰:‘吾閲人多矣,无如 杨生 贵而有寿。’” 清 黄景仁 《千秋岁·二乔宅》词:“谁不羡,一门佳壻东风力。”
(2).指称心的夫婿。 宋 柳永 《斗百花》词之三:“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壻。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词语解释:女婿 拼音:nǚ xù
亦作“ 女婿 ”。
(1).女儿的丈夫。《史记·李斯列传》:“ 赵高 教其女壻 咸阳 令 阎乐 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 上林 。”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门阑多喜气,女壻近乘龙。”《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看他一表人材,又会写,又会算,招得这般女壻,须不辱了门面。”《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这 安公子 纔作了一天的女婿,又遇见这等一个不善词令的丈母娘。” 老舍 《骆驼祥子》五:“他一点没有把 祥子 当作候补女婿的意思。”
(2).丈夫。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壻。”《红楼梦》第四四回:“明日我叫你女婿替你赔不是。”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 改霞 曾经不断地这样思量过:‘要是我有 生宝 这样一个女婿,那我可有福啦!’”词语解释:择婿 拼音:zé xù
亦作“ 择婿 ”。
(1).挑选女婿。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本朝公卿多有知人之明,见於择壻与辟客。”
(2).挑选夫婿。《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我这姐姐当日在庙里苦苦的给我择婿,你妹夫是苦苦的向他辞婚。” 许地山 《危巢坠简·解放者》:“义父因为我已近成年,他自己也渐次老弱,急要给择婿。”词语解释:子婿 拼音:zǐ xù
亦作“ 子婿 ”。 女儿的丈夫,女婿。《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高祖 从 平城 过 赵 , 赵王 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壻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 唐 柳宗元 《祭杨凭詹事文》:“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词语解释:郎婿 拼音:láng xù
女婿。 唐 裴廷裕 《东观奏记》卷上:“ 万寿公主 ,上爱女,钟爱独异。将下嫁,命择郎壻。”词语解释:翁婿 拼音:wēng xù
亦作“ 翁壻 ”。 岳父和女婿。《儒林外史》第十九回:“翁壻一见,才晓得就是那年回去同船之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翁婿两个,一路闲谈。”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对我们天长地久的昆弟、翁婿之欢,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吗?”词语解释:友婿 拼音:yǒu xù
连襟。《汉书·严助传》:“ 助 侍燕从容,上问 助 居乡里时, 助 对曰:‘家贫,为友壻富人所辱。’” 颜师古 注:“友壻,同门之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愍楚 友壻 竇如同 从 河州 来,得一青鸟。”《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秘书省正字 陈师道 ,性孤介,与 赵挺之 为友壻,而素恶其人。”词语解释:新婿 拼音:xīn xù
岳家称新作亲的女婿。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不知名》:“ 长安 木塔院 ,有进士 房鲁 题名处,有人题诗曰:‘ 姚 家新婿是 房郎 ,未解芳颜意欲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到了第三天,是照例回门,新婿新人,先后同去;行礼已完,新婿也照例先回。”词语解释:快婿 拼音:kuài xù
亦作“ 快壻 ”。 称心如意的女婿。《魏书·刘昞传》:“﹝ 瑀 ﹞遂别设一席於坐前,谓诸弟子曰:‘吾有一女,年向成长,欲觅一快女婿,谁坐此席者,吾当婚焉。’” 宋 楼钥 《陈夫人挽词》:“奇男已南省,快壻更东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如此才人,足为快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护汝得快婿,但能相孝顺,都不必贵公子、富王孙也。”词语解释:赘婿 拼音:zhuì xù
亦作“ 赘婿 ”。
(1).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以女之父母为父母,所生子女从母姓,承嗣母方宗祧。 秦 汉 时赘婿地位等于奴婢,后世有所改变。《六韬·练士》:“有赘婿入虏欲扬迹扬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史记·秦始皇本纪》:“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 、 象郡 、 南海 ,以适遣戍。”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赘,谓居穷有子,使就其妇家为赘壻。”《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 知远 微时,为 晋阳 李氏 赘壻。” 清 袁枚 《新齐谐·黑柱》:“ 绍兴 严 姓,为 王氏 赘婿。”
(2).泛指微贱之人。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若夫 管仲 不遇 齐桓 ,则 城阳 之赘壻。”
(3).指 战国 齐 淳于髠 。 清 金农 《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滑稽 齐 赘壻,潦倒 楚 狂夫。”参见“ 赘客 ”。参阅《史记·滑稽列传》。词语解释:金龟婿 拼音:jīn guī xù
谓身任高官的女婿。 唐 李商隐 《为有》诗:“无端嫁得金龟壻,辜负香衾事早朝。” 宋 贺铸 《菩萨蛮》词:“ 章臺 游冶金龟壻,归来犹带醺醺醉。”词语解释:脔婿 拼音:luán xù
旧称科举榜下所择之婿。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今人于榜下择壻,号臠壻,其语盖出诸 袁山松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嗤鄙·脔婿》:“榜下臠壻,古已有之,至 元 时贵戚家遂以成俗,故有《琵琶记》 牛丞相 招壻事,亦讥当时风尚也。”参见“ 禁臠 ”。参阅《晋书·谢混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词语解释:禁脔婿 拼音:jìn jī xù
指帝王女婿。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君为禁臠壻,争看玉人游。”参见“ 禁臠 ”。
词语解释:禁脔 拼音:jìn jī
(1).比喻珍美的、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染指的东西。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前后百卷文,枕籍皆禁臠。” 清 赵翼 《李郎曲》:“生平不吃懒残残,偏是人间禁臠难。”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现在厂里有数千名工人,许多最复杂的工作都由 中国 技师和工程师担任,过去这些工作是被 日本 人看作禁脔的。”
(2). 晋武帝 嘱 王珣 为 晋陵公主 求婿, 珣 举 谢混 ,帝以为佳。不久,帝死, 袁山松 欲嫁女与 混 , 珣 曰:“卿莫近禁臠。” 混 终于娶公主。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及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晋书·谢混传》。后因以称帝王女婿。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江 左皇族,水乡庶姓,若 司马 、 刘 、 萧 、 韩 、 王 ,或出於亡命,或起自俘囚,一诣 桑乾 ,皆成禁臠。”按,据《魏书》所记,上举诸家降 魏 后,子弟皆有娶公主者,故云。 宋 楼钥 《跋王都尉湘乡小景》:“国家盛时,禁臠多得名贤,而 晋卿 风流尤胜。”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翰林应制》:“先人与同年及前辈诸公,无日不从事楮墨,而禁臠 法醖 亦时时及门。”词语解释:招婿 拼音:zhāo xù
招女婿。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书》:“ 翰峰 先生没而后,招壻姓 张 者入赘其家。”词语解释:妹婿 拼音:mèi xù
亦作“ 妹壻 ”。 妹夫。 唐 白居易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之二:“觅得 黔娄 为妹婿,可能空寄 蜀 茶来。”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谢师厚 废居於 邓 。 王左丞 存 ,其妹婿也。”《儒林外史》第二六回:“ 小王 穿着补服,山来陪妹壻。”参见“ 妹夫 ”。
词语解释:妹夫 拼音:mèi fū
(1).妹妹的丈夫。《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董卓 ﹞遣执金吾 胡母班 ……齎詔书喻 绍 , 绍 使 河内 太守 王匡 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班 , 王匡 之妹夫。”《晋书·裴宪传》:“ 东海王 越 , 盾 妹夫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初 城 之妹夫亡在他处,家贫不能葬。”《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一看就知是个走路的行家,便不动手了。--这可就用着妹夫你了。”
(2).妓家称嫖客。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 赵盼儿 :‘我道是谁,原来是妹夫!你那里来?’”词语解释:寒婿 拼音:hán xù
贫穷的夫婿。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接花》:“美女嫁寒壻,丑株生极妍。世间多妄合,吾不谓之然。”词语解释:凤婿 拼音:fèng xù
女婿的美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平白地凤婿过门,好似半青天鹊影成桥。” 徐朔方 等校注:“凤婿,女婿的代称。用 萧史 和 秦弄玉 骑凤上天的恋爱故事。”词语解释:侄女婿 拼音:zhí nǚ xù
侄女的丈夫。《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忽然遇着姪女壻,一把拉了家去。”词语解释:侄女婿 拼音:zhí nǚ xù
侄女的丈夫。词语解释:僚婿 拼音:liáo xù
亦作“ 僚婿 ”。 姊妹的丈夫之互称或合称。《尔雅·释亲》“两婿相谓为亚” 晋 郭璞 注:“今 江 东人呼同门为僚壻。”《新唐书·萧嵩传》:“始,娶 会稽 贺晦 女,僚婿 陆象先 ,宰相子,时为 洛阳 尉。”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九:“ 张怀素 、 吴储 、 吴侔 等谋反事觉,中外縉绅多与交结,而 蔡元度 与 储 侔 之父 安诗 为僚壻,故 元长 父子与 怀素 书问往来尤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少年曰:‘君不认窃眠卧榻者耶?’ 刘 始悟为 胡 。敍僚壻之谊,嘲謔甚欢。”词语解释:乘龙快婿 拼音:chéng lóng kuài xù
同“乘龙佳婿”。 峻青 《海啸》第三章:“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 申 家大院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乘龙快婿。”词语解释:乘龙佳婿 拼音:chéng lóng jiā xù
比喻好女壻。《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为选中了乘龙佳壻,到处夸扬,今日定要女壻上门亲迎,準备大开筵宴,遍请远近亲邻喫喜酒。” 沉从文 《大小阮》:“大 阮 毕了业,凭地主、作家、小要人的乘龙佳壻三种资格,受欢迎回到母校去作训育主任。”参见“ 乘龙 ”。
词语解释:乘龙 拼音:chéng lóng
(1).比喻趁时而动。《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王弼 注:“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六龙指乾卦六阳爻。《南齐书·芮芮虏传》:“陛下承乾启之机,因乘龙之运,计应符革祚,久已践极,荒裔倾戴,莫不引领。”
(2).乘坐龙车。《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
(3).骑龙。《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 唐 韩愈 《华山女》诗:“ 玉皇 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龙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罢一封书,尽与苍生除祸瘴。”
(4).《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唐 杜牧 《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昼日乘龙上天,诚得其药,可如 黄帝 。”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 安期 与 羡门 ,乘龙安在哉!”
(5).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
(6).比喻得佳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 孙儁 字 文英 ,与 李元礼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时人谓 桓叔元 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唐 杜甫 《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龙。夜夜孤鸿,活害杀俺翠娟娟雏凤。”
四条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 河 汉 各二,各有雌雄。” 杜预 注:“合为四。”词语解释:主婿 拼音:zhǔ xù
公主的丈夫,即驸马。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 战国 之制,将权臣必以亲家皇后兄弟、主壻外孙。”《晋书·王济传》:“仕进虽速,论者不以主壻之故;咸谓才能致之。”《北史·陆昕之传》:“﹝ 昕之 ﹞尚 献文 女 常山公主 ,拜駙马都尉,歷通直郎。 景明 中,以从叔 琇 罪,免官。寻以主壻,除通直散骑常侍。”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主壻懿亲,勋门盛族。”词语解释:养女婿 拼音:yǎng nǚ xù
入赘的女婿。《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莘善 因为自家无子,要寻个养女壻,来家靠老。只因女儿灵巧多能,难乎其配。”词语解释:进舍女婿 拼音:jìn shè nǚ xù
1.即赘婿。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进舍女壻》:"《越谚》:'舍,沙去声。《小繁露》:"今人称赘婿曰入舍女婿。"亦有所本。《夷坚志》"隗伯山"条云:"饶州市隗干三名伯者,淳熙初年蟦州门里王小三家,作入舍女婿。"'案,越以入舍为进舍,字稍不同,即《公羊传》注所谓就婿也。就婿即赘婿。"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入舍女婿﹞今舟山方言称赘婿为'进舍女婿',亦可印证。"亦作"进门女婿"。词语解释:进舍女婿 拼音:jìn shè nǚ xù
即赘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进舍女壻》:“《越谚》:‘舍,沙去声。《小繁露》:“今人称赘壻曰入舍女壻。”亦有所本。《夷坚志》“ 隗伯山 ”条云:“ 饶州 市 隗干三 名 伯 者, 淳熙 初年 蟦州门 里 王小三 家,作入舍女壻。”’案, 越 以入舍为进舍,字稍不同,即《公羊传》注所谓就壻也。就壻即赘壻。”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入舍女壻﹞今 舟山 方言称赘婿为‘进舍女婿’,亦可印证。”亦作“ 进门女婿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她们喜愿 生宝 指教这个野性的进门女婿,他是一块生铁疙瘩,锉一锉好。”词语解释:入舍女婿
入舍词语解释:东床娇婿 拼音:dōng chuáng jiāo xù
对女婿的美称。《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牀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参见“ 东牀坦腹 ”。
词语解释:东床坦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郄太傅 在 京口 ,遣门生与 王丞相 书,求女壻。丞相语 郄 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 郄 曰:‘ 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牀上坦腹卧,如不闻。’ 郄公 云:‘正此好!’访之,乃是 逸少 ,因嫁女与焉。”按,《晋书·王羲之传》述此事,作“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后因以“东牀坦腹”代指女婿。《隋唐演义》第六回:“我是 李 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牀坦腹,但我家小姐……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词语解释:东床佳婿
同“东床娇婿”。 陈国凯 《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词语解释:东床姣婿
同“东床娇婿”。 《红楼梦》第七九回:“此人名唤 孙绍祖 ,生得相貌魁梧…… 贾赦 见是世交子侄,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遂择为东牀姣婿。”词语解释:榜下捉婿 拼音:bǎng xià zhuō xù
挑选科举考试榜上有名者为婿。 宋 时的一种风尚。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本朝贵人家选壻於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壻’……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於榜下捉壻,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词语解释:儿婿 拼音:ér xù
丈夫。《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妻见儿壻怨烦,不免再三盘问。”词语解释:进门女婿 拼音:jìn mén nǚ xù
见“ 进舍女壻 ”。
词语解释:进舍女婿 拼音:jìn shè nǚ xù
即赘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进舍女壻》:“《越谚》:‘舍,沙去声。《小繁露》:“今人称赘壻曰入舍女壻。”亦有所本。《夷坚志》“ 隗伯山 ”条云:“ 饶州 市 隗干三 名 伯 者, 淳熙 初年 蟦州门 里 王小三 家,作入舍女壻。”’案, 越 以入舍为进舍,字稍不同,即《公羊传》注所谓就壻也。就壻即赘壻。”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入舍女壻﹞今 舟山 方言称赘婿为‘进舍女婿’,亦可印证。”亦作“ 进门女婿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三章:“她们喜愿 生宝 指教这个野性的进门女婿,他是一块生铁疙瘩,锉一锉好。”词语解释:门婿 拼音:mén xù
亦作“ 门婿 ”。 入赘的女婿。 明 高明 《琵琶记·宦邸忧思》:“谁知又被 牛太师 招为门壻,一向逗留在此。”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前日有个棍徒,假充门壻,已着递解 临安府 监候,今日不免取来细审一番。”《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不但 张金凤 此身得所,连他父母也不必再计及到招赘门婿。”词语解释:七男八婿 拼音:qī nán bā xù
同“七子八婿”。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娘年老,八十餘,眼儿昏又聋着两耳,又没个七男八壻,只有一个孩儿,要供他甘旨。”词语解释:七子八婿 拼音:qī zǐ bā xù
唐 郭子仪 有子八人,壻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壻”形容子、婿众多。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我家中又没有七子八壻,只有一个孩儿,如何去得?”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你怎説这话?如今去赴选的,家中都有七子八壻么?”词语解释:小婿 拼音:xiǎo xù
亦作“ 小壻 ”。
(1).对人谦称自己的女婿。《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员外道:‘令壻为何而死?’ 刘翁 道:‘小壻不幸得了癆病之疾。’”《红楼梦》第二回:“小人姓 封 ,并不姓 甄 ;只有当日小婿姓 甄 。”
(2).对岳父母谦称自己。《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蒋兴哥 道:‘小壻不好説得,但问令爱便知。’”《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 安公子 笑道:‘你老人家放心,莫打量小婿还是昨日的 安驥 。’”词语解释:毛脚女婿 拼音:máo jiǎo nǚ xù
未婚女婿的俗称。 高晓声 《解约》:“叫毛脚女婿来走动走动。”词语解释:接脚婿 拼音:jiē jiǎo xù
见“ 接脚夫 ”。
词语解释:接脚夫 拼音:jiē jiǎo fū
亦称“ 接脚壻 ”。 旧指夫死后妇女在家再招之夫。 宋 袁采 《袁氏世范·收养义子当绝争端》:“娶妻而有前夫之子,接脚夫而有前妻之子,欲抚养不欲抚养,大不可不早定。”《朱子语录》卷一○六:“昔为 浙东 仓时, 绍兴 有继母,与夫之表弟通,遂为接脚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林乔》:“﹝ 林乔 ﹞旋登 徐元杰 之门……既而 元杰 家为伐柯一村豪家,为接脚壻。”亦省称“ 接脚 ”。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夫既葬,村人不知礼教,欲纳一人为夫,俚语谓之接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老汉自到 蔡婆婆 家来,本望做个接脚。”词语解释:招门纳婿 拼音:zhāo mén nà xù
招赘。 老舍 《骆驼祥子》四:“更有人说, 刘老头子 大概是看上了 祥子 ,而想给 虎妞 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词语解释:招女婿 拼音:zhāo nǚ xù
招人入赘做女婿。亦指入赘的女婿。词语解释:岳婿 拼音:yuè xù
亦作“岳婿”。 山名。《史记·封禅书》:“ 汧 洛 二渊, 鸣泽 、 蒲山 ……之属,为小山川,亦皆岁祷塞泮涸祠,礼不必同。”《汉书·郊祀志上》作“岳壻”。或说后世丈人、女婿之称本此。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辩》:“俗呼人之妇翁曰岳丈,曰泰山。説者以为 泰山 有 丈人峰 ,故有是称。然古者通谓尊长曰丈人,非特妇翁也……按《汉·郊祀志》大山川有 岳山 ,小山川有 岳壻山 。岳而有壻,则岳可以谓之妇翁矣。世俗之称谓,未必不以是。又因 岳山 而转为 泰山 耳。”按,今丈人、女婿之“岳婿”,字作“岳”,不用“岳”。词语解释:就婿 拼音:jiù xù
就婚于女家的男子。犹赘婿。《公羊传·襄公十六年》“君若赘旒然” 汉 何休 注:“赘,繫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壻为赘壻矣。”词语解释:官婿 拼音:guān xù
有官衔的女婿。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爹娘,人家白日里高结綵楼,招不出个官婿;你女儿睡梦里,鬼窟里,选着个状元郎,还説门当户对。”词语解释:私婿 拼音:sī xù
古时 东夷 女子,夫死后,再非正式招夫婚配,因称受招者为私婿。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昔者 东夷 慕诸 夏 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壻,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词语解释:国婿 拼音:guó xù
皇帝的女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 秦閔王 妃﹞遂封 度 ( 辛道度 )为駙马都尉,赐金帛车马,令还本国。因此以来,后人名女婿为駙马。今之国婿,亦为‘駙马’矣。”词语解释:后婿 拼音:hòu xù
妇女再嫁后的丈夫。《宋书·五行志五》:“其夫径至女墓,不胜哀情,便发冢开棺,女遂活,因与俱归。后婿闻之,诣官争之,所在不能决。祕书郎 王导 议曰:‘此是非常事,不得以常理断之,宜还前夫。’”词语解释:姑婿 拼音:gū xù
姑母的丈夫。《北齐书·高隆之传》:“父 干 , 魏 白水郡 守,为姑壻 高氏 所养,因从其姓。”词语解释:姊婿 拼音:zǐ xù
姊夫。《后汉书·梁冀传》:“时 猛 ( 邓猛 )姊壻 邴尊 为议郎。”《晋书·荀顗传》:“幼为姊壻 陈羣 所赏。”词语解释:孙女婿 拼音:sūn nǚ xù
孙女的丈夫。《儒林外史》第二七回:“我便是 王老爹 的孙女婿。”词语解释:宗婿 拼音:zōng xù
宗室的女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滁阳王奉祀官》:“今 泗州 蠙城 之北,为 熙祖 山陵,设 泗州 祠祭署,奉祀一员, 朱氏 世袭,其先为宗壻,遂承国姓。”词语解释:娅婿 拼音:yà xù
姐妹丈夫的互称。俗称连襟。《新唐书·李杰传》:“尚衣奉御 长孙昕 素恶 杰 ,遇于道,内恃 玄宗 婭婿,与所亲 杨仙玉 共殴辱之。”词语解释:孙婿 拼音:sūn xù
孙女的丈夫。 唐 韩愈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太学博士 顿丘 李于 ,余兄孙壻也。”词语解释:猥婿 拼音:wěi xù
鄙贱之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錙銖,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壻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歟!”词语解释:媦婿 拼音:wèi xù
妹壻。《新唐书·李密传》:“人有告太守 赵佗 者, 佗 捕之,遁免。往依媦壻 雍丘 令 丘君明 ,转匿大侠 王季才 家。”词语解释:甥婿 拼音:shēng xù
(1).外甥和女婿。《北史·恩幸传·抱嶷》:“天性酷薄,虽弟姪甥壻,略无存润。”
(2).外甥女婿。《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家老爷有一外甥女,是家老爷夫人自小抚养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 匡爷 为甥壻。”词语解释:婢婿 拼音:bì xù
与婢私通的人。《汉书·何并传》:“先是 林卿 杀婢壻埋冢舍, 并 具知之,以非己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 颜师古 注:“婢婿,外人与其婢姦者也。” 宋 任广 《书叙指南·奸秽赃墨》:“婢所私通曰婢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