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仙媛 拼音:xiān yuàn
仙女。亦指皇家女子。 唐 宋之问 《寿阳王花烛图》诗:“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北齐李后为地仙》:“此贼(指 北齐 高湛 )所以受罪尤重者,以其污蔑仙媛(指 文宣皇后李氏 ),俾蒙詬辱。”词语解释:冯媛 拼音:féng yuàn
指 汉元帝 冯倢伃 。 晋 张华 《女史箴》:“玄熊攀槛, 冯媛 趍进。”参见“ 冯媛当熊 ”。
词语解释:冯媛当熊 拼音:féng yuàn dāng xióng
汉 建昭 中, 元帝 率左右于后宫观斗兽,有熊逸出圈,攀拦欲上殿,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保护 元帝 免遭伤害。事见《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后因以“冯媛当熊”为爱君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冯嫒 当熊, 班女 辞輦。”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须仿 冯嬺 当熊, 班姬 辞輦,永持彤管侍君傍。”词语解释:天媛 拼音:tiān yuàn
仙女。常指神话中的织女。 南朝 齐 谢朓 《七夕赋》:“步广阶而延睞,属天媛之淹留。”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肃肃习习,天媛来风雨;雰雰霏霏,神姬下霜雪。” 明 何景明 《织女赋》:“何天媛之淑嫮兮,镇独处而寡儔。”词语解释:贤媛 拼音:xián yuàn
贤惠美貌的女子。 唐 张九龄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唯直西有樊妃冢》诗:“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后合婚》:“忠臣良将并贤媛,开国承家在简编,只落千载名传。”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 左氏 不著一字,使如此贤媛几致湮没,亦其疏漏之失也。”词语解释:赵媛 拼音:zhào yuàn
指 赵 津女 娟 。 唐 许敬宗 《奉和宴中山应制》:“ 中山 献仙酤, 赵 媛发清謳。”参见“ 赵津歌 ”。
词语解释:赵津歌 拼音:zhào jīn gē
赵简子 欲南渡击 楚 ,至期,津吏醉卧不能渡, 简子 欲杀之。津吏息女 娟 恳之,代父操楫,至中流,唱《河激》之歌。 简子 大悦,将使人祝祓,以为夫人, 娟 乃再拜而辞。 简子 归,乃立 娟 为夫人。见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津女娟》。后遂称 娟 所唱《河激》之歌为“赵津歌”。 北周 庾信 《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虽同 燕 市泣,犹听 赵 津歌。”词语解释:嫱媛 拼音:qiáng yuàn
指姬妾。《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词语解释:名媛 拼音:míng yuàn
有名的美女。亦指名门闺秀。 清 李渔 《风筝误·艰配》:“嬋娟争覷我,我也覷嬋娟,把帝里名媛赶一日批评徧。” 清 曾国藩 《刘母谭孺人墓志铭》:“ 谭 有淑妃, 衞姜 之姨,仍世不堕,名媛绍之。” 巴金 《雨》五:“在大赌场里……绅士和名媛们正在一掷千金地纵欲狂欢。”词语解释:宫媛 拼音:gōng yuàn
犹宫女。《韩非子·八经》:“县令约其行介,郎中约其左右,后姬约其宫媛,此之谓条达之道。” 明 张适 《题赵希远万松金阙图》诗:“花明宫媛佩,柳拂羽人弓。”词语解释:贞媛 拼音:zhēn yuàn
贞洁贤淑的妇女。 清 方履籛 《孙母倪孺人墓志铭》:“郡有价宗,贞媛賁耀,后先百禩,匡植名教。”词语解释:英媛 拼音:yīng yuàn
(1).淑女;贤德的女子。 汉 崔駰 《婚礼结言》:“乾坤其德,恒久不已;爰定天纲,夫妇作始;乃降英媛,有淑其仪。” 晋 孙楚 《胡母夫人哀辞》:“乃眷洪族,裁育英媛。”
(2).美好。 汉 王粲 《闲邪赋》:“夫何英媛之丽女,貌洵美而艳逸。”词语解释:神媛 拼音:shén yuàn
仙女。 唐 任敬臣 《和长孙秘监七夕》:“二秋叶神媛,七月望仙妃。”词语解释:阿媛 拼音:ā yuàn
(1).淑媛。宫中女官。 南朝 齐 王融 《永嘉长公主志铭》:“作仪阿媛,取儷 汉 妃。”
(2).方言。父母对女儿或长辈对小辈(多指女孩儿)的亲昵称呼。越剧《三摆渡》:“说起我阿媛,真要咪咪笑,生活样样会,技术算头挑。”词语解释:令媛 拼音:lìng yuàn
犹令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客曰:‘确知令媛待聘,何拒之深?’再三言之而主人不可,客有慙色曰:‘ 胡 亦世族,何遽不如先生!’”词语解释:蝉媛 拼音:chán yuàn
情思牵萦。蝉,通“ 嬋 ”。 唐 陈子昂 《祭外姑宇文夫人文》:“女也蝉媛,终天永诀。”词语解释:楚媛 拼音:chǔ yuàn
楚 地美女。 南朝 梁 江洪 《咏舞女》:“腰纤蔑 楚 媛,体轻非 赵 姬。” 唐 王勃 《夏日宴宋五官宅观画障序》:“ 楚 媛调絃, 韩 娥对酒。”词语解释:淑媛 拼音:shū yuàn
(1).美好的女子。《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篤好,崇恩以结援。” 李贤 注:“淑,善也。美女曰媛。”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盖有 南威 之容,乃可以论於淑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於断割。”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秀才轩裳令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斯实淑媛之贤夫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探婚》:“我也曾向兰房访丽娟,我也曾倩蜂媒求淑媛。”
(2).女官名。 三国 魏文帝 置。六朝为九嫔之一,位比九卿。《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文帝 增贵嬪、淑媛、脩容、顺成、良人……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参见“ 淑仪 ”。
词语解释:淑仪 拼音:shū yí
女官名。 晋武帝 置。 宋 、 齐 、 梁 、 陈 各朝因之。而后或置或否。《宋书·后妃传序》:“ 晋武帝 採 汉 魏 之制,置……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为九嬪,位视九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淑仪》:“《唐百官志》注云: 明皇 开元 中,置六仪,其一曰淑仪。用 晋 事也。国初亦省。《宋朝会要》云: 真宗 大中祥符 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又增置淑仪官也。”词语解释:柳絮才媛 拼音:liǔ xù cái yuàn
对才女的美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然微云夫婿,柳絮才媛,艷句流传,亦可谓倡随佳话矣。”参见“ 柳絮 ”。
词语解释:柳絮 拼音:liǔ xù
(1).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復随风。”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説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 女,左将军 王凝之 妻也。” 刘孝标 注引《妇人集》:“ 谢夫人 名 道藴 ,有文才。所著诗、赋、誄、颂传於世。”后遂以“柳絮”为典,多指才女或佳句。 元 王逢 《读余季女〈怀其夫水宗道诗〉序》:“ 余季女 ……赘同郡 水宗道 。甫踰月, 水 具见 余 水迈柳絮,学不彼若,輒辞归,闭门读书,久不返。”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声落梁尘,词超柳絮。愿賡一曲,博笑大方。”
(3).喻指雪花。《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词语解释:昭媛 拼音:zhāo yuàn
唐 代女官名。为九嫔之一。 唐 承 隋 制,于后妃下置昭仪、昭容、昭媛等各一人,正二品。见《旧唐书·后妃传序》。词语解释:秀媛 拼音:xiù yuàn
秀美的女子。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塞畦絶径,令窈窕含光不克登其徽音,秀媛藴才不克扬其文彩,固失育才美俗之道,亦非文明开化之宜。”词语解释:班媛 拼音:bān yuàn
指 班倢伃 。 唐 张说 《〈上官昭容集〉序》:“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虽 汉 称 班嫒 , 晋 誉 左嬪 ,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参见“ 班姬 ”。
词语解释:班姬 拼音:bān jī
(1).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倢伃 。名不详。 成帝 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后为 赵飞燕 所谮,退处东宫,作赋自伤。 成帝 去世后,充奉园陵。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洛川 神女,尚復不惑 东阿 ;世上 班姬 ,何关君事。” 唐 刘驾 《皎皎词》:“ 班姬 入后宫, 飞燕 舞东风。” 明 高启 《秋风引》:“入 班姬 之永巷,过 襄王 之高臺。” 清 朱受新 《流萤词》:“莫入 班姬 金阁里,恐随团扇落秋风。”
(2).指 班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班姬 《女戒》,足称母师也。” 唐 张说 《唐西台刺史徐府君碑》:“ 班姬 父兄,文雄 汉 室; 左思 女弟,词蔚 晋 宫。” 清 秋瑾 《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丽句天生 谢道韞 ,史才入目 汉 班姬 。”词语解释:姻媛 拼音:yīn yuàn
见“ 姻援 ”。
词语解释:姻援 拼音:yīn yuán
亦作“ 姻媛 ”。 犹姻亲。《宋书·索虏传》:“至此非唯欲为功名,实是贪结姻援。”《魏书·杨椿传》:“吾自惟文武才艺、门望姻援不胜他人。” 唐 赵璘 《因话录·徵》:“ 周公 制嫁娶之礼,安知后世以依衒姻援而求富贵?”《太平广记》卷三四四引《河东记·成叔弁》:“忽有媒氏诣门云:‘有 田 家郎君,愿结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