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不孤 拼音:bù gū
(1).古时幼年丧父为孤,孤子受到长辈父亲般的照顾称为不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康节 先公既捐馆,二 程 先生于 伯温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载甚厚。”
(2).不孤单,不单独。《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 沉兼士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今读此编,深幸吾道之不孤。”词语解释:羁孤 拼音:jī gū
亦作“羇孤”。 羁旅孤独的人。《文选·谢庄〈月赋〉》:“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李善 注:“羇孤,羇客孤子也。”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羇孤。” 元 周慧孙 《〈乐府诗集〉序》:“夫子删诗三百,虽樵夫野叟、妇人女子、羇孤庶孽怵迫无聊之态,侈靡华恶之习,莫不备具。”词语解释:郁孤 拼音:yù gū
见“ 鬱孤臺 ”。
词语解释:郁孤台 拼音:yù gū tái
古台名。在 江西 赣州市 西南 贺兰山 顶。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 唐 赣州 郡守 李勉 登临北望,因改名 望阙 , 宋 曾慥 增筑二台,南为 郁孤 ,北为 望阙 。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烟云縹緲 鬱孤臺 ,积翠浮空雨半开。” 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 鬱孤臺 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元 萨都剌 《奉次参政韵》:“ 大庾岭 头三月尽, 鬱孤臺 下几人过。”亦省称“ 鬱孤 ”。 宋 苏轼 《郁孤台》诗:“入境见图画, 鬱孤 如旧游。” 宋 杨万里 《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诗:“ 鬱孤 马祖 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词语解释:小孤 拼音:xiǎo gū
山名。在 江西 彭泽县 北 长江 中,与 大孤山 遥遥相对。 清 吴伟业 《荡子失意行赠李云田》诗:“ 小孤 白浪恶,肠断征帆收。”参见“ 小姑 ”。
词语解释:小姑 拼音:xiǎo gū
(1).称丈夫之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唐 王建 《新嫁娘词》:“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红楼梦》第四回:“﹝ 李紈 ﹞惟知侍亲养子,閒时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2).少女。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唐 温庭筠 《兰塘词》诗:“小姑晚归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
(3).小女巫;小道姑。 宋 陆游 《赛神曲》:“緑袍槐简立老巫,红衫绣裙舞小姑……老巫前致词,小姑抱酒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婚走》:“长生会, 莲花观 里一箇小姑来。”
(4). 小孤山 的别称。在今 江西 彭泽县 北。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江 南有大、小 孤山 ……俚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磯,谓之 澎浪磯 ,遂转为 彭郎磯 云。 彭郎 者,小姑壻也。” 宋 苏轼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舟中贾客莫漫狂, 小姑 前年嫁 彭郎 。” 清 王士禛 《送彭十羡门游粤》诗:“ 大姑 弯弯眉黛长, 小姑 窈窕宫亭妆,三日 潯阳 风信到,双姑早晚嫁 彭郎 。”词语解释:托孤 拼音:tuō gū
谓以遗孤相托。多指君主把遗孤托付给大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病篤,託孤於丞相 亮 ,尚书令 李严 为副。” 唐 贾岛 《哭卢仝》诗:“ 长安 有交友,託孤遽弃移。” 金 赵秉文 《蜀汉正名论》:“ 曹氏 欺孤问鼎,何尝一事而出於诚?使有 孔明 ,不为用也。至於託孤,曰:‘尔无负我。’庸愚皆知笑之。”参见“ 託孤寄命 ”。
词语解释:托孤寄命 拼音:tuō gū jì mìng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谓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词语解释:抚孤 拼音:fǔ gū
存恤遗孤;抚养孤儿。 南朝 陈 何胥 《哭陈昭》诗:“抚孤空对此,零泪欲奚言。” 唐 杜甫 《遣怀》诗:“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嵇封翁》:“其室 杨太夫人 ,守志抚孤,备尝艰苦。” 丁玲 《母亲》二:“爷爷们既不能替我还账,又不能替我抚孤,也就管不到我许多。”词语解释:鸾孤 拼音:luán gū
鸾镜照孤影;孤鸾。谓情人离去,孤单独处。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凤去楼扃夜,鸞孤匣掩辉。” 五代 刘兼 《春怨》诗:“锦书雁断应难记,菱镜鸞孤貌可怜。” 明 唐寅 《侥侥令·尾》曲:“寃家莫把人孤负,早会合共成一处,免教我凤隻鸞孤。”词语解释:遗孤 拼音:yí gū
死者遗留下来的孤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及 琰 友人 公孙方 、 宋阶 早卒, 琰 抚其遗孤,恩若己子。” 闽 徐夤 《经故广平员外旧宅》诗:“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 清 姚鼐 《记萧山汪氏两节妇事》:“ 淇县君 殁,两孺人皆少,遗孤十一岁。”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边区中学毕业以后,烈士的遗孤,从乡文书一直工作到担任区委书记的职务。”词语解释:独孤 拼音:dú gū
复姓。《通志·氏族五》:“度辽将军 刘进伯 击 匈奴 ,兵败被执,囚之 孤山 下,生 尸利 ,单于以为 谷蠡王 ,号 独孤部 。 尸利 六世孙 罗辰 从 魏 孝文 徙 洛阳 为 河南 人,初以其部为氏。” 唐 有 独孤郁 ,见《旧唐书》本传。词语解释:诸孤 拼音:zhū gū
众孤儿。《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养幼少,存诸孤。” 唐 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葬有日,言曰:吾父友惟 韩丈人 视诸孤,其往乞铭。”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李景让母》:“母祝之曰:‘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天若矜我贫,则愿诸孤学问有成,此不敢取。’”词语解释:鹤孤 拼音:hè gū
谓孤寂。鹤性孤高,故称。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金 元好问 《病中》诗:“风柳留蝉蜕,霜松映鹤孤。”词语解释:称孤 拼音:chēng gū
称王,称帝。《史记·李斯列传》:“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 乔 松 之寿, 孔 墨 之智。”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三》:“ 横 与 汉王 并南面称孤。今 汉王 为天子,而 横 为亡虏,其辱已甚矣。”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立功立事,开国称孤。”词语解释:存孤 拼音:cún gū
恤养孤儿。《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 秦王 显巖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北齐书·文襄帝纪》:“无主之国,在礼未闻,动而不法,将何以训。窃以分财养幼,事归令终;舍宅存孤,谁云隙末?”词语解释:三孤 拼音:sān gū
指少师、少傅、少保。《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 孔 传:“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 蔡沉 集传:“三孤虽三公之贰而非其属官……公论道,孤弘化;公燮理阴阳,孤寅亮天地;公论於前,孤弼於后。公孤之分如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明史·职官志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参见“ 三少 ”。
词语解释:三少 拼音:sān shǎo
(1).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大戴礼记·保傅》:“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 唐 杨炯 《明威将军梁待宾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书,六年始得东宫三少。”
(2).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 晋 王羲之 、 王承 、 王悦 ,俱少年知名。人称 王氏 三少。《晋书·王羲之传》:“ 敦 尝谓 羲之 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 阮主簿 。’ 裕 亦目 羲之 与 王承 、 王悦 为 王氏 三少。”(2) 唐 李嗣真 与同时学士 赵献臣 、 徐昭 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3).谓三度返老还少。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引 宇文士及 《粧台记序》:“ 春秋 之初,有 晋 楚 之谚曰:‘ 夏姬 得道,鸡皮三少。’” 明 杨慎 《武后生牙》:“史称 武后 ,年七十,盛自拂拭,不觉衰耗,始信 夏姬 年踰七十,而鸡皮三少。”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旧成新》:“岂非作者功臣,使得为鷄皮三少之女。”词语解释:鳏孤 拼音:guān gū
泛指没有劳动能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宋书·谢灵运传》:“驱鮐稚於 淮 曲,暴鰥孤於 泗 澨。” 唐 韦应物 《鼙鼓行》:“何况鰥孤火絶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参见“ 鰥寡孤独 ”。
词语解释:鳏寡孤独 拼音:guān guǎ gū dú
语本《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鰥,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泛指没有劳动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史记·孝文本纪》:“赐天下鰥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以下布帛米肉各有数。”《新唐书·刘蕡传》:“鰥寡孤独不得存,老幼疾病不得养。”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德胜门庵》:“圣朝仁民之政,广博周徧……与 文王 治 岐 必先鰥寡孤独,同一致也。” 周立波 《禾场上》:“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词语解释:轻孤 拼音:qīng gū
孤单无依。 宋 柳永 《锦堂春》词:“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宋 柳永 《木兰花慢》词:“念对酒当歌,低幃并枕,翻恁轻孤。”词语解释:恤孤 拼音:xù gū
存恤孤弱的人。《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孔颖达 疏:“孤弱之人,人所遗弃。在上君长若能忧恤孤弱不遗,则下民学之,不相弃倍。”《新唐书·韩愈传赞》:“至进諫陈谋,排难恤孤,矫拂媮末,皇皇於仁义,可谓篤道君子矣。”词语解释:茕孤 拼音:qióng gū
(1).孤独。 唐 李频 《送台州唐兴陈明府》诗:“遥知为吏去,有术字惸孤。”
(2).指孤独的人。《水浒传》第八九回:“朕今览其情词,怜其哀切,悯汝惸孤,不忍加诛,仍存其国。”词语解释:赵孤 拼音:zhào gū
(1). 赵氏 的孤儿。指 赵武 。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景公 乃与 韩厥 共立 赵 孤,续 赵氏 祀,是为 文子 。”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君不见: 韩献子 , 晋 将军, 赵 孤存;千载传 忠献 ,两定策,纪元勋。”
(2). 赵氏 的孤儿。亦泛指孤儿。 明 冯梦龙 《酒家佣·姊弟式庐》:“谢劬劳能存 赵 孤,这愁怀 灵均 难赋。”参见“ 赵氏孤儿 ”。
(3). 赵氏 的孤儿。指 宋高宗 赵构 。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病》:“ 刘启之 以诗自许, 漫塘先生 得其诗,读至《韩蘄王庙》诗中两句云:‘皇天有意存 赵 孤, 蘄王 登坛鬼神泣。’先生掩卷曰:‘此未识作诗法也……今顾指 高宗 为 赵 孤,谓皇天眷命,有意存 赵 孤,而 蘄王 登坛,鬼神便泣,气势却如此其盛!毋乃抑君父之太过,而扬臣子之已甚乎!’”
词语解释:赵氏孤儿 拼音:zhào shì gū ér
指 赵武 。 春秋 时, 晋国 佞臣 屠岸贾 诬陷 赵盾 ,杀其满门, 盾 子 赵朔 妻有遗腹子 赵武 匿公宫中, 屠岸贾 搜捕之。 赵朔 友人 程婴 及 朔 门客 公孙杵臼 定计以他人婴儿顶替,救出 赵武 , 赵氏 真孤遂得以保全,并由 程婴 抚养成人报仇雪恨。见《史记·赵世家》。后常用以借指忠臣孑遗。 元 人据此编有杂剧《赵氏孤儿》。《歧路灯》第八二回:“ 巫氏 道:‘你又不是 赵氏孤儿 ,为甚的叫 王中 在楼上唱了一齣子“ 程婴 保孤”?’”亦省称“ 赵氏孤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当初屈勘 公孙老 ,今日犹存 赵氏孤 。” 清 王之棠 《崇义行》:“谁恤 桓 嫠苦,谁怜 赵氏孤 。”词语解释:幼孤 拼音:yòu gū
年幼的孤儿。《管子·四时》:“一政曰,论幼孤,舍有罪。”《汉书·景帝纪》:“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 晋 潘岳 《杨仲武诔》:“恤养幼孤。”词语解释:寡孤 拼音:guǎ gū
孤独,孤寂。《文选·潘岳〈寡妇赋〉》 唐 李善 题注:“寡妇者, 任子咸 之妻也。 子咸 死, 安仁 序其寡孤之意,故有赋焉。”词语解释:畸孤 拼音:jī gū
孤独,孤单。 宋 苏轼 《鹤叹》诗:“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脛阁瘦躯。”词语解释:养孤 拼音:yǎng gū
奉养国老。《诗·大雅·灵台序》“灵臺,民始附也” 唐 孔颖达 疏:“辟雍,大射养孤之处。”参见“ 养老礼 ”。
词语解释:养老礼 拼音:yǎng lǎo lǐ
古代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敬礼之的礼节。《东观汉记·明帝纪》:“冬十月,﹝ 明帝 ﹞幸辟雍,初行养老礼。”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六》:“ 明帝 永平 二年,临辟廱,行大射养老礼。”亦省称“ 养老 ”。《礼记·王制》:“凡养老: 有虞氏 以燕礼, 夏后氏 以饗礼, 殷 人以食礼, 周 人脩而兼用之。五十养於乡;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养老》:“ 洪武 十九年六月詔,天下行养老之政。”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词语解释:睽孤 拼音:kuí gū
(1).乖离而孤独。《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孤,寇张之弧。”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南村路何许,睽孤情尚尔。”
(2).乖戾。《汉书·诸侯王表序》:“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颜师古 注:“睽孤,乖剌之意。”词语解释:赦孤 拼音:shè gū
指旧时 北京 普济堂 、 育婴堂 每年清明收殓无主尸骸、度荐亡魂的活动。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赦孤》:“两堂清明日检拾暴露骸骨及幼殤小儿殮葬,或化而瘞之,復延僧众施食度荐,名曰赦孤。”词语解释:赵氏孤 拼音:zhào shì gū
见“ 赵氏孤儿 ”。
词语解释:赵氏孤儿 拼音:zhào shì gū ér
指 赵武 。 春秋 时, 晋国 佞臣 屠岸贾 诬陷 赵盾 ,杀其满门, 盾 子 赵朔 妻有遗腹子 赵武 匿公宫中, 屠岸贾 搜捕之。 赵朔 友人 程婴 及 朔 门客 公孙杵臼 定计以他人婴儿顶替,救出 赵武 , 赵氏 真孤遂得以保全,并由 程婴 抚养成人报仇雪恨。见《史记·赵世家》。后常用以借指忠臣孑遗。 元 人据此编有杂剧《赵氏孤儿》。《歧路灯》第八二回:“ 巫氏 道:‘你又不是 赵氏孤儿 ,为甚的叫 王中 在楼上唱了一齣子“ 程婴 保孤”?’”亦省称“ 赵氏孤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当初屈勘 公孙老 ,今日犹存 赵氏孤 。” 清 王之棠 《崇义行》:“谁恤 桓 嫠苦,谁怜 赵氏孤 。”词语解释:公孤 拼音:gōng gū
公,三公;孤,少师、少傅、少保。泛指重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至治之世,士在公孤;小康之世,士在僚采。”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卷一:“天子每日常朝,但有公孤无诸侯。”词语解释:孀孤 拼音:shuāng gū
寡妇和孤儿。《新唐书·宋务光传》:“丁壮尽於边塞,孀孤转於沟壑。”词语解释:字孤 拼音:zì gū
抚爱孤儿。语本《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马援 奉嫂,不冠不入; 氾毓 字孤,家无常子。” 唐 张说 《为人作祭弟文》:“字孤之情,不待遗意。”《宋史·李宗谔传》:“二兄早世,奉嫂字孤,恩礼兼尽。”词语解释:偏孤 拼音:piān gū
指早年丧父或丧母。《文选·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 李善 注:“偏孤,谓丧父也。”《陈书·王冲传》:“ 冲 母, 梁武帝 妹 新安 穆公主 ,卒於 齐 世, 武帝 以 冲 偏孤,深所钟爱。” 清 赵翼 《五哀诗·父执杭应龙先生》:“繄余少偏孤,孑立四无倚。”词语解释:穷孤 拼音:qióng gū
(1).困厄孤苦。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穷孤之士。”
(2).指困穷无依的人。《后汉书·何敞传》:“节省浮费,賑卹穷孤。” 晋 卢谌 《赠刘琨》诗:“览彼遗音,恤此穷孤。”词语解释:弱孤 拼音:ruò gū
势孤力弱。《史记·南越列传》:“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词语解释:继孤 拼音:jì gū
存恤遗孤。《管子·国蓄》:“是壤地尽於功赏,而税臧殫於继孤也。”词语解释:装孤 拼音:zhuāng gū
宋 杂剧、 金 院本中扮演官员的角色。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妓乐》:“且谓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或添一人,名曰‘装孤’。”《水浒传》第八二回:“这五人引领着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攛。”词语解释:贞孤 拼音:zhēn gū
谓固守正道,特立独行。《后汉书·朱暉朱穆传论》:“ 蔡氏 贞孤之言,其为然也。” 宋 朱熹 《与台端书》:“天子以执事有廉靖贞孤之操,擢寘諫垣。” 明 汤显祖 《为浙司运长陆公受命三世题卷》诗:“通材何茂明,本性则贞孤。”词语解释:乙速孤 拼音:yǐ sù gū
复姓。 北魏 有 乙速孤佛保 。见《北史·节义传》。词语解释:飨孤 拼音:xiǎng gū
指受人款待、被人尊崇的师傅。 王闿运 《祭常都尉文》:“人或睨君,是何老儒,我独加敬,邦之饗孤。”参见“ 三孤 ”、“ 孤卿 ”。词语解释:藐孤 拼音:miǎo gū
幼弱的孤儿。语本《左传·僖公九年》:“ 献公 使 荀息 傅 奚齐 。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 孔颖达 疏:“藐诸孤者,言年既幼穉,县藐於诸子之孤。” 清 方文 《田居杂咏》之二:“身后遗藐孤,粗足供簠簋。”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从来母后当冲帝,每利藐孤擅神器。”词语解释:职孤 拼音:zhí gū
主持抚养孤儿的职官。《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上下两句互误例》:“按此当作‘立正长以勤人,立职孤以顺幼’;盖立正长所以勤民事。而立职孤所以使幼者得遂其生也。正长也,职孤也,皆其名也;勤人也,顺幼也,皆其事也。”词语解释:六尺之孤 拼音:liù chǐ zhī gū
指未成年的孤儿。《论语·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六尺之孤,幼少之君。” 邢昺 疏引 郑玄 注:“六尺之孤,年十五已下。”《后汉书·李固传》:“今委君以六尺之孤, 李氏 存灭,其在君矣。” 唐 骆宾王 《为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只知拥戴新主,竟不念先帝六尺之孤,岂不可恨!”词语解释:蚤孤 拼音:zǎo gū
谓早年丧父。蚤,通“ 早 ”。《新唐书·张延赏传》:“ 延赏 虽蚤孤,而博涉经史,通吏治。”词语解释:道寡称孤 拼音:dào guǎ chēng gū
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明 无名氏 《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词语解释:零孤 拼音:líng gū
孤苦零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千里柔魂,蓬游无底,母子零孤,言之愴惻。”词语解释:五尺之孤 拼音:wǔ chǐ zhī gū
指年幼丧父的君主。 汉 贾谊 《新书·阶级》:“顾行而忘利,守节而服义,故可以託不御之权,可以託五尺之孤。”词语解释:优孤
专演老年男子的优人词语解释:黔驴技孤 拼音:qián lǘ jì gū
同“ 黔驴之技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 黔 驴技孤,也应狼跋其胡。”词语解释:人单势孤 拼音:rén dān shì gū
人数少,力量单薄。京剧《猎虎记》第十场:“劫牢之后,倘若 登州 兵马杀来,我等人单势孤,只怕寡不敌众。”词语解释:三尺之孤 拼音:sān chǐ zhī gū
幼小的孤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新郑富平身后》:“两公立朝錚錚,即微有可议,何至溺情阿堵,使有三尺之孤,必不决裂至此。” 清 姚鼐 《丹徒王氏秀山阡表》:“母 吴 儒人尚少,家贫乏,无族党内外之助,抚三尺之孤,默默自守於穷巷之中。”词语解释:拐孤 拼音:guǎi gū
乖僻;古怪。《红楼梦》第七回:“他虽腼腆,却脾气拐孤,不大随和儿。”《红楼梦》第二二回:“众人都笑説:‘天生的牛心拐孤!’” 梁斌 《红旗谱》三四:“﹝ 大贵 ﹞就是脾气拐孤,碰上还有点暴腾。”词语解释:曙后星孤 拼音:shǔ hòu xīng gū
唐 孟棨 《本事诗·徵咎》:“ 崔曙 进士作《明堂火珠》诗试帖曰:‘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当时以为警句。及来年卒,唯一女名 星星 ,人始悟其自讖也。”后因用为人死后仅遗孤女之典实。 清 朱焘 《北窗呓语》:“其甚者,兴嗟 伯道 曙后星孤。”词语解释:郁孤 拼音:yù gū
台名。即 郁孤台 。 宋 罗愿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词:“秋宇浄如水,月镜不安臺, 欝孤 高处张乐,语笑脱尘埃。”参见“ 鬱孤臺 ”。
词语解释:郁孤台 拼音:yù gū tái
古台名。在 江西 赣州市 西南 贺兰山 顶。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 唐 赣州 郡守 李勉 登临北望,因改名 望阙 , 宋 曾慥 增筑二台,南为 郁孤 ,北为 望阙 。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烟云縹緲 鬱孤臺 ,积翠浮空雨半开。” 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 鬱孤臺 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元 萨都剌 《奉次参政韵》:“ 大庾岭 头三月尽, 鬱孤臺 下几人过。”亦省称“ 鬱孤 ”。 宋 苏轼 《郁孤台》诗:“入境见图画, 鬱孤 如旧游。” 宋 杨万里 《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诗:“ 鬱孤 马祖 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词语解释:托孤 拼音:tuō gū
以遗孤相托。《三国演义》第八五回:“ 先主 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花城》1981年第6期:“换在你想打听的托孤事件以前,我会尖酸地奚落你的钓故事的行为就是钓金龟,说干脆点儿,就是钓钱。”词语解释:步六孤 拼音:bù liù gū
古 代北 少数民族复姓。《魏书·官氏志》:“ 步六孤 氏,后改为 陆 氏。”《北齐书·孝昭元后传》:“ 孝昭皇后 元氏 ,开府 元蛮 女也。初为 常山王 妃, 天保 末,赐姓 步六孤 。”《通志·氏族五》:“ 步六孤 氏, 代北 人。 后魏 有 步六孤真 (即 陆真 ),为 长安镇 将军, 孝文 改为 陆 氏。”参阅 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陆氏》。词语解释:暌孤 拼音:kuí gū
《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王弼 注:“三与己睽,故曰睽孤也……虽在乖隔,志故得行,故虽危无咎。”睽,同“ 暌 ”。后用以指分离;乖隔。 明 唐顺之 《答茅知县鹿门》:“同心共济,欢然无间,则既免于暌孤之吝,而果获利元夫之吉矣!”《明史·部履淳传》:“高亢暌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又《郑三俊传》:“上下暌孤,足为隐虑。”一说,“暌孤”指遗腹孤,离家在外的孤子。参阅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三。词语解释:影只形孤 拼音:yǐng zhī xíng gū
犹形单影只。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膝下红颜,须代冬温夏清;眼前白髮,况兼影隻形孤。”词语解释:妆孤 拼音:zhuāng gū
大老。指嫖客。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小二哥,你也知道我粧孤爱女,你肯与我做个落花的媒人。”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摶香弄粉,粧孤学俊……便准备着那一年春尽一年春。”词语解释:牛心拐孤 拼音:niú xīn guǎi gū
犹死心眼。《红楼梦》第二二回:“ 李氏 起身笑着回道:‘他説方才老爷并没叫他去,他不肯来。’女人们回復了 贾政 ,众人都笑説:‘天生的牛心拐孤!’”词语解释:坚孤 拼音:jiān gū
坚毅孤傲。 唐 元稹 《莺莺传》:“有 张生 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词语解释:夙孤 拼音:sù gū
早孤。《后汉书·边让传》:“窃见令史 陈留 边让 ,天授逸才,聪明贤智,髫齓夙孤,不尽家训。”词语解释:祀孤 拼音:sì gū
祭祀孤魂。旧时 江 南民俗,于特定的节日祭祀无人祭祀的死者。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江南城隍庙》:“每岁中元及清明,十月一日有庙市,都人迎赛祀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