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首字词组
孽子孽党孽愆孽嬖孽畜孽庶孽鸟 
孽臣孽牙孽种孽孙孽相孽类孽龙 
孽芽孽竖孽长子,孽子孽毒孽宠孽苗孽龉 
孽风孽出孽妾孽报孽冤孽裔孽债 
孽孽孽根孽星孽障孽尘孽海  

词语解释:孽子  拼音:niè zǐ
(1).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墨子·节葬下》:“然后伯父、叔父、兄弟、孼子其。” 孙诒让 间诂:“孼,庶子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王 有孽子 不害 ,最长,王弗爱,王、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 宋 岳珂 《桯史·刘观堂读赦诗》:“后二年,和议成, 秦檜 惧当制者之不能説虏也,以孼子 熺 及其党 程克俊 补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孽子含寃天惨淡,孤臣举义日光明。”
(2).谓使其子遭灾难。《逸周书·王佩》:“殃毒在信疑,孽子在听内,化行在知和。” 朱右曾 校释引 卢文弨 曰:“孽子,谓灾害其子。”
词语解释:孽臣  拼音:niè chén
亦作“孼臣”。 奸邪嬖幸之臣。《史记·蒙恬列传》:“今 恬 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孼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孔丛子·对魏王》:“孽臣以遇徼幸者,内则射合主心,外则谈主之非。”《南齐书·萧颖胄传》:“宫女千餘,裸服宣媱;孽臣数十,袒裼相逐。”
词语解释:孽芽  拼音:niè yá
见“ 孽牙 ”。
词语解释:孽牙  拼音:niè yá
亦作“ 孽芽 ”。亦作“孼牙”。 祸端,灾祸的苗头。 唐 韩愈 《平淮西碑》:“至于 玄宗 ,受报收功,极炽而丰,物众地大,孽牙其间。 肃宗 、 代宗 , 德 祖 顺 考,以勤以容,大慝适去,稂莠不薅,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宋 岳珂 《经进百韵诗》:“永祐当临御,重熙极泰亨。物穷隍土復,地大孽牙萌。蠢尔戎真裔,违吾海上盟。”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用人混哲否,孽芽出萧墙。兄弟相啖食,同气成豺狼。”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丙寅初元,是生孼牙,谁为其虺,忽焉为蛇。”
词语解释:孽风  拼音:niè fēng
恶风;妖风。 鲁迅 《彷徨·伤逝》:“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 子君 ……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 子君 。”
词语解释:孽孽  拼音:niè niè
亦作“孼孽”。 装饰华丽貌。《诗·卫风·硕人》:“庶 姜 孼孼,庶士有朅。” 毛 传:“孼孼,盛饰。” 汉 李尤 《东观赋》:“ 东观 之蓺,孼孼洋洋。”
词语解释:孽党  拼音:niè dǎng
亦作“孼党”。 邪党;奸党。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扶桑 落日之滨,妖朋蚁结; 孤竹 寻云之际,孼党蜂腾。”
词语解释:孽牙  拼音:niè yá
亦作“ 孽芽 ”。亦作“孼牙”。 祸端,灾祸的苗头。 唐 韩愈 《平淮西碑》:“至于 玄宗 ,受报收功,极炽而丰,物众地大,孽牙其间。 肃宗 、 代宗 , 德 祖 顺 考,以勤以容,大慝适去,稂莠不薅,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宋 岳珂 《经进百韵诗》:“永祐当临御,重熙极泰亨。物穷隍土復,地大孽牙萌。蠢尔戎真裔,违吾海上盟。”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用人混哲否,孽芽出萧墙。兄弟相啖食,同气成豺狼。”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丙寅初元,是生孼牙,谁为其虺,忽焉为蛇。”
词语解释:孽竖  拼音:niè shù
邪恶的坏人。《新唐书·李绛传》:“今孽竖就禽,方收威柄,遽以偏将莅本军,纲纪大紊矣!”
词语解释:孽出  拼音:niè chū
亦作“孼出”。 庶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止有少女 四娘 ,孼出。” 何垠 注:“孼出,庶出也。”
词语解释:孽根  拼音:niè gēn
祸根。多用为昵称,以指子女或胎儿。《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月来觉腹中微动,恐是孽根。男与女,岁后当相寄耳。”
词语解释:孽愆  拼音:niè qiān
亦作“孼愆”。 罪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我生平无多孼愆,祇有镇师一旅,不应调而悮调之,途逢海寇,全军尽覆。”
词语解释:孽种  拼音:niè zhǒng
(1).昵称。含有既厌烦又怜爱的意思。多指情人或子女。在嗔怒或无可奈何时亦用之,并含厌憎、爱怜或无可如何的语意。多用于子女。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入闱》:“又有红衫客,风流孽种。因此上如啼带笑梦魂中,长叫心儿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莲 举一子,产后暴病,日就沉绵,捉 燕 臂曰:‘敢以孽种相累,我儿即若儿。’” 杨朔 《大旗》:“先你一脚就回来啦,又躺在炕头上呕气……唉,这些孽种!”
(2).犹言坏种。如:这家伙成天干坏事,不是好东西,孽种!
词语解释:孽长子,孽子
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
词语解释:孽妾  拼音:niè qiè
亦作“孼妾”。 贱妾;地位低下的妾。 汉 贾谊 《新书·孽产子》:“绣衣经履,偏诸缘,入之闲中,是古者天子后之服也,后之所以庙而不以燕也,而众庶得以衣孼妾。”
词语解释:孽星  拼音:niè xīng
亦作“孼星”。 旧时指预示不吉利的星宿。《晏子春秋·谏上二一》:“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孼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 张纯一 校注:“孼星,犹《太平御览·天部七》之言祅星。”
词语解释:孽嬖  拼音:niè bì
犹宠妾。《汉书·刘向传》:“採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 颜师古 注:“孽,庶也;嬖,爱也。”
词语解释:孽孙  拼音:niè sūn
亦作“孼孙”。 庶出之孙。《史记·佞幸列传》:“ 嫣 者, 弓高侯 孼孙也。”《汉书·韩王信传》:“ 韩王信 ,故 韩襄王 孽孙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八年》:“ 异人 以庶孽孙质於诸侯。” 胡三省 注:“ 异人 於 秦 太子为庶子,於 秦 王为庶孙。”
词语解释:孽毒  拼音:niè dú
凶狠恶毒。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饵长虹》:“此子孽毒,当食血肉,为生灵之患,倘敬信三宝,即得令终。”
词语解释:孽报  拼音:niè bào
犹恶报。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据他( 释迦牟尼 )老先生的教训,则做诗便犯了‘绮语戒’,无论道德或不道德,都不免受些孽报,可怕得很的!”
词语解释:孽障  拼音:niè zhàng
亦作“孼障”。
(1).指罪恶。 清 李渔 《慎鸾交·债饵》:“前生孼障有千钧重,致今世推移不动,遇着的野鬼家人都是一样兇。”《红楼梦》第二九回:“我这老冤家,是哪一世里造下的孽障?”
(2).坏东西。詈词。《西游记》第五三回:“ 大圣 駡道:‘我把你不识起倒的孽障!’”《红楼梦》第六一回:“也须得把 彩云 和 玉釧儿 两个孽障叫了来。”
(3).犹言孽根。对子女或胎儿的昵称。《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丢下这个孽障种子,还不曾娶得一个孙媳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农妇》:“一夕与邻妇语,忽起曰:‘腹少微痛,想孽障欲离身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 日本 鬼子死的死,逃的逃,把他撂下来,象个没有爹妈的孽障。”
词语解释:孽畜  拼音:niè chù
造孽的畜生。多用为詈词。《西游记》第十七回:“ 行者 駡道:‘你个作死的孽畜!甚么个去处,敢称仙洞!’”《西游记》第五二回:“我把你这个不知死的孽畜!你倒弄圈套白昼抢夺我物!哪件儿是你的?不要走!吃老爷一棍!”
词语解释:孽相  拼音:niè xiāng
犹讨嫌;该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一箇孽相的蛾儿,遶定那灯儿来往。”
词语解释:孽宠  拼音:niè chǒng
受宠爱的奸臣、小人。《北齐书·神武帝纪上》:“方今天子愚弱,太后淫乱,孽宠擅命,朝政不行。”
词语解释:孽冤  拼音:niè yuān
1.亦作"孼寃"。
2.犹言冤家。爱极之反语。
3.冤仇。
词语解释:孽尘  拼音:niè chén
亦作“孼尘”。 佛家多以指人世间。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七:“﹝ 蒋虎臣 ﹞留一偈云:‘翛然猿鹤自相亲,老衲无多溷孼尘。’”
词语解释:孽庶  拼音:niè shù
即孽子。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与汪容甫定交》诗:“亦坐门户烦,孽庶相攻劫。”参见“ 孽子 ”。
词语解释:孽子  拼音:niè zǐ
(1).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墨子·节葬下》:“然后伯父、叔父、兄弟、孼子其。” 孙诒让 间诂:“孼,庶子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王 有孽子 不害 ,最长,王弗爱,王、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 宋 岳珂 《桯史·刘观堂读赦诗》:“后二年,和议成, 秦檜 惧当制者之不能説虏也,以孼子 熺 及其党 程克俊 补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孽子含寃天惨淡,孤臣举义日光明。”
(2).谓使其子遭灾难。《逸周书·王佩》:“殃毒在信疑,孽子在听内,化行在知和。” 朱右曾 校释引 卢文弨 曰:“孽子,谓灾害其子。”
词语解释:孽类  拼音:niè lèi
犹丑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
词语解释:孽苗  拼音:niè miáo
亦作“孼苗”。 恶劣的根苗。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未识后之君子,能剗此孼苗否也。”
词语解释:孽裔  拼音:niè yì
亦作“孼裔”。 犹言后代。 清 龚自珍 《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回部多古民,丛丛蝨蝨, 汉 世三十六城之孼裔,尚有存者。”
词语解释:孽海  拼音:niè hǎi
佛教语。业海。指由于种种恶因而使人沦溺之海。《镜花缘》第二回:“那时我果糊涂,竟任百花齐放,情愿堕落红尘,受孽海无边之苦,永无翻悔!”《花月痕》第五回:“未敢言仙,未敢言佛,嘆茫茫孽海,大家身在,柏舟一叶引迷津。”
词语解释:孽鸟  拼音:niè niǎo
亦作“孼鸟”。 受伤的鸟。 清 顾炎武 《蓟州》诗:“穷鱼浮淀白,孼鸟向林低。”
词语解释:孽龙  拼音:niè lóng
亦作“孼龙”。
(1).传说能兴水为害、作恶造孽的龙。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相传 李太守 锁孼龙於 离堆 之下。”《清史稿·灾异志一》:“十一月, 西寧 西纳川 降孼龙,臭闻百里。”
(2).喻难以制服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为的是先收服了 十三妹 这条孽龙,使他得水安身。”
词语解释:孽龉  拼音:niè yǔ
亦作“孼齬”。 犹言枝梧。抵触拖延。 唐 沉亚之 《送田令二子归宁序》:“凡类之制无大小,皆俟决於朝命。朝之命,士卒有所不熟闻者,往往孼齬一年而化。”
词语解释:孽债  拼音:niè zhài
造孽的罪责。旧谓要遭报应,必须偿还。 沙汀 《淘金记》四:“ 季熨斗 接着吹了一通他的奇遇的经过,以及 张鼓眼 的孽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咱不要!咱不要人家的地!咱拉下阳世上的孽债,咱到阴间还不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