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韵 上声 zhù
 韵 去声 nìng

拼音:zhù 语韵,另见

宁 zhù
〈动〉
  • 贮藏;积聚。本作“宁”。后作“贮”
  • 宁,办积物也。象形。——《说文》。按,与貯略同。
  • 惠风伫芳于阳林,醴泉涌溜于阴渠。——《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李善注:“‘伫’与‘宁’同。”
  • 久立。后作“佇、竚”,简化为“伫”
  • 天子当宁而立。——《礼记·曲礼》
  • 位宁有官司之典。——《国语·楚语》
  • 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则于此宁立故耳。——江永《乡党图考》
  • 又如:宁僚(同朝任职的官僚)
〈名〉
  • 古代宫殿的门与屏之间
  • 门屏之间谓之宁。——《尔雅》。注:“正门内两塾间。”注:“门内屏外君视朝所宁立处也。”
  • 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礼记》
  • 又如:宁位(帝王视朝时所居之位)
康熙字典

  • 《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𠀤音佇。 (语韵)
  • 《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
  • 又《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
  •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𨻰如切,𠀤音除。 (鱼韵)
  • 義同。
  • 又《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
  • 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
  • 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 謹照原文辦改辨。
古文:

  • 《唐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𠀤佞平聲。 (青韵)
  • 《說文》願詞也。从丂,寍聲。
  • 又安也。《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詩·大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書·康誥》裕乃以民寧。《註》行寬政,乃以安民也。
  • 又《書·洪範》五福,三曰康寧。《註》無疾病也。
  • 又女嫁歸省父母曰寧。《詩·周南》歸寧父母。
  • 又予寧居喪也。《前漢·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喪,子寧三年。
  • 又無寧,寧也,願辭也。《左傳·隱十一年》無寧兹許公復奉其社稷。又《襄二十六年》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 又丁寧,屬付諄復也。《前漢·郞顗傳》丁寧再三。俗作叮嚀。
  • 又丁寧,鉦也。《左傳·宣四年》著於丁寧。《正義》言著於丁寧,則丁寧是器。《晉語》伐備鐘鼓,聲罪也。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是丁寧,戰之用也。
  • 又州名,秦北郡,魏置華州,西魏改寧州。
  • 又姓。
  • 又《集韻》乃定切,音佞。 (径韵)
  • 通甯。《前漢·郊祀歌》穰穰復正直往甯。《師古註》叶音平聲。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
  • 又叶乃挺切,佞上聲。 (迥韵)
  • 《張載·七命》王猷四塞,圅夏謐寧。丹冥投烽,靑徼釋警。
  • 又叶女良切,音娘。 (阳韵)
  • 《蘇軾·富鄭公𥓓》堂堂韓公,與萊相望。再聘於燕,四方以寧。望平聲。
  • 《韻會》本作寧,經史作寧,俗作寜。寧从丂。


  • 《玉篇》古文寧字。
  • 註詳十一畫。《說文》安也。从宀从心,在皿上。皿,人之飮食器,所以安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