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宏才 拼音:hóng cái
亦作“ 宏材 ”。
(1).大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儻博物,触类多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翫,非宏才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翰 有宏材伟特之度,能诗,有《玉关集》。”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假有圣人之宏才,又将待几年而后成!” 明 唐顺之 《工部侍郎顾璘诰辞》:“尔工部左侍郎兼督察院副都御史 顾璘 ,以宏才素劲,逸气望於 江 东。”昆曲《十五贯》第三场:“胸中若无宏才,怎可迎刃而解!”
(2).指有大才的人。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宏材继出,达人间峙。” 唐 方干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诗:“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寃?”词语解释:宏规 拼音:hóng guī
(1).宏伟的规模。 汉 班固 《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明堂》:“ 开元 中,改明堂为听政殿,颇毁彻,而宏规不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统皆图画,比及俺水泊三关也在范围。这的是帝王宏规。”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 金陵 亦以时戡定。乃得就道家旧区,廓起宏规,崇祀至圣暨先贤先儒。” 赵朴初 《国庆颂》:“一声狮吼惊天,‘ 中国 人民站起!’ 上甘岭 外军威, 三门峡 口宏规。”
(2).伟大的典范。《后汉书·左周黄传论》:“ 吴祐 、 苏章 、 种暠 、 欒巴 牧民之良干, 庞参 、 虞詡 将帅之宏规。” 前蜀 杜光庭 《谢恩奉宣每遇朝贺不随二教独引对表》:“今者降九天之明命,垂万世之宏规。”
(3).远大的规划;深远的谋略。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圣上犹夙兴昧旦,若有望而未至;宏规远图,如有追而莫及。”《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世宗 以信令御羣臣,以正义责诸国……其宏规大度,岂得与 庄宗 同日语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观时製变,仰圣哲之宏规;善胜不争,实帝王之妙算。”词语解释:宏图 拼音:hóng tú
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规划。 汉 张衡 《南都赋》:“图灵根於 夏 叶,终 三代 而始蕃。非纯德之宏图,孰能揆而处旃?”《宋书·何承天传》:“二州临境,三王出藩,经略既张,宏图将举,士女延望,华夷慕义。” 唐 殷潜之 《题筹笔驿》诗:“霸略非匡 汉 ,宏图欲佐谁?”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词语解释:宏大 拼音:hóng dà
(1).扩充;光大。 汉 班固 《白虎通·号》:“ 黄帝 有天下,号曰 有熊 ,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书·盘庚下》“用宏兹賁” 宋 蔡沉 集传:“亦惟欲宏大此大业尔。”
(2).巨大;宏伟。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今者无故又创一司,号曰制置三司条例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於内,使者四十餘辈,分行营干於外,造端宏大,民实惊疑;创法新奇,吏皆惶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游 海宝 ,见塔心动,遂捐数千金,建造丛林,规模宏大。请 慧光 和尚主持佛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 武香楼 ﹞勉强把他头塲文稿看了一遍,不住的击节赞赏道:‘气量宏大,允称元作,这回一定恭喜的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三:“然而(战地文化服务处)在国民党的顽固分子的眼中却成了宏大的钉。”
(3).指广大的范围。 明 吴承恩 《拟拣采捕水鸟表》:“更愿广德心於宏大,慎凡动於几微。”
(4).洪亮,响亮。 沙汀 《磁力》:“这时传来一阵宏大的话语声,随着,一个穿着漂亮的矮个子中年人走进来了。”词语解释:宏纲 拼音:hóng gāng
大纲;主旨。《书序》:“芟夷烦乱,剪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略其小术,包其大体,振温良之逸步,得毗赞之宏纲。” 明 方孝孺 《传经斋记》:“世之称治者,二帝三王而已。其详不可得而知,宏纲大法,所以相传而不泯者,惟群经之存是赖。”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陨石于宋五》:“《公》《穀》二传,相传受之 子夏 ,其宏纲大指,得圣人之深意者,凡数十条。”词语解释:宏材 拼音:hóng cái
(1).巨大的木材。 五代 卢士衡 《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诗:“祗是十年五年间,堪作大厦之宏材。”
(2).见“ 宏才 ”。
词语解释:宏才 拼音:hóng cái
亦作“ 宏材 ”。
(1).大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儻博物,触类多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翫,非宏才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翰 有宏材伟特之度,能诗,有《玉关集》。”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假有圣人之宏才,又将待几年而后成!” 明 唐顺之 《工部侍郎顾璘诰辞》:“尔工部左侍郎兼督察院副都御史 顾璘 ,以宏才素劲,逸气望於 江 东。”昆曲《十五贯》第三场:“胸中若无宏才,怎可迎刃而解!”
(2).指有大才的人。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宏材继出,达人间峙。” 唐 方干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诗:“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寃?”词语解释:宏构 拼音:hóng gòu
宏伟的建筑。 五代 殷文奎 《题湖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诗:“ 舜 轨 尧 文混九垓,明堂宏构集良材。”亦指宏伟的事业。《宋史·乐志八》:“有煒弥文,克隆宏构。”词语解释:宏深 拼音:hóng shēn
(1).宏大渊深;博大精深。《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盖闻帝制宏深,圣道奥远,苟非其才,则道不虚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唐 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词源迅委,振法海之波澜;义宇宏深,接禪宫之閫奥。” 元 辨才 《题安分轩·跋》:“敬观诸大老所题 安分轩 佳什,理趣宏深,立义浩博。”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其文之明,由其德之立;其德之立,宏深而正大,则其见於言自然光明而俊伟。” 清 恽敬 《楞伽经续书后》:“第八识即《楞严》‘常清净体’也。其义宏深浩渺,细极无际,大含无涯。”
(2).指宏大深沉。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其(斯拉夫民族)文学黯黯然,而有宏深肃括气象。”词语解释:宏博 拼音:hóng bó
(1).宏伟,博大。《陈书·张种传》:“ 种 沉深虚静,而识量宏博,时人皆以为宰相之器。”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大颠师 论甚宏博,而必守山林,义不至城郭,自激修行。”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南京太常寺少卿夏公行状》:“﹝ 夏公 ﹞为诗文宏博豪放,举笔千百言,而感世触物,义归於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郭璞 《江赋》,源出 汉 魏 大赋,气魄雄伟,取材宏博。”
(2).特指知识广博。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仲甫 才勇有文,顷从事於 郭崇 ,教其射法,后 崇 反师之,赡辨宏博,纵横可用。” 清 管同 《恩县四女祠碑》:“ 孙公 宏博淹雅,习知古事,千载聵瞀,一辨而明。”词语解释:宏丽 拼音:hóng lì
宏伟壮丽;富丽。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何宏丽之靡靡,咨用力之妙勤。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剋成乎此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於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 宋 苏轼 《许州西湖》诗:“池臺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愴。”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宏丽之端,实自《离骚》发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荻港 居人不下数千家,百物皆具。市井駢接,屋宇宏丽。”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词语解释:宏敞 拼音:hóng chǎng
高大宽敞。《旧五代史·晋书·张筠传》:“及罢归之后,第宅宏敞,花竹深邃,声乐饮饍,恣其所欲。” 元 刘祁 《游林虑西山记》:“旁有浮屠,号 孝亲院 ,石刻 魏公 所建。院规制宏敞,柱皆文石,佛像如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 寒巖 在寺后,宏敞有餘,玲瓏未足。”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他们的房子比较还宏敞,前面临着海湾,后面还挖着一个花园。”词语解释:宏词 拼音:hóng cí
见“ 宏辞 ”。
词语解释:宏辞 拼音:hóng cí
亦作“ 宏词 ”。 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 , 宋 、 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 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 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钦叔 苦学博览,无不通,尤长於四六。南渡,擢南省魁,復中宏词。”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卷二。词语解释:宏略 拼音:hóng lüè
宏伟的谋略。《三国志·魏志·刘劭传》:“陛下以上圣之宏略,愍王纲之弛頽,神虑内鉴,明詔外发。”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每荒服请罪,远夷慕义,宣威授指,寔寄宏略。” 唐 李商隐 《为河南卢尹贺上尊号表》:“陛下乃赫以天威,授之宏略,一伐而单于仅免,三鼓而贵主来还。”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朱一是 ﹞抱经纶之宏略,少不见用於时,中岁輒自放废,与方外緇衲为侣,徒以著作送老,当世惜之。”词语解释:宏度 拼音:hóng dù
大度量。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年》:“尚志所以立本也,正心所以决事也,养气所以制敌也,宏度所以用人也,宽隐所以明德也。”词语解释:宏放 拼音:hóng fàng
宏伟旷达;开阔奔放。《晋书·阮籍传》:“ 籍 容貌瓌杰,志气宏放。”《北史·西域传论》:“自古开远夷,通絶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淳熙 中,尚 苏 氏,文多宏放。”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淮南》盖效《吕览》而作者,其文词奇丽宏放,瑰目璨心。”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故议论愈密,而措语矜慎,文气转拘束,不能宏放也。”词语解释:宏远 拼音:hóng yuǎn
远大;深远。《北齐书·文宣帝纪》:“军国几策,独决怀抱,规模宏远,有人君大度。”《旧唐书·酷吏传上·吉顼》:“故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吉頊 ,体识宏远,风规久大。” 宋 苏洵 《几策·审敌》:“ 赤壁 之战,惟 周瑜 、 吕蒙 知其胜;伐 吴 之役,惟 羊祜 、 张华 以为是。然则宏远深切之谋,固不能合庸人之意。”《明史·陈瑄传》:“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清 林则徐 《复龚定盦书》:“惠赠鸿文,不及报谢,出都后,于舆中紬绎大作,责难陈义之高,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 孙犁 《欧阳修的散文》:“但文章内无溢美之词,立论宏远正大。”词语解释:宏阔 拼音:hóng kuò
(1).宏伟辽阔。 宋 苏辙 《礼论》:“天下之礼,宏阔而难言,自非圣人,而何以处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陈后主 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气象宏阔,辞语精确,为 子美 五言句法之祖。”
(2).又为宽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六日》:“自此入 长湖 ,湖面宏阔。”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想象 秦淮河 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词语解释:宏议 拼音:hóng yì
宏论。《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 五帝 。”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岂布政未优,将罢民难业?登尔於朝,是属宏议,罔弗同心,以匡厥辟。”《盛世危言·海防上》附 剑华道人 《记日本议院论中国创设海军事》:“时值 中 法 和议既成之后, 中国 乃憬然有贼去关门之虑,为亡羊补牢之图,剏设海军衙门。宏议伟辞,纲目条举。”词语解释:宏量 拼音:hóng liàng
大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迁善》:“﹝ 田神功 ﹞谢之曰:‘ 神功 武将,起自行伍,不知朝庭礼数。比来错受判官拜,判官又不敢言,成 神功 之过。今还判官拜。’一一拜之。诸判官避而不敢当。远近闻之,莫不称其宏量。”词语解释:宏毅 拼音:hóng yì
谓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宋 杨万里 《诚斋诗话》:“《周礼·考工记》云:‘车人盖圜以象天,軫方以象地。’而 山谷 云:‘大夫要宏毅,天地为盖軫。’”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 晦菴 则宏毅篤实, 象山 则颖悟超卓。” 清 管同 《与友人论文书》:“圣贤论人,重刚而不重柔,取宏毅而不取巽顺。”词语解释:宏伟 拼音:hóng wěi
宏大雄伟。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伏惟明公才略之宏伟,度量之宽厚,学术之广博,声名之煒燁,冠於一时,而振於百世。”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 孙先生 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 徐迟 《火中的凤凰·凤翔》:“整个 北京 被打扮了起来。 新华门 前,焕然一新。 天安门 前,宏伟庄严。”词语解释:宏壮 拼音:hóng zhuàng
(1).宏大雄伟。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 《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 。’” 宋 陈亮 《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 郭沫若 《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
(2).谓气魄、声势雄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陈思 《七啟》,取美於宏壮; 仲宣 《七释》,致辨於事理。”《北齐书·魏收传》:“ 帝 曾游 东山 ,勅 收 作詔,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俄顷而讫,词理宏壮。”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讽者溺於所誉,志者乖其所之,务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此蒿视者之目,聒听者之耳。可为长太息也。” 宋 叶适 《祭翁常之文》:“诗抽情而丽密,赋写物而宏壮。” 萧红 《生死场》十三:“他不开言了!静站在院心,等待宏壮悲愤的典礼来临。”
(3).强大壮盛。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兴元 元年春三月九日, 朱滔 发兵临 河北 地。士马宏壮,有骄我之色。”词语解释:宏达 拼音:hóng dá
(1).谓才识宏大畅达。 汉 班固 《西都赋》:“又有 承明 金马 ,著作之庭。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曲逆宏达,好谋能深。” 唐 李白 《〈大鹏赋〉序》:“此赋已传於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2).豁达;旷达。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宪宗 朝,则有 杜邠公 之器量, 郑少保 之清俭…… 裴晋公 之宏达,亦各行其志也。”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 卢晋公 ﹞每语人曰:‘鷄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其宏达皆此类。” 宋 曾巩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
(3).宏伟。 唐 杜甫 《北征》诗:“煌煌 太宗 业,树立甚宏达。”
(4).盛大;壮大。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夫文物风俗之所起,大率积之纤微,基於凡近;迨其弥纶,终以宏达,人情之所纲纪,朝政之所左右,胥於此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精神论》:“言革命而竟能革命,必其革命有以适合乎彼一国之现情,遵斯道也,而愿力始宏达焉,而气象始发生焉。”词语解释:宏义 拼音:hóng yì
犹大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宏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词语解释:宏器 拼音:hóng qì
大器。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公集〉序》:“公乘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岂非希世之雋民,瑚璉之宏器。” 唐 柳宗元 《沛国汉原庙铭》序:“ 酇侯 保绥 三秦 ,控引 汉中 ,宏器廓度,以大帝业, 卨 之裔也。”词语解释:宏辞 拼音:hóng cí
亦作“ 宏词 ”。 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 , 宋 、 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 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 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钦叔 苦学博览,无不通,尤长於四六。南渡,擢南省魁,復中宏词。”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卷二。词语解释:宏谋 拼音:hóng móu
宏大深远的谋略。《南齐书·高帝纪上》:“宏谋霜照,祕筭云回,旌旆所临,一麾必捷。”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陛下宏谋远虑,自然非一般臣工所能明白。”词语解释:宏论 拼音:hóng lùn
见闻广博、见识高明的言论。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许多人赞赏 托尔斯泰 在《战争与和平》中所发的那些宏论,但我常感到倘若他能克制一下,或者另写一部《拿破仑战争论》多好!”《诗刊》1977年第1期:“宏论滔滔张正气,功勋赫赫上云天。”参见“ 弘论 ”。
词语解释:弘论 拼音:hóng lùn
识见广博的言论。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清文穷丽则,弘论尽高奇。”词语解释:宏溥 拼音:hóng pǔ
普遍,遍及。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哀怜阵殁,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帀宏溥。”词语解释:宏愿 拼音:hóng yuàn
宏大的愿望。 明 张居正 《先公致祸之由敬述》:“二十年前,曾有一宏愿,愿以其身为蓐荐,使人寝处其上。” 郭沫若 《落叶》:“你没有想回去的心肠吗?这是你父亲的毕生的宏愿,你随着你的父亲回去罢!”词语解释:宏杰 拼音:hóng jié
犹宏伟。《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华》:“ 华 文体温丽,少宏杰之气。” 宋 苏轼 《凌虚台记》:“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於臺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无復存者。”词语解释:宏谟 拼音:hóng mó
宏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子布 擅名,遭世方扰。抚翼桑梓,息肩 江 表。王略威夷, 吴 魏 同寳。遂献宏謨,匡此霸道。” 明 徐一夔 《〈郁离子〉序》:“皇上龙兴,卒以宏謨伟畧,翼辅兴运。”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父奋宏謨,风虎云龙;母矢贞心,露菊霜桐。” 清 薛福成 《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謨。”词语解释:宏拔 拼音:hóng bá
谓气势等宏伟出众。《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君神爽宏拔,逸气陵云,命世之杰也。”《隋书·杨素传》:“ 素 尝以五言诗七百字赠 番州 刺史 薛道衡 ,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又尝观 杜子美 《祭太尉房公文》、 李太白 《佛寺碑赞》,宏拔清厉,乃其歌诗也。” 宋 徐铉 《酬郭先辈》诗:“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词语解释:宏肆 拼音:hóng sì
(1).谓发扬光大。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书》:“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 沉 宋 始兴之后,杰出於 江 寧 ,宏肆於 李 杜 ,极矣。”
(2).谓铺张,讲排场。 清 朱学勤 《致曾国藩》:“ 秀 相以休休之度,包含群汇,驻节南关旬日,兵勇拆屋为薪,亦不顾问。而以 湖 广 之宏肆,欲变 三辅 之简陋,故官民俱有烦言。”
(3).宏大舒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各文之始》:“箴、铭、颂、赞,体皆韵语,而义各不同……文则欲其赡丽宏肆,而有雍容起伏之态。”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春秋》高古简严,《礼》《乐》宏肆浩博。谓圣人无意於文乎,胡不示人以璞也?”词语解释:宏济 拼音:hóng jì
大力匡救。 清 王韬 《原才》:“凡有拔擢人才之责者,当随时随地以留心。有才堪大任者,有才可小受者,有才能胜艰鉅者,有才克远到而能宏济於艰难者,一一誌之而弗忘,悉收之於夹袋中,因才器使,各当其任。” 清 薛福成 《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所谓才者何常?时方无事,则以黼黻隆平为贵;时方多事,则以宏济艰难为先。”词语解释:宏猷 拼音:hóng yóu
远大的谋略;宏伟的计划。《宋书·礼志一》:“非演迪斯文,缉熙宏猷,将何以光赞时邕,克隆盛化哉?” 明 张居正 《答蓟抚朱龙冈》:“方欲为国家抡才,故未遑为交游择地也。愿益展宏猷,以副羣望。” 清 黄辅辰 《上制府书稿》:“窃某边徼腐儒耳……而执事抱济世之宏猷,广求贤之雅志,不无悮听,遂以菲材,登之荐草,达之宸听。”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三章:“上自议院宪法,下至地方制度,往往於兵连祸结之时,举国糜烂之日,建立宏猷,体国经野,以为人极。”词语解释:宏裕 拼音:hóng yù
犹宽裕。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 孟子 斯言,与人为善,而开其自新之道,所以待天下后世者,可谓宏裕矣。” 明 陆垹 《箦斋杂著·时务策》:“仁之为道四,曰公、俭、宽、敏。广大而博之谓公,节制而当之谓俭,宏裕而容之谓宽,奋励而勇之谓敏。”词语解释:宏域 拼音:hóng yù
广阔的天地。犹言世间。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嵇中散康》:“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词语解释:宏廓 拼音:hóng kuò
(1).宽宏。《陈书·后主纪》:“ 高宗 爰自在田,雅量宏廓,登庸御极,民归其厚。惠以使下,宽以容众。”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 凝式 本名家,既不遇时,而 唐 梁 之际,以节义自立。襟量宏廓,竟免 五季 之祸。”
(2).远大;广大。 唐 符载 《礼部裴员外说写真赞文》:“体岸恢峻,神机宏廓。” 梁启超 《志未酬》诗:“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
(3).博大。 清 龚自珍 《最录司马法》:“古有《司马兵法》,又有《穰苴兵法》, 齐威王 合之,名曰《司马穰苴兵法》,此 太史公 所言《司马法》宏廓深远,合于 三代 。”词语解释:宏敷 拼音:hóng fū
广布。 镜花缘 《第六七回》:“兹际文教之宏敷,微才倖进,叨沐仁恩之远被,荒甸咸知。”词语解释:宏旷 拼音:hóng kuàng
宽广,宽宏。《晋书·裴楷传》:“ 楷 弟 绰 ,字 季舒 ,器宇宏旷。”词语解释:宏旨 拼音:hóng zhǐ
亦作“ 宏指 ”。亦作“ 宏恉 ”。 主要的意思;重大的意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郑数学证义》:“故 郑 以贡法下算。而《正义》不究 毛 郑 宏指,以井田助法为之布算,此必不合者,而亦以为数合,则其不知算也审矣。” 王闿运 《〈论语训〉序》:“ 曾子 全身,而曰啟予手足,岂欲小子目验,乃后不诬?若此之类,其言实愚,训詁乖互,有伤宏旨。”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约二十天以前,曾将关于木刻之一文寄申报《自由谈》,久不见登载……其实此文无关宏恉,但因为总算写了一通,弃之可惜,故以投《涛声》,未知可用否?”词语解释:宏整 拼音:hóng zhěng
(1).宏伟整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又八里餘而入 鹤庆 南门。城不甚高,门内 文庙 宏整。”
(2).宏伟严谨。《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存目三·桂州集》:“ 言 未相时,以词曲擅名,然集内词亦未甚工。诗文宏整而平易,犹 明 中叶之旧格。”词语解释:宏朗 拼音:hóng lǎng
(1).高大开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洞门甚高,而内更宏朗。”
(2).巨大光明。 郭沫若 《集外·民族的杰作--悼唁鲁迅先生》:“接到 高尔基 死耗时是六月十九的清晨,那时天在下雨。接到 鲁迅 死耗的今天是十月十九日,也微微地在下着秋雨……仅仅相隔四个月,接连失坠了两个宏朗的大星!”
(3).开朗宏伟。指思想、胸怀等。 郭沫若 《集外·我的作诗的经过》:“尤其是 惠特曼 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4).洪亮。 清 恽敬 《与二小姐》:“次孙 滎孙 ,相貌英发,声音宏朗,或可有成。”词语解释:宏材大略 拼音:hóng cái dà lüè
见“ 宏才大略 ”。
词语解释:宏才大略 拼音:hóng cái dà lüè
亦作“ 宏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谋略。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若其宏才大略,不乐於小官而无闻焉者,使两制得以非常举之。” 明 唐顺之 《与王稚川少卿》:“縉绅及同志皆言翰苑中惟公宏才大略,素抱经济之长,内外重寄,无所不宜。”《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点事情,实在可惜。”词语解释:宏指 拼音:hóng zhǐ
见“ 宏旨 ”。
词语解释:宏旨 拼音:hóng zhǐ
亦作“ 宏指 ”。亦作“ 宏恉 ”。 主要的意思;重大的意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郑数学证义》:“故 郑 以贡法下算。而《正义》不究 毛 郑 宏指,以井田助法为之布算,此必不合者,而亦以为数合,则其不知算也审矣。” 王闿运 《〈论语训〉序》:“ 曾子 全身,而曰啟予手足,岂欲小子目验,乃后不诬?若此之类,其言实愚,训詁乖互,有伤宏旨。”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约二十天以前,曾将关于木刻之一文寄申报《自由谈》,久不见登载……其实此文无关宏恉,但因为总算写了一通,弃之可惜,故以投《涛声》,未知可用否?”词语解释:宏卲 拼音:hóng shào
恢宏高尚。邵,美。 唐 许敬宗 《鄂国公尉迟恭碑》:“ 并州 都督 敬德 ,襟宇宏卲,机神祕远。”词语解释:宏儒 拼音:hóng rú
大儒。泛指博学之士。《文选·何晏〈景福殿赋〉》:“三事九司,宏儒硕生。” 李善 注引《尔雅》:“宏,硕大也。”《后汉书·黄琼传论》:“宏儒远智,高心絜行,激扬风流者,不可胜言。”词语解释:宏侈 拼音:hóng chǐ
(1).宏伟夸大。《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初极宏侈之辞,终以简约之制。” 张铣 注:“宏,大;侈,丽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赋者,古诗之流也,前极宏侈之规,后归简约之制。”
(2).宽大奢华;宏伟富丽。 唐 康骈 《剧谈录·李相国宅》:“舍宇不甚宏侈,而制度奇巧。”《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陛下初平 洛阳 ,凡 隋 氏宫室之宏侈者皆令毁之。” 清 陈炽 《〈盛世危言新编〉序》:“宫室宏侈,如瞻夏屋之遗;涂径平夷,克举虞人之职。”词语解释:宏伯 拼音:hóng bó
晋 阮放 为人豁达大度,时人称之为“宏伯”。《晋书·羊曼传》:“ 温嶠 、 庾亮 、 阮放 、 桓彝 同志友善,并为中兴名士。时州里称 陈留 阮放 为宏伯。”词语解释:宏覆 拼音:hóng fù
普遍覆盖。谓普天之下无不受其庇护。《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暉。” 李善 注:“宏,普也。”词语解释:宏观世界 拼音:hóng guān shì jiè
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构造领域的物质世界。常用以指行星、恒星、星系等巨大的物质领域。词语解释:宏胜 拼音:hóng shèng
博大高妙。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碧峰和尚》:“公乃总画三十圆相,和尚一一具答。公曰:‘汝今方知佛法宏胜之若此也。’”词语解释:宏奖 拼音:hóng jiǎng
大力奖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蔑闻,《子衿》不作,宏奬之路,斯既然矣。犹其寂寞,应有良规。”《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岂所以宏奬风流,希向后进。”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昌黎 以主持风雅为己任,故调护气类,宏奬后进,往往不遗餘力。” 清 吴敏树 《与梅伯言书》:“ 毛君 下邑之俊才,为诗甚有古风。先生宏奬士类,并敢以闻。”词语解释:宏富 拼音:hóng fù
(1).宏伟富赡。《晋书·夏侯湛传》:“ 湛 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孟坚 《两都》,明绚以雅赡; 张衡 《二京》,迅发以宏富。” 宋 陈亮 《书作论法后》:“故大手之文,不为诡异之体而自然宏富,不为险怪之辞而自然典丽。”
(2).犹丰富。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次则 子建 《五游》、《升天》诸作,词藻宏富,而气骨苍然。” 清 刘毓崧 《〈古谣谚〉序》:“顷读观察 杜公 手辑《古謡谚》一书……其包罗宏富,共识为艺苑之鉅观矣。” 刘半农 《读〈海上花列传〉》:“他所收材料如此宏富,而又有绝大的气力足以包举转运它。”词语解释:宏休 拼音:hóng xiū
弘休,洪福。《新唐书·韩愈传》:“铺张对天之宏休,扬厉无前之伟蹟。”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呜呼外夷入主,神州陆沉,而一时文学之士……靦然拜乎稽首於异族之前,而又出其所学以媚之,铺张宏休,扬厉伟业,君子痛焉。”词语解释:宏亮 拼音:hóng liàng
(1).扩大,光大。 汉 班固 《典引》:“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迪喆。”
(2).响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择乡约》:“句读分明,声音宏亮,则闻之於远,听者方能领略。” 茅盾 《子夜》七:“雨还是腾腾地下着, 吴荪甫 用了压倒雨声的宏亮嗓音,继续叫道。”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六章:“那女人的声音在静夜里显得更加宏亮、清脆。”词语解释:宏峻 拼音:hóng jùn
(1).高大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屏后则北山中空盘壑,极其宏峻,屏之左右,皆有小石梁以分达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猿升猱跃而上,遂入南洞,则洞门甚崇,其内崆峒宏峻,规模迥异。”
(2).泛指高大。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 扬 城旧有敕建 李公祠 ,墙宇宏峻,并有园亭之胜。”词语解释:宏巨 拼音:hóng jù
宏大;重大。词语解释:宏妙 拼音:hóng miào
雄劲高妙。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 象山 先生作《王荆公祠堂记》,笔力宏妙,自谓:‘断百餘年未了底公案,圣人復起,不易吾言。’”词语解释:宏宏 拼音:hóng hóng
宏伟貌。词语解释:宏茂 拼音:hóng mào
宏伟丰茂。 唐 梁肃 《补阙李君前集序》:“ 唐 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振。初则 广汉 陈子昂 以风雅革浮侈;次则 燕国 张公説 以宏茂广波澜; 天寳 已还,则 李员外 、 萧功曹 、 贾常侍 、 独孤常州 比肩而出,故其道益炽。”词语解释:宏徽 拼音:hóng huī
伟大的功德。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指岁暮而归休,咏宏徽於刊勒。”词语解释:宏恺 拼音:hóng kǎi
谓开朗和乐。 明 陈子龙 《寿夏太夫人序》:“及乎躡履鸣佩,训伯子以驯谨,训仲子以宏愷,各因材能,又何其有法也!”词语解释:宏奥 拼音:hóng ào
宏博高深。 唐 皮日休 《〈文薮〉序》:“《离骚》者,文之菁英者,伤於宏奥。”《明史·夏寅传》:“ 夏寅 ,字 正夫 , 松江 华亭 人。 正统 十三年举进士,授 南京 吏部主事。力学,为文以宏奥称。”词语解释:宏裁 拼音:hóng cái
(1).宏大的体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
(2).请尊者裁断的敬辞。京剧《将相和》第四场:“微言末见,大人宏裁。”词语解释:宏观 拼音:hóng guān
(1).与“微观”相对。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的。如:宏观世界;宏观观察。
(2).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如: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察,轻纺工业的增长情况如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语解释:宏雅 拼音:hóng yǎ
正大而典雅。 汉 陈忠 《荐周兴疏》:“臣伏惟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宏雅,辞必温丽,垂於后世,列於典经。”按,宏,《后汉书·周荣传》引作“弘”。词语解释:宏邃 拼音:hóng suì
(1).宏大幽深。 宋 苏舜钦 《送王纬赴选序》:“ 王 氏世居 雍 ,并郭善田数百顷,开第当衢,宏邃靚严,精构琢榱,釦之丹青。”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 唐 裴晋公 湖园 ,宏邃胜概,甲於天下。”
(2).博大精深。 明 张居正 《书太岳先生文集后》:“读其文,而得其所以为文,见宏邃之养焉。”词语解释:宏邈 拼音:hóng miǎo
谓气度恢宏,识见深远。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堂堂 孔明 ,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独禀先觉。”《晋书·安平献王孚等传论》:“ 安平 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内弘道义,外阐忠贞。”词语解释:宏钜 拼音:hóng jù
宏大;重大。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骚以含蓄深婉为尚,赋以夸张宏鉅为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吏垣都谏被弹》:“吏科都给事中,为諫官领袖,责既宏鉅,职復雄峻。”词语解释:宏长 拼音:hóng cháng
弘大深远。 唐 柳宗元 《剑门铭序》:“公忠勇愤悱,授任坚明,谋猷宏长,用能啟闢险阨,夷为大涂。”词语解释:宏陈 拼音:hóng chén
犹大道。 汉 班固 《典引》:“盖以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蓄炎上之烈精,藴 孔 佐之宏陈云尔。”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上·后汉书》:“今案:陈者,道也。言蕴蓄圣人之大道也。”词语解释:宏迈 拼音:hóng mài
谓渊博出众。 明 李东阳 《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君见识超絶,学问宏迈,练政务,精律例。”词语解释:宏通 拼音:hóng tōng
(1).贯通;博大通彻。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 安 常註诸经,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説不堪远理,愿见瑞相。’乃梦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语 安 云:‘君所註经,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宏通,可时时设食。’”《旧唐书·齐王倓传》:“﹝ 齐王倓 ﹞降志尊贤,高才好学,艺文博洽,智略宏通。” 清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 曾文正公 以雄直之气,宏通之识,发为文章,冠絶今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铁路案档案》:“署 四川 总督 端方 ,才猷敏练,学识宏通,由部属外任监司,洊膺疆寄。”
(2).谓心胸开阔,通达事理。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德言容功,义仁孝忠,温良恭俭,敬让宏通,率履弗越。”词语解释:宏逸 拼音:hóng yì
谓高妙超逸。多以形容诗文绘画的风格。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夫文章之体,尤难详赏……其英异宏逸者,则网罗乎玄黄之表;其拘束齷齪者,则羈紲於笼罩之内。”《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 王勃 文章宏逸,有絶尘之跡,固非常流所及。”《宣和画谱·张僧繇》:“世谓 僧繇 画骨气奇伟,规模宏逸,六法精备。” 清 郭嵩焘 《〈古微堂诗集〉序》:“其于古诗人冲夷秀旷,宏逸入神,诚有不足,然岂先生之所屑意哉?”词语解释:宏畅 拼音:hóng chàng
(1).谓辞气畅达而有气势。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妓》:“卫士 朝嘉隐 作《绳妓赋》献之,辞甚宏畅, 元宗 览之大悦,擢拜金吾曹参军。”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李翰 文虽宏畅,而思甚苦涩。” 明 李东阳 《送太子少保南京吏部尚书倪公序》:“公以世臣家学,礪志砥行,名於翰林。入侍经幄,敷对宏畅,为讲官第一。”
(2).宽敞。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时为吾弟 啟堂 娶妇,迁居 饮马桥 之 仓米巷 ,屋虽宏畅,非復 沧浪亭 之幽雅矣。”词语解释:宏爽 拼音:hóng shuǎng
开阔明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直下里许,得 双龙洞 。洞闢两门,一南向,一西向,俱为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閶闔四启。”词语解释:宏气 拼音:hóng qì
宏伟的气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其逸才宏气喜为奇异语者,往往遭絀落,文风益衰。”词语解释:宏渺 拼音:hóng miǎo
谓胸怀博大。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 斯拉夫 民族居 欧洲 之东北部,而 俄罗斯 人实其代表也。其所宅者,茫漠无涘之平原也。故其性质,沉毅而深远,宏渺而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