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元(半)[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guān 寒韵

官 guān
〈名〉
  •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 同本义
  • 官,吏事君也。——《说文》
  •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二百,三百。——《礼记·明堂位》
  •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 官府(政府机关)
  • 官,官舍曰官。——《字汇》
  •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柳宗元《童区寄传》
  •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 华阴令欲媚上官。
  •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 通“馆”。房舍,馆舍
  •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 器官
  •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 又如:五官;感官
  • 官职,职位
  •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韩愈《师说》
  •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
  •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 古时用以称天子
  •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形〉
  •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 公;公有。与“私”相对
  •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杜甫《台上》
  •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
  • 当官,作官
  •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 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袁枚《祭妹文》
  •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 通“管”(guǎn)。管制,管理
  •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康熙字典古文:𠕍

  • 《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𠀤音觀。 (寒韵)
  • 《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禮·玉藻》在官不俟屨。《註》趨君命也。《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 又事也。《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 又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 又姓。又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 又叶古元切,音涓。
  • 《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 《說文》从宀从㠯。㠯猶衆也,與師同意。
  • 考證:〔《周禮·天官疏》故曰建官分職,以爲民極。〕
  • 謹照原文建改設。〔《禮·玉藻》在官不俟履。〕
  • 謹照原文履改屨。〔《禮·樂記》禮明樂備。〕
  • 謹照原文改禮樂明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