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客子 拼音:kè zǐ
(1).游说之士。《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穰侯 ﹞又谓 王稽 曰:‘謁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宋 王安石 《偶书》诗:“ 穰侯 老擅 关中 事,长恐诸侯客子来。”
(2).离家在外的人。 汉 王粲 《怀德》诗:“鸛鷁在幽草,客子泪已零。去乡三十载,幸遭天下平。”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 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宋 蒋捷 《虞美人·梳楼》词:“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
(3).雇工。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 陈安世 者,年十三岁,盖 灌叔本 之客子耳。”《西游记》第二七回:“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词语解释:客路 拼音:kè lù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词语解释:客愁 拼音:kè chóu
行旅怀乡的愁思。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宋 戴复古 《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 郑庄 父子重相留,似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这种作品,文人化的程度虽然已经很高,颗材可还是民间的,如人生不常,及时行乐,离别,相思,客愁,等等。”词语解释:客里 拼音:kè lǐ
离乡在外期间。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 宋 刘一止 《洞仙歌·梅》词:“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 元 姚燧 《次韵时中》:“ 淮南 数日将寒食,客里三春尚腊衣。”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贫中聚散思亲串,客里行藏感岁华。”词语解释:客心 拼音:kè xīn
(1).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汉 王粲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诗:“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归。” 南朝 齐 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 唐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金 元好问 《永宁南原秋望》诗:“烽火苦教乡信断,砧声偏与客心期。” 赵朴初 《木兰花慢·科伦坡海滨旅馆听潮》词:“一夜客心如水,波涛万里乡情。”
(2).与本心相对之心。 清 唐甄 《潜书·法王》:“是故古人之心,如镜蒙尘;今人之心,如珠投海。本心既亡,客心篡入而为之主;嗜慾内胶,人己外隔。”词语解释:客中 拼音:kè zhōng
谓旅居他乡或外国。 唐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 襄水 上,遥隔 楚 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宋 戴复古 《泉南》诗:“客中归未得,岁事渐相催。” 元 尹廷高 《客中秋社》诗:“社日伤心在客中,凄然涕泪落秋风。故乡田土荒芜尽,枉向他州説岁丰。”《红楼梦》第五七回:“ 寳玉 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 寳姐姐 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 中国 社会呢?客中 中国 书籍没有,不用说现代的不能研究,就是历史的都不成。于是决定回国一次。”词语解释:客衣 拼音:kè yī
指客行者的衣着。 唐 祖咏 《泊扬子津》诗:“ 江 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唐 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宋 晁补之 《村居即事》诗:“十载京尘化客衣,故园榆柳识春归。” 金 元好问 《望苏门》诗:“诸父当年此往还,客衣尘土泪斑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苍茫云水外,帆挟浪花飞。落日在江树,微寒生客衣。”词语解释:客梦 拼音:kè mèng
异乡游子的梦。 唐 王昌龄 《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 瀟 湘 ,从此归舟客梦长。” 宋 蒋捷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题情》曲:“被窝中客梦初醒,心坎上离愁重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余亦挂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几万里,客梦共悠悠。”词语解释:客舍 拼音:kè shè
(1).供旅客投宿的处所。《管子·轻重乙》:“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养。”《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 亡至关下,欲舍客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郑玄 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 服子慎 相遇,宿客舍。”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元 方回 《客舍读书》诗:“客舍何所为,流光坐飞腾。” 刘国钧 《饯春》词:“离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春转自嗟。”
(2).在外地居住。犹言寄居,客居。 唐 贾岛 《渡桑干》诗:“客舍 并州 已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无端更渡 桑乾水 ,却望 并州 是故乡。” 明 邵璨 《香囊记·得书》:“乡园自遭兵火之难,客舍在 蹇大人 家,又是十年光景。”词语解释:客行 拼音:kè xíng
离家远行,在外奔波。《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州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鐸,客行悲故乡。鷄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吴骐 《感时节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客行愁道路,时事虑萧墙, 蓟 北非吾土, 秦 中亦客乡。”词语解释:客思 拼音:kè sī
客中游子的思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 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祸乱天心厌,流离客思伤。” 元 贡性之 《题画》诗:“一江春水晚微茫,醉倚篷窗客思长。” 明 胡其毅 《送洪仲闇还霍丘﹞》诗:“昨夜消息来,山乡寇为难。客思已无端,寸心不知乱。”词语解释:客情 拼音:kè qíng
客旅的情怀。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賔御皆涕零。” 唐 姚揆 《颍州客舍》诗:“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元 戴良 《宿高密》诗:“高情既牢落,世议復纷惑。”《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汪汝弼 《送春》诗:“子规啼急客情牵,婪尾花中罢綺筵。”词语解释:客怀 拼音:kè huái
身处异乡的情怀。 宋 张咏 《雨夜》诗:“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宋 戴复古 《度淮》诗:“一雨足秋意,孤吟写客怀。” 元 萧允之 《蝶恋花》词:“已是客怀如絮乱,画楼人更回头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年年书自达,转觉客怀孤。”词语解释:客星 拼音:kè xīng
(1).对天空中新出现的星的统称,如新星、超新星等。《史记·天官书》:“客星出天廷,有奇令。” 明 无名氏 《观象玩占》:“客星,非常之星,其出也无恒时,其居也无定所,忽见忽没,或行或止,不可推算,寓于星辰之间,如客,故谓之客星。”有时亦指彗星。《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扫毕,拂天节,经天苑,季冬乃灭。”《清史稿·天文志十四》:“客星。 太祖 丁未年九月丙申,彗星见东方。”
(2).特指 东汉 隐士 严光 。《后汉书·严光传》:“﹝ 光武帝 ﹞復引 光 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 光 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 严子陵 共卧耳。’”后诗文中常用为典故。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诗:“天上 张公子 ,宫中 汉 客星。” 宋 杨万里 《读严子陵传》诗:“客星何补 汉 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 阿瞒 移 汉 鼎,人间何处有 严陵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过钓台》曲:“不恋朝章,归钓夕阳,白眼傲君王。客星犯半夜龙床,清风占 七里 鱼邦。”
(3).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有人乘槎至天界,并与牵牛晤谈。返回后,至 蜀 , 严君平 告之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之,正是此人到天河之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后遂用以为典,亦以指客人。 唐 罗邺 《行次》诗:“终日长程復短程,一山行尽一山春。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 宋 周必大 《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秋夜乘槎,客星容到 天孙 渚,眼波微注,将谓牵牛渡。”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故至今羡为胜事。” 明 徐熥 《访梅禹金秦淮客舍》诗:“舟过 长干 问客星,风流不用叹飘零。一秋 桃叶 居 淮水 ,十月梅花梦 敬亭 。”词语解释:客舟 拼音:kè zhōu
运送旅客的船。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餘。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唐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 宋 朱槔 《舟次鼋湖阻水因游董山》诗:“拂拂朝霞到客舟,苦疑雨意在鸣鳩。” 明 刘基 《冬至日泊舟戈溪》诗:“日薄云阴雪在山,野寒溪静客舟还。”词语解释:客意 拼音:kè yì
离乡在外之人的心怀、意愿。 唐 杜甫 《送舍弟频赴齐州》诗之二:“客意长东北, 齐州 安在哉。” 唐 温庭筠 《西游书怀》诗:“高秋辞故国,昨日梦 长安 。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宋 苏轼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诗:“惟有暮鵶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词语解释:客游 拼音:kè yóu
(1).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唐 张谓 《别睢阳故人》诗:“少小客游 梁 ,依然似故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丁戍 ﹞客游 北京 ,途中遇一壮士,名唤 卢彊 。” 清 毛岳生 《赠奉直大夫福建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君继娶 灊山 徐氏 ,有装送,君悉出以偿负,仍不足,乃遂客游至殁。” 周咏 《杂诗》:“客游无可乐,垂涕望故乡。” 陶成章 《浙案纪略·濮振声传》:“ 濮振声 与其友 周鑑 ……等,均以善驭客游,见称乡里。客游亦均仰望而崇拜之。”
(2).指在外寄居或游历之人。
在外寄居或游历。《史记·刺客列传》:“而 聂政 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宋 戴复古 《庐陵城外》诗:“客游乡土别,景物只同然。” 清 吴敏树 《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故友 毛西垣 孝廉客游 贵阳 时,取 黔中 苗俗事,以其族类举之,各为咏歌,成《竹枝》百首。”词语解释:客船 拼音:kè chuán
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 唐 张继 《枫桥夜泊》诗:“ 姑苏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声到客船。” 前蜀 毛文锡 《巫山一段云》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 楚 江边,几度降神仙。” 元 周权 《野趣》诗:“空山晴滴翠,远水生緑烟。唤酒青林渡,斜阳繫客船。”词语解释:客恨 拼音:kè hèn
(1).游子的愁思。 唐 李端 《送刘侍郎》诗:“几人同去 谢宣城 ,未及酬恩隔死生。唯有夜猿知客恨, 嶧阳 溪路第三声。” 唐 周存 《授衣赋》:“感虫鸣之促织,念客恨之衣裘。”
(2).游子发愁。 唐 郑谷 《蜀中》诗之一:“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词语解释:客程 拼音:kè chéng
(1).旅程。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 楚 云引归帆, 淮水 浮客程。” 宋 晁补之 《吴松道中》诗:“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明 袁宏道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所嗟人异路,不畏客程多。”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
(2).借指旅途生涯。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我覷了这穷客程,旧行装,我可甚么衣锦还乡?”词语解释:客枕 拼音:kè zhěn
指客中使用之枕。喻指旅途中过夜。 唐 李商隐 《酬令狐郎中见寄》诗:“朝吟搘客枕,夜读漱僧瓶。” 宋 陆游 《宿枫桥》诗:“七年不到 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鐘。” 元 方回 《次韵仇仁近至日》:“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闲人幸脱抅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 明 郭奎 《客枕》诗:“客枕睡不着,天高秋气清。”词语解释:客泪 拼音:kè lèi
离乡游子的眼泪。 南朝 梁 沉约 《晨征听晓鸿》诗:“闻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南朝 陈 刘删 《赋得马》诗:“边声陨客泪,果下益桃红。” 唐 杜甫 《九成宫》诗:“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藪。” 唐 韩愈 《晚次宣溪绝句》:“客泪数行先自落,鷓鴣休傍耳边啼。”词语解释:客帆 拼音:kè fān
(1).客船上的帆。 唐 孟浩然 《夜泊宣城界》诗:“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唐 郑谷 《访姨兄王斌渭口别墅》诗:“客帆悬极浦,渔网晒危轩。” 宋 赵汴 《向晚》诗:“林疏僧屋露,风转客帆斜。”
(2).借指客船。 唐 韩翃 《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诗:“为报 苍梧 云影道,明年早送客帆归。”词语解释:客居 拼音:kè jū
居住在他乡或别人家里。《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 兵二千里客居, 齐 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唐 杜甫 《客居》诗:“客居所居堂,前 江 后山根。”《红楼梦》第四回:“今 黛玉 虽客居于此,已有这几个姑嫂相伴,除老父之外,餘者也就无用虑了。”《人民日报》1982.3.22:“我虽然身在异地,却没有客居之感。”词语解释:客魂 拼音:kè hún
游子的魂魄、精神。 唐 骆宾王 《冬日野望》诗:“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宋 苏轼 《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一:“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烧香净客魂。” 元 柳贯 《袁伯长侍讲联句》:“客魂逢酒销,鬼胆因诗愕。”词语解释:客鬓 拼音:kè bìn
旅人的鬓发。 唐 杜甫 《早花》诗:“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鬢催。” 元 尹廷高 《思乡》诗之一:“世情巇嶮多溪壑,客鬢萧疏易雪霜。” 清 程恩泽 《邳州道中》诗:“树如客鬢凋疏早,路似人心坎廪多。”词语解释:客亭 拼音:kè tíng
(1).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此水便成浄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2).犹驿亭。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 南朝 梁 刘潜 《北使还与永丰侯书》:“足践寒地,身犯朔风,暮宿客亭,晨炊謁舍。” 唐 朱庆馀 《送窦秀才》诗:“ 江 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癸酉至 长安 , 永兴 节度副使 安友规 、巡检 乔守温 出迎 王益 ,置酒於客亭。” 胡三省 注:“诸州镇皆有客亭,以为迎送、宴饯之所。”词语解释:客尘 拼音:kè chén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维摩诘经·问疾品》:“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注:“ 什 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於心为客尘也。 肇 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如久澄水,如新磨镜,外照多像,内见众病,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独孤及 《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故大音传於密教,茫茫五浊,客尘覆之。”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愿我今者,作是偈已,尽未来世,永断诸业,客尘妄想,及诸理障,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金枷玉锁何时脱,蝇利蜗名镇日奔。生恶趣,惹客尘,胶胶扰扰只贪嗔。”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宋 范成大 《题如梦堂壁》诗:“片云不载归梦,两鬢全供客尘。”词语解释:客身 拼音:kè shēn
指身居异乡的人。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二:“迢递来三 蜀 ,蹉跎有六年。客身逢故旧,发兴自林泉。”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诗之二:“寄迹小园中,岂不胜旅舍?俗事无交加,客身自闲暇。”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三折:“若不是朝中宰相自劳神,把飘零客身,引入贤门。”词语解释:客馆 拼音:kè guǎn
接待宾客的处所。亦指旅店。《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余以 景明 中出宰兹郡,于南城西侧修立客馆。”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水浒传》第十九回:“筵宴至晚席散,众头领送 晁盖 等人关下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伏侍。”《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洪銮 诗:“人居客馆眠常早,家寄空书写最难。”词语解释:客坐 拼音:kè zuò
见“ 客座 ”。
词语解释:客座 拼音:kè zuò
亦作“ 客坐 ”。
(1).招待客人的屋室、房间。 唐 许浑 《春醉》诗:“酒醲花一树,何暇 卓文君 !客坐长先饮,公閒半已曛。”《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王九妈 道:‘但説不妨,且请到里面客坐里细讲。’”《儒林外史》第二五回:“ 鲍文卿 回来和浑家説下,把乐器都揩抹净了,搬出来摆在客座里。”
(2).客人的座席。《歧路灯》第四八回:“到了轩中, 吴自知 一伙起身为礼,便让 谭绍闻 上座。 谭绍闻 道:‘我是主人,那有僭客座之理!’”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左侧酒家一,右三分之二为客座,背面开窗临河,有栏可凭眺。”词语解释:客窗 拼音:kè chuāng
旅舍的窗户。借指旅次。 元 张翥 《读瀛海喜其绝句》诗:“客窗昨夜北风高,犹似乘船海上涛。” 元 杨果 《赏花时》套曲:“客窗夜永,有谁人存问?二三更睡不得被儿温。” 元 李泂 《夜行船·送友归吴》套曲:“见月客窗思,问程村店宿。”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王惕甫夫妇合璧书卷》:“客窗偶仿 遗山 体,论字先成杂帖诗。”词语解释:客卿 拼音:kè qīng
(1). 秦 有客卿之官。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 秦 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战国策·秦策三》:“ 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説之,拜为客卿。”此指 燕 人 蔡泽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 济水 又东逕 秦 相 魏冉 冢南, 冉 , 秦 宣太后 弟也,代客卿 寿烛 为相。” 唐 皎然 《送潘秀才之舒州》诗:“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仪 得见 秦王 。 秦王 説之,以为客卿。” 胡三省 注:“ 秦 有客卿之官,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也。” 鲁迅 《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 秦 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2). 唐 代鸿胪卿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鸿臚为客卿、睡卿。”
(3). 汉 扬雄 《〈长杨赋〉序》:“是时,农民不得收歛。 雄 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后因以“客卿”为墨的典故。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之二:“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宋 洪刍 《上墨工》诗:“ 子墨客卿 妙一世, 怀玉山 中五丈夫。”词语解释:客途 拼音:kè tú
亦作“ 客涂 ”。 客行途中。 宋 陆游 《感昔》诗:“负琴腰剑成三友,出 蜀 归 吴 歷百城。最是客途愁絶处, 巫山 庙下听猿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吾与你本是一面不曾相识,怜你客途,过为拯救,岂知你所为不义若此!” 明 万泰 《留别董四来》诗:“客涂相见即相亲,总是凄凉梦里人。”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孙四明》诗之二:“客途思所歷, 吴 越 山水乡。”词语解释:客处 拼音:kè chǔ
犹旅居。 唐 崔曙 《送薛据之宋州》诗:“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 唐 司空图 《石楠》诗:“客处偷閒未是閒, 石楠 虽好懒频攀。如何风叶西归路,吹断寒云见故山。”词语解释:客主 拼音:kè zhǔ
(1).客人与主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安国 往 殷中军 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復煗者数四。” 唐 李翱 《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 翱 於 李尚书 ,初受顾惠,及其去选也,客主之义,亦不得如初懽矣。”
(2).指主人。谓行待客之礼。《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3).战争中的双方,敌方与我方。《孙膑兵法·十问》:“交和而舍,粱食钧足,人兵适衡,客主两惧。”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匈奴 既败,举国兴归,更练精兵,强踰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絶。”
(4).指辩论中问难与答辩的双方。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作者又因客主之辞,正之以 魏 都,折之以王道,其物土所出,可得披图而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弼 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於是 弼 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 马学士 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於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客主也合相饶,不合望外折挫。”词语解释:客长 拼音:kè cháng
(1).旧时客店主人对客人的敬称。《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路逢一店,唤‘招商客店’。 王吉 向前去敲门,店小二问曰:‘客长有何勾当?’”《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见主人笑嘻嘻的对 文若虚 道:‘有一事要与客长商议。’”
(2).旧时管辖矿工的一级头领。 清 林则徐 《访获他郎厅私挖矿硐之黄应倡等一百余名大概情形折》:“覈其逐层管束之法,每砂丁二十五人,设有丁目一名,每丁目十人,復设丁长一名,积至砂丁一千人,另设总头一名,而仍选立客长五名,总司稽覈。”词语解释:客床
亦作“ 客床 ”。 客中所用的床铺。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诗:“夜宿 鹅湖寺 ,槁叶投客牀。” 金 元好问 《与同年敬鼎臣宿顺天天宁僧舍》诗:“萧萧风雨打僧窗,耿耿青灯对客床。”词语解释:客槎 拼音:kè chá
指升天所乘之槎。用 晋 张华 《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 牛女 事。 唐 罗隐 《黄河》诗:“ 高祖 誓功衣带小,仙人占头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宋 苏轼 《鹊桥仙·七夕》词:“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宋 陆游 《予以壬戌慨然有赋》诗:“事似谈春梦,身如寄客槎。”参见“ 客星 ”。
词语解释:客星 拼音:kè xīng
(1).对天空中新出现的星的统称,如新星、超新星等。《史记·天官书》:“客星出天廷,有奇令。” 明 无名氏 《观象玩占》:“客星,非常之星,其出也无恒时,其居也无定所,忽见忽没,或行或止,不可推算,寓于星辰之间,如客,故谓之客星。”有时亦指彗星。《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扫毕,拂天节,经天苑,季冬乃灭。”《清史稿·天文志十四》:“客星。 太祖 丁未年九月丙申,彗星见东方。”
(2).特指 东汉 隐士 严光 。《后汉书·严光传》:“﹝ 光武帝 ﹞復引 光 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 光 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 严子陵 共卧耳。’”后诗文中常用为典故。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诗:“天上 张公子 ,宫中 汉 客星。” 宋 杨万里 《读严子陵传》诗:“客星何补 汉 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 阿瞒 移 汉 鼎,人间何处有 严陵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过钓台》曲:“不恋朝章,归钓夕阳,白眼傲君王。客星犯半夜龙床,清风占 七里 鱼邦。”
(3).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有人乘槎至天界,并与牵牛晤谈。返回后,至 蜀 , 严君平 告之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之,正是此人到天河之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后遂用以为典,亦以指客人。 唐 罗邺 《行次》诗:“终日长程復短程,一山行尽一山春。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 宋 周必大 《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秋夜乘槎,客星容到 天孙 渚,眼波微注,将谓牵牛渡。”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故至今羡为胜事。” 明 徐熥 《访梅禹金秦淮客舍》诗:“舟过 长干 问客星,风流不用叹飘零。一秋 桃叶 居 淮水 ,十月梅花梦 敬亭 。”词语解释:客况 拼音:kè kuàng
亦作“ 客况 ”。
(1).客居的境况。 元 张翥 《定风波》词:“婉晚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
(2).旅居中的情思。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学士,怎生瞒的过我!此乃‘独眠孤馆’四字,此人客况动矣。”《花月痕》第十三回:“ 苏东坡 远謫 惠州 , 朝云 也曾随侍,我如今决计买一姬人,以消客况罢。”词语解释:客兴 拼音:kè xìng
旅客的情绪,心境。 明 高叔嗣 《分水岭晚行》诗:“客兴日无奈,兵荒岁屡加。”词语解释:客儿 拼音:kè ér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的小名。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其家以子孙难得,送 灵运 於 杜治 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 客儿 。” 唐 温庭筠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 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顾嗣立 注:“ 客儿 , 谢灵运 小字。” 清 钱谦益 《桂殇》诗之二九:“不道 客儿 先短折, 八公 草木也凄其。”词语解释:客难 拼音:kè nán
宾客的问难。亦为文体名。假设客人向自己诘问而进行答辩以申述己见的一种文体。始于 汉 东方朔 的《答客难》。事见《汉书·东方朔传》:“﹝ 朔 上书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朔 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对问以来, 东方朔 效而广之,名为《客难》,託古慰志,疏而有辨。”对问,指 宋玉 《对楚王问》。《北史·文苑传·樊逊》:“ 逊 尝服 东方朔 之言,‘陆沉世俗,避世 金马 ’,遂借 陆沉公子 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 宋 张耒 《次韵秦观》:“十年 少游 兄,闭口受客难。”词语解释:客车 拼音:kè chē
(1).宾客乘坐的车。《礼记·曲礼上》:“客车不入大门。” 孔颖达 疏:“案《公食大夫礼》云:‘宾之乘车,在大门外西方。’注云:宾车不入门,广敬也。”
(2).行旅所乘之车。 唐 司马扎 《道中早发》诗:“野店鷄一声,萧萧客车动。西峰带晓月,十里犹相送。”
(3).铁路、公路上专门载运旅客用的车辆。 姚雪垠 《长夜》:“离开 信阳 的时候, 平汉线 南段的客车已经不通。”词语解释:客气 拼音:kè qì
(1).谓言行虚骄,并非出自真诚。《左传·定公八年》:“公侵 齐 ,攻 廪丘 之郛……主人出,师奔。 阳虎 伪不见 冉猛 者,曰:‘ 猛 在此,必败。’ 猛 逐之,顾而无继,伪颠。 虎 曰:‘尽客气也。’” 杜预 注:“言皆客气,非勇。” 杨伯峻 注:“客气者言非出於衷心。”《宋书·颜延之传》:“虽心智薄劣,而高自比拟,客气虚张,曾无愧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守愚 曰:‘公生长富贵,故持论如斯,寒士不贫贱骄人,则崖岸不立,益为人所贱矣。’余曰:‘此 田子方 之言, 朱子 已驳之,其为客气不待辨。’” 章炳麟 《箴新党论》:“彼虽恃其客气,外以风节自高,则不得不有所饰伪。”
(2).指文章虚夸浮泛。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其书文而不实,雅而无检,真迹甚寡,客气尤烦。”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是故两 汉 文章,著於 班范 ,体制和正,气息渊雅,不为激音,不为客气。”
(3).一时的意气;偏激的情绪。 宋 司马光 《赵滋札子》:“今 滋 数乘客气以傲使人,争小胜以挑强胡。” 元 姚燧 《癸巳九日》诗:“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遶大刀头。”《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吾民之以散沙腾笑也久矣,所恃者一时奋迅之客气耳。”
(4).中医术语。指侵害人体的邪气。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证上》:“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憹。” 方有执 注:“客气,邪气也。”
谦让;讲究礼仪。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你二人都不消客气,寡人决不为旧人情好,薄待新人;也决不为新人义重,冷落旧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同你从小儿就在一起的,不要客气,我也不许你客气。”词语解释:客寄 拼音:kè jì
(1).寄居异乡。《易·旅》“旅,小亨,旅贞吉” 唐 孔颖达 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何日西归,困天涯一身客寄,恨无端岁月如驰。” 明 崔时佩 李日华 《西厢记·回音喜慰》:“飘零四海愧无居,一生客寄,半生将至。”
(2).指在外寄宿。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昼则奔走在道,夜则无所客寄焉。”词语解释:客满 拼音:kè mǎn
旅馆、饭店、影剧院等表示满员的用语。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到了 四马路 ,一连问了八九家旅馆,都大大的写着‘客满’的牌子;而且一望而知情商也没用,因为客堂里都搭起床铺,可知确实是住满了。” 于伶 《吊阿英》:“《碧血花》在‘璇宫’连演两月,每天日夜两场客满。”词语解释:客传 拼音:kè chuán
犹传舍,旅舍。 宋 范成大 《栾城》诗:“頽垣破屋古城边,客传萧寒爨不烟。”词语解释:客家 拼音:kè jiā
相传 西晋 末 永嘉 年间, 黄河 流域的一部分 汉 人因战乱南徙渡 江 ,至 唐 末以及 南宋 末又大批过 江 南下至 赣 闽 以及 粤 东、 粤 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 汉 人的自称。以 粤 东 梅县 、 兴宁 、 大埔 、 五华 、 惠阳 等地最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 广西 、 四川 、 湖南 、 台湾 、 海南岛 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 南洋 一带。语言保留了较多的汉语古音,称“客家话”。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 广东 惠 嘉应 二州,东得 潮 之 大阜 、 丰顺 ,其民自 晋 末踰岭,宅於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 广州 人谓之客家。”词语解释:客雁 拼音:kè yàn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雁。 唐 李贺 《梁台古意》诗:“ 芦洲 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 王琦 汇解:“雁春至则自南往北,秋至则自北徂南,有似客然,故曰客雁。”词语解释:客饭 拼音:kè fàn
(1).机关团体等的食堂里临时给来客开的饭。
(2).饭馆、旅舍、火车、轮船等处论份卖的饭。词语解释:客堂 拼音:kè táng
接待宾客的房间。《后汉书·延笃传》:“吾尝昧爽櫛梳,坐於客堂。”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因献杨常侍》诗:“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三侠五义》第六八回:“ 北侠 道:‘我因路过宝刹,一来拜访令师,二来讨杯茶吃。’和尚道:‘请到客堂待茶。’” 洪深 《冯大少爷·电影字幕》:“这样客气的客人,也不请在客堂里坐。”词语解释:客边 拼音:kè biān
(1).犹客中。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 东坡 云]小官今日薄酒一杯,特来还敬。[正末云]大人,客边何劳如此?”《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生客边得遇芳容,三生有幸。” 明 戴冠 《题姚少师画竹》诗:“客边偶写龙孙谱,忘却 江 南有此君。”《红楼梦》第二六回:“﹝ 黛玉 ﹞又回思一番:‘虽説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
(2).犹言客人或外地人。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民教馆那几位并不是我们镇上的,他们只是个客边,怎么倒要他们来作主呢?”词语解释:客土 拼音:kè tǔ
(1).外地运来的泥土。《汉书·成帝纪》:“客土疏恶,终不可成。”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取他处土以增高,为客土也。”
(2).指别处的土壤。 唐 李白 《树中草》诗:“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3).谓旅居他乡异地。 唐 阎宽 《秋怀》诗:“秋风已振衣,客土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寧知心有违。”词语解释:客人 拼音:kè rén
(1).旅客。 句道兴 本《搜神记》:“太守遥问:‘何处女子独游无伴?’女子答曰:‘女是客人,寄在城外,是以无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外面乱烘烘的人来人往,不知又是甚么船到了,来了多少客人。” 杨朔 《木棉花》:“西装男子翻开英文报纸,眼睛却望着一些穿长衫的客人,似乎在说:‘英文都不懂,你们配到 香港 么?’”
(2).指寄居在外的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 宁 晏然若将终焉。”
(3).客商;商贩。《宣和遗事》前集:“ 蔡京 又更茶法:天下立茶场,拘榷茶货,令客人赴官请引,自於茶园买茶,赴官秤验,纳息批引,限日贩卖。”《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按敌楼,言天晚,来日入城。客人不肯,言:‘俺资本船货物多,城外恐有失。’”《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説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
(4).宾客,来宾。 巴金 《家》二:“请你们快点去,里头还有客人。”
(5).特指嫖客。《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年轻的人,都要搽粉抹胭脂,应酬客人。其中便有难於严禁之处,恐怕伤犯客人面子,前几十年还是暗的,渐渐的,近来就有点大明大的了!”
(6).即客家。 清 黄遵宪 《送女弟》诗:“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参见“ 客家 ”。
词语解释:客家 拼音:kè jiā
相传 西晋 末 永嘉 年间, 黄河 流域的一部分 汉 人因战乱南徙渡 江 ,至 唐 末以及 南宋 末又大批过 江 南下至 赣 闽 以及 粤 东、 粤 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 汉 人的自称。以 粤 东 梅县 、 兴宁 、 大埔 、 五华 、 惠阳 等地最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 广西 、 四川 、 湖南 、 台湾 、 海南岛 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 南洋 一带。语言保留了较多的汉语古音,称“客家话”。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 广东 惠 嘉应 二州,东得 潮 之 大阜 、 丰顺 ,其民自 晋 末踰岭,宅於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 广州 人谓之客家。”词语解释:客授 拼音:kè shòu
在外地讲授。《后汉书·桓荣传》:“ 莽 败,天下乱。 荣 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飢困而讲论不輟,后復客授 江 淮 閒。”《后汉书·鲍昱传》:“ 昱 字 文泉 。少传父学,客授於 东平 。”《后汉书·郑兴传》:“ 兴 去 莲勺 ,后遂不復仕,客授 閿乡 ,三公连辟不肯应。”词语解释:客寓 拼音:kè yù
(1).居住他乡。《世说新语·政事》“ 谢公 时,兵廝逋亡”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 江 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名籍不立。”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予尝客寓楼居,楼下市声喧杂,初若不可耐,一二日后寂无所闻。”
(2).客店;旅馆。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巖屋,或密村之中住宿。”《三侠五义》第二九回:“ 展熊飞 直睡至次日红日东升,方才起来梳洗,就在客寓吃了早饭,方慢慢往 断桥亭 来。”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如果一身旧衣服……大宅子或大客寓的门丁会不许你走正门。”词语解释:客道 拼音:kè dào
为宾客之道。 唐 许浑 《宣城赠萧兵曹》诗:“舟寒 剡溪 雪,衣破 洛阳 尘。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词语解释:客嘲 拼音:kè cháo
《汉书·扬雄传下》:“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 雄 以玄尚白,而 雄 解之,号曰《解謿》。其辞曰:客謿 扬子 曰:……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后因以谓别人的嘲笑。謿,同“ 嘲 ”。 元 张翥 《蜕庵岁晏百忧熏心排遣以诗》之三:“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词语解释:客睡 拼音:kè shuì
谓客中之夜眠。 唐 杜甫 《客夜》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宋 张耒 《瓜洲谢李德载寄蜂儿木瓜笔》诗:“津亭永夜守青灯,客睡朦朧听江雨。”词语解释:客屦 拼音:kè jù
旅人的鞋。词语解释:客念 拼音:kè niàn
客中的思绪。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客念坐嬋媛,年华稍菴薆。” 唐 王勃 《春游》诗:“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词语解释:客囊 拼音:kè náng
客中的钱袋。喻指所带钱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 元 方回 《喜晴行》诗:“漂流踪迹客囊空,迅驶光阴岁律穷。” 明 无名氏 《节侠记·围猎》:“自家牛羊满山,马驼蔽野,客囊无忧羞涩,幸舍不致空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这三月十五日,花月良辰,便好成亲。[生]只是一件,客囊羞涩,恐难备礼。”词语解释:客位 拼音:kè wèi
(1).宾客的位置、席位。《礼记·坊记》:“小敛於户内,大敛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所以示远也。”《孔子家语·冠颂》:“ 邾隐公 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 孟懿子 问礼於 孔子 。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於阼者,以著代也。醮於客位,加其有成。’” 王肃 注:“户西为客位。” 南朝 梁 沉约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诗:“宾阶緑钱满,客位紫苔生。”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过逢联客位,日夜倒芳尊。”《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孔明 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霎时酒暖,婆子道:‘今日是老身薄意,还请大娘转坐客位。’……两下谦让多时, 薛 婆只得坐了客席。”《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进了 郑 家门,这一惊非同小可,只见 郑老爹 两眼哭得通红,对面客位上一人便是他令兄 匡大 。”
(2).指客厅。《水浒传》第五六回:“当直的出来问了姓名,入去报道:‘有 延安府 汤知寨 儿子 汤隆 ,特来拜望哥哥。’ 徐寧 听罢,教请 汤隆 进客位里相见。”《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这众人只得回来,到 王招宣 府宅内,逕入他客位里坐下。”《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那人道:‘我是给事中 李老爷 差往 浙江 ,有书带与 匡相公 。’ 匡超人 听见这话,忙请那人进到客位坐下。”
(3).指客人。楚剧《葛麻》第二场:“ 葛 :你这个人莫慌唦,你来了总是个客位,让我先进去告诉你岳父知道,要他请你进去。”词语解释:客宿 拼音:kè sù
在外住宿。 汉 焦赣 《易林·临之家人》:“客宿卧寒,席蓐不安,行危为害,留止得欢。” 汉 焦赣 《易林·坎之晋》:“道涂多石,伤车折轴,与市为仇,不利客宿。”词语解释:客礼 拼音:kè lǐ
招待宾客的礼节。《墨子·公孟》:“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史记·乐毅列传》:“ 乐毅 於是为 魏昭王 使於 燕 , 燕王 以客礼待之。”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元史·姚枢传》:“ 世祖 在潜邸,遣 赵璧 召 枢 至,大喜,待以客礼。” 陶成章 《龙华会章程·檄文》:“至於我们动手革命的时候,外国人不来帮扶 满洲 ,我们一概客礼相待。”词语解释:客邸 拼音:kè dǐ
旅舍。 唐 唐彦谦 《寄友》诗之一:“别来客邸空翘首,细雨春风忆往年。”《宋史·黄榦传》:“时大雪,既至而 熹 ( 朱熹 )它出, 榦 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 熹 始归。”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会试》:“我客邸怕添魂梦遶,你镜里休嗟形影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过 良乡 ,见旅店题诗云:‘……离怀未饮常如醉,客邸无花不算春。’”词语解释:客死 拼音:kè sǐ
死于他乡异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 ﹞疏 屈平 而信 上官大夫 、 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 秦 ,为天下笑。”《后汉书·安帝纪》:“﹝ 元初 二年﹞二月戊戌,遣中謁者收葬京师客死无家属及棺椁朽败者,皆为设祭。”《旧唐书·李惟诚传》:“﹝ 李惟诚 ﹞歷 兖 、 淄 、 济 、 淮 四州刺史,竟客死 东平 。” 明 张居正 《再恳生还疏》:“有如一日溘先朝露,将使臣有客死之痛,而皇上亦亏保终之仁。”《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回目:“ 牛布衣 客死 芜湖关 。”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其次却只记得 水户 了,这是 明 的遗民 朱舜水 先生客死的地方。”词语解释:客鸟 拼音:kè niǎo
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 晋 王赞 《杂诗》:“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唐 鲍溶 《鸣雁行》:“ 江 南羽族本不少,寧得网罗此客鸟?” 唐 顾况 《海鸥咏》:“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词语解释:客赋 拼音:kè fù
客户交纳的赋税。《新唐书·宇文融传》:“使还言状,帝乃下詔:‘以客赋所在,并建常平仓,益贮九穀,权发敛;官司劝作农社,使贫富相恤。’”词语解释:客涂 拼音:kè tú
见“ 客途 ”。
词语解释:客途 拼音:kè tú
亦作“ 客涂 ”。 客行途中。 宋 陆游 《感昔》诗:“负琴腰剑成三友,出 蜀 归 吴 歷百城。最是客途愁絶处, 巫山 庙下听猿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吾与你本是一面不曾相识,怜你客途,过为拯救,岂知你所为不义若此!” 明 万泰 《留别董四来》诗:“客涂相见即相亲,总是凄凉梦里人。”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孙四明》诗之二:“客途思所歷, 吴 越 山水乡。”词语解释:客将 拼音:kè jiāng
(1).客籍将领。《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孟知祥 ﹞目客将 王彦銖 执 严 下,斩之。”
(2).指不隶属于本部之将。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左良玉 ﹞入城謁太常公,拜伏如家人,不敢居于客将。”参见“ 客将军 ”。
(3).泛指书吏衙役。《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客将覆判县郎中:‘非敢学郎中打喷涕。’”《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大尹﹞回到府,不入衙中,便教客将请众官来。”
词语解释:客将军 拼音:kè jiāng jūn
谓客籍将军。《战国策·赵策三》:“ 魏王 使客将军 辛垣衍 间入 邯郸 。”词语解释:客食 拼音:kè shí
(1). 南朝 齐武帝 时宫中一般人的饮食。《南齐书·五行志》:“ 永明 中,宫内坐起御食之外,皆为客食。 世祖 以客非家名,改呼为别食。”
(2).寄食。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诗出本处》:“贫道客食陛下三十载,恩德厚矣。” 宋 岳珂 《桯史·刘改之诗词》:“ 庐陵 刘改之 过 ,以诗鸣 江西 ,厄于韦布,放浪 荆 楚 ,客食诸侯间。” 章炳麟 《秦力山传》:“父 文丙 ,客食 湖南 ,遂寄籍为 长沙 人。”词语解释:客寝 拼音:kè qǐn
指旅途中的休息和睡眠。《史记·齐世家》:“﹝ 太公 ﹞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太公 闻之,夜衣而行。”词语解释:客容 拼音:kè róng
客人的容貌颜色。《左传·昭公十七年》:“ 晋侯 使 屠蒯 如 周 ,请有事于 雒 与 三涂 。 萇弘 谓 刘子 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 戎 乎?’”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 明 高叔嗣 《初秋谷司仆杏山别业》诗:“田庐元自接,谈笑竟相从。是日当农暇,秋风动客容。”词语解释:客疾 拼音:kè jí
指因外邪侵袭而成的疾病。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笔老新诗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词语解释:客衾 拼音:kè qīn
客中所用的被褥。 宋 曾巩 《答石秀才月下》诗:“客衾初寒睡未能,忽得子诗哦以喜。”词语解释:客地 拼音:kè dì
他乡;外地。 唐 张祜 《题僧壁》诗:“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 明 高叔嗣 《冬夜寄友人》诗:“客地殊不乐,褰裳夕望通。” 潘漠华 《三月五夜》诗:“客地寄居的夜,梦想立我妹妹在胸前,替伊缀上满头的星。”词语解释:客次 拼音:kè cì
(1).接待宾客的处所。《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 守恩 犹坐客次。” 胡三省 注:“客次犹今言客位也。坐於客次以俟接见。”《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 狄周 出来问,説斋已完备,在那边吃? 狄员外 叫摆在客次里边。”
(2).客中的住处;客邸。 唐 何元上 《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诗:“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鸞翔。”《宣和遗事》后集:“引帝入一小室,见 海滨侯 先在,彼类客次,从者三五辈,皆 女真 人也……是夜宿於室中。”词语解释:客袍 拼音:kè páo
离乡在外人的袍子。 宋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词:“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