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容易 拼音:róng yì
(1).做起来不费事。《汉书·杨恽传》:“郎中 丘常 谓 惲 曰:‘闻君侯讼 韩冯翊 ,当得活乎?’ 惲 曰:‘事何容易!脛脛者未必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 扬雄 、 刘向 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 唐 元稹 《酬李相公并启》:“况贵贱之隔,不啻於车笠之相悬,而相公投貺珍重,又岂唯一揖之容易哉?”《朱子语类》卷六五:“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王婆 道:‘覆夫人,要热闹容易,夫人放买市,这经纪人都来赶趁,街上便热闹。’”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曹子建 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昇堂,用以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 朱自清 《背影》:“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2).轻率;草率;轻易。《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转精勤,莫容易,夜靖(静)三更思妙理。”《朱子语类》卷十一:“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説,殊害事。” 宋 程垓 《菩萨蛮》词之七:“夜来花底鶯饶舌,把人心事分明説,许大好姻缘,只成容易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孔明 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闻得有位 牛布衣 住在 甘露庵 ,容易不肯会人,相交的都是贵官长者。”
(3).犹言轻慢放肆。《旧唐书·韩愈传》:“ 宪宗 谓宰臣曰:‘…… 愈 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令》:“我本谓庸儒敢箕踞傲睨若是,遂容易辱駡,欲拳殴之。”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因入村治事。夏暑憩一僧寺中,方入门,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盃否?’ 渐 怒其容易,叱去。”
(4).疏忽;糊涂。 唐 欧阳炯 《木兰花》诗:“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宋 曹组 《扑蝴蝶》词:“幸容易!有人争奈,只知名与利?”
(5).谓某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快。 宋 司马光 《又寄聂之美》诗:“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 宋 陆游 《宴西楼》诗:“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 景武 夹了一筷子的肉,听话便抬起头看了在座的人一眼道:‘人生有肉便当吃!一辈子容易的很,谁还能带些去?’”
(6).指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清 阮元 《为王文简公书立墓道碑》:“翰林风月谁能似, 齐 鲁 声华近若何。多恐此碑容易泐,未如诗卷不消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繁华到极,便容易沦於虚浮。” 曹禺 《雷雨》第二幕:“ 鲁奶奶 ,我也知道 四凤 是个明白的孩子,不过有了这种不幸的情形,我的意思是非常容易叫人发生误会的。”词语解释:容与 拼音:róng yǔ
(1).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楚辞·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与。” 游国恩 纂义:“谨按……容与即犹豫,亦即夷犹,踌躇不前之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棹容与而詎前,马寒鸣而不息。” 宋 苏轼 《奉和凝祥池》:“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2).从容闲舒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后汉书·冯衍传下》:“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李贤 注:“容与犹从容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明 刘兑 《妖红记》:“即辰秋气清爽,想惟深闺容与,淑履多福。” 周贻白 注:“容与,闲暇自行。”
(3).随水波起伏动荡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旧唐书·阎立本传》:“ 太宗 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太宗 激赏数四,詔座者为咏,召 立本 令写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新月无力,易于沉水;夜静山空,扁舟容与。” 郁达夫 《无题》诗之二:“緑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4).放纵,放任。《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玄英 疏:“容与,犹放纵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 高诱 注:“无所容与於情欲也。”词语解释:容膝 拼音:róng xī
仅能容纳双膝。多形容容身之地狭小。亦指狭小之地。《韩诗外传》卷九:“今如结駟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过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 楚国 之忧,其可乎?”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宋 司马光 《和张文裕初寒》诗之十:“暂息登山屐,休脂下泽车。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餘。” 清 方文 《送鲁孺发移家天门》诗:“四海选容膝,三山且卜居。”词语解释:容身 拼音:róng shēn
(1).安身;存身。《韩非子·诡使》:“而断头裂腹,播骨乎平原野者,无宅容身,身死田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戴氏 《西征记》曰,今见祠在东岸,临 河 累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 唐 张籍 《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诗:“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祗是贵容身。”《水浒传》第五五回:“ 宋江 道:‘某等众人,无处容身,暂佔水泊,权时避难。’” 张天翼 《春风》:“ 邱老师 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觉得这里小得容身不住:四面的墙壁压着他呼吸都不大灵便。”
(2).保全自身。喻指苟且偷安。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不听辅弼之臣,而信谗諛容身之徒,是命短矣。以为不信, 胥 愿廓目于邦门,以观 吴邦 之大败也。”《汉书·朱云传》:“ 云 数上疏,言丞相 韦玄成 容身保位,亡能往来,而 咸 数毁 石显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若尸禄以为高,拱默以为智,当官苟在於免负,立朝不忘於容身,絜行逊言以处朝廷者,亦明主所察也。”词语解释:容颜 拼音:róng yán
容貌神色。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整衣服,敛容颜。”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水浒传》第三五回:“ 张社长 见 宋江 容颜不乐,眼泪暗流。”《红楼梦》第六九回:“﹝ 贾璉 ﹞回来见了 凤姐 ,未免脸上有些愧色。谁知 凤姐 反不似往日容颜,同 尤二姐 一同出来,叙了寒温。”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后来一直卧病,容颜顿改,人也憔悴瘦弱,脸色比 曾 家一般人还要苍白。”词语解释:容华 拼音:róng huá
(1).容貌;美丽的容颜。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伯劳歌》之一:“翻阶蛺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唐 刘长卿 《王昭君歌》:“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宋 刘子翚 《闻筝作》诗:“盛年嗟不偶,况乃容华衰。” 明 唐寅 《咏美人·碧玉留诗》:“已知一代容华尽,地下相逢未是迟。”《花月痕》第四五回:“ 碧桃 閲人既多,又戒了烟,容华遂愈焕发。”
(2). 汉 代女官名。《史记·外戚世家》:“容华秩比二千石。”词语解释:容仪 拼音:róng yí
(1).容貌举止;容貌仪表。《汉书·成帝纪赞》:“ 成帝 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令公 有儁容仪,脱冠冕,服麤乱头,皆好。”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其夕,生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 宋 晏殊 《浣溪沙》词之六:“淡淡梳粧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 明 李东阳 《〈阙里志〉序》:“天下之学圣人者,读其书,法其道,想像其容仪而不可得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见一秀才,年可十七八,布袍不饰,而容仪俊伟。”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心念此女肝胆照人,一如其父,匪但容仪佳也。”
(2).礼仪。 汉 贾谊 《新书·辅佐》:“典方典容仪,以掌诸侯、远方之君。” 汉 徐干 《中论·务本》:“下及 昭公 亦善有容仪之习,以亟其朝 晋 也,自郊劳至於赠贿,礼无违者。”
(3).引申为仪仗、随从。《周书·儒林传·乐逊》:“比来富贵之家,为意稍广,无不资装婢隶,作车后容仪。”词语解释:容光 拼音:róng guāng
(1).指幽微的空隙。《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赵岐 注:“容光,小郤也。言大明照幽微也。” 焦循 正义:“苟有丝髮之际可以容纳,则光必入而照焉,容光非小隙之名,至於小隙,极言其容之微者,以见其照之大也,故以小郤明容光。”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清暉在天,容光必照。”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明无不察,容光之微必照。”
(2).仪容风采。 汉 徐干 《室思》诗之一:“端坐而无为,髣髴君容光。” 唐 元稹 《莺莺传》:“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宋 欧阳修 《浣溪沙》词之五:“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昼偏长,为谁消瘦损容光。”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琵琶庆传》:“世传此为鸎粟液,合诸药所製,能鑠肌肤,损颜色,服之容光鋭减。”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五:“假如古人曾为全美的体模,赞美造物,我就愿为你的容光膜拜。”
(3).引申为修饰,妆扮。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诗:“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寧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4).景物的风貌。 唐 刘禹锡 《谢乐天闻新蝉见赠》诗:“碧树有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清 黄遵宪 《春暮偶游归饮人境庐》诗:“某山某水我故乡,今时今日好容光。”
(5).犹光彩,光辉。 晋 张华 《情诗》:“清风动帷帘,晨月烛幽房。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明朗朗月容,容光照半空。” 明 吕坤 《呻吟语·天地》:“﹝天﹞极精明,故昼有容光之照而夜有月星。” 清 薛福成 《考旧知新说》:“日月日新也,而容光之照万古如旧;流水日新也,而就下之性万古如旧。”词语解释:容色 拼音:róng sè
容貌神色。《论语·乡党》:“享礼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秦始皇 时,有 王道平 , 长安 人也,少时与同村人 唐叔偕 女,小名 父喻 ,容色俱美,誓为夫妇。” 唐 沉既济 《任氏传》:“偶值三妇人行於道中,中有白衣者,容色姝丽。”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苏小小考》:“ 苏小小 钱塘 名娼也,容色俊丽,颇工诗词。”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我扶轮屏息,偶然侧首看见栏旁士女,容色暇豫,言笑宴宴。”词语解释:容貌 拼音:róng mào
(1).容颜相貌。《论语·泰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南史·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王明清 《春娘传》:“ 玉 为人容貌清秀,举措闲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説着我县君容貌,真个是世间少比,想是天仙里头謫下来的。” 巴金 《灭亡》第十一章:“她的态度,她的容貌,她的声音都充满了热情,使 李冷 十分感动。”
(2).指可以修饰容貌威仪的装饰品。如玄纁玑组、羽毛齿革之类。《左传·宣公十四年》:“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彩章,嘉淑而有加货。” 杨伯峻 注:“容貌、彩章等亦均是小国所献大国之物……容貌、彩章者,盖指玄纁璣组、羽毛齿革诸物,皆所以充衣服、旌旗之装饰者。”一说,指威仪容颜。见 杜预 注。
(3).犹样式。《管子·乘马》:“工治容貌功能,日至于市而不为官工者,与功而不与分焉。” 郭沫若 等集校:“《考工记·函人》‘凡为甲必先为容’, 郑 注‘服者之形容也’, 郑司农 云‘容谓象式’,则容貌犹今之样式也。”词语解释:容足 拼音:róng zú
仅能立足,形容所处之地极狭小。《庄子·外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魏书·司马衍传》:“ 嶠 復喻 侃 曰:‘ 苏峻 遂得志,四海虽广,公寧有容足乎?’” 唐 刘商 《与于中丞》诗:“万顷荒林不敢看,买山容足拟求安。” 明 王世贞 《即事书怀》诗:“我自安排容足处,裁诗先属 太茅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从前我只道 上海 的地方不好,据此看来,竟是天地虽宽,几无容足之地了!”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司令部地本窄狭,办公人员仅能容足,来者皆集于门外。”词语解释:容鬓 拼音:róng bìn
容颜鬓发。 唐 杜甫 《早花》诗:“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鬢催。” 唐 韦应物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诗:“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鬢改。” 唐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莫遣行人照容鬢,恐惊憔悴入新年。”词语解释:容车 拼音:róng chē
(1).送葬时载运死者衣冠、画像之车。《史记·秦本纪》:“ 武王 谓 甘茂 曰:‘寡人欲容车通 三川 ,窥 周 室,死不恨矣。’”《后汉书·祭遵传》:“至葬,车驾復临,赠以将军、侯印綬,朱轮容车,介士军陈送葬,謚曰 成侯 。” 李贤 注:“容车,容饰之车,象生时也。”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悼晏驾之既往兮,感容车之速征。浮飞魂於轻霄兮,就黄墟以灭形。”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忠清庙制词》:“上命词臣制词以封之曰:追惟文母,将祔裕陵,閟殿告成,容车将发。”后称抬死者画像的肩舆,俗称魂轿。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容车》:“今丧礼以肩舆舆画像而行,号曰容车,其礼最古,所谓祥车旷左是也。”
(2).古代妇女乘坐的小车。《释名·释车》:“容车,妇人所载小车也。其盖施帷,所以隐蔽其形容也。”词语解释:容容 拼音:róng róng
(1).纷乱动荡貌。《楚辞·九章·悲回风》:“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朱熹 集注:“容容,纷动之貌。”《史记·淮阴侯列传》:“夫鋭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翩翼翼以左右兮,纷悠悠以容容。”
(2).烟云浮动貌。《楚辞·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南朝 齐 王融 《青青河畔草》诗:“容容寒烟起,翘翘望行子。”
(3).盛多貌。《楚辞·九辩》:“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汉书·扬雄传上》:“壄尽山穷,囊括其雌雄,沉沉容容,遥噱虖紭中。”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沉容双声字,谓禽兽众多之貌。” 清 唐甄 《潜书·大命》:“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清 黄景仁 《貂裘换酒·题万黍维〈持筹读律图〉》词:“阿堵且难求便得,大愿几时方足?总输与容容之福。”
(4).随众附和。《史记·张丞相列传》:“其治容容随世俗浮沉,而见谓諂巧。”《汉书·翟方进传》:“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无忠固意,将何以辅朕帅道羣下?” 颜师古 注:“容容,随众上下也。”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諤諤非 周 舍,容容类 胡广 ,何其无諍臣哉!”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方 刘 项 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以观成败。而为身谋者乎?”
(5).飞扬飘动貌。《汉书·礼乐志》:“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颜师古 注:“容容,飞扬之貌。”词语解释:容人 拼音:róng rén
谓待人宽厚。《红楼梦》第四六回:“你跟我们去,你知道我的性子又好,又不是那不容人的人,老爷待你们又好。”晋剧《打金枝》第二场:“况驸马 汾阳 救驾杀贼他的功劳第一,为君必须有容人之义,为岳父斩女婿古今甚稀。”词语解释:容止 拼音:róng zhǐ
(1).仪容举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周旋可则,容止可观。” 汉 祢衡 《鹦鹉赋》:“且其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却要》:“ 湖南 观察使 李庾 之女奴,曰 却要 。美容止,善辞令。”有时偏指举止。《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郑玄 注:“容止,犹动静。”有时亦偏指仪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华 ( 张华 )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
(2).允许栖止;收留。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孤逐女》:“妾三逐於乡,五逐於里,孤无父母,摈弃於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魏书·释老志》:“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词语解释:容辉 拼音:róng huī
仪容丰采;神采光辉。《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南朝 梁 吴均 《赠任黄门》诗之一:“ 相如 体英彦,左右生容辉。” 唐 钱起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诗:“容辉常在目,离别任经年。” 宋 司马光 《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诗:“行行涉 沧海 ,髣髴睹容辉。” 明 高启 《燕歌行》:“贱妾宵兴叹无依,簪珥不施减容辉。”词语解释:容卫 拼音:róng wèi
古代的仪仗、侍卫。 隋炀帝 《献岁宴宫臣》诗:“三元建上京,六佾宴 吴 城。朱庭容卫肃,青天春气明。” 唐 李峤 《汾阴行》:“ 河东 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鑾舆。五营将校列容卫, 三河 纵观空里閭。”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明肃太后 将行恭谢宗庙之礼……遂备法驾容卫一同帝者,识者颇以为忧。”词语解释:容裔 拼音:róng yì
(1).水波荡漾貌。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临 济川 之层 淮 ,览洪波之容裔。”《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收止足以言归,汎浩然以容裔。”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会合联句》:“维水容裔,维山巃嵸。”
(2).随风飘动貌。《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 吕向 注:“容裔,从风转薄貌。”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旌旗散容裔,簫管吹参差” 唐 杜正伦 《玄武门侍宴》诗:“参差歌管颺,容裔羽旗悬。”
(3).徐行貌。《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儼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刘良 注:“容裔,行貌。”
(4).从容娴丽貌。《文选·左思〈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刘良 注:“容裔、靡靡、愔愔,闲丽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行光自容裔,无使弱思侵。” 唐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五:“凤皇飞且鸣,容裔下天津。”词语解释:容台 拼音:róng tái
(1).行礼之台。《淮南子·览冥训》:“容臺振而掩覆。” 高诱 注:“容臺,行礼容之臺。”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三》:“礼以容仪为主,故行礼之臺谓之容臺。”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2).礼署、礼部的别称。《史记·殷本纪》“表 商容 之閭”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郑玄 云:“ 商 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臺。”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容臺之职,唯当秉礼。”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下官 酈安道 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容臺备礼乐,万古生辉光。”词语解释:容成 拼音:róng chéng
(1).相传为 黄帝 大臣,发明历法。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沉雄内断,不劳谋於 力牧 ;天策勇决,无待问於 容成 。”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萝山》之十四:“ 空同 未出人间世,更听 容成 説大丹。”
(2).复姓。见《通志·氏族五》。词语解释:容留 拼音:róng liú
容纳;收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如有前项奸棍,许即首报,以凭拿究。倘寺观旅店容留,乡地知而不举,查出一体治罪,不贷。”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漏厄本末》:“通都大邑,往来客商,责成铺店,如有容留食烟之人,照窝藏匪类治罪。”词语解释:容心 拼音:róng xīn
犹言留心,在意。 宋 黄光大 《积善录》:“逆耳骨鯁之言,与世俗违者甚多,未觉有毁誉之私。能而公言在我,好恶在彼,吾何容心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故於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於丰,亦不容心於俭也。”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事不干己,是无所容心于其间的。”词语解释:容好 拼音:róng hǎo
貌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四:“倾城迷 下蔡 ,容好结中肠。”词语解释:容可 拼音:róng kě
(1).谓态度随和,不固执己见。《新唐书·庾敬休传》:“ 敬休 夷澹,多容可,不饮酒食肉,不邇声色。”
(2).犹岂可;怎能。《后汉书·杨秉传》:“昔 懿公 刑 邴歜 之父,夺 阎职 之妻,而使二人参乘,卒有竹中之难,《春秋》书之,以为至戒。盖 郑詹 来而乱国,四佞放而众服。以此观之,容可近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九月,进军渡 渭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或疑于时九月,水未应冻。臣 松之 按《魏书》:‘公军八月至 潼关 ,闰月北渡 河 。则其年闰八月也,至此容可大寒邪!’”《新唐书·杨汉公传》:“ 汉公 既以墨败,陛下容可举剧部私贪人?”
(3).犹尚可。《旧唐书·窦建德传》:“往在泊中共为小盗,容可恣意杀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词语解释:容物 拼音:róng wù
(1).气量大,能容人。《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广陵王 某,孝友温恭,慈仁忠厚,博厚以容物,宽明而爱人。”《三国演义》第八六回:“ 芝 曰:‘吾乃 蜀 中一儒生,特为 吴国 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宋文帝 性仁厚恭俭,勤於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已经宠了他,只得容忍着点,并且叫人家听见,只道自己不能容物,因此一次两次的隐忍,就把他惯的无法无天的了。”
(2).指庙貌衣物。《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皇心凭容物,民思被歌声。” 李周翰 注:“ 文帝 凭视陵庙之容,见御之物。”词语解释:容德 拼音:róng dé
(1).谓宽容之德。《书·立政》:“率惟谋从容德,以竝受此丕丕基。” 孔 传:“ 武王 循惟谋从 文王 宽容之德。”
(2).容貌品德。《南史·垣昙深传》:“﹝ 郑氏 ﹞年既盛美,甚有容德,自厉冰霜,无敢望其门者。”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五:“窈宨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闻邻氏女有容德,求娶之。”词语解释:容声 拼音:róng shēng
(1).举止动作的声音。《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有闻乎其容声。” 孔颖达 疏:“当此之时,必有悚息,肃肃然如闻亲举动容止之声。”
(2).使用语言,说话。《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也。” 郭象 注:“目裁往,意已达,无所容其德音也。” 成玄英 疏:“目裁运动而玄道存焉,无劳更事辞费,容其声説也。”词语解释:容贤 拼音:róng xián
容纳贤人。《孔子家语·贤君》:“有士曰 庆足 者, 卫国 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国无事,则退而容贤。” 王肃 注:“言其所以退者,欲以容贤於朝。”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文集〉序》:“拔奇取异,兴微继絶,望侧阶而容贤,候景风而式典。”词语解释:容质 拼音:róng zhì
容貌姿质。《晋书·列女传·王广女》:“ 王广 女者,不知何许人也。容质甚美,慷慨有丈夫之节。”《南史·袁昂传》:“ 昂 容质修伟,冠絶人伦。” 唐 无名氏 《灵应传》:“俄有一妇人,年可十七八,衣裙素淡,容质窈窕。”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狸》:“乃一少年女子,容质甚美。”词语解释:容借 拼音:róng jiè
宽容。《北齐书·方伎传·许遵》:“﹝ 遵 ﹞自言禄命不富贵,不横死,是以任性疏诞,多所犯忤, 高祖 常容借之。”词语解释:容悦 拼音:róng yuè
谓曲意逢迎,以取悦于上。《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 赵岐 注:“为苟容以悦君者也。” 朱熹 集注:“阿殉以为容,逢迎以为悦。”《后汉书·陈蕃传》:“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諫,则容悦也。”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以为事大君子当以道,不宜苟且求容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至於论事苟取容悦,偷为一切之计,人主将何便於此!”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思得秉正守义之人,以几疏秽镇浮之效。士多容悦,此风寂寥。”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以彼等之容悦与先帝之付托较,则先帝重乎?彼等重乎?”词语解释:容冶 拼音:róng yě
(1).容貌美艳。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大妇舒綺絪,中妇拂罗巾,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屈原 露才扬己,显暴君过; 宋玉 体貌容冶,见遇俳优。”
(2).指对面容的修饰。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 相如 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
(3).谓游乐。《后汉书·仲长统传》:“敖翔太清,纵意容冶。”词语解释:容姿 拼音:róng zī
容貌姿色。《后汉书·虞延传》:“ 永平 初,有 新野 功曹 邓衍 ,以外戚小侯每豫朝政,而容姿趋步,有出於众。”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南朝 梁简文帝 《妾薄命篇十韵》:“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 明 陈子龙 《吴阊口号》之六:“借得 夏侯 衣四障,教人不敢问容姿。”词语解释:容盛 拼音:róng shèng
覆载,容纳。《急就篇》卷四:“ 汉 地广大,无不容盛。万方来朝,臣妾使令。” 颜师古 注:“容盛,犹言覆载也。”词语解释:容接 拼音:róng jiē
(1).优容接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宋书·庾炳之传》:“﹝ 炳之 ﹞性好洁,士大夫造之者,去未出户,輒令人拭席洗牀。时 陈郡 殷冲 亦好浄,小史非浄浴新衣,不得近左右,士大夫小不整洁,每容接之。 炳之 好洁反是, 冲 每以此讥焉。”
(2).谓接纳;结交。 清 黄宗羲 《刘瑞当先生墓志铭》:“ 崇禎 间, 吴 中倡为復社以网罗天下之士,高才宿学多出其间,主之者 张受先 、 张天如 。东 浙 冯留仙 、 鄴仙 与之枹鼓相应,皆喜容接后进,标榜声价。” 清 方文 《题邹满字节霞阁》诗之二:“好静罕容接,贫交有酒徒。”词语解释:容长 拼音:róng cháng
谓外表好看。《楚辞·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朱熹 集注:“容长,谓徒有外好耳。”
宽容。《后汉书·朱浮传》:“羣下苛刻,各自为能,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参见“ 容养 ”。
词语解释:容养 拼音:róng yǎng
(1).犹蓄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非崇塔侈像,容养滥吹之僧,以伤财害民之谓也。”《周书·艺术传·黎景熙》:“故天地称其高厚者,万物得其容养焉。”
(2).宽恕。《宋书·范晔传》:“每存容养,冀能悛革,不谓同恶相济,狂悖至此。便可收掩,依法穷詰。”《宋书·殷琰传》:“足下以衣冠华胄,信概夙昭,附戾从违,犹见容养。”词语解释:容典 拼音:róng diǎn
礼容之法则。《后汉书·曹褒传》:“然先王之容典,盖多闕矣。” 李贤 注:“容,礼容也;典,法则也。谓行礼威仪俯仰之容貌也。”《新唐书·裴守真传》:“ 守真 善容典,时谓才称其官。”《金史·礼志八》:“容典焜燿,精明感通,惟永亿年,翊我昌运。”词语解释:容喙 拼音:róng huì
参与议论。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故以政治论,使一政党独握国权,而他政党不许容喙,苟容喙者加以戮逐,则国政未有能进者也。” 廖仲恺 《革命继续的工夫》:“民权这两个字的解释,在政治上说,就是人民有参预立法、容喙政治的权。”词语解释:容奸 拼音:róng jiān
涵容邪恶诈伪。《史记·乐书》:“广则容姦,狭则思欲。” 张守节 正义:“广,声缓也;容,含也。其声缓者,则含容姦伪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彼乃授之以利器,诲之以慢藏,使其势得容姦,时堪乘便。”词语解释:容态 拼音:róng tài
容貌姿态。《楚辞·招魂》:“容态好比,顺弥代些。” 王逸 注:“言美女众多,其貌齐同,姿态好美,自相亲比。”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五:“ 三越 丰少姿,容态倾动君。”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庆姬》词:“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到府,住花园中,极珠帘玉屏之丽。出拜两姝,容态絶世。”词语解释:容许 拼音:róng xǔ
(1).允许,许可。 唐 王建 《初到昭应呈同僚》诗:“同官若容许,长借老僧房。”《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白虎精传》:“爷娘再三留不住,任其儿子上 东京 。 元华 见父相容许,将身打扮便行程。”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他的所谓‘自由人’的立场,不容许他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2).或许。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莫踰巾履念,容许后升堂。”词语解释:容说 拼音:róng shuō
(1).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偶合容説,身尊体佚,百载之后,与物俱殁。”《后汉书·仲长统传》:“信任亲爱者,尽佞諂容説之人也;宠贵隆丰者,尽后妃姬妾之家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诗所谓‘我躬不説,皇恤我后’者, 寗子 可谓不恤其后矣” 晋 杜预 注:“言今我不能自容説,何暇念其后乎?”
(2).谓存身,容身。词语解释:容或 拼音:róng huò
或许;也许。《后汉书·朱浮传》:“臣恐自今以往,将有所失。求之密邇,容或未尽,而四方之学,无所劝乐。”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庄子语疵》:“言 孔子 七日不火食,容或有之,而藜羹不糝,非火食与?”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余疑 喻氏 乃 俞氏 之别,而 俞氏 为 郑公子 俞弥 之后,容或可信。”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词语解释:容众 拼音:róng zhòng
谓心怀宽广,能与各种人交往。《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汉 蔡邕 《正交论》:“ 商 也宽,故告之以拒人; 师 也褊,故训之以容众。”《后汉书·班固传》:“﹝ 固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词语解释:容纵 拼音:róng zòng
宽容放纵。 汉 焦赣 《易林·损之既济》:“狼虎之乡,日争凶訩,受性贪饕,不能容纵。”《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官吏知情受赂容纵,如或觉察得知,定是依条断罪。”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 郭沫若 《沸羹集·人乎,人乎,魂兮归来》:“为人而除害人者,则愈猛而愈善。对害人者而容纵之,则愈宽而愈恶。”词语解释:容情 拼音:róng qíng
(1).犹循情。讲情面。《宋史·选举志二》:“其考官容情任意者,许臺諫风闻弹奏,重寘典宪。”
(2).宽容。《西游记》第六三回:“那怪哪肯容情,咬定牙齿,与 八戒 交锋。”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三场:“身到战场心放稳,敌人的虚实要看清,不能够下手就休卤莽,决定了下手就莫容情。” 徐特立 《怎样训练战时工作的工部》:“对于旧干部的教育是彻底的不容情的批评过去的工作,检查过去的工作和了解新的转变是教育中心的一环。”词语解释:容和 拼音:róng hé
谓曲意苟合以取容。 明 王融 《〈李文公集〉序》:“近代以来,入仕者以容和为贵富之路,曷尝以仁义博施之为本乎?”词语解释:容刀 拼音:róng dāo
(1).作装饰品用的佩刀。《诗·大雅·公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郑玄 笺:“进玉瑶容刀之佩。” 朱熹 集传:“容刀,容饰之刀也。”《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隋书·礼仪志四》:“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无可取者,夺容刀及席。”
(2).谓能容纳小船。《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郑玄 笺:“不容刀,亦喻狭。小船曰刀。”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第宅復閎壮,园亭之胜,甲一邑,园中有池,可容刀。”词语解释:容乞 拼音:róng qǐ
恳求允许。《水浒传》第五三回:“容乞暂请 公孙先生 下山,破了 高廉 ,便送还山。”词语解释:容媚 拼音:róng mèi
(1).谓奉承谄媚。《汉书·诸侯王表序》:“或乃称美颂德,以求容媚,岂不哀哉!”《孔丛子·抗志》:“ 子思 曰:希旨容媚,则君亲之;中正弼非,则君疏之。”《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苟进小利於君,以求容媚,荼毒百姓,不为君计也。”
(2).容貌美好。《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六》:“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唐 杜牧 《晚晴赋》:“白鷺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如慕悦其容媚。”词语解释:容服 拼音:róng fú
仪容服饰。《韩非子·五蠹》:“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藉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説,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汉 贾谊 《新书·道术》:“容服有义谓之仪,反仪为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於是 王右军 往 谢 家看新妇,犹有 恢之 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 唐 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见一女子,年二十餘,容服美丽。”词语解释:容隐 拼音:róng yǐn
包庇隐瞒。《后汉书·徐防传》:“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説,不修家法,私相容隐,开生姦路。”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内外权贵亲党纵横,有大过大罪者,必相容隐而已,陛下从此无由得知。”《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其出掠亦各分部统,自称大王之号。到回去,仍復隐讳了。劫掠得金帛,均分受用,亦有将十分中一二分,献与本岛头目,互相容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仍有犯者,准令举发,给予优奬。倘有容隐,一经查出,本犯照新例处死。”词语解释:容堂 拼音:róng táng
(1).古代宫室内前部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叫室。堂前有屏障之设,故曰容堂。《后汉书·延笃传》“吾尝昧爽櫛梳,坐於客堂” 王先谦 补注引 沉钦韩 曰:“客,一本作‘容’是也……古者宫室自半以前虚之,谓之堂(《士昏礼》:栋北一楣下有室户,中脊为栋,栋南一架为前楣,凡五架),半已后实之谓之室,堂前有屏蔽之设,故曰容堂也。”
(2).安放遗像的影堂,灵堂。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生]是了,俺气尽之后,端正写了奏上。夫人,你和俺解了朝衣朝冠,收在容堂之上,永远与子孙观看。”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老天天把相公命亡,老爷爷俺天公寿丧。且立起容堂,且立起容堂,把一品夫人,哭在中央;列位官生,哭在边傍。”词语解释:容宽 拼音:róng kuān
(1).宽容,宽恕。评剧《秦香莲》:“ 陈士美 不听我良言劝, 包拯 他铁面无私不容宽!常将冷眼观蟹走,看你横行到哪天!”蒲剧《薛刚反朝》第四场:“奉令今将 薛猛 斩,尔再无理不容宽。”
(2).宽容,宽恕。评剧《秦香莲》:“ 陈士美 不听我良言劝, 包拯 他铁面无私不容宽!常将冷眼观蟹走,看你横行到哪天!”蒲剧《薛刚反朝》第四场:“奉令今将 薛猛 斩,尔再无理不容宽。”词语解释:容盖 拼音:róng gài
车上的帷幔和篷盖。《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皆有容盖。” 郑玄 注:“容,谓幨车, 山 东谓之裳幃,或曰幢容……盖,如今小车盖也。”词语解释:容饰 拼音:róng shì
装饰;打扮。《史记·孔子世家》:“今 孔子 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殫其学。”《周书·柳虯传》:“﹝ 虯 ﹞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竝车服华盛,唯 虯 不事容饰。”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清 刘大櫆 《书杨节妇事》:“ 陆氏 性澄澹,喜佛法,平居不事容饰。”词语解释:容居 拼音:róng jū
容身,安身。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词语解释:容曳 拼音:róng yè
(1).迟疑不定貌。 唐 王勃 《七夕赋》:“悲侵玉履,念起金鈿。儼归装而容曳,整还盖而迁延。”
(2).宽松舒展貌。 唐 李邕 《石赋》:“降神女之徜徉,拂仙衣之容曳。”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古之嬪擘纤而胸束,古之马喙尖而腹细。古之臺阁竦峙,古之服饰容曳。故古画非独变态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
(3).起伏行进貌。 唐 谢偃 《明河赋》:“岁入三秋,势直千里,度龙驾而容曳,构鹊桥而迤邐。”词语解释:容范 拼音:róng fàn
容貌风范。《晋书·魏舒传》:“ 毓 初不知其善射。 舒 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座愕然,莫有敌者。” 唐 钱起 《哭辛霁》诗:“昨夜故人泉下宿,今朝白髮镜中垂。音徽寂寂空成梦,容范朝朝无见时。” 宋 文莹 《玉壶清话·李先主传》:“初, 先主 第四女, 璉 纳之为妃,贤明温淑,容范絶世。”词语解释:容采 拼音:róng cǎi
见“ 容彩 ”。
词语解释:容彩 拼音:róng cǎi
亦作“ 容采 ”。 谓仪容风采。 唐 李商隐 《凤》诗:“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鷄。”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龙图容采安静,无自疑也。” 明 何景明 《东皋》诗:“林中桂树英,容采耀月夕。”词语解释:容养 拼音:róng yǎng
(1).犹蓄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非崇塔侈像,容养滥吹之僧,以伤财害民之谓也。”《周书·艺术传·黎景熙》:“故天地称其高厚者,万物得其容养焉。”
(2).宽恕。《宋书·范晔传》:“每存容养,冀能悛革,不谓同恶相济,狂悖至此。便可收掩,依法穷詰。”《宋书·殷琰传》:“足下以衣冠华胄,信概夙昭,附戾从违,犹见容养。”词语解释:容贷 拼音:róng dài
宽恕;饶恕。《后汉书·史弼传》:“ 弼 为政特挫抑彊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贷。”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假如尽杀其人,尽得其地,在於国计不为有益。容贷羈縻,比之禽兽,来则捍御,去则不追,亦未亏损朝廷事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李公明 曰:‘ 孔中丞 道辅 初以太常博士知 仙源县 ,诸 孔 犯法,无所容贷。’”《明史·彭韶传》:“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词语解释:容放 拼音:róng fàng
容纳置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川堂逼近内衙,务须严肃,不许容放一人后堂站立窥听。”《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不要一年,这地球便容不得了,又到哪里去找块空地容放这些物事呢?”词语解释:容迹 拼音:róng jì
亦作“容蹟”。 犹存身;安身。《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甘茂 曰:‘臣得罪於 秦 ,惧而遯逃,无所容跡。’”《文选·潘岳〈秋兴赋〉》:“行投趾於容跡兮,殆不践而获底。” 李善 注:“言人之行,投趾在乎容跡之地。” 宋 王安石 《谢范资政启》:“某容迹海滨,被光臺照,童 乌 署第,夙荷于揄扬;立 鲤 联荣,復深于契眷,幸当栖芘,以处钧成。”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四:“此方容迹便,止为过来稀。一自人争避,溪山客易知。”
见“ 容跡 ”。词语解释:容受 拼音:róng shòu
容纳接受。《汉书·成帝纪》:“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梁书·武帝纪中》:“﹝詔曰﹞若流移之后,本乡无復居宅者,村司三老及餘亲属,即为诣县,占请村内官地官宅,令相容受,使恋本者还有所託。”《朱子语类》卷三五:“所谓‘弘’者,不但是放令公平宽大,容受得人,须是容受得许多众理。” 殷夫 《石炭王》:“我仿佛觉得,我已经是走进 上海 了, 上海 是容受了我啦。”词语解释:容忍 拼音:róng rěn
宽容;忍耐。《汉书·王嘉传》:“唯陛下留神于择贤,记善忘过,容忍臣子,勿责以备。”《北齐书·陈元康传》:“王方以天下付大将军,有一 崔暹 不能容忍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仁者必有勇》:“ 文武 之怒,未尝妄兴,直待天下皆忿,不復可以容忍,乃始应之。”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倒是 吕布 兄弟还容忍得过,若我白袍 李肃 呵,杀了那老贼多时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得树》:“人要於安乐中求生,须以坚忍为性,容忍为度。”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象憋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激冲出去。”词语解释:容假 拼音:róng jiǎ
谓宽容让人。《新唐书·吉顼传》:“为刺史时, 武懿宗 讨 契丹 ,退保 相州 。后争功殿中, 懿宗 陋短俯僂, 頊 严语侵之,无所容假。”词语解释:容衣 拼音:róng yī
(1).帝王生前的衣冠,陈设以供人祭奠。又称魂衣。亦指帝后的寿衣。《后汉书·礼仪志下》:“容根车游载容衣……尚衣奉衣,以次奉器衣物,藏於便殿。”《汉书·贾谊传》“朝委裘”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周礼·春官·司服》“奠衣服” 郑玄 注:“奠衣服,今坐上魂衣也。” 贾公彦 疏:“案下《守祧职》云:‘遗衣服藏焉’, 郑 云:大敛之餘也。至登祀之时,则出而陈於坐上。则此奠衣服者也。” 孙诒让 正义引 孔广森 曰:“《汉大丧仪》:尚衣奉衣登容根车诣陵,奉衣就幄坐,大祝进醴,献如礼。既葬,容根车游载容衣,藏於便殿。此 郑 所谓魂衣矣。 周 之奠衣服亦藏於寝,其事又相类。《贾谊传》‘植遗腹,朝委裘’, 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画霎登秋殿,容衣入夜臺,。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明 高启 《送安南使者杜舜卿还国应制》诗:“号册纔临境,容衣忽掩泉。使蒙天语唁,嗣许国封传。” 清 钱谦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一:“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慟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暉。”
(2).犹内衣。 清 王晫 《今世说·尤悔》:“ 袁重其 将出游,母为脱轻容衣,浣澣更絍以衣子。”词语解释:容礼 拼音:róng lǐ
容仪之礼。谓容止进退的礼仪规定。《后汉书·儒林传·刘昆》:“﹝ 刘昆 ﹞少习容礼。” 李贤 注:“容,仪也。前书 鲁 徐生 善为容, 孝文 时,以容为礼官大夫。” 王先谦 集解:“ 惠士奇 曰,古者有容礼,有容臺。容,其仪;臺,其地也……洒埽应对进退之礼,少而习焉,长而安焉。仪容辞令,其节似小,而大行人以之同邦国,亲诸侯。” 宋 苏舜钦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遂以夫人归 韩氏 。果能上承尊嫜,奉 忠宪公 恂恂然,举动无一不中容礼者。”词语解释:容畜 拼音:róng chù
容纳养育。《国语·越语下》:“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随园诗话》卷二引 清 胡书巢 《途中望二华》诗:“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草木何繁滋,容畜钦美度!”词语解释:容日 拼音:róng rì
犹言容待来日。《水浒传》第八十回:“ 宋江 道:‘太尉乃大贵人之言,焉肯失信?何必拘留众将。容日各备鞍马,俱送回营。’”词语解释:容济 拼音:róng jì
谓宽厚待人。《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五年》:“宜远模 仲尼 之汎爱,近则 郭泰 之容济,庶有益于大道也。” 胡三省 注:“ 郭泰 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奬拔士人,成名者甚众,而不絶 左原 、 贾淑 之险恶,所谓容济也。”词语解释:容民 拼音:róng mín
容纳民众。《国语·周语下》:“以无射之上宫,布宪施舍於百姓,古谓之 嬴 乱,所以优柔容民也。”词语解释:容则 拼音:róng zé
犹容典,礼容之典则。词语解释:容阅 拼音:róng yuè
同“容悦”。 《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閲” 毛 传:“掘閲,容閲也。” 陈奂 传疏:“容閲与容悦同。” 章炳麟 《商鞅》:“辱大子,刑公子 虔 ,知后有新主能为祸福,而不欲屈法以求容閲。”词语解释:容纳 拼音:róng nà
包容受纳。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高祖宣皇帝 ﹞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 唐 李德裕 《赐回鹘书意》:“朕想可汗公主以久修邻好,累降嘉姻,望我国家,如归亲戚。朕每宏容纳之意,固无纤芥之嫌。”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韦贯之 ﹞裨赞朝略,未尝有私。性沉厚,容纳进退情理。而士大夫亲昵交友,莫能知者。”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翁见粧奩堆积,深以所居狭隘不能容纳为忧。”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天王 是圣明之主,一定能够容纳忠言。”词语解释:容当 拼音:róng dāng
表敬之辞。恳请对方给予某种行动的机会。多用于向对方表示自己该怎么做。《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 王三官 道:‘岂敢,蒙老伯不弃小姪,容当踵门叩谢。’”《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我合你三载相依,多承你与我掌持这小小门庭,深铭肺腑,容当再报!”词语解释:容恕 拼音:róng shù
包容;宽恕。《后汉书·张敏传》:“夫死生之决,宜从上下,犹天之四时,有生有杀。若开相容恕,著为定法者,则是故设姦萌,生长罪隙。”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据情理难容恕,论所为忒狠毒,忍不住我怒气夯胸脯。”《二刻拍案惊奇》卷七:“然如此鄙事,不知大人何以知而问及?殊深惶愧!只得实陈,伏乞大人容恕!”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信陵君 :希望你看在弟兄骨肉的情分上,把我的过错一概容恕。”词语解释:容成子 拼音:róng chéng zǐ
即 容成 。《列子·汤问》:“唯 黄帝 与 容成子 ,居 空峒 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参见“ 容成 ”。
词语解释:容成 拼音:róng chéng
(1).相传为 黄帝 大臣,发明历法。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沉雄内断,不劳谋於 力牧 ;天策勇决,无待问於 容成 。”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萝山》之十四:“ 空同 未出人间世,更听 容成 説大丹。”
(2).复姓。见《通志·氏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