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入声
 韵 入声

陌韵,另见

寂 jì
〈形〉
  • (形声。从宀(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 同本义
  • 寂,无人声。——《说文》
  • 寂寥宇宙。——《四子讲德论》
  •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老子》
  • 寂然不动。——《易·系辞上》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柳宗元《永州八记》
  •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人视端容寂。——·魏学洢《核舟记》
  • 俄而寂然。——·邵长蘅《青门剩稿》
  • 又如:寂寂悄悄(悄悄地,不弄出声音地);寂密(隐密);寂天寞地(悄无声息)
  • 安详闲静,心志淡泊
  •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养生论》
  • 又如:寂泊(恬静淡泊,不追求名利);寂漠(清静;恬淡)
  • 寂寞;孤单;冷落
  • 廓落寂而无友兮,谁可与玩此遗芳。——严忌《哀时命》
  • 又如:寂处(寂寞独处);寂漠(冷落;凄凉);寂淹(孤寂滞留)
  • 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 。如:寂定(佛家指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
〈动〉
  • 佛教称僧尼死为“涅槃”,或叫“寂”、“宴寂”、“圆寂”、“寂灭” 。如:寂灭虚无(佛教语。指佛家的教义或道理。寂灭:指人死后身体寂静,灵魂超脱,永无生死。虚无: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虚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