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寨屋 拼音:zhài wū
指营房。《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七年》:“丁亥,命措置 襄阳 寨屋, 梁克家 曰:‘将徙 荆南 之屯否?’帝曰:‘欲令移去,如何?’”词语解释:寨长 拼音:zhài cháng
清 朝办团练时所建寨堡的头领。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团练之法,各寨寨勇设寨长、寨副、大旗、小旗,以次分管,寨长必须寨民公保承充。”词语解释:寨垛 拼音:zhài duǒ
寨墙上的垛口。 姚雪垠 《长夜》十三:“有时从寨墙下边过,守寨人从寨垛间探头望一望,立刻又躲了进去。”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四幕:“ 李有国 走上寨垛观察情况。”词语解释:寨子 拼音:zhài zi
(1).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 何其芳 《画梦录·岩》:“此乃一个废圮的寨子,昔日土人筑之以避白莲教者。”
(2).栅栏、篱笆或围墙。 浩然 《艳阳天》第七章:“先是寨子那边的大公鸡喔喔地啼叫,接着是破风匣呱达呱达地怪响。”原注:“篱笆的俗称。”词语解释:寨粮 拼音:zhài liáng
明 初征收军队给养的名目之一。 明 刘辰 《国初事迹》:“ 太祖 亲征 太平 、 建康 、 宣州 、 婺州 ,书押大榜,招安乡村百姓,岁纳粮草供给,谓之寨粮。”参阅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二章三。词语解释:寨堡 拼音:zhài pù
清 朝办团练时所建的据点。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自塞堡之议行,民尽倚险结寨,平原之中亦挖濠作堡,牲畜粮米尽皆收藏其中。探有贼信,民归寨堡,凭险拒守。”词语解释:寨壕 拼音:zhài háo
环绕村寨的濠沟。 李準 《春笋》:“还有寨壕边上那十一亩地,昨天晚上我们队那几个老头在牲口屋里也说那地能种好高粱。”词语解释:寨主 拼音:zhài zhǔ
(1).山林贼寇的首领。《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只见探事的小嘍罗来报説:‘有一起大行李,看着箱笼甚多,想那金帛定然也不少的。只是白昼里过去,从人甚多,不好动手。此时听説这起行李在 茌平 住了,特来报知众位寨主。’”《三侠五义》第六回:“偶过此山,将山贼杀走,他二人便作了寨主。”
(2). 宋 朝要塞地区的军事头领。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康定 中,侍禁 李贵 为西边寨主,妻为 昊 贼所虏去。”词语解释:寨勇 拼音:zhài yǒng
清 时各寨堡的团练兵。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团练之法,各寨寨勇设寨长、寨副、大旗、小旗、以次分管。”词语解释:寨圩 拼音:zhài xū
有土墙包围的营寨。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四章:“有人说这是过去捻军时代的寨圩。”词语解释:寨落 拼音:zhài luò
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清史稿·高宗纪四》:“己丑, 阿桂 克 西里 第二山峰,并进围 鸦玛朋 寨落。”词语解释:寨总 拼音:zhài zǒng
清 朝地方上办团练,十几个寨堡置一首领,称“寨总”。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十数寨相其人之多寡为设寨总,选绅士之有才干为众所服者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