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尝新 拼音:cháng xīn
(1).古代于孟秋以新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然后尝食新谷。《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汉书·食货志上》:“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餘千五十。”
(2).品尝应时的新鲜果品等。 唐 王建 《宫词》之四:“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 宋 陆游 《春晚雨中作》诗:“冉冉流年不贷人,东园青杏又尝新。”《西游记》第五回:“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词语解释:尝胆 拼音:cháng dǎn
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唐 王维 《燕支行》:“报讎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朝廷大度优容,小忿必忍;百姓天良尚在,尝胆知仇。” 李云夔 《赠阮鼎南》诗:“沼 吴 有志频尝胆,兴 楚 无人敢息肩。”参见“ 尝胆卧薪 ”。
词语解释:尝胆卧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自 吴 释归后,以柴草为床褥,经常尝苦胆,立志灭 吴 ,报仇雪耻。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尝胆卧薪”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十洲三岛,莫非生聚教训之区;尝胆卧薪,别有扶危定倾之计。”亦作“ 尝胆眠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不共天讐,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词语解释:尝试 拼音:cháng shì
(1).试行;试验。《孟子·梁惠王上》:“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六一语》:“顷岁 孙莘老 识 欧阳文忠 公,尝乘閒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大同的世界,原是从无数的尝试和奋斗中得来的!”
(2).试探。《荀子·王制》:“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 宋 司马光 《遗表》:“此所以使狂躁贪冒之人,竞为尝试之説,而无所惩艾者也。” 宋 苏轼 《论高丽进奉状》:“以祭奠 源闍梨 为名,因献金塔,欲以尝试朝廷,测知所以待之之意。”词语解释:尝药 拼音:cháng yào
古礼侍奉尊长服药,先尝后进。《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穀梁传·昭公十九年》:“ 许 世子不知尝药,累及 许君 也。”《汉书·王莽传上》:“ 阳朔 中,世父大将军 凤 病, 莽 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词语解释:尝酒 拼音:cháng jiǔ
(1). 宋 时社日前一天的宴集。 宋 韩琦 《观稼回北园席上》诗:“尝酒管弦先社集,捺弮禾黍极云齐。”自注:“北人社前一日,亲宾相会,谓之尝酒。”
(2).指旧时宴会,张筵前先备小酌。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尝酒》:“今京师喜筵宴会,每於未张筵前,餖飣小集,亦曰尝酒。”词语解释:尝鼋 拼音:cháng yuán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楚 人献黿於 郑灵公 。 公子宋 与 子家 将见。 子公 之食指动,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黿,相视而笑。公问之, 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与也。 子公 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后或以“尝黿”比喻只了解局部。 宋 陆游 《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黿。”词语解释:尝味 拼音:cháng wèi
(1).品辨味道。《孔子家语·五帝德》:“﹝ 黄帝 ﹞播时百穀,尝味草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上》引 寇宗奭 曰:“ 黄帝 使 岐伯 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
(2).比喻体验。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锄头、鹤嘴、畚箕等等东西拿在手里,我们的心差不多要飞起来了--我们将亲近长育万物的土地,将尝味淌着汗水劳动的滋味,将看见用自己的力气换来的成绩。” 鄂华 《自由神的命运》:“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有力量写好这一篇札记,把我所尝味到的这种心灵的震动,带给每一个读它的人。”词语解释:尝鲜 拼音:cháng xiān
享用某种新鲜的东西。《人民日报》1982.3.14:“你家庭院如种有三五盆茉莉,可在晚间摘下上百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待鲜花渐放吐香时,即同绿茶或乌龙茶相混拌,经过一定制作工序,就可窨成茉莉花茶尝鲜了。”词语解释:尝食 拼音:cháng shí
(1).试辨食品的味道。《周礼·天官·膳夫》:“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 贾公彦 疏:“膳夫品物皆尝之,王乃食也。”
(2).进食。《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之将兵,乏絶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 广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 广 不尝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令既至, 卓氏 客以百数,至日中请 司马长卿 , 长卿 谢病不能临。 临卭 令不敢尝食,身自迎 相如 , 相如 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词语解释:尝受 拼音:cháng shòu
亲身领受。 魏巍 《我的老师》:“可是那时候的社会,包括那些培养师资的人们在内,连八块钱一个月的教书的活路,都不肯施舍给我。我只有‘逼上 梁山 ’,以后也就没有机会去尝受这种职业的甘苦了。”词语解释:尝粪 拼音:cháng fèn
(1). 春秋 时, 吴 灭 越 , 越王 勾践 入臣于 吴 。 吴王 病, 勾践 用 范蠡 计,入宫问疾,尝 吴王 粪以诊病情, 吴王 喜, 勾践 遂得赦归 越 。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2).谓孝亲之行。《梁书·孝行传·庾黔娄》:“时 易 ( 娄 之父)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 易 泄痢, 黔娄 輒取尝之。”
(3).谓佞人贱行以媚上。《新唐书·酷吏传·郭弘霸》:“再迁右臺侍御史,大夫 魏元忠 病,僚属省候, 弘霸 独后入,忧见颜间,请视便液,即染指尝,验疾轻重,贺曰:‘甘者病不瘳,今味苦,当愈。’喜甚。 元忠 恶其媚,暴语于朝。” 宋 张九成 《十九日杂兴》诗之二:“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词语解释:尝酎 拼音:cháng zhòu
祭祀时尝饮新酒。酎,连酿三次的醇酒。《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公孙夏 从寡君以朝于君,见於尝酎,与执燔焉。” 杜预 注:“酒之新熟,重者为酎。尝新饮酒为尝酎。”一说,尝祭以酎。参阅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词语解释:尝敌 拼音:cháng dí
亦作“甞敌”。 试探敌人实力的强弱。 宋 苏洵 《权书·心术》:“古之贤将,能以兵甞敌,而又以敌自甞,故去就可以决。” 宋 叶适 《外论三》:“一日之举,难以尝敌,非百全必胜,不可为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 广信 为 友谅 门户……非大将统全军以临之不可。今偏师尝敌,设若挫衄,非独 广信 不可下,吾 衢 先驛骚矣。”词语解释:尝醪 拼音:cháng láo
以浊酒祭神。《史记·封禅书》:“ 陈宝 节来祠。其 河 加有尝醪。”词语解释:尝麦 拼音:cháng mài
古代的一种岁典。天子于孟夏麦收时先在寝庙荐祭,然后尝食新麦。《逸周书·尝麦》:“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於宗庙,乃尝麦於太祖。” 朱右曾 校释:“《月令》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 成王 始举行此礼也。”词语解释:尝谷 拼音:cháng gǔ
古代祭祀后尝食新收获的谷物。《北史·宇文恺传》:“昔者 神农 之御天下也,甘雨以时,五穀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穀,祀於明堂。”词语解释:尝巧 拼音:cháng qiǎo
谓试其技艺。《礼记·檀弓下》:“ 般 ,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 唐 王起 《振木铎赋》:“以金为铃,且尝巧於懿匠;剡木为舌,将託音於下人。”词语解释:尝胆眠薪 拼音:cháng dǎn mián xīn
见“ 尝胆卧薪 ”。
词语解释:尝胆卧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自 吴 释归后,以柴草为床褥,经常尝苦胆,立志灭 吴 ,报仇雪耻。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尝胆卧薪”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十洲三岛,莫非生聚教训之区;尝胆卧薪,别有扶危定倾之计。”亦作“ 尝胆眠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不共天讐,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词语解释:尝炷 拼音:cháng zhù
试灸。尊长将灸,小辈先试炷热,以示孝心。《隋书·赵王杲传》:“又 萧后 当灸, 杲 先请试炷,后不许之。 杲 泣请曰:‘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词语解释:尝汤戏 拼音:cháng tāng xì
清 习俗,筵宴中要献过汤才开始演戏。“尝汤戏”指正本以外先演的短戏。《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锣鼓响处,开场唱了四齣尝汤戏。”词语解释:尝膳 拼音:cháng shàn
尊长进食前,小辈或下属先尝饭菜是否甘美,以示孝心。《隋书·艺术传·许智藏》:“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词语解释:尝驹 拼音:cháng jū
谓 汉 代天子郊祀以马驹为祭品。《史记·封禅书》:“乃令祠官进畤犊牢具,色食所胜,而以木禺马代驹焉。独五月尝驹,行亲郊用驹。”词语解释:尝寇 拼音:cháng kòu
试探敌人的强弱。《左传·隐公九年》:“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 杜预 注:“尝,试也。”《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词语解释:尝胆卧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自 吴 释归后,以柴草为床褥,经常尝苦胆,立志灭 吴 ,报仇雪耻。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尝胆卧薪”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十洲三岛,莫非生聚教训之区;尝胆卧薪,别有扶危定倾之计。”亦作“ 尝胆眠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不共天讐,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词语解释:尝秽 拼音:cháng huì
谓旧时的孝亲之行。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迷信破了,便没有哭竹,卧冰;医学发达了,也不必尝秽,割股。”参见“ 尝粪 ”。
词语解释:尝粪 拼音:cháng fèn
(1). 春秋 时, 吴 灭 越 , 越王 勾践 入臣于 吴 。 吴王 病, 勾践 用 范蠡 计,入宫问疾,尝 吴王 粪以诊病情, 吴王 喜, 勾践 遂得赦归 越 。事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2).谓孝亲之行。《梁书·孝行传·庾黔娄》:“时 易 ( 娄 之父)疾始二日,医云:‘欲知差剧,但尝粪甜苦。’ 易 泄痢, 黔娄 輒取尝之。”
(3).谓佞人贱行以媚上。《新唐书·酷吏传·郭弘霸》:“再迁右臺侍御史,大夫 魏元忠 病,僚属省候, 弘霸 独后入,忧见颜间,请视便液,即染指尝,验疾轻重,贺曰:‘甘者病不瘳,今味苦,当愈。’喜甚。 元忠 恶其媚,暴语于朝。” 宋 张九成 《十九日杂兴》诗之二:“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词语解释:尝鼎一脔 拼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
语本《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调”。尝尝鼎里一片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 宋 王安石 《回苏子瞻简》:“得 秦君 诗,手不能捨……餘卷正冒眩,尚妨细读,尝鼎一臠,旨可知也。” 朱自清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可惜这部诗选又是一部未完书,我们只能够尝鼎一脔!” 吴丕绩 《〈六朝文絜笺注〉前言》:“总的说来,这本选集,对希望欣赏六朝文的读者而言,可以尝鼎一脔,也可作为研究的初步阶梯。”词语解释:尝禾 拼音:cháng hé
谓以新谷供祭。《史记·封禅书》:“四大冢 鸿 、 岐 、 吴 、 岳 ,皆有尝禾。”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以新穀祭。”词语解释:尝禘 拼音:cháng dì
《国语·鲁语上》:“先臣 惠伯 以命於司里,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 韦昭 注:“秋祭曰尝,夏祭曰禘,冬祭曰蒸,春祭曰享”。后因以“尝禘”泛指祭祀。 宋 苏辙 《西掖告词·李清臣三代妻·曾祖母周氏》:“珪璋之行著于族人,苹藻之恭竭于尝禘。”